電鋸工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工作前準備→檢查設備完好→操作→清理現場→完畢
二、危險源
1、未按要求著裝上崗的;
2、鋸片有裂紋、斷齒,防護罩不齊全,電機接地不完好;
3、電器部位有破損:
4、工作完畢現場不清理,沒有拉閘斷電。
三、預控措施
1、工作前班長對每位員工著裝進行檢查,著裝不規范不準上崗;
2、班長、維修工要同時對設備完好情況檢查;
3、設備不完好不準開工;
4、工作完畢班長必須親自檢查現場,清理不合格不準下班。
四、作業標準
1、電鋸工必須經過培訓、熟悉電鋸的工作原理,經考試合格方可持證上崗;
2、上崗時必須穿戴整齊勞保防護用品,戴好安全帽
3、安裝鋸片前要檢查鋸片是否有裂紋、斷齒,有裂紋、連續斷兩齒或圓周斷3齒,必須更換;
4、更換鋸片時,必須先停電后更換,停電后電源處必須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并專人看護;
5、工作前檢查各項防護罩、電機接地是否完好,任何一項有損壞必須先處理,待處理好后再使用,嚴禁帶病運轉;
6、操作人員上下鋸要密切配合,直線送料,余料離鋸片300mm外必須撒手,人站在鋸片的兩側,下手回送木料時,物料應離開鋸片100㎜以上,以防木料碰撞鋸片,彈出傷人;
7、木料夾鋸時應立即關電源,停機處理,嚴禁野蠻開鋸;
8、使用移動鋸時,必須三人操作,兩人按牢木料,一人握住手把均速前進,身體避開鋸口,三人要配合默契,使木料與移動鋸保持正確的相對位置,木料與鋸片不得同時運動;
9、為減少鋸切時鋸片與木材摩擦產生熱量,必須使用冷卻水,嚴禁無冷卻水開鋸;
10、鋸臺要保持清潔,碎木、板皮等雜物要及時清理,防止被鋸片彈出傷人,嚴禁在鋸片旋轉時清理;
11、每班工作完畢,必須卸下鋸片,拉下閘刀,以防有人誤操作,造成事故
12、加工好的木料碼放整齊、穩固且高度符合規定。
篇2: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為加強公司內部重大危險源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部重大危險源的管理。
3、職責
3.1工業安全部組織或聘請有資質人員按規定對公司重大危險源定期進行檢測、評估。
3.2工業安全部制訂和修訂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3.3工業安全部對公司重大危險源的管理負有督查的職責。
3.4重大危險源的所在部門負責重大危險源的日常安全管理。
4.管理要求
4.1車間或部門直接對重大危險源實施管理并對管理結果負責,同時確定一個安全承包人,負責所屬重大危險源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4.2具體管理措施依照《安全操作規程》、《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危險化學品管理規定》、《防火防爆禁煙禁火管理制度》等公司的安全規章制度執行。
4.3公司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建應急救援隊伍,配備、維護好應急救援裝備和器材。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濾毒罐等應急器材保持完好。
4.4公司制定《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對重大危險源緊急事故進行搶險救災實施及日常演練。
4.5每年對全公司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使其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每年不得少于一次舉行安全、消防應急演習活動。
4.6公司每季不得少于一次安全綜合檢查;車間或部門每月不得少于一次進行安全綜合檢查。
4.7當班操作人員必須定時對所有危險源進行檢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重大危險源有嚴重缺陷,難以保證安全運行時,操作人員應及時向車間或部門負責人報告,車間或部門負責人應及時妥善處理,同時報告工業安全部。
4.8重大危險源運行時,操作人員應認真執行有關安全運行的規章制度,做好運行值班記錄和交接班記錄,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得擅離職守,不得做與本崗位無關的事。
4.9班組員工必須按規定進行巡回檢查。
4.10凡進入重大危險源區域作業人員,必須經過上崗培訓合格才能進入工作崗位,區域內所有設施的更改,需要工業安全部按程序審核同意方可實施,外來人員要有專人陪同方可入內。
4.11維修及動火作業必須辦理許可證審批手續。
4.12車間或部門主管對區域內的消防器材及應急物資的完好率負責,安排專人管理,定期檢查,保障設施正常運轉使用。
4.13重大危險源區域內靜電接地、搭車線、靜電跨接線必須保持良好接地。
謝謝分享!安全第一!謝謝觀看不一樣的時代學無止境看,天上有灰機!了解了啊
篇3: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策劃控制程序
1.目的對公司范圍內的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確定出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并就此制定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措施。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范圍內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3.職責3.1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負責組織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工作。3.2各相關部門配合、參與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工作。3.3管理者代表批準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及風險控制措施。4.工作程序4.1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時機4.1.1公司進行初始狀態評審時,要做好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4.1.2以全體部門為對象,每年12月份管理評審后在設定第二年的的目標前進行。4.1.3在相關法律法規變更,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運行條件,以及相關方的要求等情況發生變化時,可適時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4.2危險源辨識4.2.1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將“OHS危險源識別表”發放到相關部門。4.2.2各相關部門組織人員從其活動、產品、服務、運行條件中找出能夠控制或可望施加影響的OHS危險源,填寫“OHS危險源識別表”并反饋到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4.2.3對公司共有OHS設施設備、建筑物及其周邊地帶的危險源辨識,由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進行。4.2.4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對收集回來的“OHS危險源識別表”進行統計和分析,整理出全公司的全公司的“OHS危險源登記表”。4.3風險評價4.3.1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依據“OHS危險源登記表”,將匯總分類后的危險源逐一填入“OHS風險評價表”中,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采用定性的方法進行風險評價。4.3.2風險級別的確定以事故后果的嚴重性等級(見表1)作為表的列項目,以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等級(見表2)作為表的行項目,制成二維表格,在行列的交點上得出風險的級別(見表3)。表1?事故后果的嚴重性等級嚴重性等級等級說明事故后果說明Ⅰ嚴重傷害出現多人傷亡Ⅱ一般傷害人員嚴重受傷,嚴重職業病Ⅲ輕微傷害人員輕度受傷,輕度職業病表2?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等級可能性等級等級說明事故發生的情況A很可能可能性極大B極少有可能發生C不可能很不可能,以至于可以認為不會發生表3?OHS風險評估分級確定表嚴重性等級可能性等級輕微傷害(Ⅲ)一般傷害(Ⅱ)嚴重傷害(Ⅰ)不可能(C)5級4級3級極少(B)4級3級2級很可能(A)3級2級1級4.3.3風險級別的含義表4?風險級別的含義風險級別風險級別的含義1級風險(不可容許風險)事故潛在危險性很大,并難以控制,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已極大,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多人傷亡的風險。2級風險(重大風險)◆事故潛在危險性較大,較難控制,發生頻率較高或可能性較大,容易發生重傷或多人傷害;或者會造成多人傷亡,但事故發生可能性一般的風險。◆粉塵、噪聲、毒物作業危險程度分級達Ⅲ、Ⅳ級者。3級風險(中度風險)◆雖然導致重大傷害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經常發生事故或未遂過失,潛伏有傷亡事故發生的危險。◆粉塵、噪聲、毒物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Ⅰ、Ⅱ級者,高溫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Ⅲ、Ⅳ級者。4級風險(可容許風險)◆具有一定危險性,雖然重傷可能性極小,但有可能發生一般傷害事故的風險。◆高溫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Ⅰ、Ⅱ級者;或粉塵、噪聲、高溫、毒物作業危害程度分級為安全作業,但對職工休息和健康有影響者。5級風險(可忽略風險)危險性小,不會傷人的風險。4.3.4重大OHS風險的確定4.3.4.1確定重大OHS風險的確準則①1級、2級、3級、4級風險,要確定為重大OHS風險。②下述情況可直接確定為重大OHS風險:a)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b)相關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c)曾經發生過事故,至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d)直接觀察到可能導致危險的錯誤,且無適當控制措施的。4.3.4.2重大OHS風險的登記將確定的重大OHS風險登記到“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中。4.4風險控制策劃4.4.1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策劃風險控制措施。風險控制措施包括:①用OHS目標和OHS管理方案進行控制。對1級、2級風險,一定要制定OHS目標和OHS管理方案。對3級風險,視情況制定OHS目標和OHS管理方案。②運行控制。對1級、2級、3級、4級風險,要制定運行控制程序,按程序進行管理。③應急控制。對于潛在的緊急風險情況,應制定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按程序進行管理。4.4.2將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填入“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中,報OHS管理者代表批準后,由品質與安全部下發至各部門。4.5當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發生較大變化或法規及其他要求更新時,各部門應及時對危險源進行補充辨識,并報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進行風險評價以重新確定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并進行風險控制策劃。5.支持性文件5.1《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5.2《對相關方施加影響管理程序》6.記錄6.1?OHS危險源識別表6.2?OHS危險源登記表6.3?OHS風險評價表6.4?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