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混凝土桿的運輸和裝卸規范

混凝土桿的運輸和裝卸規范

2024-07-23 閱讀 9263

1混凝土桿的運輸和裝卸

1.1構件運輸的一般規定:遠距離運送的構件,應盡量采用鐵路運輸,既降低成本又可使構件損壞的機會最少。工地運輸一般可采用:汽車、拖拉機、三輪車等。為了提高運輸效率,防止在構件運輸過程中損壞,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a)裝載時應使構件的布置對稱于車身的中心軸線,這樣,車子走動時不易發生顫動和傾覆;

b)構件的裝運應按構件的規格、使用樁號、車輛載重量等條件,做到有計劃地發送,以提高車輛的運輸效率;

c)構件裝載后,必須用各種卡具、繩索、木楔等固定好,并用墊木或草袋等墊起,以免在運輸途中震動損壞。

1.2混凝土桿的裝卸由于混凝土屬于脆性材料,其抗壓能力很強,但抗拉、抗剪、及抗裂強度都較差。因此混凝土桿在堆放與裝卸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操作,以確保其質量。混凝土桿的裝卸方法通常有三種:吊裝法、滾動法、窩車法。

1.2.1構件在裝運前,應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對預制混凝土構件的質量要求主要有:裝運前混凝土桿的強度應達到100%設計強度,其它混凝土制品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按照規定,用離心法制造的普通混凝土桿的標號不應低于30MPa,預應力桿不應低于40MPa,用振搗法制造的構件不應低于20MPa。

1.2.2混凝土桿的裝卸方法通常有三種:吊裝法、滾動法、窩車法。

a)吊裝法:在材料站可采用吊裝機械設備或利用三角支架掛手扳葫蘆,也可用絞磨牽引起吊。吊裝時一般采用兩點綁扎,在綁扎處應墊以麻袋或草袋,以免磨損混凝土桿件;

b)滾動法:當缺少起重機械時,桿件的裝卸可采用滾動法。裝卸用的跳板與地面夾角應不大于30°其強度應可靠;

c)窩車法:大批桿件堆放在車站,可利用火車站臺或搭設臨時簡易站臺,也可以用人工方法在地面挖修出一個站臺,將汽車開進站臺下,將桿件滾動牽引上車。

1.2.3構件裝卸過程中應注意下列事項:

a)裝車時,對超高超長的構件應取得交通部門的同意后,方可運輸;

b)裝車的次序:重而大的構件和后卸車的構件放在下面,并按規格、使用樁號分類堆放,運到樁號后要辦理交接手續;

c)裝卸工作開始前必須檢查裝卸工具和起重設備是否完善和安全,并將場地或車箱清理好。吊裝時要檢查構件有無裂紋,卸車時不準將構件從車上直接掀到地面,否則由卸車負責人負完全責任;

d)電桿在裝卸過程中要保證桿身各部受力均勻,不得使桿身產生裂紋。電桿裝到車上后,除墊以木楔外,并應綁牢,再用倒鏈或壓桿捻緊。裝運超長桿件時應對車箱進行設計和改裝,或加掛“炮車”。

1.2.4混凝土電桿運輸安全注意事項

1.2.4.1機動車輛運輸注意事項:

a)嚴禁無駕駛執照駕駛和駕駛人員酒后開車;

b)事先要了解運輸器材的重量、外形尺寸,道路的完好情況,沿途公路橋梁、涵洞的安全承載能力、橋洞高度;

c)運輸道路要有足夠的路面寬度和轉彎半徑;

d)運輸過程中要備好一定數量的道木、三角木、跳板、鋼絲繩、雙鉤、千斤頂等工具作為處理臨時故障時用;

e)運輸的器材不得超載、超高、超長,而且必須將器材綁扎牢固,支墊平穩;

f)在運輸過程中須掌握車速,不得損壞運輸器材。

1.2.4.2船舶運輸注意事項:

a)裝運器材不得超載,大件器材應放落到船艙,以降低重心,提高船只的穩定性;

b)裝入船內的物品應按須序放穩,對易滾、易滑、易倒的器材應綁扎牢固,對油類和易燃品應妥善保管;

c)在深水航道行船時,船上人員每人應備有一件救生設備,在航行途中隨船人員不得無故下水,遇有雨雪、大風天氣在船上走動時,注意防滑;

d)利用船只接送施工人員時,不得超員。乘船人員必須遵守乘船規則,聽從船工和安全員的指揮;

e)裝卸器材用的跳板必須寬搭、穩架,兩端應擱置牢靠,不得搖晃滑動;

f)裝卸笨重大型器材時應事先與船工研究裝卸方法和安全措施。

1.2.4.3人力運輸注意事項:

a)抬運較大器材時應先檢查和修整小運道路,在大雨和大雪過后還應進行檢查;

b)人抬小道寬度不得小于1.2米,在陡坡和彎道外,其最小寬度不得小于1.5米,坡度不宜大于1:4,彎度不得小于1.5倍桿長;

c)多人抬運器材時必須前后有人照應指揮,遇到彎道和險要地段應當慢行,抬運步驟要協調一致;

d)雨雪天氣或路面潮濕抬運器材時,應采取防滑措施,并應減輕每人所抬重量;

e)搬運較大和較重器材時應使用抬杠,不得直接用肩扛;

f)人抬搬運每人不宜超過30kg;

g)在山區多蛇地區抬搬器材時應配備蛇藥以備救急之用。

1.2.4.4裝卸工作注意事項:使用吊車裝卸構件要注意以下事項:

a)工作前應檢查裝卸工具和器材、設備情況,不合要求的嚴禁使用;

b)起吊設備的場地應平整,吊車前后車輪應固定牢靠,吊車撐腳的支立要保證車身平穩;

c)嚴禁超載起吊,吊裝時不得損壞器材;

d)起吊鋼絲繩必須按規定選用并綁扎牢固,吊鉤和吊繩應保持垂直;

e)在吊裝場地附近如有電力線、通訊線或建筑物等障礙物時應滿足安全距離的要求;

f)在起吊過程中應滿足以下要求:

1)在吊件和吊臂活動范圍內的下方不得有人通過和停留;

2)吊件不得長時間停留,如需停留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崗位,并設專人監護,懸空吊件嚴禁超過人身高度;

3)人員不得隨吊件升降或在懸空的吊件上調整綁扎繩;

4)起吊速度應緩慢、平穩,不得突然起落;

5)當吊物重量接近起吊重量時應先吊離地面進行剎車檢查,確認安全后才可繼續起吊;

6)中間休息或工作結束后,各部分設備應恢復原狀。

g)從成堆的構件中吊物時,應防止其它物件滾動或翻轉;對水泥桿應分層起吊,每吊出一根后,其余必須掩牢。

2混凝土桿裂紋和缺陷的處理

2.1裂紋在允許范圍內時,可用水沖洗后以1:2水泥砂漿灌縫填實壓平的方法處理。灌漿后應很好澆水養護或用濕草袋包裹養護。

2.2如果裂紋比較嚴重,可用環氧樹脂漿泥修補裂縫,其方法為:先將待補裂縫擴縫,然后用棉絲蘸丙酮或二甲苯擦洗,再將環氧樹脂漿泥盡可能緊地嵌入縫內,最后在表面上刷一層較稀的漿泥以起密封作用。漿泥配方:環氧樹脂1份、滑石粉在嵌縫外為2份,封口處為1份,乙二胺為0.08~0.1份,二甲苯為0.25份。使用時先將二甲苯與環氧樹脂稀釋待用,但不能超過1小時。注意事項:環氧樹脂與乙二胺混合后適用時間約為2小時;環氧樹脂不宜在氣溫低于+5℃或潮濕情況下使用。

2.3對外觀缺陷的處理:

2.3.1當缺陷不嚴重時(如跑漿、麻面、混凝土表皮剝落等)可將缺陷部分表面打毛冼凈再用1:2

篇2:混凝土運輸司機職責

(1)熟悉混凝土運輸車性能,必須持證上崗,崗前禁止喝酒,酒后禁止上崗,以確保行車安全。

(2)每工作班前檢查車內儀表,油料是否正常、充足,剎車是否良好,吊罐內是否保持干凈等,嚴禁帶病出車。

(3)運輸前,應檢查吊罐的密封性,運輸過程中,車輛應勻速行駛,嚴禁向罐內加水和混凝土的遺灑,從第一盤裝料開始至停車開始卸料為止宜控制在一小時內。

(4)嚴格按照行車路線行車,保證行車安全。

(5)混凝土運輸車出站前車體表面應保持干凈,出站時注意左右來車,運送中遵守交通規則,運到澆筑地點應服從指揮,停留位置恰當、穩妥,滿足提放吊罐的要求。

篇3:混凝土生產運輸調度管理辦法

一、生產管理

1、工區工程部根據施工情況,提前4小時以上時間出具含砼等級、數量、使用時間及使用部位的供砼申請單給試驗室,試驗室在接到工程部提供的供砼申請單后,提前3小時以上時間出據砼施工配合比。

2、拌和站調度在接到技術及試驗的供砼申請單后,1小時內下達混凝土施工任務單,連同施工配合比一并交給值班的攪拌站操作員。

3、攪拌站操作員根據施工任務單通知罐車及裝載機在30分鐘內到位,并在30分鐘內調試好攪拌站,保證正常按時拌合。

4、材料準備:砂、石子、水泥、外加劑要保證有一定的庫存量。攪拌站調度要隨時掌握工地施工進展情況,以及全天混凝土生產情況,根據材料庫存量情況隨時與物資部保持聯系。材料不足應提前一至三天告訴物資部進料、以保證施工用砼。

5、攪拌站操作員根據施工任務單生產合格的混凝土。

二、混凝土運輸管理

1、每臺混凝土輸送車在運砼出站時,實驗室的實驗員都要進行混凝土質量檢驗,質檢合格并做完試件,攪拌站操作員打印混凝土運送簽認單,一式三份(攪拌站、輸送車、工區現場各存一張),一車一單,分別由攪拌站操作員、混凝土輸送車司機、施工現場的領工員簽字。

2、混凝土運達施工現場由領工員對每車砼進行簽收。施工現場用砼的尾數要提前反饋給攪拌站,防止砼浪費,出現砼量浪費將追究責任人的經濟責任。

3、混凝土輸送車在運輸過程中如因某種原因出現30分鐘及以上停行時,司機應立即告知拌和站調度道明原因,由調度及時聯絡工區施工現場應對處理,并能及時安排人員、車輛救援。

4、運輸混凝土過程中,應保持運輸混凝土的道路平坦暢通,保證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保持均勻性,運到澆筑地點時不分層、不離析、不漏漿,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氣量等工作性能。

5、若采用攪拌罐車運輸混凝土,當罐車到達澆筑現場時,應使罐車高速旋轉20~30s,再將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車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

三、調度管理

1、拌和站的生產運轉需要調度下達的施工任務單才能生產混凝土。

2、生產任務單上由調度填寫車輛使用計劃,所列車輛在攪拌站操作員通知后必須迅速到位。

3、混凝土運輸車司機所持的混凝土運送簽認單在工區現場領工員簽認后交給調度,用于統計方量進度和驗工計價。

4、所有值班司機、操作員、修理工、電工、衛生員、炊事員都需堅守崗位,做到令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