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醇油安全使用方法
為了讓清新空氣再回到人們的身邊,國家和各地相關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理計劃,尤其是近年來倡導的新能源燃料。新能源燃料與傳統燃料相比,燃燒更加充分,且機器運作過程中所產生的揚塵、廢氣大大減少。
全國范圍的禁煤政策也在逐步落實,鍋爐企業開始尋找更為清潔,更為環保的新型燃料來替代。在替代新型燃料中,天然氣和近幾年火爆市場的生物醇油燃料成為優選。但是由于很多燃煤發電企業大量轉為燃氣發電。今年以來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速明顯加快,但儲氣調峰設施不足,管網輸送能力受到瓶頸制約等問題依然突出,今年冬季供暖天然氣供需形勢較為嚴峻。
受供氣不足影響,北方地區開啟大范圍限氣和燃氣漲價的舉措。目前很多地方天然氣企業已經宣布上調非居民天然氣價格,其中河南上調300元/噸,其它地區也宣布上漲200-400元/噸。由于供應和成本問題的影響,天然氣無法擔起大規模使用重任,而生物醇油燃料由于便捷的運輸和儲存特點,成為后續燃料供應使用的主體能源。
生物醇油對于很多用戶來說可能是一個新面孔。但是生物醇油高熱值范圍,低成本的優勢,讓其成為傳統鍋爐燃料的絕佳替代品。鄭州匯綠作為生物醇油燃料的研發生產企業,有義務也有責任,為生物醇油的推廣和使用安全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氫離子有的使用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在這里給大家詳細解答一下。
?生物醇油燃料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有這些:
1、首先應注意安全,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操作,一定要確認使用者能獨立操作后才可交付使用。按資料要求,廚房內應加一排風扇,以便消除室內未完全燃燒產生的有害氣體的聚集。
2、盡量選擇適合的行業熱值燃料,生物醇油燃料熱值范圍5000到10000大卡的都有,完全可以滿足餐飲,采暖,鍋爐等領域的應用。實際使用中要求燃料指標合格,不同的燃料使用效果也不盡相同。如發現灶頭有煙氣,說明生物醇油燃料未完全燃燒,需加大進風量或者減小進油量。
3、餐飲使用時,如氣化爐連續使用時間過長,會發現灶具進氣口有白色煙氣,說明爐內噴嘴周圍缺少燃料,可將爐內生物醇油燃料控閥門開大一點或者查看一下儲料桶燃料是否缺少,再加入適當燃料可。
4、鍋爐采暖使用生物醇油燃料。雖然全自動的燃燒設備故障率較低,但是也要防止某些故障對整體效果帶來的影響。要建立定時保養機制,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鄭州匯綠生物醇油具有堆積密度小、能量密度大、運輸、儲存使用間小、成本低等特點。生物醇油大規模應用于鍋爐行業,不但可作為燃料取代煤炭直接燃燒利用,同時也可通過炭化技術、氣化技術等進深加工利用,從而解決生物醇油利用的經濟性和實用性問題,實現生物醇油能源規模化應用。
雖然生物醇油燃料非常受歡迎,而且清潔環保,但是使用中還有一些注意事項,所以請大家以后在使用前,一定要熟讀使用說明,并在實踐使用中注意總結積累經驗。
國家的環保政策讓生物醇油等清潔燃料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良機遇。在當前形勢下,完善的技術和設備成為行業迅速發展的后臺支柱。鄭州匯綠作為行業領軍,將用優質的燃料技術和先進的設備,為合作商的財富積累和行業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篇2:醫院醫療檢驗科生物安全制度
人民醫院醫療檢驗科生物安全制度
一、檢驗科必須按照國家、省有關生物安全實驗室管理規定要求,進行實驗室設計建造、合理配置設備、正確使用裝備,嚴格日常工作管理,確保實驗室的生物安全。
二、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落實管理組織機構、工作制度制定、危害風險評估、操作人員配備及檢查監督工作。
三、檢驗科所有參加實驗操作的相關人員都應經過生物安全培訓并取得上崗資質。
四、檢驗科應在實驗室生物危害評估的基礎上建立標準操作程序,實驗操作人員須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程序開展工作,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五、檢驗科必須使用符合相應生物防護水平等級的設備設施和防護用品。
六、根據相關規定要求進行設備設施、工作環境、污染狀態的消毒操作,并做好醫療廢棄物無害化處置。
七、建立健全實驗室生物安全意外事件的應急處置系統,制訂針對意外暴露和事故等狀況的應急預案。
篇3: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防范制度
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防范制度
一、工作人員方面
1.工作時必須穿工作衣,采集標本時須戴口罩。接觸傳染性疾病患者、特種化學藥品或從事微生物學檢驗操作時須加戴口罩或橡膠手套。
2.工作衣袋內不可放入食品以及其它個人物品,工作中使用的筆、記事簿等用品不得與工作帽、口罩放在同一工作衣袋內。
3.穿著工作服時不上街和進入食堂、宿舍、會場、托兒所等公共場所。
4.工作室內不可吸煙,工作時不可飲食,不佩帶戒指、手鐲等飾物;工作時不可用手指直接擦眼、挖扒耳鼻、剔齒,防止交叉感染。
5.凡遇下列情況時,雙手應按規定時間浸泡消毒劑,再用洗手液、流水洗刷干凈:
(1)工作告一段落時;
(2)被標本污染時;
(3)離開傳染區或采集傳染病標本后;
(4)下班之前。下班脫卸工作衣帽后,雙手應按上法再次消毒、洗滌方可離開。
6.進入隔離病區或采集烈性傳染病人的標本時,須按有關規定進行消毒隔離防護。
7.工作時不慎受標本或其它傳染物質污染,應立即消毒并妥善處理,情況嚴重時應立即報告科、組負責人進行處置。
8.檢驗人員平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定時接受預防接種與體格檢查。
二、檢驗用具
1.各種標本的收集、送檢,要用相應的容器盛放,避免外溢,以免污染。
2.已檢的一般標本,必須先消毒、滅菌或相應處理后,方可棄去或焚燒。
3.細菌培養后的廢標本、已使用的培養基等須經消毒或高壓滅菌后方可棄去。
4.耳垂或指尖部位采血,按常規進行局部消毒,并使用一次性采血針和采血管。
5.靜脈采血要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帶、一墊,避免病人交叉感染。
6.大、小便標本留取時,均使用一次性塑料杯。
7.所使用的一次性針筒、紙、杯、傳染病測定反應板,應焚燒處理。
8.肝功能、微生物、肝炎標志物等報告單須經消毒后方可發出。
9.專用檢驗器材以及科室辦公用品,未經消毒處理的,不可隨意攜出。
三、環境消毒和污物處理
1.建立衛生保潔制度,定人定時進行包干,保持室內整潔和環境衛生,發現蟑螂等害蟲應立即撲殺并消毒。
2.實驗室、值班室等室內空氣要保持流通,定時進行紫外線消毒,門、窗、墻、地、桌、椅等物品表面,恒溫箱、離心機、試管架以及空調設備等均應分別有指定人員定時清潔、消毒,門把手要定時消毒,踏腳墊用消毒劑保持濕潤。
3.一切檢驗剩余標本,使用過的棉簽、棉球,以及各種檢驗污水,均須妥善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和棄去。棄去物由科室工勤人員送至醫院統一進行處理,消毒方法按有關規定進行。
4.冰箱內只允許存放試劑、質控品、標準品等與實驗室相關的材料,嚴禁放食品飲料以及其他私人物品;冰箱應經常消毒清潔,防止霉菌生長。
5.檢驗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應有防止擴散措施,不可污染環境。剩余毒物、強酸、強堿、腐蝕性試劑等,均須遵照環保部門的規定處理,或者由院部統一進行處置,不得任意遺棄或倒入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