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驗室安全防護規范

化驗室安全防護規范

2024-07-22 閱讀 3696

所謂安全防護主要指“三防”,即防止中毒,防止爆炸和燃燒,防止腐蝕、化學灼燒、燙傷和割傷。

(一)防止中毒

大多數化學藥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學藥品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人體而發生中毒現象。如HF(氫氟酸)侵入人體,將會損傷牙齒、骨骼、造血和神經系統;烴、醇、醚等有機物對人體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劇毒品,吸入少量會致死。

通常有毒化學品對人體的毒害途徑包括:吞食、吸入、體表吸收(1)吞食。吞食并不常見,主要發生于誤食。所以嚴禁在實驗室飲食,不能在實驗室冰箱內存放食物。離開實驗室要徹底洗手,最好到衛生間將手、臉洗凈。?(2)吸入(呼吸道)。吸入是最常見的吸毒方式。有毒物質可以以氣體、蒸氣、粉塵、煙霧的形式被吸入。在使用揮發性試劑(如H2S,Cl2,Br2,NO2,HCl,HF)時,要在通風櫥內進行。蒸餾或回流時冷凝管要有效。用移液管移取有毒樣品時嚴禁用口,采取氣味鑒別試劑時,可在瓶口上方附近用手輕輕煽動稍聞氣味即可,嚴禁鼻子接近瓶口。(3)體表吸收。有毒物質可以以氣體、液體的形式被皮膚吸收(如苯、有機溶劑、汞等)。接觸有毒物質時要戴上塑料或橡膠手套,如果手套有破洞,要及時更換。如果有毒物質接觸皮膚,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用肥皂水清洗。要避免用有機溶劑清洗,多數情況下只能加速吸收。

(二)防止腐蝕、化學灼傷、燙傷、割傷

除了高溫以外,液氮、強酸、強堿、強氧化劑、溴、磷、鈉、鉀、苯酚、醋酸等物質都會灼傷皮膚;應注意不要讓皮膚與之接觸,尤其防止濺入眼中

使用強酸強堿要在通風櫥內操作,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尤其要注意保護眼睛。

做有腐蝕的樣品時,要戴手套、口罩,不得在烘箱內烘烤,移取腐蝕性溶液時用橡皮球操作。

配制濃酸、濃堿時必須戴防護眼鏡、橡皮手套,配制濃酸時應先加水后加酸,操作時仔細緩慢。移動盛有沸騰水或溶液的燒杯,須用燒杯夾進行。

切割玻璃管時,應戴防護眼鏡、手套。如玻璃儀器損壞同時發生割傷,應先將傷口的玻璃屑取出,傷口周圍用酒精消毒,有污染時用3%H2O2洗凈后,用繃帶包扎,及時去醫院處理。

洗液的使用:洗液分為酸性洗液(重鉻酸鈉或重鉻酸鉀的硫酸溶液)堿性洗液(氫氧化鈉-乙醇溶液)及中性洗液(常用洗滌劑)。酸性洗液放于玻璃缸內,堿性洗液可放于塑料桶內。采用堿性洗液時,玻璃儀器的磨口件應拆開后才能放入洗液缸內,以免磨口被堿性液腐蝕而粘合。放入堿液前玻璃儀器要用丙酮和水預洗。

(三)防止燃燒(火)

使用酒精燈、電爐的場合,一定要保持室內通風良好,盡量遠離有機溶劑和其他可燃物質。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機溶劑易燃,實驗室不得存放過多,最多不超過兩天用量,并遠離電源和明火。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災;有些物質如磷、金屬鈉、鉀、電石及金屬氫化物等,在空氣中易氧化自燃。還有一些金屬如鐵、鋅、鋁等粉末,也易在空氣中氧化自燃。這些物質要隔絕空氣保存,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易揮發品試劑瓶的開啟,不可將瓶口對著他人和自己的臉部,操作時千萬要離開明火。如身上、手上沾有易燃物,不得靠近明火。

蒸餾可燃物時,確信冷卻器內水流已正常時,方可開始加熱,且必須在水浴上進行,遠離明火,并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

(四)防爆炸

1)使用可燃性氣體氫、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和氨氣等時,要防止氣體逸出,室內通風要良好。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氣體時,嚴禁同時使用明火,還要防止發生電火花及其它撞擊火花。

3)有些藥品如乙炔銀、乙炔銅、高氯酸鹽、過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熱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別小心。

4)嚴禁將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放在一起。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應除去其中可能產生的過氧化物。

6)進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實驗,應有防爆措施。

(五)安全用電常識

1、防止觸電

1)不用潮濕的手接觸電器。

2)電源裸露部分應有絕緣裝置(例如電線接頭處應裹上絕緣膠布)。

3)所有電器的金屬外殼都應保護接地。

4)實驗時,應先連接好電路后才接通電源。實驗結束時,先切斷電源再拆線路。

5)修理或安裝電器時,應先切斷電源。

6)不能用試電筆去試高壓電。使用高壓電源應有專門的防護措施。

7)如有人觸電,應迅速切斷電源,然后進行搶救。

2、防止引起火災

1)使用的保險絲要與實驗室允許的用電量相符。

2)電線的安全通電量應大于用電功率。

3)室內若有氫氣、煤氣等易燃易爆氣體,應避免產生電火花。繼電器工作和開關電閘時,易產生電火花,要特別小心。電器接觸點(如電插頭)接觸不良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

4)如遇電線起火,立即切斷電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禁止用水或泡沫滅火器等導電液體滅火。

3、防止短路

1)線路中各接點應牢固,電路元件兩端接頭不要互相接觸,以防短路。

2)電線、電器不要被水淋濕或浸在導電液體中,例如實驗室加熱用的燈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篇2:化驗室安全防護細則

1、操作室內應經常保持整齊清潔,備有良好的通風、排水設施。

2、從事有毒、有毒氣體物質的化驗分析必須在通風廚中進行。

3、對玻璃器材的截斷或加工以及并塞鉆孔時,應用毛巾裹住并配帶手套,以防誤傷手部。

4、操作室內禁止吸煙、進食,非工作中所需物品不準存放在操作室內,工作人員本身若有傷口,須經包扎后才能從事工作。

5、化驗人員進入操作室工作首先應開啟排風設備,排盡室內有害氣體,然后進行工作,工作時必須穿戴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其他防護用品,并經常保持工作服和其他防護用品的衛生。

6、操作完畢要及時洗手,使用有毒及腐蝕性藥品水樣溶液時,應用吸球,嚴禁用嘴吸,絕對不允許將廢液倒入酸中,尤其是測氰化物的廢液要求加堿或亞鐵鹽處理后可倒入水池。

7、下班時要檢查門窗,水電是否一切關妥后方可離開。

8、化驗室中隊易于揮發及易燃性有機溶劑加熱排出時,必須在水浴鍋或在嚴密的電熱極上緩慢的進行,禁止用火焰或電爐直接加熱。

9、可燃性物質絕對不可靠近火源,開啟乙醚和氨水等易揮發的試劑瓶時,絕對不可使瓶口對著自己或他人面部。

10、取硝酸、氫氰酸、酚等強腐蝕試劑時,必須帶上橡膠手套,稀釋硫酸時必須是將深酸小心的分次緩慢的倒入水中,并不斷攪拌,絕對不可倒入酸內。

11、電熱設備所用的電源導線應經常檢查是否完整無損,電熱器械是否有適合的墊板。

12、開關電閘時,絕對不可用濕手或眼睛旁視進行,必須集中精力,化驗室內不允許有裸露的電線頭。

13、當加熱、蒸餾及有關其他電熱工作時要有專人負責管理或巡視。

14、各類電熱設備、分析儀器的使用必須按操作規程的使用說明書進行。

15、在高溫爐內取出或放進器皿時,應先拉開電閘切斷電源,禁止將腐蝕性較大或有爆炸危險的物品放入爐內燃燒,在電爐上放取金屬物品時,也應先關閉電源。

16、電氣設備的安裝修理應同電工負責,任何人不得自行裝、修。保險絲的粗細應按負荷的大小選擇,嚴禁用銅絲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