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物安全設備管理措施

生物安全設備管理措施

2024-07-22 閱讀 3047

設備避免的危害安全性特征生物安全柜——Ⅰ級氣溶膠和噴濺·盡量減小工作入口處向內的氣流(正面氣流速度);排風經充分過濾·不能保護操作對象——Ⅱ級氣溶膠和噴濺·盡量減小工作窗口處向內的氣流(正面氣流速度);排風經充分過濾·可以保護操作對象——Ⅲ級氣溶膠和噴濺·最高防護·如果內部為層流氣流,則可以保護操作對象負壓柔性薄膜隔離裝置氣溶膠和噴濺·最高水平防護噴濺罩化學品噴濺·在操作人員和工作區之間形成屏障移液輔助器由于口吸產生的危害,例如病原體的食入、吸入用口抽吸吸管時所生成的氣溶膠、從吸管中吹出或滴出液體、吸管吸入端的污染等·便于使用·控制吸管吸入端的污染,保護移液輔助器、操作者和真空管道·可以滅菌·控制吸管尖端的泄漏微型接種環加熱器、一次性接種環移動接種環時造成的噴濺·遮護玻璃管或陶瓷管的開口端,采用氣體或電加熱·一次性的,不需加熱設施內用于收集并運送感染性物質進行滅菌的防漏容器產生氣溶膠、溢出和泄漏·有罩或蓋子的防漏結構·耐用·耐高壓滅菌盛放銳器的一次性容器意外刺傷·耐高壓滅菌·堅固,不易刺破實驗室和單位間運送物品的容器微生物泄漏·堅固·能盛放溢出物的防水性一級和二級容器·用于吸收溢出物的材料手動或自動的高壓滅菌器感染性物質(以保證丟棄或重復使用時的安全)·經批準的設計·有效的加熱滅菌螺口蓋的瓶子產生氣溶膠和泄漏·有效的防護真空管道保護裝置氣溶膠和溢出液體對實驗室真空系統的污染·可以阻止氣溶膠通過的濾筒式過濾器(顆粒大小0.45μm)·裝有適當消毒劑的防溢燒瓶。在貯存瓶盛滿時橡皮球閥可自動關閉真空系統·整個系統耐高壓滅菌

篇2:某學校專用實訓設備管理制度

第一條設備的使用

1、使用人員要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及使用方法,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會”(會操作、會檢查、會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發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并做好記錄,未查明原因不得繼續使用。

2、所有設備,未經授權同意,不得擅自改變位置、拆、換任何零件、配件、外設;不得擅自安裝未經許可、允許的游戲和盜版軟件;不得瀏覽*、色情網站以及安裝與教學工作無關的軟件。

第二條設備的維護

1、嚴格實行設備保養制,加強設備儀器的保養。保養以操作者為主,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

2、設備的維護保養要認真做好原始記錄。

第三條設備的事故報告

1、設備發生事故后,應向主管部門提交書面報告,對隱瞞不報或拖延上報者,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2、學校組織有關人員認真進行調查分析,按照“三不放過”(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經處理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處理。

3、設備發生重大事故應立即報告校長。

第四條設備損失賠償

1、設備事故必須查明原因和責任者,對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

2、事故責任者視損失大小和本人態度,根據情節輕重和設備損失價值進行一定賠償。

篇3:儀器設備管理制度(范本)

1、各儀器設備均建立檔案統一管理,內容包括儀器編號、名稱、品牌型號、購置日期、使用說明書、操作手冊、維修手冊等原始資料,由專人保管。

2、工作人員操作精密儀器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并經科主任批準后方可上崗。

3、建立健全專業實驗室的儀器操作手冊,使用時嚴格按照程序操作;操作人員對儀器要定期保養維護,并有保養和維修記錄;儀器要有明顯的狀態指示(使用、維修、停用);科主任定期檢查。

4、建立儀器設備檢定和校準程序,按期進行強制檢定或自檢(貼有明顯的標記);按儀器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周期,使用配套校準品校準儀器。有檢定及校準記錄,定期檢查。

5、儀器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完好,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匯報保管人員和科室領導,不能私自亂*修。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程序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儀器使用參數。

6、儀器使用前必須檢查儀器,清洗液,清理操作臺及登記使用情況。

7、注意保持儀器衛生整潔,嚴禁在室內抽煙,吃零食,非儀器操作人應盡量少入。

8、注意儀器安全,防火防盜防水,隨手關門。

9、保管人員定期檢查及糾正各種儀器,每天了解儀器運轉情況及試劑使用情況,負責儀器的整潔,安全,經常檢查儀器水、電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