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卸鉆頭作業安全監督規范
1、主要風險
1.1鉆頭上鉆臺使用人抬肩扛的方式。
1.2使用轉盤引扣,未使用專用裝卸器。
1.3使用轉盤單鉗繃扣。
1.4使用B型大鉗緊卸扣時人員未撤離到安全位置就拉貓頭。
1.5貓頭操作人員未系袖口。
1.6作業人員腳下雜亂,鉆臺面不整潔等可能造成人員傷害。
1.7旋繩選用不符合要求。
1.8旋繩卸扣作業時,方法不正確,站位不合理,造成繩索擠手、繩頭甩擺傷人。
2、監督要點
2.1裝鉆頭作業
2.1.1作業人員檢查氣動絞車、鉆頭提絲、鉆頭裝卸器、B型大鉗、鏈鉗等工具等符合規定要求。
2.1.2鉆頭上鉆臺使用專用提絲上緊,使用氣動小絞車將鉆頭吊放到與鉆頭相匹配的裝卸器內。
2.1.3使用鏈鉗或旋繩引扣。
2.1.4.用B型大鉗緊扣時,監控井口周圍人員撤離到安全位置。
2.1.5嚴禁用轉盤引扣和上扣。
2.2卸鉆頭作業
2.2.1剎把操作人員及時把井內灌滿鉆井液。
2.2.2鉆頭放入裝卸器后,確認鎖緊轉盤止動鎖銷。
2.2.3B型大鉗松扣時,井口周圍人員撤離到安全位置。
2.2.4鉆頭松扣后使用鏈鉗或旋繩卸扣,禁止用手卸扣。
2.2.5嚴禁使用轉盤繃扣。
篇2:半自動鉆頭磨床工安全操作規程
1.磨鉆頭砂輪要先退給,然后裝鉆頭,再對角度。搬上手柄后再搭上進給手柄。嚴禁先開車后搭進給手柄。
2.待鉆頭轉動正常,機床嚙合完好,方可磨削。磨削前防護罩應完整正常。
3.手動進給要緩慢進行,尤其當砂輪與鉆頭剛接觸時。
4.鉆頭磨好后,要先退刀后停車。停穩后,扳動離合器手柄,卸下鉆頭。
5.鉆頭裝卸后,及時拿下扳手,不許放在卡盤上。
6.修整砂輪時,要把進給手柄放在空擋處,待砂輪正常轉動后,再用修整器。金剛石要夾牢,進給要緩慢,帶好防護眼鏡,頭部要避開,防護罩應裝好,吸塵裝置應開動。更換新砂輪應遵守磨工一般安全規程。
7.工件應安放妥當,防止滾落傷人。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3:鉆頭事故預防措施
一、牙輪鉆頭事故的預防
1、根據地層巖性,正確選擇鉆頭類型。
2、下井前檢查鉆頭尺寸、型號、噴嘴符合要求。儲油密封系統、接頭螺紋、巴掌焊縫完好。同時記錄出廠日期、編號、合格證號,并注意保存,不合格的鉆頭不能下井,并及時把信息反饋到公司有關部門。
3、井底有落物,必須先打撈干凈再下井。
4、使用隨鉆打撈杯,并注意撈杯內打撈的落物。
5、因地層原因跳鉆,使用減震器。
6、下鉆控制速度,防止頓鉆,一旦頓鉆必須起鉆檢查。
7、鉆壓和轉速按鉆頭廠推薦的范圍執行。
8、新鉆頭下鉆到井底,轉速I檔,鉆壓20-30KN,修整井底磨合軸承不少于30分鐘。
9、鉆進中送鉆均勻,經常校對指重表。
10、根據地層巖性、鉆速、轉盤扭矩變化以及上一只鉆頭使用情況,合理確定起鉆時間。
11、牙輪使用后期,出現蹩鉆,立即停鉆循環起鉆。不得反復試鉆。
12、上卸加長噴嘴鉆頭,使用專用鉆頭盒子。
二、刮刀鉆頭事故的預防
1、下井前,測量鉆頭外徑、高度、噴嘴直徑符合設計要求,檢查焊縫、鉆頭體螺紋臺肩完好。
2、接鉆頭必須雙鉗緊扣。
3、嚴禁加壓啟動轉盤。
4、送鉆均勻,嚴禁猛放猛壓。
6、不超鉆頭設計鉆壓。
三、PDC鉆頭事故的預防
1、安裝PDC鉆頭時,必須使用專用上、卸扣工具,并采取措施防止雜物掉入井眼內;下PDC鉆頭的前一只鉆頭必須證實井底清潔,以確保井底干凈無任何金屬落物的碎片。
2、調整好泥漿性能,做到井眼暢通,井底無沉砂。
3、地面設備、鉆壓、轉速、扭矩、排量等參數表要求工作正常。
4、PDC鉆頭在通過井口裝置、套管、已鉆過的水泥塞時,要小心操作,以免發生碰撞,損壞鉆頭。
5、下鉆過程中,嚴禁大段、長時間劃眼;下鉆過程中要求緩慢平穩,嚴禁頓鉆和溜鉆;在距井底兩個單根時,應劃眼下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縮徑和消除井底沉砂,此時鉆壓應小于50KN,鉆速40-60rpm。
6、鉆頭接觸井底用較大排量進行沖洗,如有遇阻顯示,應沖洗緩慢接觸井底。
7、搞好鉆頭井底造型,以40-60rpm轉速,用10-20KN鉆壓進行造型0.5m以上。
8、井底造型完成后,應根據地層情況及時調整鉆壓、轉速、水力參數等,使鉆頭達到最佳工作狀態。
9、鉆進中認真觀察分析鉆進情況,對泵壓、扭矩、鉆速、鉆頭瞥跳等不正常現象及時作出正確判斷和處理,如發生泵壓升高、瞥跳嚴重、鉆速明顯降低等異常情況,應立即起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