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產廠區職工11個不準規范
在化工企業生產廠區內,為完成產品從原料到產品的生產全過程,隨時處理著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如管理不善或突然故障都可能發生物料外逸或聚積,而導致災害發生。再加上塔、臺、設備與管線工藝裝置連通,壓力容器、電氣裝置、運輸設備、檢修作業、排放管溝等等不利因素,均對人構成潛在的危險。因此在化工生產廠區的職工,必須自覺地遵守有關規章制度,才能保證安全生產。
化工生產廠區職工應恪守“11個不準”即:
1、加強明火管理,廠區內不準吸煙
2、生產區內,不準未成年人進入
3、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離崗和干與生產無關的事
4、在班前、班上不準喝酒
5、不準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物
6、不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不準進入生產崗位
7、安全裝置不齊全的設備、工具不準使用
8、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工具不準動用
9、檢修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開始檢修
10、停機后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不準啟用
11、未辦高處作業證,不帶安全帶,腳手架、跳板不牢,不得登高作業
篇2:醫藥化工生產安全檢查主要內容
醫藥、化工生產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1、廠房建設、防火間距、防爆結構、泄壓面積不發火地面、安全出入口、防爆隔離、圍堤、水封隔油窨井、安全通風設施等是否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有關規定要求;
2、壓力容器等設備的設計、制造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是否按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的要求定期進行檢驗,設備是否保持完好狀態;作業場地是否整潔,道路是否暢通,作業環境是否符合勞動衛生標準;
3、電氣設備的配置是否符合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程的要求;
4、防火防爆警報裝置、超壓警報裝置、安全泄壓裝置、安全聯鎖、控制等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5、在禁火區是否嚴格執行安全動火制度和落實安全技術措施;
6、是否已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和器材。
篇3:化工生產系統安全檢查規范
(一)安全檢查
是指對生產過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隱患、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等進行查證,以確定隱患或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的存在狀態,以及它們轉化為事故的條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隱患和有害的危險因素,確保生產安全。
安全檢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發生、改善勞動條件的重要手段。通過安全檢查可以發現生產經營單位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以便有計劃地制定糾正措施,保證生產安全。
(二)安全檢查的目的和意義
在于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也就是把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防患未然。
在開展安全檢查過程中,一般的做法是把有關的條例和規范同企業實際情況加以對照,總結成績,找出差距,不斷改進;因此,安全檢查的過程,其本質就是一個結合實際貫徹有關規章、條例和規范的過程。
(三)安全檢查效果
實踐表明,安全檢查能同時收到以下三點效果:
1.宣傳。貫徹了安全生產方針和政策法令,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群眾對安全生產的認識,端正了態度,有利于安全生產。
2.安全檢查能及時發現和清除事故隱患,及時了解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有利于制定治理計劃,消除危害,保護職工的安全和健康。
3.在安全檢查中能及時發現先進典型,及時總結經驗,推動全局。
(四)安全檢查的組織形式與要求
開展安全檢查,一般都采取經常性和季節性檢查相結合,專業性檢查和綜合性檢查相結合,群眾性檢查和安全監管部門檢查相結合。
其主要組織形式有:
1基層單位自查
是組織群眾開展經常性安全檢查的最基本的一種形式,也是安全檢查的主要形式。它對防止事故的發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形式的安全檢查一般適用于規模不大、內容比較單一的檢查,如:在一個車間或班組內開展的安全生產檢查或專業安全檢查,一般就在一個車間或班組內開展的安全生產檢查或專業安全檢查,一般就在車間主任或班組長領導下,組織有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安全生產人員(安全員)、工會負責人參加的安全檢查。這種形式的安全檢查能持之以恒,即能收到立竿見影,又節省時間,是值得普遍推廣的一種安全檢查形式。
1)班組自查
班組安全自檢是保證安全的基礎,它是按照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要求,對所在班組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的檢查。一般由班組長領導,按照預先制定的檢查內容和項目進行檢查,所查出的隱患應發動本班組人員自行消除,對查出的重大隱患應及時向車間領導或車間安全員報告,共同研究整改措施和計劃、及時消除。
2)夜間檢查
加強夜間檢查是預防夜間發生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有效措施。由于生產的特殊性,操作工人實行“輪班制”,夜班工人容易疲倦,常常由于夜間操作失誤而發生事故。
夜間主要是依靠值夜班人員對操作崗位進行檢查,對精力疲乏、昏昏欲睡的操作人員及時提醒和警告,使之精心操作,防止誤操作事故的發生。
3)季節性檢查
根據不同的季節發生事故的規律所進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安全檢查,由企業或車間領導參加并組織。如:雷雨節的防洪、防雷擊、防臺風,夏季的防暑降溫檢查,冬季的防寒、防凍、防火、防爆、防毒檢查等等。
4)專業性檢查
是按專業分工由企業主管部門組織的檢查。如:鍋爐壓力容器安全檢查、起重機械專用設備和防護裝置的安全檢查、電氣安全檢查、基建施工安全檢查、泄漏檢查等等。這種檢查必須請專業人員,特別是工程技術員參加,因為他們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整改起來往往又涉及許多技術性問題。
5)綜合性安全檢查
一般是由主管部門對下屬各企業或生產單位進行的全面綜合性檢查,必要時可組織進行系統的安全性評價。
6)不定期的職工代表巡視安全檢查
由企業或車間工會負責人負責組織有關專業技術特長的職工代表進行巡視安全檢查。重點查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查單位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工人安全生產權利的執行情況;查事故原因、隱患整改情況;并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此類檢查可進一步強化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促進職工勞動保護合法權利的維護。
2企業主管部門的安全檢查
這種形式的安全檢查一般由企業上級主管部門組織領導,推動和幫助企業落實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隱患具有重大作用。通常有互查、抽查和重點檢查3種形式。
1)互查
企業主管部門臨時抽調所屬企業的安全、工藝、機械、電氣、消防等方面的專業人員組成檢查組(團),在同行業中開展安全檢查。由于參加檢查的都是同行業的專家,往往能發現一些平時不易發現的事故隱患。此外,在安全檢查過程中還能收到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效果。互查還是開展安全生產競賽活動的方法之一
2)抽查。
這種檢查主要是了解企業或車間平時安全措施的落實、檢查和整改情況,這樣,既推動了重點和部分企業,又推動了面上的安全工作。它是由主管部門的領導組織有關人員,針對一些薄弱環節或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安全檢查。
3)重點復查。
這種檢查通常是對已經查出的某些技術性較強、整改難度較大的隱患,在上級領導的參加下,邀請有關工程技術人員所進行的再檢查,并進行論證,共同研究整改措施。這種檢查與醫生“會診”疑難病癥一樣,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因此也稱為“鑒定性檢查”或“決策性檢查”。
3安全監管機關的檢查
安全監管是國家授予安全監管機關的重要職權之一,是政府機關對企業實行安全監督的主要手段,因此更帶有權威性。在檢查過程中,受檢單位的領導應積極配合,指派本企業的安全技術干部、保衛、消防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與檢查人員密切合作,發現隱患后,責成受檢單位落實整改措施。
4聯合性安全檢查
這種檢查的范圍和規模比較大。有的由部、省、地、市、縣人民政府或安全委員會以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有安全、公安、生產、工會和生產有關部門參加的臨時機構,具體組織檢查工作。必要時,除組織有關領導干部參加外,還應考慮邀請人民代表、政協委員進行視察和指導
5安全檢查的內容與方法
安全檢查的內容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應著重以下幾個方面。
1)查領導、查思想
在對一個企業進行安全檢查時,主要應著眼于檢查企業領導對安全工作的認識是否正確;是否真正關心職工的安全和健康;是否認真貫徹了安全生產方針和各項政策法令;是否把安全工作例人議事日程。檢查中,還要大力宣傳國家有關安全法規的精神,對各種忽視工人安全與健康的錯誤思想和行為進行嚴肅的批評,并要求企業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見于行動。
2)查現場、查隱患
深人生產現場,檢查企業的生產設備、工人的勞動條件以及相應的安全生產設施是否符合要求。如車間建筑物是否安全,安全通道是否暢通,爬梯和操作平臺圍欄是否牢靠,設備是否泄漏,工具與零部件是否擺設整齊;各種機械設備的防護裝置和設施是否完整好用;各種氣瓶和壓力容器使用是否符合有關安全規程,車間內通風照明設施是否完好,有毒有害粉塵與氣體的防護措施是否得當;工人是否按規定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等等。
同時還要特別嚴格檢查要害部位和設備,如罐群、鍋爐房、總控制室、變電所以及各種劇毒、易燃、易爆的場所。此外,還應對近期的新建、擴建和引進項目的設計進行審查,查清是否執行了預評價“三同時”,特別注意“老檢查、老隱患、老不改”的壞作風,以及安全措施經費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3)查管理、查制度、查整改
就是要檢查企業的安全生產的基礎工作,首先要檢查企業各級領導是否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是否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了安全工作;在新建、擴建、改建和引進工程項目時,是否做到舍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其設計審查和施工驗收是否有安全技術人員參加并簽署意見;各級領導是否有人分管安全工作;安全生產機構是否健全;領導是否理直氣壯地支持安全部門的工作;工人群眾是否參加了安全生產,“三級安全生產網”是否形成并真正發揮作用;各級安全生產的檔案(或臺賬)是否建立并且齊全。
與此同時,還要檢查各種安全規章制度的制訂和執行情況,如安全教育制度是否認真執行,對新工人和新調人工人是否實行了“三級安全教育”制,對各工種工人是否經過嚴格訓練、考試和取證(即“安全生產作業證”),特殊工種工人是否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發證;對各級領導干部、管理干部和工程技術人員是否做到因人施教,掌握了現代安全科學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安全措施計刻是否按時編制,措施項目是否按期實現,效果如何;對工傷事故是否認真調查、及時報告和嚴肅處理,是否做到了“三不放過”;千人負傷率和萬人重傷率是否達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等等。
安全檢查的具體方案很多,例如深人生產現場實地勘察,召開匯報會、座談會、分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