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烷氣發泡安全注意事項
在物理擠出發泡工藝中過去常用氟利昂(如F11、F12)。目前國內外已普遍采用丁烷(或液化石油氣)作為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擠出發泡的物理發泡劑。
丁烷的特性
丁烷的化學式為CH3CH2CH2CH3(簡寫為C4H10)。它是無色氣體,閃點為-60℃,凝固點為-135℃,燃燒溫度為405℃,氣體相對密度為2.07(空氣=1)。暴露在高濃度丁烷環境中會產生麻醉現象。
丁烷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高熱有燃燒爆炸危險,爆炸極限濃度為1.9%~8.5%。前蘇聯規定居民區大氣中丁烷最高允許濃度為200mg/m3,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家會議(ACGIH)制定車間空氣丁烷容許濃度值為1400mg/m3。
因為丁烷比F12分子量小、密度小,易于泄露,故對擠出機及發泡劑的輸送加壓系統的要求更高;丁烷氣比空氣重,易于沉積,車間和倉庫內的丁烷氣體濃度有一個極限值,否則將會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在用于丁烷替代CFCS時,除要滿足生產工藝產品質量要求外,更重要的還要滿足消防安全要求。
丁烷發泡法的安全措施要求
①廠房與建筑:應按甲類廠房的標準;建筑物之間必須留有必要的防火間距;要有一定的泄壓比(即室內體積與門窗面積比),采用丁烷時泄壓比應符合GBJ16-87中的0.05~0.22m2/m3的規定。
②室內通排風應符合有關的規范,使丁烷的濃度稀釋到小于燃燒的極限濃度,特別是在丁烷易于泄露和釋放的部位,應進行局部強制通風。同時要注意使室內空氣呈單向或雙向流動,而不要產生紊流,特別是強烈的紊流,以避免空氣摩擦。
③室內地坪應平整,必要時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另外地坪不應采用硬性地面,而應采用柔性、摩擦不發生火星的材料建造。
④室內溫度和濕度的控制:室內溫度最好不超過30℃,否則要用水噴淋屋頂降溫;空氣中相對濕度低于55%時,則必須進行增濕處理。
⑤電器設備的處理:要嚴防短路,所有設備均需有接地裝置,所有電器最好是防爆型的,如無可能也必須注意;其他裝置高度最小要高出地坪60cm;配電柜最好采用正壓保護。
⑥靜電的防止:除在管理上采取相應的措施外,在易產生靜電的地方應采用靜電消除器,并進行防靜電接地處理;可采用負離子吹機或交流放電式消除器,或兩者并用。
⑦要做好防雷處理。
⑧要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要有足夠容量的消防水池、消火栓、鹵代烴自動滅火器;除要配備固定滅火系統外,還應配備足夠的移動滅火設備。
篇2:脫丁烷塔塔底法蘭泄漏處置措施
(1)現場巡操人員發現泄漏,應立即報告班長、調度中心,同時通知保運單位到場制定消缺方案并準備實施;
(2)中控主操人員把脫丁烷塔塔底溫度控制器(605TC-0116)脈沖到手動狀態,輸出為0。同時關閉以下閥門:
(3)關閉脫丁烷塔釜出口管線的液位調節閥的三通電磁閥(605-LY*-0111);
(4)關閉脫丁烷塔塔底溫度調節閥的三通電磁閥(605-TY*-0116);
(5)關閉蒸汽到脫丁烷塔再沸器的開關閥的三通電磁閥(605-UY*-0102)。
(6)現場巡操人員關閉(F-60491A/B)出口閥門,關閉去(T-60521)的14′手閥,打開去(605PV0114)的總閥門,用(605PV0114)控制(T-60511)壓力0.1-0.2MPa。關閉(P-60512A/B)及回流閥門(605FV0111;
(7)副操人員將脫己烷塔、汽油穩定塔、脫丙烷塔、脫乙烷塔、C3塔停止一切進料及出裝置,保持好液位及壓力,以全回流模式等待恢復生產;
(8)其它反應崗位保持原進料(如壓縮機4級出口未加放空,則停壓縮機,在急冷塔后放火炬)在壓縮機4級出口放火炬。
(9)急冷水系統保持正常循環,氧化物萃取塔、萃取塔保持液位、壓力,進出料關閉。乙烯精制單元關閉堿液注入,關閉乙烯出裝置,保持各塔液位壓力;
(10)通知保運人員消缺;
(11)如果發生著火,則立即報火警,同時提請啟動二級響應預警。
篇3:環戊烷異丁烷生產應急救預案
一.?環戊烷發泡生產
(一)環戊烷的性質、危險及其對策
1.環戊烷(C5H10)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氣態時比空氣重(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為2.42),液體時比水輕(液體相對水的密度為0.75),不溶于水,但溶于醇、醚、苯、四氯化碳、丙酮等有機溶劑。
由于其蒸汽比空氣重,易積聚于地面300mm高度,并能從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點燃回燃。
■?在可能泄漏處制作承接盤、水泥圍,防止泄漏時擴散。
■?因比水輕,故不能用水滅火,而應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等滅火。但水可以降低容器溫度,減慢燃燒速度。
2、沸點49.3°C,純環戊烷的蒸發速度約為4000克/時.米2,POL/C5中環戊烷的蒸發速度約為80克/時.米2。
■?在離地300毫米高度安裝可燃氣體探頭和抽風口;
■?在可能散發環戊烷的場所制作圍房,控制其擴散;
■?根據環戊烷用量及其蒸發速度計算抽風量,因此每個圍房的抽風量都不可隨意調整,并要經常檢查風口是否被堵塞;
■如有液態環戊烷泄漏,應用木糠吸附,裝入帶蓋金屬桶。
3、環戊烷閃點為-25°C,易燃,其蒸汽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氣體,爆炸下限1.4%,爆炸上限8%,最少點火能為0.28毫焦,遇火花、明火產生燃燒爆炸。
■?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和物件: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靜電工作服,不穿帶釘的鞋,金屬體等電位連接;
■?管道設備動火維修前用DOP清洗管道,并充氮氣;
■?安裝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報警點的設定不可隨意改動;
■?容器內充氮氣保護;
■?機械抽風稀釋可燃氣體濃度。
4、儲罐遇高熱高壓,容器內壓力增大,有開裂和爆炸危險。
■?保持儲罐低溫。
■?設備運轉時嚴禁截斷循環管路。
5、環戊烷屬低毒類,過量吸入、食入、皮膚吸收可能致中毒。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到空氣清新處,嚴重時就醫。
?食入---飲大量溫水催吐,就醫。
■?操作時戴口罩、呼吸面罩、穿靴、戴膠手套,裝拆管道容器時戴眼鏡;
■?現場配備水龍頭
(二)作業中一般規定
1、?所有人員應該經過培訓后持證上崗。
2、?生產現場應該劃分明顯的危險區域,這些區域包括;
■?環戊烷儲罐區
■?預混站圍房
■?發泡圍房
■?發泡平臺;
3、?疏散路線嚴禁阻塞。
4、?非危險區作業或管理人員嚴禁進入危險區,一定要進入的要征得生產部同意,并與班組聯系。
5、?禁火區動火應事先辦理危險作業申報手續。
6、?生產中應定期檢查:
■?管路、設備是否泄漏
■?儀表是否可靠
■?液位探測器是否完好有效
■?充氮系統是否完好有效
■?抽風系統是否正常,風口有無堵塞
■?安全報警系統等是否完好有效,有無人為的短接。
7、?抽排風系統、安全系統應有UPS電源并24小時開啟,UPS設置應正確。
8、?工作時人員應該注意:
■?穿戴防靜電工作服
■?嚴禁穿帶釘的鞋
■?嚴禁帶移動電話等可能產生火花的物具進入現場。
■?工作中應該使用銅合金防爆工具。
9、?危險區域內的設備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使用防爆電器、開關,防爆等級不低于規定要求
■?按規定使用安全繼電器
■?各電器參數合乎規定要求
■?線路、電器容量合格
10、?C5儲罐在進行灌注時:
■?周圍10m嚴禁煙火。
■?運輸車輛在裝卸及灌注環戊烷時,宜選擇風速>1m/s的天氣
■?裝卸前:要接好接地線、查看罐內儲存量,并準確計算,以防超裝。
■?管道全部連接好以后,方可開啟各種閥門
■?確認確實已經灌裝完畢后,才可拆除管道
■?拆除管道時應注意先關閉各種閥門,再拆管道,以防余壓將環戊烷沖出。
11、?向外輸出環戊烷時,應特別注意輸出管道上閥門不可開錯,以防誤將環戊烷從放空管中壓出。
12、?工作前:應準備好滅火器、吸附物、帶蓋金屬桶,并采取防濺灑措施。
13、?工作中如有環戊烷液體泄漏,應用吸附物收集放入金屬桶中,蓋上蓋子移至安全地點。
14、?每天應記錄安全系統的示值,及調整、處理情況。
15、?注意保護探頭:
■?不可將液體濺到探頭上
■?清潔時應該蓋上防水防塵蓋,保護探頭
■?應使用標準氣體調探頭,不可亂動報警卡
16、?不可亂動風口閥門,以防改變事先的設定。
17、?出現報警時應該按規定處理,如為誤報警,應找出原因,加以整改。
18、?廢棄環戊烷和含環戊烷的物料:
■?嚴禁向下水道、地溝排放
■?含有環戊烷的廢棄物嚴禁隨意丟棄,應用專用容器收集
■?收集廢棄物的容器嚴禁存放在易造成污染的地點。如水源、易滲透地面等。
■?收集環戊烷的容器應標明“易燃易爆”字樣,并存放在指定的空曠通風的地點,防止陽光直射和接近熱源。
■?不能回收的廢料應焚化
19、?維修和更換環戊烷管道,應排盡殘余原料,用多元醇沖洗置換,用氮氣吹盡后方可進行。
20、?一旦發生泄漏或火災,應按緊急應變程序處理。
(三)發泡系統,預混站、儲罐安全系統應有下述動作:
■?當探測到20%、40%LEL時,顯示卡上對應的發光二極管W、A亮。
■?當探測到20%LEL時,為二級報警:“C5泄漏預報警”指示燈亮、紅轉燈亮、低聲報警、二級風機啟動,預混站停泵,延時10分鐘后轉為一級報警。
■?風機故障或跳閘時為二級報警:二級風機啟動、警笛響、指示燈亮,預混站停泵,延時10分鐘后轉為一級報警。
■?白料罐氮氣壓力低時為二級報警:二級風機啟動、警笛響、指示燈亮、紅轉燈亮、預混站停泵、延時10分鐘后轉為一級報警。
■?白料罐超高液位時為一級報警:二級風機啟動、高聲報警指示燈亮、紅燈亮、預混站斷泵、發泡設備全線斷電、緊急出口燈亮。
■?當探測到40%LEL時,為一級報警:“C5泄漏報警”指示燈亮、紅轉燈亮、高聲報警、二級風機保持開啟。如為發泡線報警,則斷發泡機電源、斷預混站泵;如為預混站報警,則切斷預混站泵控柜電源,防火閥、儲罐輸出泵,MEF不工作;如為C5H10儲罐報警,則斷環戊烷輸送泵、預混站關閉防火閥。
■?C5H10儲罐夾層的乙二醇檢漏桶為二級報警:指示燈亮、報警卡蜂鳴器響。
■?儲罐充氮壓力低為二級報警:指示燈亮,紅燈亮,低聲報警,自動吹氣,停輸送泵;
■?儲罐超高液位為一級報警:指示燈亮,紅燈亮,高聲報警,斷環戊烷輸送泵、預混站關閉防火閥。
■?緊急情況下,切斷緊急開關,此時設備斷電,其功能相當于所在地的一級報警。
■?各種報警在電房值班室有指示,并聲光報警。
*注:儲罐區無風機,一、二級報警時為開啟壓縮空氣吹氣。
二、?R600a雪種的使用
(一)?R600a的性質、危險性及其對策
1、?R600a即異丁烷(C4H10),是一種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
2、?常溫下為氣態,沸點-11.8°C,皮膚接觸可引起冷燒傷。
■?禁止用手直接接觸液態異丁烷,處理異常情況時戴膠手套、眼鏡;
■?將液態的異丁烷直接放入溫度較高的水中,可以引起爆炸;
■?入眼時用溫水沖洗10分鐘。
3、?與空氣的相對密度為2.01,液態對水的密度為0.56,蒸汽易積聚于地面300毫米高度,并能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花、火源引燃回燃。
■?氣瓶直立存放,配金屬帽;
■?在離地300毫米高度處安裝可燃氣體探頭。
4、?微溶于水,溶解于乙醚。
5、?閃點-82.8°C,自燃溫度460°C,爆炸下限1.8%,爆炸上限8.57%。
■?燃燒速度0.4米/秒,風管中加快;
■?禁止產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穿防靜電服、不穿帶釘鞋,使用防爆工具,使用防爆電器,禁開手提電話等。
■?返修冰箱用割管器;
■?使用防靜電地板膠,防止碰撞;
■?金屬設備等電位連接;
■?機械抽風降低可燃氣體濃度;
■?安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系統;
■?安全系統的報警點不可任意調整。
■?滅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水霧能滅火、降溫。
6、儲罐遇高熱高壓,容器壓力增大,有爆炸和開裂的危險。
■?加壓液態儲存,壓力大于1.7Mpa,應防止過充裝;
■?避免與熱的物體接觸。
7、低毒,吸入,可引起麻醉和弱刺激,1%時可使人昏昏欲睡,警覺下降。濃度過大時可使人中毒或窒息。
■?救護措施: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嚴重時就醫。
(二)?一般安全要求
1、爆炸危險區域內作業的人員應經過無氟安全培訓,這些區域包括:
■?雪種房
■?異丁烷灌注區域
■?封尾管區域
■?冰箱返修區
2、存放異丁烷:
■?容器應直立存放,碼排不超過四排,以便泄漏時可以方便處理
■?氣瓶配備金屬帽,防止損壞瓶口
3、換瓶時:
■?注意各種閥門的開關次序:關瓶閥-關管閥-松接頭-換瓶-夾防靜電夾-接接頭-開閥
■?換瓶后用檢漏液或檢漏儀檢漏
4、每天檢查各種管道、閥門有無泄漏,作好設備的保養
5、返修冰箱:
■?應在雪種排放點排放雪種
■?不得使用焊槍割管,應用割管器
■?返修冰箱有無灌注雪種應有明顯的標志
■?維修前用約1.5巴的氮氣吹掃管道
6、?氣體報警系統電源24小時常開
7、?維修設備、管道時,應放凈異丁烷,并用約1.5巴的氮氣吹掃
8、?防火源:
■?操作時禁帶移動電話等火種
■?禁止穿帶釘的鞋
■?儲罐運輸時禁止碰撞
■?采用防爆電器
■?使用防爆工具
■?穿防靜電衣服
■?金屬體等電位連接
■?動火維修應該先辦理動火手續,配備滅火器、現場探測可燃氣體濃度合格才可動火
9、?減災措施
■?配備滅火器材、消防水帶
■?異丁烷在車間的存放不能超過指定的數量]
■?保持通道暢通,方便人員疏散
■?緊急情況按照應急程序處理
(三)?安全系統
1、?氣體探頭安裝在離地300毫米高度
2、?氣體探測系統設定為15%LEL和35%LEL兩級報警:
3、?15%LEL時為二級報警:
■?啟動二級風機
■?閃燈
■?15%LEL燈亮
4、35%LEL時為一級報警:
■?關閉供氣泵出口、管路、充注快關閥
■?顯示35%LEL
■?聲光報警
■?開一級風機
5、抽風系統壓差開關動作為一級報警
■?聲光報警
■?關閉管路、充注快關閥
6、探頭故障為二級報警
■?二級風機
■?閃燈提醒
■?顯示故障信號
7、設備斷電時
■?關閉供氣泵出口、管路、充注快關閥
8、壓縮空氣不足
■?關閉供氣泵出口、管路、充注快關閥
9、管路壓力過低
■?關閉供氣泵出口、管路、充注快關閥
三、?應急反應
(一)?應急器材及其管理
1、應急器材主要包括:
■?手持式可燃氣體報警器
■?防爆工具
■?防爆手電
■?帶蓋金屬桶
■?吸附物
■?呼吸面罩
■?護目鏡
■?防靜電橡膠手套
■?防靜電橡膠靴
2、應急器材及其管理
■?存放應急器材的專用柜箱,應有明顯的標志,放置在便于取用、無陽光直接照射、溫度適宜、不易受塵埃、腐蝕性物質污染的地方,封存備用。
■?應急器材由班組負責管理,班組應指定專人負責具體的管理事務。
■?班組負責每周一次檢查,嚴格按照裝備的技術要求,進行合理的維護、保養工作,并記錄歸檔。
■?班組應建立完整的應急器材臺帳檔案,包括有品種、規格、數量及檢查保養等方面的內容。
■?要愛惜器材,嚴禁擅自拆卸器材的零部件,每次使用后,要及時清潔干凈,并且通知公司專管人員進行檢查確認,以確保處于備用狀態。
■?生產部安技員參加新增應急器材的選型審批,參加器材投入前、修復后的檢查驗收工作,器材的更新、報廢、消耗增補由班組提出書面報告,由公司安技員審查確認。
■?應急器材的管理規定、使用技術,是三級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接觸和使用應急器材的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理論、實際考試合格,才準上崗操作,并定期復訓。
(二)應急培訓
1、?應急器材的使用和管理應作為新職工入廠三級教育的內容之一進行教育。
2、?每年應對接觸環戊烷和異丁烷的人員及環戊烷和異丁烷儲存和使用相關區域的人員進行全員性的應急反應教育和訓練。
3、?每年應定期進行不少于一次現場應急演習,并登記在冊。
4、?行政部應經常組織義務消防員進行訓練、學習。
(三)無氟冰箱生產應急程序
1、報警級別:
■?二級報警:見環戊烷和異丁烷安全系統
■?一級報警:見環戊烷和異丁烷安全系統
■?大量泄漏混合料:按一級報警處理
■?大量泄漏環戊烷和異丁烷
□?當C5液體大量泄漏,在地面形成液池,液池面積<1平方米時,如泄漏點能立即得到控制,不管有無報警器響,均按二級報警處理。
□?當C5液體大量泄漏,在地面形成液池,液池面積在1-3平方米時,如泄漏點能立即得到控制,不管有無報警器響,均按一級報警處理。
□?當C5液體大量泄漏,在地面形成液池,液池面積>3平方米時不管有無報警器響,均按大量泄漏環戊烷或異丁烷程序處理。
■?火警:按火警處理程序處理
2、環戊烷儲罐(包括到預混站的管道)應急處理程序
1)當環戊烷儲罐出現二級報警時的應急程序
■?電房值班人員聽到警報后,應立即報告預混站人員、安技人員。
■?預混站班長、安技人員、電房作業人員立即到現場確認(事先檢查是否穿防靜電服、帶釘鞋、是否關閉手機等可能產生火花的物品),觀察顯示屏是哪一個報警器報警(此時可以轉動“報警復位”鑰匙消除報警聲),然后打開應急箱,取出手持式探測器,查找泄漏點,一時難以處理的報告生產部。
■?觀察壓縮空氣是否開啟,如未開啟,應立即開啟或另接壓縮空氣吹掃。
■?如有液態環戊烷泄漏,應用木糠等吸附收集,放入金屬桶內,移至安全地點。
■?對泄漏點進行處理維修,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C5濃度為0之后,方可恢復生產。
■?如是大量液體泄漏,不管有無報警,應按“儲罐區大量泄漏C5液體”應急程序處理。
2)當儲罐區出現一級報警時的應急程序
■?如有人在該區域工作,應立即撤離危險區,電房值班人員聽到報警后,應立即依次報告預混站人員、安技人員、生產部。
■?預混站班長、安技人員、或其他人員應派人向生產部,安全主管報告,并到現場確認(事先確認是否穿防靜電服、無釘鞋、已關閉手機等可能產生火花的物品),觀察顯示屏是哪一個報警器報警,然后打開應急箱,取出手持式探測器,查找泄漏點。
■?預混站義務消防隊員應立即取滅火器趕到現場,做好滅火準備。
■?確認壓縮空氣是否開啟,如未開啟,應立即開啟,或另接壓縮空氣吹掃,或另接防爆風機排風。
■?如有液態環戊烷泄漏,應用木糠等吸附收集,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
■?對泄漏點進行維修,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C5濃度0之后,方可解除警報(按報警卡上“▲”兩下,轉動“報警復位”鑰匙),經安技人員確認后恢復生產。
■?如是大量液體泄漏,不管有無報警,應按“儲罐區大量泄漏C5液體”應急程序處理。
3)儲罐區大量泄漏C5液體時應急程序
■?如有人在該區域工作,應立即撤離危險區。
■?電房值班人員立即關閉緊急開關,并依次報告預混站人員、安技人員、生產部、行政部。確認為大量C5液體泄漏時,應立即召集保安消防隊。
■?預混站班長或其他人員應到現場確認(事先檢查確認已穿防靜電服、鞋底無釘、已關閉手機等可能產生火花物品),指定一人向生產部,行政部報告。按響警鈴、通知保安召集保安消防隊,征得生產部有關領導認可后打119,并留人接車。
■?預混站義務消防隊員和保安消防隊應立即取滅火器趕到現場,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做好滅火準備。
■?保安應劃定警戒區,50m范圍內禁止車輛等一切有可能散發火花的物品和未經允許的人員出入。
■?廠區人員聽到警鈴后,應立即關閉電源,從指定通道撤退、到指定地點集中。
■?預混站人員應打開應急箱,穿上防酸防護服、手套、靴、眼鏡(或防毒面具),取出防爆工具、手持式探測器,查找泄漏點,并與維修人員一起維修設備。
■?如是在槽車灌裝作業時發生泄漏,應立即關閉輸送管道上所有閥門,但不宜拆除C5管道。
■?木糠等吸附收集C5液體,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另接壓縮空氣吹掃,或另接防爆風機排風,以吹散可燃氣體。
■?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可燃氣體濃度降到為0之后,方可解除警報,經安技人員認可后恢復生產。
4)儲罐區發生火警時的緊急應變程序:
■?發生火警時,最先發現的人員應通知保安,并立即用滅火器材撲救
■?保安,電房人員應立即搶救,并依次報告預混站人員、安技人員、生產部,行政部、,召集保安消防隊,并到現場確認火勢大小,如火勢難以控制,應按響警鈴,打火警電話119,并留人接車。保安消防隊應在5分鐘內趕到現場救火。
■?廠區人員在聽到報警后應立即關閉車間電源,從指定通道撤退、到指定地點集中。組織義務消防隊參與救火
■?預混站人員接到通知后,應立即按下預混站急停,指定人員向生產部,行政部報告。同時組織義務消除員和其他人員疏散物資,打開應急箱,穿上阻燃防護服、面具,用泡沫滅火劑等進行搶救(缺氧時應使用氧氣呼吸器)。
■?火險排除后,應維修設備,確認設備已無隱患、低洼處C5濃度為0、已達到安全要求后經安技人員確認才能重新組織生產。
3、預混站應急處理程序
1)當預混站C5泄漏出現二級報警時的處理程序
■?預混站班長或其他人員立即到現場確認(事先檢查是否已穿防靜電服、無釘鞋、是否關閉手機等可能產生火花的物品),觀察顯示屏是哪一個報警器報警(此時可以轉動“報警復位”鑰匙消除報警聲),可采用檢漏液檢漏的方式進行查找泄漏點。如難以處理,應通知安技人員、設備人員、生產部。
■?電房人員立即到預混站確認,如預混站無人,應立即通告安技人員、設備人員、生產部。
■?觀察二級風機是否開啟,如未開啟,應立即開啟,或另接壓縮空氣或外接風機吹掃。
■?如有液態環戊烷泄漏,應用木糠等吸附收集,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
■?對泄漏點進行處理維修,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C5濃度為0之后,方可恢復生產。
■?如是大量液體泄漏,不管有無報警,應按“預混站大量泄漏C5液體”應急程序處理。
2)當預混站C5泄漏出現一級報警,或大量泄漏混合料時的應急程序,
■?如有人在該區域工作,應立即撤離危險區并手動啟動一級報警系統。
■?電房人員聽到報警聲后,應立即到預混站查看,如預混站無人操作,應立即依次報告安技人員、設備人員及生產部。
■?預混站班長或其他人員應指定一人依次向生產部,安技員報告,并到現場確認(事先檢查是否已穿防靜電服、無釘鞋、是否關閉手機等可能產生火花的物品),觀察顯示屏是哪一個報警器報警,安技人員應馬上攜帶手持檢漏儀查找泄漏點。
■?預混站義務消防隊員應立即取滅火器趕到現場,做好滅火準備。
■?觀察二級風機是否開啟,如未開啟,應立即開啟,并另接壓縮空氣吹掃,或另接防爆風機排風。
■?如有液態環戊烷泄漏,應用木糠等吸附收集,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
■?對泄漏點進行維修,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C5濃度為0之后,方可解除警報(按報警卡上“▲”兩下,轉動“報警復位”鑰匙),經安技人員確認后恢復生產。
■?如是大量液體泄漏,不管有無報警,應按“預混站大量泄漏C5液體”應急程序處理。
3)預混站大量泄漏C5液體時的應急程序
■?如有人在該區域工作,應立即關閉緊急開關并手動開啟一級報警系統,撤離危險區。
■?電房值班人員應立即到現場查看,如無人操作,應立即關閉緊急開關開啟一級報警系統,依次報告安技人員、生產部,行政部。
■?預混站班長或其他人員應到現場確認(事先檢查是否已穿防靜電服、無釘鞋、是否關閉手機等可能產生火花的物品),指定一人依次向生產部,安技人員,行政部報告。如確認為大量C5泄漏,應按響警鈴、通知保安召集保安消防隊,經生產部領導認可后打119,并留人接車。
■?如風機無法開啟,應立即另接風機,并與保安一起劃定警戒區,50m范圍內禁止車輛等一切有可能散發火花的物品和未經允許的人員出入。
■?預混站義務消防隊員應立即取滅火器趕到現場,做好滅火準備。
■?廠區員工聽到警鈴后,應立即關閉電源,從指定通道撤退、到指定地點集中。
■?預混站及其他工作人員打開應急箱,穿上防酸防護服、手套、靴、眼鏡(或防毒面具),取出防爆工具、手持式探測器,查找泄漏點,并與維修人員一起維修設備。
■?用木糠等吸附收集C5液體,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
■?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可燃氣體濃度降到為0之后,方可解除警報,經安技人員確認后恢復生產。
4)預混站發生火警時的緊急應變程序:
■?發生火警時,最先發現的人員應按下急停,通知預混站其他操作人員和保安,并立即視火勢選用滅火器材撲救。
■?保安應立即依次報告安技人員、生產部,行政部,召集保安消防隊,并到現場確認火勢大小,如火勢較小,應立即搶救;如火勢難以控制,應按響警鈴,打火警電話119,并留人接車。保安消防隊應在5分鐘內趕到現場救火。
■?廠區員工在聽到報警后立即關閉車間電源,從指定通道撤退、到指定地點集中,并組織義務消防隊參與救火。
■?預混站應指定人員向生產部,行政部報告,同時組織義務消防員和其他人員疏散物資,打開應急箱,穿上阻燃防護服、面具,用泡沫滅火劑等進行搶救(缺氧時應使用氧氣呼吸器)。
■?火險排除后,應維修設備,確認設備已無隱患、已達到安全要求后,經安技人員確認才能重新組織生產。
5)預混站壓差開關動作時的處理程序:
■?如為壓差開關故障,應立即修理。
■?如為風機故障,應用外接風機等辦法保持抽風,處理風機故障。
*注:如超過8小時仍未處理好,系統將自動轉入“二級報警”
6)預混站液位開關動作時的處理程序
■?如果是大量混合料泄漏,按一級報警處理。
■?如果是MEF內泄漏C5液體,應視泄漏嚴重程度分別按一級報警或大量泄漏處理
7)料灌液位超高時的緊急程序
■?緊急關機
■?檢查自動停泵功能是否可靠
■?檢查液位顯示及液位傳感器是否可靠
■?手動處理罐中存料
5、?發泡系統應急程序
1)當發泡系統出現二、三級報警時的處理程序
■?箱發泡(門發泡)班長或操作人員立即現場確認,觀察顯示屏是哪一個報警器報警(此時可以轉動“報警復位”鑰匙消除報警聲),查找泄漏點。如難以處理,應通知安技人員、生產部。
■?觀察二級風機是否開啟,如未開啟,應立即開啟,或另接壓縮空氣或外接風機吹掃。
■?如有液態混合料泄漏,應用木糠等吸附收集,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
■?對泄漏點進行處理維修,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C5濃度為0之后,方可恢復生產。
■?如是大量液體泄漏,不管有無報警,應按一級報警應急程序處理。
2)當發泡系統出現一級報警,或大量泄漏混合料時的應急程序。
■?在該危險區域工作的操作工,應立即撤離危險區。
■?班長或操作人員應指定一人向安技人員報告,并到現場確認(事先檢查是否穿防靜電服、帶釘鞋、是否關閉手機等可能產生火花物品,查找泄漏點。
■?班組義務消防隊員應立即取滅火器趕到現場,做好滅火準備。
■?觀察二級風機是否開啟,如未開啟,應立即開啟,或另接壓縮空氣吹掃,或另接防爆風機排風。
■?如有液態混合料泄漏,應用木糠等吸附收集,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
■?對泄漏點進行維修,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C5濃度為0之后,方可解除警報(按報警卡上“▲”兩下,轉動“報警復位”鑰匙),經安技人員確認后恢復生產。
■?如是大量混合料泄漏,不管有無報警,均按一級報警處理。
3)當發泡系統發生火警時的緊急應變程序:
■?發生火警時,最先發現的人員應按下急停,通知其他操作人員,視火勢大小用滅火器撲救。
■?指定人員立即報告安技人員、生產部,行政部;召集保安消防隊。班長或其他組織者應到現場確認火勢大小,如火勢較小,應立即搶救;如火勢難以控制,就按響警鈴,打火警電話119,并留保安接車。
■?廠區員工在聽到報警后應立即關閉車間電源,從指定通道撤退、到指定地點集中,并組織義務消防隊參與救火。
■?班組組織義務消防員和其他人員應立即疏散物資,打開應急箱,穿上阻燃防護服、防毒面具,用泡沫滅火劑等進行搶救(缺氧時應使用氧氣呼吸器)。
■?保安消防隊應在5分鐘內趕到現場救火。
■?火險排除后,應維修設備,確認設備已無隱患、已達到安全要求后經安技人員確認后才能重新組織和生產。
6、?灌注應急處理程序
1)當R600a泄漏出現二級報警時的緊急應變程序
■?總裝組組長或操作人員立即到現場確認,觀察安全顯示屏是哪一個報警器報警,查找泄漏點,如難以處理,應通知安技人員、生產部相關人員。
■?觀察二級風機是否開啟,如未開啟,應立即開啟,或另接壓縮空氣或外接風機吹掃。
■?如有液態異丁烷泄漏,應用木糠等吸附收集,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
■?對泄漏點進行處理維修,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R600a濃度為0之后,方可恢復生產。
■?如是大量液體泄漏,不管有無報警,應按大量泄漏R600a所述應急程序處理。
2)當R600a泄漏出現一級報警時的緊急應變程序
■?在供應房、灌注區域及其鄰近崗位工作的操作工,應立即撤離危險區。
■?班長或操作人員應指定一人向安技人員及生產部相關人員報告,并到現場確認(事先檢查是否穿防靜電服、帶釘鞋、是否關閉手機等可能產生火花的東西),觀察顯示屏是哪一個報警器報警,查找泄漏點。
■?班組義務消防隊員應立即取滅火器趕到現場,做好滅火準備。
■?觀察二級風機是否開啟,如未開啟,應立即手動開啟,或另接高純氮氣氣吹掃,或另接防爆風機排風。
■?如有液態異丁烷泄漏,應用木糠等吸附收集,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
■?對泄漏點進行維修,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R600a濃度為0之后,方可解除警報經安技人員確認后恢復生產。
■?如是大量異丁烷泄漏,不管有無報警,均按大量泄漏R600a處理。
3)當R600a大量泄漏時
■?如有人在供應房、灌注區或其鄰近區域工作,應立即關閉緊急開關,撤離危險區。
■?總裝組人員應到現場確認(事先檢查是否已穿防靜電服、無釘鞋、是否關閉手機等可能產生火花的物品),指定一人依次向安技人員及生產部相關人員、行政部報告。如確認為大量R600a泄漏,應按響警鈴、通知保安召集保安消防隊,經生產部認可后打119報警,并留人接車。
■?如風機無法開啟,應立即另接風機,并與保安一起劃定警戒區,50m范圍內禁止車輛等一切有可能散發火花的物品和未經允許的人員出入。
■?義務消防隊員應立即取滅火器趕到現場,做好滅火準備。
■?安技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打開應急箱,穿上防酸防護服、手套、靴、眼鏡(或防毒面具),取出防爆工具、手持式探測器,查找泄漏點,并與維修人員一起維修設備。
■?用木糠等吸附收集R600a液體,放入金屬桶內,蓋上蓋子,移到安全地點。
■?用手持式探測器檢查,確認確實不再泄漏、低洼處可燃氣體濃度降到0之后,方可解除警報,經安技人員確認后恢復生產。
4)當R600a供應站、充注設備或周圍設施發生火警時
■?發生火警時,最先發現的人員應按下急停,通知其他操作人員,并用滅火器材撲救。
■?班組組織義務消防員或其他人員應立即疏散物資,打開應急箱,穿上阻燃防護服、面具,用泡沫滅火劑等進行搶救(缺氧時應使用氧氣呼吸器)。
■?保安消防隊應在5分鐘內趕到現場救火
■?火險排除后,應維修設備,確認設備已無隱患、已達到安全要求后經安技人員確認后才能重新組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