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枯竭氣藏儲氣庫安全管理措施

枯竭氣藏儲氣庫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22 閱讀 3860

通過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可知,地下儲氣庫存在潛在井噴失控、天然氣泄漏及至火災爆炸的危險性以及噪聲和毒性危害性。

其中,在鉆井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重大危險事故是井噴。因此,應從鉆井設計、施工作業、設備與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對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此部分內容本書不作詳細介紹,請參考相關鉆井專業書籍)。

(1)井口集輸方面安全對策措施:

①采用硅基防塌鉆井液體系,用雙向屏蔽暫堵技術對儲層進行保護,防止在鉆井完井期間對產層造成較大傷害。

②采用耐腐蝕材料生產的管柱,并且油套環空充填防護液。

③井口布置方案采用叢式井組,井口采氣樹采用法蘭式連接雙翼雙閥結構。

④選用的地面信號采集控制系統具有如下功能:

a.在發生火災情況下,可以自動關井;

b.在井口壓力異常時,可以自動關井;

c.在采氣樹遭到人為毀壞和外界破壞時,可以自動關井;

d.在發生以上意外,自動關井沒有實現時,或者其他原因需要關井時,可以在近程或遠程實現人工關井;

e.能夠實現有序關井,保護井下安全閥。

⑤開井前必須先檢查流程,重點檢查分離器、安全閥和壓力表,進站前要確保井和站內的各項聯系;同時各設備、儀表、流程必須保證完好、準確、靈活、可靠及暢通。

⑥氣井在未進行清水或泥漿壓井時,嚴禁在井口裝置無控制部位動火及進行維修作業。

⑦井口放空管道必須固定后方可使用。

(2)站場平面布置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及法規執行,滿足防火防爆安全要求,各種檢測儀表自控儀表、報警設施要確保運行安全可靠。防靜電接地:場區內所有的容器、機泵、設備、管線的始末端及分支處以及直線段每隔1OOm均設防靜電接地裝置。

(3)防雷接地。場區內工藝容器及塔器均利用設備殼體自身做接閃器,并與接地裝置相連。天然氣壓縮機廠房為二類防雷建筑,屋頂設避雷帶保護。

(4)所有壓力容器均設安全閥,可對容器進行超壓保護。

(5)單井井口、集注站應設有ESD,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自動連鎖關斷并放空。

(6)站場設備噪聲應滿足國家有關規范法規要求,一般主要噪聲源有天然氣注氣壓縮機組、節流閥組、分離器、各種機泵、放空系統以及鉆井過程中使用的大功率柴油機等,主要分布在井場及集注站內。

噪聲作用于人體能引起聽覺功能降低甚至造成耳聾,或引起神經衰弱、心血管病及消化系統等疾病的高發。另外,噪聲干擾影響信息交流,使人員誤操作率上升,影響安全生產。因此,應盡可能選用低噪聲設備,同時應將噪聲源與值班室保持適當距離,并按相關標準配備個體防護用品。所有工藝管線及放空管線均經嚴格計算,防止流速過高產生振動和噪聲。

(7)對超標的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可能對人員、管線和設備的傷害,應制定意外情況下人員急性中毒或窒息的應急預案,現場應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

(8)所有較高設備及框架平臺均應設有安全保護設施,平臺設有護欄及雙梯,并涂有明顯標識色。

(9)站場內有毒物質甲醇和乙二醇,雖不是廠區內生產過程的產品,而是為防止天然氣水合物形成的;在站場內一些管線上設甲醇和乙二醇注入點,甲醇和乙二醇注入系統、乙二醇再生系統均采用可靠的密封技術,不會造成泄漏,對該系統的操作、維修、排放處理及補充甲醇和乙二醇等生產活動必須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還應配置人員保護用具,諸如防毒面具、膠皮手套等。加強生產人員安全意識,而且還應設置印有“小心”字樣的標識物。

(10)集注站消防道路完整、暢通,寬度能滿足消防要求,有回車場地。站內沿主要道路設環狀消防管網。

篇2:安全管理監控措施

1、公司每周一上午組織管理人員召開一次安全周會。

2、公司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全體員工及駕駛員參加的安全月會。

3、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

4、安全思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是保障安全運輸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各部門必須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必須做到:研究工作時,研究安全工作;布置工作時,布置安全工作;總結工作時,總結安全工作。

5、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對駕駛員每季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課(職業道德、技術操作、事故分析)。公司每季出安全宣傳欄。

6、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必須經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召開事故分析會議進行分析、定性、處理。

7、事故分析會議,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統一召開,各專職安全員必須參加。

8、嚴格執行國務院和上級有關工傷事故管理規定,及時準確掌握已、未遂事故情況,總結教訓,研究事故發生規律,必須加強工傷事故的報告、調查、統計分析和處理,采取預防措施,實現安全運輸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9、公司員工在辦公區域內,從事工作有關的勞動,發生喪失勞動能力滿一個工作日以上的事故稱工傷事故。

10、工傷事故報告:如發生工傷事故,所在部門必須立即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迅速報告安全部。輕傷者三日內填寫“事故登記表”上報,重傷以上事故要拍照上報、存檔。

11、發生重傷、死亡多人事故,特別重大傷亡事故,在當天內迅速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市紀委、市勞動局、檢察院和旅游局等相關領導部門。

12、傷亡事故一般應在兩個月內結案,特別情況不得超過三個月;重傷、多人事故由上級部門批準結案;死傷事故由勞動局、檢察院等相關部門批準結案。

篇3:附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附屬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認真落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結合各科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專人負責,定期組織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報告,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4、對危重、昏迷、癱瘓患者及小兒應加強護理必要時加床檔、約束帶,以防墜床,定時翻身,防止褥瘡。

5、劇、毒、麻、貴重藥品人專人保管,加鎖、帳物相符。

6、搶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搶救器械做好應急準備,一般不準外借。

7、搶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時清點交接,嚴防損壞和遺失。

8、對科室水、電、暖加強管理,保證不漏水、漏電、漏氣,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9、內服藥和外用藥標簽清楚,分別放置以免誤用。

二、監控措施:

1、氧氣管理:用氧管理:

1)用氧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告知患者及家屬勿在室內抽煙,氧氣管道周圍禁煙火和易燃品。

3)定期檢查氧氣接口,發現漏氣及時維修。

4)吸氧設施有"四防"標志(防熱、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帶,氧氣筒內的氧氣不可用盡。

2、對危重患者及小兒防止發生意外措施:

1)防墜床。小兒要使用有床檔的小兒床;昏迷及煩燥患者有專人守護,必要時加床檔。

2)防燙傷。需要熱敷的患者,護士要及時巡視,嚴格交接班;給嬰幼兒、老人、昏迷、肢體癱瘓麻痹患者用熱水袋時,溫度50℃以內,熱水袋不可直接接觸病員的皮膚。

3、制度落實:

1)執行分級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術后及長期臥床初起活動者,有人扶持,動作要輕慢,以防因體位變化,引起虛脫。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按時巡視病房,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3)對急危重癥患者,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①昏迷患者專人護理,床旁備好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紗布、吸痰器等,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③煩躁患者給約束帶固定,注意松緊適度,觀察肢體血運、溫度、顏色等變化。

④嚴格執行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發現隱患及時討論處理并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