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化裝置冬季安全生產運行措施
1、加強冬季的防凍凝工作,防凍凝重點是催化車間、油品充裝車間各線流程、壓縮機等大型機泵設備。
2、停用的設備、容器要放凈底水,停用的冷卻器要給水循環,冷卻設備投用時要緩慢預熱,有卸壓的地方要防止憋壓。
3、水循環系統要保持暢通,不使用的水線總閥關閉,低點放空存水。防凍凝的長流水要盡量回收。
4、加強裝置工藝設備、流程的保溫伴熱系統的巡回檢查,做到安全巡檢牌指針及時撥到位。
5、各車間冬季要控制好各項生產工藝參數,保證裝置平穩運行。
6、各車間對所負責的消防、滅火器材按時認真保養維護,嚴禁私自拆卸、移動、損毀。
7、各車間應制定冬季事故緊急處理預案。并按預案的要求對崗位職工進行實際操作培訓。做到事故發生能順利按預案處理。
8、所有在崗人員勞保穿戴要整齊,防止出現意外傷害事故。
篇2:煉化企業裝置開停工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煉化生產裝置的開停工管理,保證生產裝置在開停工過程中安全、平穩,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述裝置正常開停工是指按計劃、指令預先安排的停工和開工。緊急停工是指生產裝置異常情況下的被迫停工。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股份公司所屬煉化企業。
第二章管理職責和要求
第四條地區分公司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負責地區分公司級開停工文件的簽發和組織實施。地區分公司生產運行部門是生產裝置開停工組織實施的具體責任部門。
第五條地區分公司下屬廠生產副廠長負責廠級生產裝置開停工文件的審查和組織實施。廠生產運行部門是生產裝置開停工組織實施的具體責任部門。
第六條車間(裝置)主任負責組織生產裝置開停工規程的編寫和開停工過程的實施。
第七條開停工文件包括裝置開停工審批單、技術方案和操作規程。具體管理程序為:
地區分公司級開停工:車間(裝置)填報開停工審批單,并附操作規程和必要的技術方案,由地區分公司相關專業管理部門審核,地區分公司主管生產副總經理批準。
廠級開停工:車間(裝置)填報開停工審批單,并附操作規程和必要的技術方案,廠生產運行部門負責人批準。下屬廠生產副廠長應到現場監督協調,有關專業部門進行專業管理。
第三章裝置開工條件確認
第八條裝置開工必須進行條件確認。確認程序為:
(一)?生產裝置開工前,首先由車間(裝置)組織內部驗收,合格后,向地區分公司(廠)生產運行部門提出開工條件確認申請;
(二)?地區分公司(廠)生產運行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對開工條件進行進一步確認,并履行簽字確認手續;
(三)?確認合格后,車間(裝置)根據地區分公司(廠)生產運行部門的開工安排組織開工。
第九條正常開工條件確認內容包括:
(一)?開工領導小組已成立,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達到任職上崗條件。
(二)?工藝技術規程、開工規程、安全環保預案等技術資料、管理制度齊全。
(三)?裝置開工所需的原料、燃料、三劑、化學藥品、標準樣品、備品配件、潤滑油(脂)等種類、數量滿足,并按照要求裝填到位;產品的包裝材料、容器、運輸設備就位。
(四)?安全、工業衛生、消防、氣防、救護、通訊、勞動保護等器材、設施配備到位,完好備用;崗位工器具已配齊;保運工作已落實;巡檢路線及標牌已設置。
(五)?檢維修后的設備恢復完畢;容器、管線等設備檢驗合格,并有相關記錄。
(六)?設備、管線吹掃試壓試漏合格,轉動設備完好備用;裝置盲板管理責任落實。
(七)?安全環保設施(安全閥、壓力表、可燃氣體報警儀、硫化氫報警儀等)安裝完畢,檢驗合格并投用;裝置下水系統完好;有毒有害化學品存放及防護情況良好;開工中可能出現的退油、不合格品、“三廢”及污染物等非正常狀況下的環保應急設施達到正常運行水平。
(八)?儀表系統、各類聯鎖自保系統調試完畢,具備投用條件;能源計量表啟用;設備標志、管道流向標志齊全、準確。
(九)?電氣設備調試合格,具備送電條件。
(十)?取樣設施完好,化驗分析準備就緒。
(十一)?施工現場清理干凈,裝置區施工臨時設施已拆除,設備、管線保溫基本結束
(十二)?公用工程、油品儲運、火炬系統等外部保障條件確認完好。
(十三)?裝置通過由地區分公司組織的安全風險評估。
第十條新建、改擴建裝置首次開工必須執行股份公司有關規定。
第十一條新建、改擴建裝置開工前必須進行風險評價,確定相應的風險控制和削減措施。
第四章裝置停工狀態確認
第十二條裝置停工必須進行狀態確認。確認程序為:
(一)?生產裝置正常停工后,首先由車間組織內部狀態確認,合格后向地區分公司(廠)安全主管部門提出停工狀態確認申請。
(二)?地區分公司(廠)安全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對停工裝置進行進一步狀態確認,并履行簽字確認手續。
第十三條正常停工狀態確認內容包括:
(一)?按停工規程將工藝管道、塔、容器、加熱爐、機泵、換熱器等設備內部介質全部退凈,并按規程要求完成相應的吹掃、熱水蒸煮、水頂線、酸堿中和、化學清洗、氮氣置換、空氣置換等處理,管道設備吹掃置換干凈,“三廢”及噪音排放做到有效處理,達到規定標準。
(二)?必須按隔離方案完成交檢裝置與公共系統及其它裝置徹底隔離。隔離方案中盲板表與現場一致,加盲板部位必須設有“盲板禁動”標識,指定專人負責盲板管理。
(三)?裝置隔油池、污水池要在停工交檢前將所有污油清出,污水排空。裝置內污水井進行封閉,出裝置污水與外界隔離。有條件的對裝置內污水線要在停工交檢前進行處理。裝置地漏要在停工交檢前進行封堵。
(四)?FeS等自燃物、易燃易爆危險品須制定專項方案進行專門處理,采取防護措施,并完成專項安全檢查。
(五)?裝置地面、設備、平臺、管道外表面無油污、雜物和易脫落保溫鐵皮等。裝置內及周邊無任何油桶、化學藥劑及停工排放物和工業生活垃圾。
(六)?裝置消防、安全設施完好備用。滅火器、空氣呼吸器、防毒防燙、防塵物品齊全完好,蒸汽膠管、水帶擺放整齊并隨時可以投用。
(七)?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高空作業等安全環保專項方案制定完畢。
(八)?裝置通過由地區分公司組織的安全風險評估。
第五章裝置緊急停工及恢復運行的管理
第十四條裝置臨時發生較大的操作波動或異常情況下,按照事故處理預案退守到工藝、設備和人員安全的穩定狀態,防止發生事故。
第十五條裝置退守到穩定狀態后,由車間對裝置操作波動或異常原因進行分析,初步確認是否具備恢復條件,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具備恢復條件則按開工規程恢復運行,否則按停工規程做進一步停工處理。
第十六條裝置緊急停工后,必須對裝置進行全面分析、檢查和問題處理,消除工藝、設備安全運行、環保隱患,按開工管理要求恢復生產。杜絕問題處理不徹底導致裝置反復發生非計劃停工的現象。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規定由股份公司煉油與銷售分公司、化工與銷售分公司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規定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石油煉化裝置開停車規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煉化生產裝置的開停工管理,保證生產裝置在開停工過程中安全、平穩,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述裝置正常開停工是指按計劃、指令預先安排的停工和開工。緊急停工是指生產裝置異常情況下的被迫停工。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股份公司所屬煉化企業。
第二章管理職責和要求
第四條地區分公司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負責地區分公司級開停工文件的簽發和組織實施。地區分公司生產運行部門是生產裝置開停工組織實施的具體責任部門。
第五條地區分公司下屬廠生產副廠長負責廠級生產裝置開停工文件的審查和組織實施。廠生產運行部門是生產裝置開停工組織實施的具體責任部門。
第六條車間(裝置)主任負責組織生產裝置開停工規程的編寫和開停工過程的實施。
第七條開停工文件包括裝置開停工審批單、技術方案和操作規程。具體管理程序為:
地區分公司級開停工:車間(裝置)填報開停工審批單,并附操作規程和必要的技術方案,由地區分公司相關專業管理部門審核,地區分公司主管生產副總經理批準。
廠級開停工:車間(裝置)填報開停工審批單,并附操作規程和必要的技術方案,廠生產運行部門負責人批準。下屬廠生產副廠長應到現場監督協調,有關專業部門進行專業管理。
第三章裝置開工條件確認
第八條裝置開工必須進行條件確認。確認程序為:
(一)?生產裝置開工前,首先由車間(裝置)組織內部驗收,合格后,向地區分公司(廠)生產運行部門提出開工條件確認申請;
(二)?地區分公司(廠)生產運行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對開工條件進行進一步確認,并履行簽字確認手續;
(三)?確認合格后,車間(裝置)根據地區分公司(廠)生產運行部門的開工安排組織開工。
第九條正常開工條件確認內容包括:
(一)?開工領導小組已成立,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達到任職上崗條件。
(二)?工藝技術規程、開工規程、安全環保預案等技術資料、管理制度齊全。
(三)?裝置開工所需的原料、燃料、三劑、化學藥品、標準樣品、備品配件、潤滑油(脂)等種類、數量滿足,并按照要求裝填到位;產品的包裝材料、容器、運輸設備就位。
(四)?安全、工業衛生、消防、氣防、救護、通訊、勞動保護等器材、設施配備到位,完好備用;崗位工器具已配齊;保運工作已落實;巡檢路線及標牌已設置。
(五)?檢維修后的設備恢復完畢;容器、管線等設備檢驗合格,并有相關記錄。
(六)?設備、管線吹掃試壓試漏合格,轉動設備完好備用;裝置盲板管理責任落實。
(七)?安全環保設施(安全閥、壓力表、可燃氣體報警儀、硫化氫報警儀等)安裝完畢,檢驗合格并投用;裝置下水系統完好;有毒有害化學品存放及防護情況良好;開工中可能出現的退油、不合格品、“三廢”及污染物等非正常狀況下的環保應急設施達到正常運行水平。
(八)?儀表系統、各類聯鎖自保系統調試完畢,具備投用條件;能源計量表啟用;設備標志、管道流向標志齊全、準確。
(九)?電氣設備調試合格,具備送電條件。
(十)?取樣設施完好,化驗分析準備就緒。
(十一)?施工現場清理干凈,裝置區施工臨時設施已拆除,設備、管線保溫基本結束
(十二)?公用工程、油品儲運、火炬系統等外部保障條件確認完好。
(十三)?裝置通過由地區分公司組織的安全風險評估。
第十條新建、改擴建裝置首次開工必須執行股份公司有關規定。
第十一條新建、改擴建裝置開工前必須進行風險評價,確定相應的風險控制和削減措施。
第四章裝置停工狀態確認
第十二條裝置停工必須進行狀態確認。確認程序為:
(一)?生產裝置正常停工后,首先由車間組織內部狀態確認,合格后向地區分公司(廠)安全主管部門提出停工狀態確認申請。
(二)?地區分公司(廠)安全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對停工裝置進行進一步狀態確認,并履行簽字確認手續。
第十三條正常停工狀態確認內容包括:
(一)?按停工規程將工藝管道、塔、容器、加熱爐、機泵、換熱器等設備內部介質全部退凈,并按規程要求完成相應的吹掃、熱水蒸煮、水頂線、酸堿中和、化學清洗、氮氣置換、空氣置換等處理,管道設備吹掃置換干凈,“三廢”及噪音排放做到有效處理,達到規定標準。
(二)?必須按隔離方案完成交檢裝置與公共系統及其它裝置徹底隔離。隔離方案中盲板表與現場一致,加盲板部位必須設有“盲板禁動”標識,指定專人負責盲板管理。
(三)?裝置隔油池、污水池要在停工交檢前將所有污油清出,污水排空。裝置內污水井進行封閉,出裝置污水與外界隔離。有條件的對裝置內污水線要在停工交檢前進行處理。裝置地漏要在停工交檢前進行封堵。
(四)?FeS等自燃物、易燃易爆危險品須制定專項方案進行專門處理,采取防護措施,并完成專項安全檢查。
(五)?裝置地面、設備、平臺、管道外表面無油污、雜物和易脫落保溫鐵皮等。裝置內及周邊無任何油桶、化學藥劑及停工排放物和工業生活垃圾。
(六)?裝置消防、安全設施完好備用。滅火器、空氣呼吸器、防毒防燙、防塵物品齊全完好,蒸汽膠管、水帶擺放整齊并隨時可以投用。
(七)?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高空作業等安全環保專項方案制定完畢。
(八)?裝置通過由地區分公司組織的安全風險評估。
第五章裝置緊急停工及恢復運行的管理
第十四條裝置臨時發生較大的操作波動或異常情況下,按照事故處理預案退守到工藝、設備和人員安全的穩定狀態,防止發生事故。
第十五條裝置退守到穩定狀態后,由車間對裝置操作波動或異常原因進行分析,初步確認是否具備恢復條件,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具備恢復條件則按開工規程恢復運行,否則按停工規程做進一步停工處理。
第十六條裝置緊急停工后,必須對裝置進行全面分析、檢查和問題處理,消除工藝、設備安全運行、環保隱患,按開工管理要求恢復生產。杜絕問題處理不徹底導致裝置反復發生非計劃停工的現象。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規定由股份公司煉油與銷售分公司、化工與銷售分公司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規定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