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企業設備內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一引言
由于在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經常接觸酸性、堿性、毒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質,這導致其設備的維修率比其他行業大,而在設備維修過程中經常需要進入設備內,因此做好設備內維修工作是化工行業保障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課題。結合工作經驗,我們認為,做好設備內維修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二研究設備維修的可行性
由于化工生產的生產工序的連續性,以及介質的高溫、高壓及毒性,因此在設備檢修前,應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設備維修的綜合評價,綜合評價設備的維修價值有多大,同時考慮在維修過程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拿出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
三設備內檢修的準備工作
由于化工企業設備內檢修的復雜性及不安全性,需要檢修單位做好檢修前的準備工作。
(1)首先要弄清楚設備內介質的化學、物理特性,從而確定可行的置換方案,通過置換達到檢修的基本條件,這是保證作業人員人身安全最基本的條件。
(2)要把進出設備的物料管道、閥門關閉,并按照要求安裝盲板(不要只是把閥門關掉,要防止閥門不嚴),從而達到把檢修設備與其他設備徹底斷開的目的。
(3)把檢修設備的電源關閉,并且要在電源開關上懸掛“設備檢修禁止合閘”的安全警示牌。
(4)設備內檢修的照明要按照干燥程度來確定,設備內干燥時照明的電壓就為24V,潮濕時照明的電壓應為12V。
(5)安全準備工作完畢后需要到安技部門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證,同時檢修需要進行電氣焊的要準備好絕緣膠墊或絕緣枕木,還需辦理動火證。
(6)檢修設備屬于壓力容器的需要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去檢修。
四明確設備內檢修人員的職責
(一)檢修人員
進入設備內檢修人員在檢修前必須經過安全教育,使檢修人員明確在檢修過程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及應對方法。進入設備內檢修人員必須身體健康且無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進入設備前必須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品。在工作過程中身體感覺不適要及時通知監護人員且要及時離開現場,負責檢修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分析研究出現此狀況的原因,重新制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確保職工的人身安全。
(二)施工監護人員
1.選擇監護人
檢修部門一定要選擇技術熟練,工作認真負責的人員從事監護工作,監護人員一般不少于2人。
2.施工監護人員的職責
(1)監護人員協助施工人員準備和配備好所需的防護用品,并檢查是否有效;
(2)監護人員應清楚工作的內容、目的和要求,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情況;
(3)監護人員進行監護時要選擇適當的監護點,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應時刻注意被監護人員的工作及身體狀況,同時要做好萬一發生問題時采取救護措施的準備;
(4)監護人員在監護工作中一刻也不能離開監護崗位;
(5)如果出現事故,從現場搶救出來的檢修人員,應立即脫離施工現場,移至空氣新鮮的地方,如患者停止心跳及呼吸,則應就地搶救,主要采取人工呼吸,并要及時通知醫院。
設備內作業隨著工藝的改進及設備新材料的應用會有所變化,這就需要生產的管理人員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來指導生產,為保證職工的人身健康及為企業正常的生產秩序做好服務。
馬振軍
篇2:化工行業設備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化工行業設備檢修,必須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否則,稍有疏忽就會造成人民生命財產不可估量的損失。以筆者之見,在化工行業設備檢修中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檢修項目要明確。檢修前,檢修單位要對設備逐臺進行檢查,立出設備檢修的項目,編制檢修計劃,報主管部門審核,研究檢修方案,備足檢修材
料,下達檢修責任書。
二、檢修組織領導要到位。檢修組織領導是直接關系到檢修中的安全、進度、質量等問題,所以在檢修前首先建立一個有主管廠長或經理、各職能科室、車間組成的指揮網絡,達到統一指揮、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三、檢修措施要落實。根據檢修責任書的有關內容,制定可行的安全措施,任命安全負責人。同時開好檢修動員會,明確檢修任務、時間、質量等要求,達到思想統一。
四、安全管理要跟上。
在檢修中安全管理人員應跟班作業,不得離開檢修現場,對檢修中的各項安全措施應逐項檢查落實,對登高、用電、動火、起吊等作業堅持票證制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五、搞好檢修總結。檢修結束后,應認真做好檢修總結。對安全管理好、完成任務快、質量過得硬的個人和單位進行表揚獎勵;同時,找出薄弱點,使下次檢修有所借鑒。
篇3:某化工企業大修安全注意事項
化工生產中各類事故多發生在開停車及檢修過程中,為確保此次大修安全順利的完成,特總結檢修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各班組要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有關安全規定及注意事項。
一般檢修期間易發生三大類事故:人身傷害事故、中毒窒息事故、著火爆炸事故等。
一、人身傷害事故
1、頭部傷害頭部傷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高處落物和沖擊碰撞。一般作業人員精神比較集中,在移動頭部時可能忽略了附近的管道、閥門等物,這時頭部極易撞擊在硬物上,造成流血、軟組織挫傷嚴重時會造成腦震蕩。只要正確佩戴安全帽就可以避免事故或者大幅度減輕事故傷害。
2、手部傷害手是人最易受傷的部位,一般手部傷害分為擠壓致傷、切割致傷、敲擊致傷、燙傷灼傷、硬物劃傷等,為避免手部傷害事故的發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手指不要伸入支撐不牢靠的法蘭縫中;多人抬重物時要齊抬齊放,抬不動的時候要先和別人打招呼再放手;正確的扶敲擊扳手,防止扳手和法蘭擠傷手指。
②手指或手掌不摸比較鋒利的器物,干活時要帶好手套。
③敲擊物件時一定要把手拿開或握住物件遠離敲擊面的一端;不得戴手套使用大錘,且操作者感到疲勞應換人,掄大錘不得疲勞作業。
④不得用手直接接觸溫度較高的物件或腐蝕品,必須使用其他工具或戴手套進行作業。
⑤用鐵絲捆接膠管后鐵絲頭必須向內彎回,容易劃傷;緊固螺栓時扳手一定要套好,也不可用力過猛,防止扳手脫開手部撞擊至其它物件上造成傷害。
3、腳腿部傷害
①檢修時現場管道、閥門、工具等雜物較多,環境復雜,在行走時如不注意路面情況就可能發生腳腿部磕碰、拌跌等傷害事故。
②木制包裝箱上鐵釘也易刺入腳底造成傷害。
③在抬重物時也易發生砸腳傷害。
④工具材料掉落時也易發生砸腳傷害。
檢修時最好穿勞保鞋,可以避免或減輕傷害。
4、高處摔傷
高處摔傷一般會造成骨折、軟組織挫傷、內臟出血、顱內出血,嚴重的會造成死亡,也是檢修期間預防事故發生的重點。一般登高作業時要注意幾下幾點:
①雷雨大風天氣不得登高作業。
②登高前必須檢查安全帶是否牢固可靠,架子搭的是否穩固,架板兩端是否固定。
③工具物品必須固定,高處不得拋物,防止落物傷人。
④安全帶要高掛低用,安全帶不得打結、吊物,安全帶上的部件不得隨意撕扯。
⑤登高不得穿硬底鞋,要注意防滑。
⑥在高處移動行走時手必需扶著或抓著管道等固定物。
5、起重傷害事故
起重傷害事故一般多發于違章進行起重作業,起重作業時要注意吊物下禁止站人,吊臂半徑內不得有行人等,只要嚴格按照起重作業票作業,認真監護就可以避免事故發生。
6、電擊事故
①檢修時要注意安全用電,受限空間作業時一定要用36V安全電壓的照明,特別潮濕的容器內應用12V照明。
②接線要規范,電線不可妨礙人或車的行動,接口必須用絕緣膠布封好。
③電線使用前要進行宏觀檢查,看是否有絕緣破損漏電的地方。
④電線接口要防浸水,刀閘、開關要防雨淋。
⑤移動式電動工具必須有防漏電保護裝置。
二、中毒窒息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多發于受限空間作業,如果置換不徹底,在拆卸法蘭時也會發生,在氮氣置換干燥時排氣口無人監護,未設置警戒隔離裝置也會造成窒息中毒事故。預防窒息中毒要注意以下幾點:
1、檢修前所有設備管道要進行氮氣置換,置換不得留有死角。
2、氮氣干燥時排氣口設警戒帶,掛警示牌。
3、在拆卸法蘭時站上風處,臉不要對著法蘭口。
4、受限空間作業的必須開“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分析氧含量在18-21%之間,有毒物含量不高于職業衛生標準(NH3≤30㎎/m?、CO≤20㎎/m?、H2S≤10㎎/m?、甲醇≤30㎎/m?)。
5、容器最少要開兩個人孔(底部、頂部),首先進行自然通風,效果不佳的話可進行強制通風(非防爆的風機只可送風,不可排風)。
6、分析合格后超過30分鐘未作業的,必須重新取樣分析。
7、在容器內作業時如感到不適應立即撤出。
8、容器內空間狹小有突出硬物的必須戴安全帽。
9、監護人必須堅守崗位并隨時和作業人進行聯系,如發現異常不得貿然入內救人,應當立即匯報,并使用救援繩進行救助。
三、著火爆炸事故
在檢修過程中發生著火爆炸事故的原因有:
1、因置換清洗不徹底,動火時發生可燃氣體或液態著火爆炸。
2、雖然經過清洗置換,但沒有與其他系統進行有效的隔離,可燃氣體竄至動火點引起著火爆炸。
3、管道閥門死角處留有殘液,動火時發生著火爆炸。
4、工藝介質遇空氣或遇水發生著火爆炸。
5、動火時附近可燃物起火。
6、電線老化起火。
7、焊機地線、把線接觸不良,長時間使用形成高溫引燃電線絕緣層。
預防方法:
1、檢修動火前設備管道要進行徹底隔離、置換、清洗,不得留有死角,分析可燃物≤0.5%,取樣時間與動火間隔不得超過30分鐘,否則應重新分析,隔離時閥門不能代替盲板,閥門關閉后必須上盲板并掛盲板牌,或者拆除一截管道。
2、部分崗位催化劑(變換、合成)在未進行鈍化時不得與空氣接觸,防止高溫使催化劑燒結或引起火災;各過濾器清出的雜質要及時進行掩埋,以防自燃。
3、檢修期間要注意安全用電。
4、動火前要清理動火點附近的可燃物,對于無法移動的物體可進行有效的遮擋,或進行淋水。
5、動火作業時要監護到位,發現小的火苗及時用水或氮氣進行滅火,有較大火情的話要邊滅火邊報警。
6、最危險的火災是液體和氣體著火,液體著火切記不可用水滅火,也不可以對著液體使用滅火器,應當對著液體上方使用滅火器,使干粉均勻覆蓋在液體表面,氣體著火極易發生爆炸,所以當氣體著火后第一步不是滅火,而是先關氣源再進行滅火。滅火后要防中毒。
其他注意事項
高溫中暑:檢修期間氣溫較高,要預防中暑,所謂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
先兆中暑癥狀主要表現為: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份,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癥中暑癥狀表現為: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處理及時,常可在數小時內恢復。
預防中暑藥注意避免長時間暴曬或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多喝淡鹽水或清涼型飲料(茶水、薄荷飲料、綠豆湯等),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
防止感冒:不要在干活后立即沖涼水澡,不要在干活后立即吹風扇或空調,注意合理的飲食,不要過多的吃生冷食物或和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