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消防專業知識培訓

消防專業知識培訓

2024-07-23 閱讀 6575

第一章消防法律規范概況

一、消防法規的歷史概況:

1、殷商時代有"棄灰于公道者斷其手"的刑法用于治火。

2、《大明律》有"凡失火燒自己房屋者笞四十,延燒官民房屋者笞五十,因而致傷人命者杖一百,罪坐失火之人"。對于放火者的懲罰就更為嚴厲。

3、民國時期1928年3月施行的《中華民國刑法》中也有正式條文規定。1929年4月國民黨內政部公布了《擴充消防組織大綱》。1932年11月國民黨鐵道部公布了《鐵路警察消防大綱》。1947年8月,國民黨政府內部重新制定了《各級消防組織設置辦法》。

4、新中國成立以后:

①1957年11月周恩來總理簽發公布了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86次會議批準的《消防監督條例》。

②1984年5月由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批準,由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

③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該法于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二、我國適用于消防的法律、法規。

(一)法律:

1、消防法

2、刑法

3、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二)消防規章:規章是國務院主管部門和地方省級人民政府,省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根據并且為了實施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在自己權限范圍內依法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如:公安部、國家標準局《關于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暫行管理辦法》

鐵道部《旅客列車防火安全管理試行辦法》

《成都市公共娛樂場所消防管理規定》1995年11月3日

《成都市建筑工程消防管理規定》1997年12月31日,政府令,王榮軒簽發

《成都市餐飲業使用燃氣消防管理規定》1996年12月18日,政府令,王榮軒簽發

第二章消防組織

一、消防組織的歷史

1、北宋年間在汴京(現開封),城內駐有專司救火的軍隊。

2、南宋年間臨安(現杭州)等地建有"潛火隊",是世界上較早建立的官辦專職消防隊。南宋紹興28年(公元1158年),福建延平郡(現南平縣)首創"水鋪"、"冷鋪"也是世界上較早的民間消防組織。

3、明、清逐漸發展起來的救火會,水社組織也均是民間消防組織。

4、在清末,民國期間雖從日本、西歐等國引進了一些消防技術和體制,但普及擴廣緩慢。

二、我國消防體系:

1、公安消防隊P40

2、企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P44

3、義務消防隊P49(三懂,三會,四知,四曉)

4、消防監督機構P53

第三章滅火救援

一、報警

1、發現起火應立即報警P57

2、不及時報警的原因

3、報火警的方法

4、謊報火警是違法行為

二、初起火災的撲救

初起火災容易撲救,但必須撲救及時,正確運用滅火方法,合理使用滅火器材和滅火劑。

1、火災滅火的基本方法:P58

①冷卻

②窒息

③抑制

④隔離

2、撲救火災的組織指揮要求P59

3、基本戰術原則P59

三、逃生自救

四、本物業消防設施、設備的配備及應用

注:參考資料《消防教育培訓講義》

第四章消防概論

一、首先學習了解一部份火災案例:

1、浴室大火,七人喪生。

2、酒店火災,三人死亡。

3、1994年11月15日吉林銀都夜總會特大火災。

4、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瑪依友誼館特大火災。

目的:讓全體人員了解火災的危害性,提高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出消防工作指導方針: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引用江主席三句話:隱患

險于明火,防患重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

二、學習消防基本知識:

1、消防的歷史概況

①消防的概念:顧名思義就是撲滅和預防。

②消防一詞的源來:20世紀從日本引進的,日語原意為消,指消火,即撲滅火災,防止蔓延。防,是預防火災,在日語中的含義還包括搶救其他緊急事故的活動,如水災、風災。1902年我國清政府在國內創辦警察機構時引進了消防一詞,在20年代前后稱為"消防水災火患"或"消防水火災害"。后來約定俗成,"消防"一詞才具有火災消防的特定涵義,特指火災的預防和撲救。

③火的定義:火是以釋放熱量并伴有煙或火焰或兩者兼有為特征的燃燒現象。燃燒的三個條件:著火源、可燃物、助燃物,同時相互作用。

④火災:就是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

⑤火災的分類:按燃燒物質的性質分為A、B、C、D四類。

A類:固體物質火災,如:森林、建筑。

B類:液體物質火災或可溶化為液體的固體火災,如:汽油、瀝青。

C類:氣體的物質火災,如煤氣、液化氣。

D類:金屬物質火災,如各種鋼材。

以上關于火災的分類在世界各國大都相近,其意義在于確定火災的撲救方法和手段。

另外還有一種劃分,是根據火災造成的損失來劃分。

特大火災:死亡10人以上,重傷20人以上,死傷20人以上,受災50戶以上,財產損失100萬元以上。

重大火災:死亡3人以上,重傷10人以上,受災30戶以上,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

一般火災:不具備上述情形均為一般火災。

篇2:普及消防知識培訓讀本

消防知識培訓普及讀本

一、防火工作的重要意義

消防工作是人們在同火災作斗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項專門的工作。特別是諸如湖南好來登酒店這樣的現代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煙囪效應強,火勢蔓延特別快,疏散撲救難度相當大,如果防火工作做不好,一旦發生火災將會給企業造成毀滅性的損失。《消防法》中明確規定,防火工作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職責與義務。做好防火工作不僅僅是履行自己的義務,更是對我們自己生命、財產安全負責。

二、一旦發生火警怎么辦

任何人在酒店任何地方發現火警,須依據以下程序行事:

1.砸碎離你最近的消防火警按扭玻璃(按下按扭報警)。

2.立即使用最近之電話拔“0”鍵,通知總機房(亦可拔“8110”、“8119”通知消防中心)。

3.通知時須清楚說明:(1)火警發生之詳細地點;

(2)火警類型及火勢情況;

(3)自己的姓名及職位。

4.通知時須盡量保持冷靜(以“1001”為火警代號),避免驚動客人造成秩序混亂。

5.通知完畢后,迅速返回火警現場,并在附近尋求同事協助滅火。

6.使用最近適合之滅火器盡量最大努力將火勢撲滅或將燃燒范圍控制在最小限度。

7.不論火勢能夠撲滅與否,必須留駐于火勢蔓延不到之最近安全范圍,等待各有關部門主管、當值經理或高級行政人員到場時,決定下一步行動。

8.火勢撲滅后,將整個發生之詳細情況以書面形式向保安部匯報。

三、發生火警如何撲救

1.當酒店發生火警時,可通過手動報警器、對講機、電話及口頭以“1001”為代號迅速報警。

2.任何人趕赴火警現場時,如乘電梯,須在現場下一層、上兩層出電梯,由樓梯步行至現場。

3.在可能的情況下,切斷燃氣和電力供應,搬走可燃物質。

4.感覺有把握和安全情況下,召集助手,借助現場滅火器進行滅火。

5.如查火勢難以控制,關閉撤離途中的門窗,留駐于安全地帶內等待高級行政人員和救火隊的到來,以便向他們口述火情詳細情況。

6.務必使自己和他人遠離危險狀態。

四、如何正確使用酒店配備的滅火器及救生器材

A、1211、干粉、二氧化碳:

1.手提或肩扛滅火器至火場處;

2.拔掉插銷,左手握住噴管,右手用力掐壓把,使滅火劑噴出;

3.如在室外,站于上風位置,對準火的根部掃射推進;

4.1211滅火器不能倒置;二氧化碳滅火劑不得噴到人身上防止凍傷;

5.推車式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用手提式相同(需兩人進行操作)。

B、消防栓:

適用范圍:適應于撲救建筑物火災和某些液體,對于電力設備起火,

滅火前要切斷電源,才能進行,以防觸電。

使用方法:

1.把水帶接在消防栓的出水處,逐漸打開閥門使出水時水壓逐漸增大,切不可突然加壓,引起水帶破裂;

2.要有較大的拐彎弧度,避免折成死角,以免水帶破裂、折斷。

C、滅火毯:

適應范圍:對油類、方物類燃燒物質不能浸水的火災更具獨特的本領。

使用方法:

1.兩手抓住滅火毯網邊,使之垂直,慢慢向火源根部推進、蓋住,使燃燒物質與空氣隔斷,達到滅火目的;

2.注意不能兩手拿著滅火毯撲打火源,以免使火源回燃燒傷自己的;

D、過濾式消防自救頭罩:

使用方法:

1.打開包裝,拔掉內處黑色橡膠塞、蓋;

2.雙手把頭罩套入頭部;

3.調整眼窗、扣正口鼻罩;

4.拉緊紅頭帶,冷靜迅速地撤離火區。

性能:

1.防煙效率≥95%;

2.防氫氰酸毒氣時間≥分鐘;

3.防一氧化碳時間≥分鐘;

4.能有效保護頸部以上器官。

注意事項:

1.每個頭罩只以能使用一次,保存期三至五年;

2.使用時呼吸氣溫會升高屬正常;

3.不能用于氧氣濃度低于是17%的缺氧及過高濃度毒氣火區。

五、消防工作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消防工作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就是誰主管哪項工作,誰就要

對哪項工作中的消防安全工作負責。它的基本含義和主要內容是:(1)一個地區、

一個系統、一個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要由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負責;(2)

行政主要領導,法人代表要對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是當然的防火負責人;(3)

法人代表授權擔負這項工作的領導和各個部門,要對分管范圍內的消防安全工作

負責;(4)車間、工段、班組負責人以及每個職工,要對自己管轄工作范圍內

的消防安全工作負責。

六、*主席對做好消防工作什么重要指示

答: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

七、防火檢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防火檢查的目的是在于發現和消除火險隱患,也就是把火災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防患于未然。

八、什么是火險隱患

答:火險隱患,是指在生產、生活中有可能造成火災危害的不安全因素。火險隱患根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不同程度和發生火災后可能造成的不同危害分為一般隱患和重大火災隱患。

九、為什么說電力線路是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

答:電氣線路往往由于短路、過載運行、接觸電阻過大等原因,產生電火花、電電弧或引起電線、電纜過熱都會造成火災。

十、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是什么

答: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起火危險性大,煙囪效應強、火勢蔓延快,煙氣流動迅速快,疏散困難,撲救困難。

十一、滅火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1)先救人后滅火。(2)先控制后滅火。(3)先重點后一般。

十二、煙火為什么會引起火災區

答:主要原因是煙頭具有很高的溫度,據測定,煙頭的表面溫度在200-300℃。中心溫度達700-800℃。當煙頭的火源這些可燃物質接觸時,很有可能把這些物質接觸時,很有可能把這些物質加熱到他們的燃點而引起燃燒,如果煙頭遇到可燃物和易燃液體的蒸氣,就會引起燃燒或爆炸。

十三、消防安全的“五知三會”是什么

答:五知是:一知本單位防火責任人;二知本崗位火災危害性;三知滅火措施;四知火警電話,酒店火警代號;五知滅火器材使用和所放置的位置。

三會:一會報火警,二會組織人員疏散,三會逃生自救。

十四、什么是:“三不放過”

答:“三不放過”是指發生火災、爆炸及其他事故后,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不放過。

十五、為什么要保護火災現場

答:保護火災現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便于調查火災原因,吸取火災教育,進一步落實各項預防措施,防止火災事故再次發生。

十六、電線陳舊為什么要及時更換

答:陳舊老化的電線,絕緣性能下降,天氣潮濕時特別是雨天,將會造成電線短路漏電引起事故。

十七、人身上著火怎么辦

答:如果人身上著火,不能奔跑,否則會形成風,火會越燒越旺,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引起新的燃燒點。如遇身上著火可立即脫掉衣帽或在地上打滾,把身上的火苗壓滅,或就近跳入池塘、小河中,但切不要用滅火器直接向著火人身上噴射。

十八、人在火場中如何逃生

答:如夜間發生家中著火時應注意:

1.如房內已有煙霧,必須屈膝彎腰快速爬行到門口開門;

2.開門前先摸房門的冷熱,從門縫檢查外面是否無煙霧;

3.房門是冷的,又無煙霧,可馬上離開,若有煙霧,須匍匐前進,保持頭部低垂因為近地面的空氣較清新,房門燙手不能開門,要設法從窗口或其它出口逃生。

4.萬一暫時逃不出房間,要盡量大努力把房門或內通氣孔封死。盡快打開窗戶,用濕布或毛巾系在嘴鼻上,湊到窗口呼吸新鮮空氣并呼救。

5.有條件可盡快打濕衣服以防著火。

6.教育兒童遇到火災時絕對不可躲在床下或櫥柜里。

7.高樓層民逃生時別去乘電梯,因火災后易斷電被卡在電梯內。逃生時要逆風撤離。火勢不大、濃煙不多時可迅速逃離;火勢不大、濃煙不多時,可迅速逃離;火勢不大但煙多時,必須貼近地面慢慢爬行撤離,因快速行動會加快呼吸,容易中毒。

8.逃生前預先約定全家人逃生后的會合點。一旦逃生,要清查人數,防止有家人被困而不知。

十九、中華人民工和國消防法是何時公布、何時施行的共有幾章幾條

答: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消防法》共有7章,74條。

二十、什么是消防違法

答:凡違反消防法中的有關條款,就是消防違法行為,凡是消防違法,都會根據其行為后果的嚴重程度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篇3:景區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標準

景區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景區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度。

本標準適用于**景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內容

2.1消防安全責任人將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列入年度消防工作計劃,為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提供經費和組織保障。

2.2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單位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計劃,負責在員工中組織開展消防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培訓。

2.3根據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內容及授課人,組織義務消防隊開展消防業務理論學習和滅火技能訓練。

2.4嚴格按照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計劃,組織全體人員參加消防教育、培訓。

2.5對員工應當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并將組織開展宣傳教育的情況做好記錄。

2.6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人員。

2.6.1各部門負責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2.6.2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

2.6.3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員、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

2.6.4負責組織、引導群眾疏散的人員。

2.6.5其他根據需要應當接受消防安全專門培訓的人員。

2.6.6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員、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應當持證上崗。

2.7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

2.7.1有關消防法規、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

2.7.2各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2.7.3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逃生自救器具、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2.7.4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2.7.5員工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技能。

2.8新上崗員工和重新調整到新崗位的員工,應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