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承臺施工質量安全保證措施

承臺施工質量安全保證措施

2024-07-23 閱讀 6395

一、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質量預控目標:單位工程全部達到優良工程標準,各分項工程一次交驗率100%。1、質量保證體系2、建立質量保證體系,以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為目標,運用業務系統的嚴格組織和科學管理制度,把企業各部門、各環節的質量管理職能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明確任務,具體職責、相應權限、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使質量管理制度化。3、質量保證體系的組織機構是由項目經理負責,項目技術負責人專門主持項目工程施工質量自檢體系。4、質量檢查程序(1)質量體系必須結合工程施工的順序、進展情況及時、有效地開展工作。在開工前負責進行:①原材料的驗證試驗、配合比設計等標準試驗及定線等測量工作;②施工準備情況的自檢。(2)在施工過程中負責進行:①工序及工藝過程的試驗檢測控制。糾正不良操作方法,改進和提高落后的施工工藝水平,控制工程的質量標準。②記錄整理施工原始記錄。③對完工的分項工程或部位進行自檢評定,形成自檢記錄。④對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影響施工和工程質量的情況、問題,及時進行協調、改正和處理。⑤對施工出現的質量事故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報告處理。⑥落實有關方面關于工程施工及質量的要求或指令。(3)工程竣工后負責進行:①對工程進行自檢評定工作。②整理竣工資料。③完成竣工報告。④工程質量責任期內的質量問題處理。⑤配合有關部門對工程進行交(竣)工工整程質量鑒定和工程驗收工作。5、質量保證措施(1)工程施工工藝控制分項工程開工前認真編制施工方案,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嚴格按施工方案施工。主要分項工程編制施工方案,科學的組織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落實情況,以確保施工生產正常進行。(2)工程材料的質量保證工程材料和輔助材料(包括半成品等),都是構成建筑工程的實體。保證工程材料按質、按量、按時的供應是提高和保證質量的前提。物資設備部對采購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材料,建立健全進場前檢查驗收和取樣送檢制度,杜絕不合格的材料進入現場。①水泥、鋼材及其它成品、半成品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并做材質試驗,水泥在有效期內用完。②地方材料先調查料源,取樣試驗,試驗合格并經監理認可后方可進料。③現場設專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過程中如發現不合格的材料及時清理出現場。④強調報監制度。(3)工程質量保證①在項目經理部領導和總工程師的領導下,質量技術部由專職工程師組成,負責質量管理工作。設專職質檢員。②每月由質量技術部組織一次質量檢查,每季度由總工程師組織一次質量大檢查,召開一次工程質量總結分析例會。③堅持“三檢制”,自檢合格后,專職質檢員進行全面檢查驗收。然后由項目經理部質檢工程師請監理工程師驗收簽認。④發現違反施工程序,不按設計圖紙,規范、規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原材料、成品和設備時,項目部管理人員均有權制止,必要時可向主管領導提出暫停施工、進行整頓的建議。(4)施工操作的質量保證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質量的直接責任者。工程質量的好壞,除了設計方面的原因外,單就工序質量來說,施工操作者就是關鍵,是決定因素。①工操作者,必須具有相應的操作技能,特別是重點部位工程以及專業性質很強的工種工程,操作人員必須具有相應工種崗位的實踐技能。因此,保證施工操作量,必須按不同工種的質量要求,合理解決施工水平問題。對一些專業技術工種,必須做到持證上崗。②施工操作中,堅持自檢、專檢制度。對工程本著自我控制的指導思想。所有工序要堅持樣板制。要牢固樹立“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戶”的思想,堅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③要按已明確的質量責任制檢查操作者的落實情況,提高操作者自我控制施工質量的意識,做到操作任務明確,質量責任清楚;同時施工操作者還必須做到“原材料把關制”,杜絕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做好施工工程的成品保護。在整個施工操作過程中,貫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檢查、工后有驗收的“一條龍”操作管理方法。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確保工程質量。(5)人員素質的質量保證在工程質量管理中,“人、機、料、法、環”這五要素,人是決定因素。施工管理層的工程技術人員、專業管理人員、施工操作人員素質的好壞,對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項目部定期組織人員學習不斷提高。各專業技工、高級技工等人員必須保持相對穩定,保證其工作的連續性及原有操作技能水平。(6)正確處理進度與質量的關系進度與質量是對立的統一,沒有質量就沒有進度。在實際工程項目的施工與管理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質與量的關系。生產指標(任務)、進度(任務)完成后,必須檢驗質量是否合格。主管領導尤其是項目經理,一定要擺正“進度必須服從質量”這個關系。堅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嚴格按標準、規范和設計要求施工。絕不能因為搶工期而忽視質量。二、安全生產、文明施工1、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參加施工的管理人員、特殊(種)作業人員需持證上崗。各工種應熟悉安全操作規程。(2)加強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負責落實,安全員進行監督檢查。(3)現場嚴格執行“三相五線制”和“一機、一閘、一漏”制度,禁止“一閘多用”。(4)機電設備防護措施要完善,漏電保護裝置靈敏可靠,設備要專人專機使用,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擅自動用電氣機械設備。(5)施工中隨時檢查設備運轉情況,遇有隱患及時解決,不得帶病作業。(6)遵守有關消防規定,建立安全防火工作管理制度,動明火需經批準。(7)機械操作人員在下班或離崗前,要關閉電源,鎖好閘箱。(8)嚴禁酒后作業,工作中認真、嚴肅,不得打鬧、玩笑。(9)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注意對地下管線的保護,并做好防護工作,防止基坑坍塌。(10)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機械、機具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好防護用品。2、文明施工措施(1)做好施工標牌,立于工地入口,張貼施工標語。(2)開展“三清六好”活動。(3)施工現場主要運輸干線清理干凈、整平、壓實。(4)及時清理外運廢土。(5)現場能夠正常排水。

篇2:某廠房承臺基礎施工應急預案

㈠.應急預案

依照項目部制定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執行,成立應急小組,建立體系,落實各項預防措施。

㈡.應急與救援

1.深基坑(含樁孔內)施工中毒應急救援緊急步驟

⑴.迅速確定并判斷危險源(點);搶險人員按應急演練培訓分工要求,明確作業崗位,動作準確,進行救援,并聽從職能人員的指揮。

⑵.迅速切斷動力電源并隔離危險源(點)

⑶.嚴禁使用明火或易燃物體照明。

⑷.吹送空氣置換5~10分鐘(盡量使用多抬設備壓縮吹送空氣置換時間,如有空氣檢測設備應快速進行檢測);嚴禁使用氧氣進行空氣置換。

⑸.待毒氣排除后,救護人員下井時應事先在腰間系安全帶(繩)一根;預備救護安全繩一根(均由地面人員用于操作,進行二次搶險,急救),將預備安全繩于中毒者胸部系牢固,由地面人員拉上。

⑹.職能人員緊急聯系急救車輛、撥打急救電話,通知急救站預備急救措施,同時匯報受傷害程度;中毒危險源類別或毒氣類別。

⑺.窒息者應迅速放置平坦通風地方,采用人工呼吸或其它急救措施。

⑻.現場職能人員迅速報告總指揮,匯報傷害損失情況及采取的措施。

⑼.設置警戒線,嚴禁他人進入。

2.深基坑(含樁孔內)施工坍塌與救援緊急步驟

⑴.迅速判斷基坑深度與危險源(點);現場作業人員、搶險人員聽從職能人員的指揮,迅速組織搶險隊伍。

⑵.切斷照明電源。

⑶.搶險人員按應急演練培訓分工要求,明確作業崗位,動作準確,進行救援,但要防止二次坍塌。

⑷.迅速利用現場設備如鏟車、挖土車等,就近挖掘一座基坑,被指定專人應盡快負責落實此事、現場設備操作人員不得搪塞、敷設,如有產生事后嚴肅處理。

⑸.職能人員緊急通知應急指揮部,聯系急救車輛、撥打急救電話,通知急救站預備急救措施,同時匯報受傷害程度。

⑹.受傷者救出后,嚴禁將受傷人員亂摸、亂聳;應放置平坦木板上;平穩抬起,頭部固定(注意保護頭部)放置急救車上;若出血,應迅速包扎。

⑺.窒息者應迅速放置平坦地面采用人工呼吸;急救。

⑻.現場職能人員迅速報告總指揮,匯報險情及控制措施。

⑼.保護好事故現場,用于事故分析。

⑽.設置警戒線,嚴禁他人進入。同時疏散人員。

3.坍塌墜落機械擠傷應急與救援

⑴.迅速確定并判斷危險源(點);受傷害程度,坍塌面積;作業人員按應急演練培訓分工要求,迅速組織起來,明確作業崗位,動作準確,進行搶險、救護,并聽從現場最高職能人員的指揮;

⑵.迅速切斷現場電源等能源介質,并對危險源(點)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嚴防二次事故產生。搶險需使用的設備應迅速投入使用,司乘人員不得拒絕;

⑶.現場職能人員迅速電話報告總指揮。匯報險情及控制措施。

⑷.指揮部緊急聯系急救車輛、撥打急救電話,通知急救站預備急救措施,同時匯報受傷害程度、人數等。

⑸.通知交通部門,沿途不得阻攔。

⑹.受傷人員應采取措施迅速止血。

⑺.受傷人員應平穩放置(注意保護頭部)嚴禁亂摸亂聳。

⑻.嚴禁受傷人員在未查明受傷害程度之前,隨意走動。隨從人員要嚴格看護。

⑼.保護好事故現場,用于事故分析

⑽.設置警戒線,嚴禁他人進入。同時疏散人員。

4.電擊傷害與救援緊急步驟

⑴.事故第一發現人在確定電閘刀具體位子時,應迅速切斷附近電源或用絕緣材料挑開裸露的電線,并迅速確認危險源(點),嚴格控制至救援人員來臨,嚴防二次事故產生。不能正確確定危險源(點),又不能迅速采取措施時,應跑步或高聲呼救至救援人員來臨。

⑵.事故第一發現人或現場職能人員應迅速向項目部經理或應急指揮部匯報,并按應急預案演練培訓要求,迅速采取果斷措施,控制事故的擴大趨勢。

⑶.現場搶險人員聽從職能人員的指揮,迅速組織救護,嚴防二次事故產生。。

⑷.將窒息者放置平穩位置,采用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急救至專業隊伍的來臨。

⑸.現場職能人員按應急預案演練培訓要求,明確工作崗位,進行搶救,同時控制現場人員的隨意走動,設置警戒線,確保應急通道的暢通,并保護好現場,用于事故分析。

⑹.現場職能人員發現應急通道被外單位站用時,應迅速向總指揮匯報。

⑺.指揮部迅速聯系急救車輛,迅速電話通告醫院急救站;預備急救措施,同時匯報受傷害程度,人數等。

篇3:承臺系梁施工安全生產規程

1、開挖基槽土方

基槽土方采用人工開挖,邊坡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支護,基槽開挖土方必須離開基槽邊緣一定距離,以減小由于開挖而產生的土體不穩定性,同時,應及時將開挖土方運離基槽,待基槽回填時在運回。開挖中,當坑沿頂面裂縫、坑邊松塌或遇有涌水、涌砂影響基坑邊坡穩定時,應立即加固防護。基坑需機械抽排水開挖時,須配備足夠的抽排水設備,抽水機及管路等要安放牢靠。施工過程中,不得有隨意拋擲鐵鍬的現象出現。

2、鑿除樁頭

在鑿除樁頭時對于機械的操作必須遵守《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3、平整基底、鋪設墊層

鋪設墊層完成后,需用平板夯或蛙式打夯機將碎石墊層夯實平整,必須注意在打夯機工作時,機械前方不得站人,以免打夯機將人砸傷,打夯機出現問題需要修理時,必須斷開電源再行修理,避免打夯機突然起跳將人砸傷或是人員觸電的事故出現。

4、測量定位

測量定位打樁時,要注意不能對面使錘,鋼釬和其他工具不得隨意拋擲。

5、制作、安裝鋼筋

鋼筋施工場地應滿足作業需要,機械設備的安裝要牢固、穩定,作業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鋼筋切斷機作業前,應先進行試運轉,檢查刃口是否松動,運轉正常后,方能進行切斷作業。切長料時應有專人把扶,切短料時要用鉗子或套管夾牢。不得因鋼筋直徑小而集束切割。采用人工錘擊切斷鋼筋時,鋼筋直徑不宜超過20mm,使錘人員和把扶鋼筋、剪切工具人員身位要錯開,并防止斷下的短頭鋼筋彈出傷人。

6、支立模板

在支立模板時,應檢查基坑有無塌方現象,圍堰是否堅固,確認無誤后,方可操作。向基槽內吊送材料和工具時,應設溜槽或繩索系放,不得拋擲。機械吊送

7、拌制輸送砼、澆注砼

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臨時電線必須架空在2.5m高以上。在深坑和潮濕地點施工必須使用低壓安全照明。使用振動機前應檢查:電源電壓,輸電必須安裝漏電開關;保護電源線路是否聯好,電源線不得有接頭。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振動機移動時,不能硬拉電線,更不能在鋼筋和其他銳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斷電線而造成觸電傷亡事故。

8、施工用電的一般規定

a.現場施工用電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

b.照明與動力用電嚴禁混用,插座上標明設備使用名稱。

c.電纜線及支線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設必須采用絕緣,不準直接綁扎在金屬構架上,嚴禁用金屬裸線綁扎。

d.移動電箱內,動力與照明嚴禁合置,做到分箱設置,并設標識。

e.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編制施工方案,并有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上報審批后才能實施。

f.施工現場的電器設備執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現場電線、電氣設備要有專業電工進行經常檢查整理,發現問題立即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