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懸空施工作業危險源及控制措施

懸空施工作業危險源及控制措施

2024-07-23 閱讀 4261

序號危險源可能導致事故類別控制措施001作業人員未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不合格,無證上崗,并未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以及其它不適于懸空作業的人員從事懸空作業。高處墜落作業人員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以及其它不適于懸空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懸空作業。002作業前,未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未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各類事故作業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003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在施工前未檢查、確認,盲目投入使用。各類事故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004作業中,發現安全技術設施有缺陷和隱患時,未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未及時停止作業。各類事故作業中,發現安全技術設施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005作業中所用的物料,隨意堆放,工具未放入工具袋。物體打擊、高處墜落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006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未隨時清掃。高處墜落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應隨時清掃干凈。007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廢料未及時清理運走,亂置、向下丟棄。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其它傷害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廢料均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禁止拋擲。008因作業必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未經施工負責人同意。高處墜落、其它傷害因作業必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009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未設警戒區,未派專人監護。上下同時拆除。高處墜落、其它傷害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應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010安全設施的主要受力桿件未按現行有關規范進行強度及撓度計算。坍塌安全設施的主要受力桿件,力學計算按一般結構力學公式,強度及撓度計算按現行有關規范進行,但鋼受彎構件的強度計算不考慮塑性影響,構造上應符合現行的相應規范的要求。011懸空作業處無牢靠的立足點,無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高處墜落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012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未經技術鑒定或檢證。坍塌懸空作業所用的索具、腳手板、吊籃、吊籠、平臺等設備,均需經過技術鑒定或檢證方可使用。013構件吊裝和管道安裝時的懸空作業,未按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執行。高處墜落1.鋼結構的吊裝,構件應盡可能在地面組裝,并應搭設進行臨時固定、電焊、高強螺栓連接等工序的高空安全設施,隨構件同時上吊就位。拆卸時的安全措施,亦應一并考慮和落實。高空吊裝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屋架、桁架等大型構件前,也應搭設懸空作業中所需的安全設施。2.懸空安裝大模板、吊裝第一塊預制構件、吊裝單獨的大中型預制構件時,必須站在操作平臺上操作。吊裝中的大模板和預制構件以及石棉水泥板等屋面板上,嚴禁站人和行走。3.安裝管道時必須有已完結構或操作平臺為立足點,嚴禁在安裝中的管道上站立和行走。014模板支撐和拆卸時的懸空作業,未按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執行。高處墜落1.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并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拆模板。結構復雜的模板,裝、拆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措施進行。2.支設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應設斜撐,并應設立操作平臺。低于3m的可使用馬凳操作。3.支設懸挑形式的模板時,應有穩固的立足點。支設臨空構筑物模板時,應搭設支架或腳手架。模板上有預留洞時,應在安裝后將洞蓋沒?;炷涟迳喜鹉:笮纬傻呐R邊或洞口,應按本規范有關章節進行防護。4.拆模高處作業,應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設支架。015鋼筋綁扎時的懸空作業,未按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執行。高處墜落1.綁扎鋼筋和安裝鋼筋骨架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2.綁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墻和邊柱等鋼筋時,應搭設操作臺架和張掛安全網。懸空大梁鋼筋的綁扎,必須在滿鋪腳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臺上操作。3.綁扎立柱和墻體鋼筋時,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m以內的柱鋼筋,可在地面或樓面上綁扎,整體豎立。綁扎3m以上的柱鋼筋,必須搭設操作平臺。016混凝土澆筑時的懸空作業,未按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執行。高處墜落1.澆筑離地2m以上框架、過梁、雨蓬和小平臺時,應設操作平臺,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撐件上操作。2.澆筑拱形結構,應自兩邊拱腳對稱地相向進行。澆筑儲倉,下口應先行封閉,并搭設腳手架以防人員墜落。3.特殊情況下如無可靠的安全設施,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扣好保險鉤,或架設安全網。017進行預應力張拉的懸空作業時,未按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執行。高處墜落1.進行預應力張拉時,應搭設站立操作人員和設置張拉設備用的牢固可靠的腳手架或操作平臺。雨天張拉時,還應架設防雨棚。2.預應力張拉區域應標示明顯的安全標志,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張拉鋼筋的兩端必須設置檔板。檔板應距所張拉鋼筋的端部1.5~2m,且應高出最上一組張拉鋼筋0.5m,其寬度應距張拉鋼筋兩外側各不小于1m。3.孔道灌漿應按預應力張拉安全設施的有關規定進行。018懸空進行門窗作業時,未按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執行。高處墜落1.安裝門、窗,油漆及安裝玻璃時,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樘子、陽臺欄板上操作。門、窗臨時固定,封填材料未達到強度,以及電焊時,嚴禁手拉門、窗進行攀登。2.在高處外墻安裝門、窗,無外腳手時,應張掛安全網。無安全網時,操作人員應系好安全帶,其保險鉤應掛在操作人員上方的可靠物件上。3.進行各項窗口作業時,操作人員的重心應位于室內,不得在窗臺上站立,必要時應系好安全帶進行操作。注:表中內容僅供參考,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作相應的調整。

篇2:吊裝作業主要危險源控制措施

危險源危害可能發生的事故危險程度控制措施車輛駕駛車輛剎車、燈光、方向失靈;駕駛員操作失誤,路面不好,天氣不好,酒后、無證駕駛;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大1、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培訓合格,持證上崗。2、嚴肅崗位責任制遵守規章制度。3、做好車輛養護和駕駛人員教育。裝卸車吊裝車況差,人員責任心差,未做好車輛保養,惡劣天氣運行無措施車輛傷害、物體打擊大1.應做好技術準備和運輸道路勘查工作。2.應按安全技術規范編制方案,車輛、工器具定期檢查維護。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培訓合格,持證上崗。4.嚴肅吊裝運輸作業紀律,落實吊裝方案和各種加固措施。裝配不牢,擱置不平,制動未鎖定,未封鎖門窗機械傷害中使用工器具不得當,違章指揮、重心不準確,吊具、捆綁方式不符合要求,工具缺陷,工具選擇錯誤,吊點選擇不當、棱角處未加保護、起吊時重物起升及旋轉過快,現場監護不到位。起重傷害大擱置不平、支墊不穩、旋轉及上下速度過快、超高但未捆綁加固,作業人員之間交叉作業,墜落物體物體打擊大路橋及地面勘察后校核不準或沒有校核、加固強度不能滿足吊裝要求塌陷大運輸剎車失靈、駕駛員操作失誤,駕駛員不服從指揮及精力不集中車輛傷害大裝配不牢,擱置不平,制動未鎖定,未封鎖門窗機械傷害中坡大、道路滑、捆綁加固不牢。其他傷害大路橋及地面強度條件不滿足,加固不合理、支墊不穩、裝載車輛不能滿足承載要求。坍塌大活動類型重要環境因素來源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影響程度控制措施施工機械使用噪聲起重機載重車輛影響人體內分泌引發各種疾病,影響語言交流一般對現場噪音進行測定,如超標作業人員必須戴耳塞進行操作。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噪音區域內作業。能源消耗資源的有效時間一般檢修機械減少漏油、噪音、耗電車輛運輸粉塵車輛運行揚塵、撒落物體、污染水源和設施、人體吸入受害一般運輸車輛不得超載、超速和急剎車,做好易撒落物件遮蓋油污車輛運行/維護一般油污和污水不得隨意排放,應集中處理。

篇3:安全社區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安全社區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一)危險源識別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2、實效性原則;3、有限范圍原則;4、方法的科學性原則;5、適宜性原則;6、預防性原則;7、輸出性原則;8、真實性原則

(二)危險源的分類

1、按時間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種時態;2、按嚴重程度分類:正常、異常、緊急情況;3、按照危害類型分類:機械危害、物理危害、生物性危害、人機工程危害、化學危害、行為危害。

(三)危險源識別方法

危險源辨識為單獨或聯合使用下列常見方法:1、安全檢查表法;2、預先危害因素識別法;3、現場觀察法;4、座談法;5、安全調查表法。

(四)危險源識別的步驟危險源識別的一般步驟為:

1、調查確定危險源。通過調查、了解、收集過去的經驗及事故情況,結合現場檢查、判斷等辦法來確定危險源并進行分類。2、識別危險轉化條件。3、進行危險分級。危險分級是確定危險程度,提出應重點控制的危險源。危險源等級可分為以下三級:A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多人傷亡或引起火災、爆炸,造成設備、廠房設施毀滅性破壞者,或雖事故程度不太嚴重,但事故頻率高,經常造成人員傷亡和影響生產者。B級,可能造成一人死亡或雖未死亡但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終身致殘重傷)的傷害。C級、可能造成人員微傷、輕傷、或傷愈后不影響正常生活。4、制定危險預防措施。從人、物、環境、管理等方可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五)危險源風險評價管理規定

1、危險源劃分的依據,是根據引發事故“四要素”為依據,即: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缺陷,環境條件。

2、危險源風險評價級別確定的規定(1)A級由街道安全促進委員會確定,并對B級進行審查批準(2)B級由街道社會治安工作組確定,并對C級進行審查批準(3)C級由各社區工作小組確定,并開會討論后上報街道社會治安工作組審查批準。

3、危險源評價管理程序(1)由各社區工作組進行討論確定社區危險源。(2)危險源確定后進行分級,并由社區工作小組討論控制措施,匯總上報街道社會治安工作組。(3)街道安全工作組將各社區上報的危險源匯總后,召開危險源確認研討會,對社區確定的危險源、控制措施、責任人是否妥當,進行認真研討后上報街道安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