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吊裝作業主要危險源控制措施

吊裝作業主要危險源控制措施

2024-07-23 閱讀 1878

危險源危害可能發生的事故危險程度控制措施車輛駕駛車輛剎車、燈光、方向失靈;駕駛員操作失誤,路面不好,天氣不好,酒后、無證駕駛;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大1、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培訓合格,持證上崗。2、嚴肅崗位責任制遵守規章制度。3、做好車輛養護和駕駛人員教育。裝卸車吊裝車況差,人員責任心差,未做好車輛保養,惡劣天氣運行無措施車輛傷害、物體打擊大1.應做好技術準備和運輸道路勘查工作。2.應按安全技術規范編制方案,車輛、工器具定期檢查維護。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培訓合格,持證上崗。4.嚴肅吊裝運輸作業紀律,落實吊裝方案和各種加固措施。裝配不牢,擱置不平,制動未鎖定,未封鎖門窗機械傷害中使用工器具不得當,違章指揮、重心不準確,吊具、捆綁方式不符合要求,工具缺陷,工具選擇錯誤,吊點選擇不當、棱角處未加保護、起吊時重物起升及旋轉過快,現場監護不到位。起重傷害大擱置不平、支墊不穩、旋轉及上下速度過快、超高但未捆綁加固,作業人員之間交叉作業,墜落物體物體打擊大路橋及地面勘察后校核不準或沒有校核、加固強度不能滿足吊裝要求塌陷大運輸剎車失靈、駕駛員操作失誤,駕駛員不服從指揮及精力不集中車輛傷害大裝配不牢,擱置不平,制動未鎖定,未封鎖門窗機械傷害中坡大、道路滑、捆綁加固不牢。其他傷害大路橋及地面強度條件不滿足,加固不合理、支墊不穩、裝載車輛不能滿足承載要求。坍塌大活動類型重要環境因素來源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影響程度控制措施施工機械使用噪聲起重機載重車輛影響人體內分泌引發各種疾病,影響語言交流一般對現場噪音進行測定,如超標作業人員必須戴耳塞進行操作。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噪音區域內作業。能源消耗資源的有效時間一般檢修機械減少漏油、噪音、耗電車輛運輸粉塵車輛運行揚塵、撒落物體、污染水源和設施、人體吸入受害一般運輸車輛不得超載、超速和急剎車,做好易撒落物件遮蓋油污車輛運行/維護一般油污和污水不得隨意排放,應集中處理。

篇2: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策劃控制程序

1.目的對公司范圍內的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確定出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并就此制定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措施。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范圍內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3.職責3.1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負責組織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工作。3.2各相關部門配合、參與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工作。3.3管理者代表批準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及風險控制措施。4.工作程序4.1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時機4.1.1公司進行初始狀態評審時,要做好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4.1.2以全體部門為對象,每年12月份管理評審后在設定第二年的的目標前進行。4.1.3在相關法律法規變更,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運行條件,以及相關方的要求等情況發生變化時,可適時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4.2危險源辨識4.2.1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將“OHS危險源識別表”發放到相關部門。4.2.2各相關部門組織人員從其活動、產品、服務、運行條件中找出能夠控制或可望施加影響的OHS危險源,填寫“OHS危險源識別表”并反饋到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4.2.3對公司共有OHS設施設備、建筑物及其周邊地帶的危險源辨識,由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進行。4.2.4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對收集回來的“OHS危險源識別表”進行統計和分析,整理出全公司的全公司的“OHS危險源登記表”。4.3風險評價4.3.1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依據“OHS危險源登記表”,將匯總分類后的危險源逐一填入“OHS風險評價表”中,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采用定性的方法進行風險評價。4.3.2風險級別的確定以事故后果的嚴重性等級(見表1)作為表的列項目,以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等級(見表2)作為表的行項目,制成二維表格,在行列的交點上得出風險的級別(見表3)。表1?事故后果的嚴重性等級嚴重性等級等級說明事故后果說明Ⅰ嚴重傷害出現多人傷亡Ⅱ一般傷害人員嚴重受傷,嚴重職業病Ⅲ輕微傷害人員輕度受傷,輕度職業病表2?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等級可能性等級等級說明事故發生的情況A很可能可能性極大B極少有可能發生C不可能很不可能,以至于可以認為不會發生表3?OHS風險評估分級確定表嚴重性等級可能性等級輕微傷害(Ⅲ)一般傷害(Ⅱ)嚴重傷害(Ⅰ)不可能(C)5級4級3級極少(B)4級3級2級很可能(A)3級2級1級4.3.3風險級別的含義表4?風險級別的含義風險級別風險級別的含義1級風險(不可容許風險)事故潛在危險性很大,并難以控制,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已極大,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多人傷亡的風險。2級風險(重大風險)◆事故潛在危險性較大,較難控制,發生頻率較高或可能性較大,容易發生重傷或多人傷害;或者會造成多人傷亡,但事故發生可能性一般的風險。◆粉塵、噪聲、毒物作業危險程度分級達Ⅲ、Ⅳ級者。3級風險(中度風險)◆雖然導致重大傷害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經常發生事故或未遂過失,潛伏有傷亡事故發生的危險。◆粉塵、噪聲、毒物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Ⅰ、Ⅱ級者,高溫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Ⅲ、Ⅳ級者。4級風險(可容許風險)◆具有一定危險性,雖然重傷可能性極小,但有可能發生一般傷害事故的風險。◆高溫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Ⅰ、Ⅱ級者;或粉塵、噪聲、高溫、毒物作業危害程度分級為安全作業,但對職工休息和健康有影響者。5級風險(可忽略風險)危險性小,不會傷人的風險。4.3.4重大OHS風險的確定4.3.4.1確定重大OHS風險的確準則①1級、2級、3級、4級風險,要確定為重大OHS風險。②下述情況可直接確定為重大OHS風險:a)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b)相關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c)曾經發生過事故,至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d)直接觀察到可能導致危險的錯誤,且無適當控制措施的。4.3.4.2重大OHS風險的登記將確定的重大OHS風險登記到“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中。4.4風險控制策劃4.4.1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策劃風險控制措施。風險控制措施包括:①用OHS目標和OHS管理方案進行控制。對1級、2級風險,一定要制定OHS目標和OHS管理方案。對3級風險,視情況制定OHS目標和OHS管理方案。②運行控制。對1級、2級、3級、4級風險,要制定運行控制程序,按程序進行管理。③應急控制。對于潛在的緊急風險情況,應制定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按程序進行管理。4.4.2將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填入“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中,報OHS管理者代表批準后,由品質與安全部下發至各部門。4.5當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發生較大變化或法規及其他要求更新時,各部門應及時對危險源進行補充辨識,并報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進行風險評價以重新確定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并進行風險控制策劃。5.支持性文件5.1《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5.2《對相關方施加影響管理程序》6.記錄6.1?OHS危險源識別表6.2?OHS危險源登記表6.3?OHS風險評價表6.4?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

篇3:安全社區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安全社區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一)危險源識別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2、實效性原則;3、有限范圍原則;4、方法的科學性原則;5、適宜性原則;6、預防性原則;7、輸出性原則;8、真實性原則

(二)危險源的分類

1、按時間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種時態;2、按嚴重程度分類:正常、異常、緊急情況;3、按照危害類型分類:機械危害、物理危害、生物性危害、人機工程危害、化學危害、行為危害。

(三)危險源識別方法

危險源辨識為單獨或聯合使用下列常見方法:1、安全檢查表法;2、預先危害因素識別法;3、現場觀察法;4、座談法;5、安全調查表法。

(四)危險源識別的步驟危險源識別的一般步驟為:

1、調查確定危險源。通過調查、了解、收集過去的經驗及事故情況,結合現場檢查、判斷等辦法來確定危險源并進行分類。2、識別危險轉化條件。3、進行危險分級。危險分級是確定危險程度,提出應重點控制的危險源。危險源等級可分為以下三級:A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多人傷亡或引起火災、爆炸,造成設備、廠房設施毀滅性破壞者,或雖事故程度不太嚴重,但事故頻率高,經常造成人員傷亡和影響生產者。B級,可能造成一人死亡或雖未死亡但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終身致殘重傷)的傷害。C級、可能造成人員微傷、輕傷、或傷愈后不影響正常生活。4、制定危險預防措施。從人、物、環境、管理等方可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五)危險源風險評價管理規定

1、危險源劃分的依據,是根據引發事故“四要素”為依據,即: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缺陷,環境條件。

2、危險源風險評價級別確定的規定(1)A級由街道安全促進委員會確定,并對B級進行審查批準(2)B級由街道社會治安工作組確定,并對C級進行審查批準(3)C級由各社區工作小組確定,并開會討論后上報街道社會治安工作組審查批準。

3、危險源評價管理程序(1)由各社區工作組進行討論確定社區危險源。(2)危險源確定后進行分級,并由社區工作小組討論控制措施,匯總上報街道社會治安工作組。(3)街道安全工作組將各社區上報的危險源匯總后,召開危險源確認研討會,對社區確定的危險源、控制措施、責任人是否妥當,進行認真研討后上報街道安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