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現場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施工現場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2024-07-23 閱讀 5234

為切實保障施工現場人員的人身生命安全,杜絕安全事故,針對目前施工進入冬季,工期緊,任務重。氣候變化等諸多因素特制定本措施及違章懲罰決定,望各施工人員認真遵守執行,互相監督落實。措施內容如下:

一、各工種、各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紀律及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嚴禁野蠻施工。

二、各工種,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施工現場行走或上下的“十不準”要求。(內容后附)

三、施工人員及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熟知并嚴格按防止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十項基本安全要求進行作業。(內容后附)

四、機械操作人員嚴格按防止機械傷害的“一禁、二必須、三定、四不準”進行操作。(內容后附)

五、電氣操作人員及施工用電應熟知并按照防止觸電傷害的十項基本安全操作要求進行作業。(內容后附)

六、架子工在搭設腳手架時必須嚴格按腳手架搭設方案進行作業,且在接主桿時必須兩面人同時操作,并配備專人指揮。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作業層必須滿鋪腳手板、嚴禁出現探頭板,作業層板下用16#鉛絲綁扎水平網(隨層網)。

七、拆除模板時必須填寫拆模報告經工長及各段負責人以及經安全員檢查后確認拆模安全措施以按下面第八條的規定落實到位后方可作業,否則因拆模造成落物、擊打等安全事故一切后果由私自拆模者自行承擔。

八、拆除每層模板前必須周邊外用密目網,內用大眼網重疊做雙層圍護。拆除模板處用安全網在兜一層不能使鋼模、鋼管直接落下,且拆除鋼管、鋼模必須有專人傳遞,不允許隨意拋擲,以防跌落網外傷人。(拆模安全措施如木工無法承擔時可由架子工代做圍護,但由木工負責一定的工費)

篇2:縣醫院防范處理醫療事故預案

縣人民醫院關于防范及處理醫療事故的預案

1、成立防范及處理醫療事故的領導小組

⑴組織機構

①人員組成: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②在醫務科設立患者投訴咨詢辦公室,由zz兼任辦公室主任。

⑵職責

①領導小組職責:根據“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和方案,監督、管理貫徹執行情況,防止醫療事故的發生。

②相關職能科室職責:

醫務科負責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監督管理,并接受患者的投訴和咨詢。對醫療事故爭議的相關科室按規定程序進行調查、核實,處理有關情況,并及時向總支、院辦報告醫療事故爭議的調查和處理情況,并負責全院醫務人員的安全培訓。

護理部負責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的監督管理和處理與護理有關的糾紛。

門診部負責門診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的監督管理和參與處理與門診工作相關的糾紛。

政工科負責醫務人員的執業資格和職稱審核。

總務設備科負責醫療器械質量、設備安全的監督管理和參與處理與醫療器械、設備安全相關的糾紛。

信息科負責醫療文書的保管及查閱工作。

保衛科負責維護醫院的正常醫療秩序和保護醫務人員的安全。

藥劑科負責藥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和參與處理與藥品有關的糾紛。

院感辦負責疾病控制方面的監督、管理,并參與處理與院感有關的糾紛。

2、防范措施

⑴、全院各科、各級、各類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常規、規范,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恪守職業道德,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并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加強與病人溝通,加強科間溝通。

⑵、醫院必須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定,明確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嚴格執行醫療、護理常規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落實各項醫療制度,做到管理工作制度化、技術操作規范化、各項設備正規化。

⑶、建立院、科二級質量安全管理組織,建立切實可行的醫療質量和管理方案,由相關職能科室對管理方案進行監督、檢查,并記錄。及時、妥善處理和反饋患者的投訴。對于存在的醫療安全隱患要及時整改。

⑷、各相關職能科室負責監督、管理本部門人員的執業情況,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3、處理措施

⑴、在院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全院各科各部門各司其職,發生醫療事故或爭議后,互相協調,互相配合,及時、正確、妥善的進行處置,并及時上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⑵、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應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并由科室負責人向相關職能科室報告,同時迅速地組織最強的技術力量及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避免或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進一步擴大。

⑶、對有可能發生糾紛或醫療事故者,相關科室應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相關資料,以便查閱;疑因輸液、輸血等原因引起不良后果的,應由醫患雙方立即對現場實物暫時封存保留,以備檢驗

⑷、根據事態的發展變化,各職能科室應迅速報送總支、院辦,以采取應對措施,積極妥善處理。

⑸、根據相關規定上報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篇3:中心醫院防范醫療事故預案

Z中心醫院防范醫療事故預案

為強化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消除醫療隱患,杜絕醫療差錯、事故發生,維護醫患雙方的利益,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根據《醫療事故實施條例》中有關要求,結合我院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成立院長領導下的包括:黨辦、醫務處、護理部、感染辦、病案室、各科室、藥械科及后勤處等多學科多部門的“防范醫療事故工作委員會”。

辦公室設在醫務處。

主任委員:**

副主任委員:**

委員:**

二、工作職責及工作范圍

黨辦:負責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工作。

行政辦公室:負責衛生管理法規、行政法規及醫院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宣傳教育工作。

醫務處、護理部:負責全院醫療質量的日常監督管理及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

感染辦:負責醫院內感染的監控及人員的培訓、宣教工作。

病案室:負責病歷的整理、分類、歸檔及質量的監控工作,同時負責患方對歸檔病歷的復印或復制的工作。

各科室:負責本科室的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隨時接受患方對醫療服務的投訴,并及時封存有關醫療爭議的資料及實物,告之患者的權力、義務與醫療事故處理的程序,向其提供咨詢服務。

藥械科:負責藥品質量的監控,評價新老藥物的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并向臨床科室反饋;監督醫院執行藥政法規的執行情況;負責全院醫療器械的日常維修和保養。

后勤處:負責對全院房屋、水電、氧氣、電梯、鍋爐等的維修及供應,確保醫療行為的正常進行。

防范醫療事故辦公室:負責與上級行政部門及有關機構的聯系,協調各部門的關系,并隨時接受各科室上交的醫療服務投訴,對全院醫療質量進行動態監控。

三、實施細則

1、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衛生管理法規、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

2、各科室應根據醫院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以科主任責任制為中心的崗位責任制,認真執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與手術分級管理制度。各級各類人員要注重醫德修養,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堅守工作崗位,做到按章辦事,違章必究。

3、嚴格執行衛生部制定的《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各級醫師的查房記錄或指示必須在病程記錄中明確無誤的顯示出來,上級醫師簽字認可。各種病歷書寫必須內容真實完整,描述準確無誤,分析科學有序,記錄及時清楚。科主任要嚴格把關,不允許有重大缺陷的病歷歸檔。

4、科室有關人員及病案室管理人員要加強對現病歷及歸檔病歷的管理,防止任何人涂改、偽造、銷毀、隱匿、搶奪、竊取病歷。①嚴禁病歷丟失,病歷用后及時入病歷柜,白天由值班醫生及主班護士共同管理,夜班由夜班醫生、護士負責管理。病歷丟失所造成的損失及責任由上述人員共同承擔。②病歷復印:患者及代理人申請復印病歷或公檢法機關申請復印病歷須經院醫務處登記(包括姓名、復印內容、身份證號、病歷號),并按衛生部《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查驗所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患者的身份證、被委托人的身份證、委托書),收取工本費后出據復印證,方能復印客觀病歷資料,復印后加蓋醫務處公章,主觀病歷資料不在復印之列。復印現病歷:科主任根據復印證安排其主管醫生或責任護士與患者或家屬到指定地點,復印其按“條例”時限完成病歷的相關內容。復印歸檔病歷,按“條例”要求可以復印20**年9月1日以后歸檔病歷,復印時,病案室工作人員根據復印證與患者或家屬到指定地點,按規定復印相關內容,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擅自查閱和復印病歷。

5、嚴格執行《醫療技術操作規范》,任何科室或個人不得隨意簡化或更改。一般診療技術操作前,要向病員及其家屬講明操作目的、意義及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反應和副作用,對危重病員或重要器官進行復雜的有創傷性的診療技術操作前,應對患者或家屬說明必要性、復雜性和危險性,并簽署同意書。

6、合理檢查、合理用藥,臨床上的一切治療方案及措施,要有適應癥,要有依據。

7、對危重病人的搶救必須及時,搶救措施得力,其交接班床前口頭交接并有文字記錄。危、急、重病人的搶救會診記錄、疑難與死亡病案討論,必須在院方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并出具書面記錄。對危重病人的病情變化或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要做到心中有數,要及時向病人家屬說明和記錄,必要時需科主任或上級醫務人員向病人家屬進行解釋,并請家屬在病程記錄中簽字。如果家屬拒絕搶救,應讓簽字承擔不搶救的后果,簽字后應盡快讓患者離開醫院,防止其它意外事件的發生。

8、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隱私權,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對患者的隱私應嚴格保密,不得隨意向無關人員泄露。

9、凡重大手術和科室開展新業務、新技術、重要臟器切除或截肢術,必須按規定由科主任簽字后報醫務處、主管院長批準后方可實施;如施行緊急手術又無家屬及關系人在場或其它特殊情況時,應向科主任、醫務科或總值班報告,經批準后方可實施手術。

10、術前準備充分,術前應檢查血常規、胸透和胸片、心、肝、腎功能。術前談話內容應詳細、全面,各種并發癥及危險因素應向患者及家屬交待清楚,解答患者及家屬的提問,并讓其履行簽字手續。術中需更改手術方式,須向科主任請示,同時要再次向患者家屬講明,談話內容須簽字。各種手術后切除的組織,應及時送病理檢查,明確診斷后,應記錄在病程中。輸血前應作五項檢查,輸血同意書應履行簽字手續。

11、各級醫師不得收治與執業類別不相符的病員,特殊情況下收治的患者,待診斷明確后,及時轉相關科室治療,不得以任何借口拒轉或拖延轉科時間。對一些特殊檢查(CT、MRI等)、特殊治療(包括應用貴重藥品等)醫療費用較高時,應及時向病人家屬解釋清楚,取得家屬的配合。

12、護理人員要做好“三查七對”,嚴格執行醫囑,按時巡視病房,認真觀察病情,書寫護理記錄,及時、準確地向醫師反映病員的病情變化,嚴格按《醫療技術操作規程》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對患者認真負責,醫、藥、技人員要認真執行各種查對制度;醫囑、處方、藥品、手術、輸血、收集標本以及簽發的各類報告等均按要求認真查對,以達到準確無誤,確保病人安全。

13、加強對搶救設備、手術器械和藥品等的管理,做到專人保管,經常檢查,及時維修,保證手術器械和設備的完好,確保治療搶救病人的需要。加強對麻醉科的管理,對各類手術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無菌制度,確保手術安全。

14、新上崗人員不經崗前培訓不得進入科室。科室對新上崗人員應抓好繼續學習,業務培訓及管理工作。經科室考核,確能單獨勝任工作時,由所在科室寫出申請,醫務處批準,方可享受處方權單獨值班,遇有疑難問題時,應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共同處理。科室必須加強對進修實習人員的管理,進修實習生書寫的各種醫療文件,必須經帶教老

師認真審查修改簽名認可或作補充記錄(具體參照病歷書寫規定執行),其參加手術或進行各項診療操作,必須經帶教老師同意并進行現場指導,帶教老師對其醫療行為負有全部責任。

15、門診及病房首診醫師對接診病員的檢查、診斷、會診、處置、病歷書寫、轉科負有責任。接到120急救電話,5分鐘內出車,急危重病人到院后,接診醫師必須在5分鐘內開始處置,并迅速報告上級醫師,需要入院,轉送途中必須有醫護人員陪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病人。

16、全院全體工作人員要相互支持,團結協助,不相互拆臺。對其它科室或人員發生的糾紛,有關工作人員不得將真象隨意、過早泄露給病人或家屬,以免糾紛擴大、復雜化。更不能在醫患之間拔弄是非,或借病員之口達到報復個人之目的,制造醫療糾紛。

17、違反衛生部醫德醫風規范,對患者屢次投訴服務態度差,并經查證屬實的醫護人員,除按有關規定處理外,應及時調離臨床一線,進行離崗培訓,以觀后效。

18、建立醫療事故病案討論制度和全院通報制度,強化醫務人員的責任心,保證醫療質量。

19、科室發生或發現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后,應在2小時內向醫務處和院領導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當事醫務人員的姓名、專業、技術職務;患者姓名、性別、就診或轉入院時間、治療經過、目前狀況;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發生的時間、經過采取的醫療救治措施。醫務處接到報告后,要及時調動相關科室的技術力量,采取必要的醫療救治措施,防止損害后果擴大。并及時組織調查,判定其行為是否構成醫療事故,按衛生部《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報告制度的規定》于12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報告。

20、本預案最終解釋權歸**市中心醫院。

21、本預案自20**年9月1日起執行。

上述細則,全體工作人員要認真執行,對違犯者視情節輕重給予檢查、停職、行政處分等處理,同時要追究科室負責人的有關責任。

附:1、授權同意書;

2、術前談話記錄;

4、死亡送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