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作業施工安全技術
1.高處作業的定義、分類與分級
(1)高處作業的基本定義
《高處作業分級》(GB/T3608--93)規定: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稱為高處作業。所謂墜落高度基準面,即通過可能墜落范圍內最低處的水平面。如從作業位置可能墜落到的最低點的地面、樓面、樓梯平臺、相鄰較低建筑物的屋面、基坑的底面、腳手架的通道板等等。
以作業位置為中心,6m為半徑,劃出一個垂直于水平面的柱形空間,此柱形空間內最低處與作業位置間的高度差稱為基礎高度?;A高度以A表示。
以作業位置為中心,可能墜落范圍半徑為半徑劃成的與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間,稱為可能墜落范圍。
(2)高處作業的作業高度
作業區各作業位置至相應墜落高度基準面的垂直距離的最大值,稱為該作業區的高處作業高度。簡稱作業高度,以H表示。
作業高度越高,危險性也就越大,按作業高度,將高處作業分為2--5m;>5~15m;>15—30m及>30m四個區域。高處作業可能墜落范圍用墜落半徑(R)表示,用以確定不同高度作業時,其安全平網的防護寬度。墜落半徑與高處作業的基礎高度^相關,如表10—1所示。
高處作業基礎高度(h)
墜落半徑(m)
高處作業基礎高度(h)
墜落半徑(m)
2-5m
3
15-30m
5
5-15m
4
>30m
6
(3)高處作業分類與分級
高處作業分為A、B兩類。其中,存在下列九類直接引起墜落的客觀危險因素的為B類高處作業:
1)陣風風力六級(風速10.8m/s)以上;
2)《高溫作業分級》(GB4200)規定的Ⅱ級以上的高溫條件;
3)氣溫低于10攝氏度的室外環境;
4)場地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
5)自然光線不足,能見度差;
6)接近或接觸危險電壓帶電體;
7)擺動,立足處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致使作業者無法維持正常姿勢;
8)搶救突然發生的各種災害事故;
9)超過《體力搬運重量限值》(gB12330)規定的搬運。
不存在上述九類中的任一種客觀危險因素的高處作業為A類高處作業。兩類高處作業都按作業高度的不同分為4個級別,如表10-2所示。
(4)高處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
高處作業極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也容易因高處作業人員違章或失誤,發生物體打擊事故,結構安裝工程的高處作業,還可能發生起重傷害事故。
2.高處作業基本安全要求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對工業與民用房屋建筑及一般構筑物施工時,高處作業中臨邊、洞口、攀登、懸空、操作平臺及交叉等項作業,以及屬于高處作業的各類洞、坑、溝、槽等工程施工的安全要求作出了明確規定。
(1)高處作業的基本安全規定
1)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須列入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
2)單位工程施工負責人應對工程的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負責并建立相應的責任制。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
3)高處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4)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以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
5)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6)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人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應隨時清掃干凈;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廢料均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7)雨天和雪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均應及時清除。對進行高處作業的高聳建筑物,應事先設置避雷設施。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暴風雪及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
篇2:施工現場高處作業安全帶使用管理規定
1、凡在離地面高度基準面2M及以上的高處作業,均視為高處作業;
2、安全帶的掛鉤或繩子應掛在結實牢固的構件或專為掛安全帶用的鋼絲繩上,安全帶應有雙保險,同時系掛并應采用高掛低用的方式。禁止系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體上(如隔離開關支持絕緣子、瓷橫擔、未經固定的轉動橫擔、線路支柱絕緣子、避雷器支柱絕緣子)。
3、安全帶嚴謹采用低掛高用的形式,高處作業如安全帶無固定掛處,應拉設安全繩(滿足強調的鋼絲繩或尼龍繩),把安全帶掛在安全繩上,如在臺架最上層的中間作業,安全帶無法掛在電桿上,掛在臺架上又不能滿足高掛低用原則,此時應在作業上方兩條桿之間拉設一條安全繩,將安全帶掛在安全繩上。
4、上下桿塔或者在桿塔上作業移動過程中,不得失去安全帶的保護;
5、登桿塔前應檢查安全帶繩帶有無變質破損現象,檢查有無試驗合格標簽及合格標簽是否在合格有效期內;
篇3:施工高處作業吊籃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本市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吊籃(以下簡稱“吊籃”)的安全監督管理,規范吊籃租賃、安裝、拆卸、使用行為,防止和減少吊籃作業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吊籃租賃、安裝、拆卸、使用管理,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杭州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負責全市受監工程吊籃的管理工作。各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負責對本轄區內受監工程的吊籃實施監督管理。
第四條吊籃租賃單位應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后,方可對外出租。吊籃產權單位在租賃(使用)設備前,必須到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設備產權登記備案手續,方可租賃(使用)。
出租吊籃時,租賃單位應當與使用單位簽訂租賃合同、安全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責任。租賃合同中應當明確使用單位不得轉租吊籃等內容。
第五條租賃單位購置的吊籃必須具有生產資質的廠家生產的產品。出租或使用的吊籃應當具有產品合格證、產品型式檢驗報告和使用說明書,嚴禁使用不合格產品。
租賃單位應建立健全吊籃的安全技術檔案。
第六條租賃單位應派專業人員(也可委托安裝單位派人)負責吊籃設備日常使用的維修保養和檢查工作,確保吊籃的安全技術性能和安全裝置符合規范標準要求。
第七條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吊籃,不得出租、使用:
(一)屬于國家和本市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
(二)超過安全技術標準、制造廠家及有關要求規定的使用年限的;
(三)經檢驗達不到國家和行業安全技術標準規定的;
(四)沒有齊全有效的安全保護裝置的。
第八條吊籃的安裝和拆卸工作應當由相應資質的安裝單位負責裝拆。無安裝資質的租賃單位和使用單位不得安裝、拆卸吊籃。吊籃安裝、拆卸作業人員應持有《登高架設作業資格證》,方可上崗作業。
第九條吊籃安裝單位應當履行下列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一)吊籃安裝、拆卸前,安裝單位應當制定安裝、拆卸專項方案,并報使用單位、總承包單位和監理單位審核,同時應對安裝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二)施工高度50米及以上的建筑幕墻安裝工程采用高處作業吊籃的,應將吊籃安裝、拆卸方案納入建筑幕墻安裝工程方案并經專家論證,方可實施。
(三)吊籃安裝和拆卸作業,應設置警戒區,安裝單位指派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和監督,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第十條吊籃安裝完畢并自驗合格后,報法定檢驗檢測機構檢測。檢測合格后,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安裝單位、租賃單位、使用單位、監理單位進行驗收,并填寫《高處作業吊籃安裝驗收表》和《杭州市建設工程高處作業吊籃安裝使用登記表》,自檢測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內,到工程受理的監督機構登記備案。
吊籃在同一施工現場進行二次移位安裝后,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安裝單位、租賃單位、使用單位、監理單位進行驗收,填寫《高處作業吊籃安裝驗收表》,存現場備查。第十一條使用單位應當履行下列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一)審查安裝單位的營業執照,吊籃的產品合格證及產品型式檢驗報告,審查安裝、拆卸專項施工方案,審查安裝、拆卸人員的資格證書。
(二)制定吊籃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吊籃使用的操作規程,并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周圍環境以及季節、氣候的變化,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三)督促租賃單位(安裝單位)專業人員對吊籃進行日常檢查和維修保養。每班作業前,使用單位人員應對吊籃進行一次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
(四)對吊籃作業人員進行崗前安全生產教育和操作安全技術交底。并配備齊全有效的安全防護用品。
(五)停用5日以上的吊籃使用前,應對吊籃實行專項檢查并有檢查記錄。
第十二條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履行下列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一)工程實行總承包的,施工總承包單位應與吊籃使用單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各自的安全責任。
(二)審查租賃單位、安裝單位和使用單位的資質證書或營業執照,吊籃的產品合格證及產品型式檢驗報告;審查安裝、拆卸專項施工方案,審核吊籃安裝人員和操作人員的資格證。
(三)提供和保證施工現場達到吊籃安裝、拆卸所需的車輛進出場條件和安裝、拆卸安全條件,并提供臨時用電電源。
(四)組織安裝單位、租賃單位、使用單位和監理單位對安裝后的吊籃進行驗收。
(五)監督使用單位對吊籃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督促租賃單位(安裝單位)對吊籃進行日常檢查和定期維修保養,派安全管理人員對現場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或要求相關單位整改。
第十三條吊籃操作人員須經專業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取得上崗證后方可操作。
第十四條吊籃作業時,嚴禁超載。吊籃上宜設置超載保護裝置。嚴禁使用與說明書規格不符的超長吊籃。作業時,吊籃下方嚴禁站人,嚴禁交叉作業。
第十五條操作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標準規范、操作規程及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嚴禁違章操作。
操作人員在作業中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第十六條在每班作業前,操作人員應當對吊籃進行檢查,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時,應當告知維修人員立即處理,排除事故隱患或不安全因素后,方可使用吊籃。
第十七條吊籃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時,操作人員應當立即停止使用,消除故障和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十八條安全鎖必須在有效標定期內使用,有效標定期不大于一年。安全鎖應由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驗。檢驗標識應粘貼在安全鎖的明顯位置處,同時應在安全管理資料中存檔。
第十九條吊籃操作人員應當配備獨立于懸吊平臺的安全繩及安全帶或其它安全裝置。
安全繩應當固定于有足夠強度的建筑物結構上。嚴禁將安全繩、安全帶直接固定在吊籃結構上。第二十條對作業環境的要求:
(一)嚴禁在大霧、暴雨、大雪等惡劣氣候條件下進行作業。
(二)工作處陣風風速大于8.3m/s(相當于5級風力)時,操作人員不準上懸吊平臺。
(三)有架空輸電線場所,吊籃的任何部位與輸電線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10m。如果條件限制,應當與有關部門協商,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方可使用吊籃。
(四)禁止夜間施工。
(五)施工范圍下方如有道路、通道時,必須設置警示線或安全護欄,并且在周圍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并派專人監護。
第二十一條利用吊籃進行電焊作業時,嚴禁用吊籃做電焊接線回路。吊籃內嚴禁放置氧氣瓶、乙炔瓶、電焊機等易燃易爆品。
在外墻上施焊、打玻璃膠等作業,應對吊籃工作鋼絲繩和安全鋼絲繩實施隔離防護,對使用中粘附到鋼絲繩上的玻璃膠帶紙、涂料、水泥等污物應及時清理干凈。
第二十二條嚴禁將吊籃用作垂直運輸設備。作業人員必須在地面進出懸吊平臺,嚴禁作業人員從窗口出入。嚴禁作業人員從一懸吊平臺跨入另一懸吊平臺。
第二十三條配重有質量標記,應準確牢固地安裝在懸掛機構的配重穿桿上,并具有防挪移措施。
第二十四條工作鋼絲繩和安全鋼絲繩的尾端固定應牢固、可靠。應設置安全環,繩夾數量為4只。間距、固定方式應符合GB5976-86鋼絲繩夾的有關規定。并嚴格執行GB5972鋼絲繩報廢規定。
第二十五條吊籃用電應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規范JGJ46-2005要求,設置開關箱。
第二十六條維修和拆卸吊籃時,應先切斷電源,并在顯著位置設置“維修禁用”和“拆除禁用”的警示牌,并指派專人值守。
第二十七條監理單位應當監督檢查吊籃的使用情況,發現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相關單位整改。對拒不整改的,應當及時向建設單位或有關監督部門報告。
第二十八條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部門應采取巡查、抽查方式對吊籃的安裝、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安全隱患時,監督部門應當責令責任單位進行整改;責任單位對安全隱患未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的,將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并依據市建委關于《杭州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記錄記分標準》,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進行信用扣分。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的法律責任。
杭州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
二○一○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