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主立井下段井筒受井壁側壓影響,局部地點開裂、破碎鼓出,造成井壁變形,井筒局部斷面縮小,已對提升安全造成威脅。為此,經礦安全辦公會研究決定,對立井進行維修、加固,為了確保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如下:
一、施工前準備
1、由測量放出井筒中心線,施工隊按中心線進行維修施工。
2、備齊所需的各種材料和工具。
二、施工順序:
井筒由上向下逐段施工。
三、支護規格:
井筒支護材料為:井圈、錨桿、錨網、混凝土。井圈選用200mm的槽鋼加工而成,錨桿選用直徑20mm螺紋鋼,長度2m,錨網選用直徑8mm鋼筋加工,每片規格為1000mm×1000mm,網眼為100mm×100mm,
井筒在維修時,采用噴漿,注漿等措施使支架與圍巖形成一個穩定的整體,以提高抗壓能力。噴漿混凝土標號c50,采用標號525#的優質水泥、中粗沙、瓜子片。
四、錨網噴施工應符合以下要求
1、井筒錨網噴應由上段向下段進行,每循環不大于2m。
2、錨網與錨網之間用鐵絲扎捆牢固。
3、錨桿外露≤50mm,錨桿墊板規格:150mm×150mm×10mm。
4、打眼前,要橇掉井壁活矸,用厚度50mm大板在罐籠上棚好腳手板,腳手板固定必須牢靠。鉆眼時應按標定的眼位鉆進,鉆完后將眼內的巖粉和積水吹凈。
5、錨桿眼應做到當班眼當班錨,打一個眼,錨一個眼。安裝錨桿前應將眼內的巖粉和積水吹凈,吹孔時眼孔方向不得有人。然后將錨固劑緩慢送到眼底,樹脂錨固劑攪拌時間不少于30秒,等30分鐘后,方可擰緊螺母。停止攪拌后應用小木楔臨時固定桿體,夠一片錨網時,要及時掛網,然后再上緊托板螺絲,錨網與錨網之間必須用鐵絲扎緊。錨桿預緊力180n?m,抗拔力120kn。
6、錨桿眼角度應垂直井壁周邊輪廓。
7、錨網噴段如片幫時,錨桿托盤必須緊貼錨網然后噴射砼成形,嚴禁噴層內用矸石充填。
8、井壁使用風錘配直徑32mm鉆頭鉆孔,每孔使用z2355樹脂藥卷3卷。
9、噴射混凝土過程中應根據出料量變化及時調整給水量,保證水灰比準確,噴射的混凝土無干斑、無流淌、粘著力強、回彈少。
10、噴漿時,及時將回彈料清理干凈,避免回彈料凝固。
五、主立井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維修人員必須具有兩年以上的煤礦井下工作經驗,并有一定的維修技術,且不得酒后作業。
2、維修前必須對地面主井口周圍應清掃一遍,施工時要安專人把“警戒”。
3、維修前,機電首先要對上下口、絞車房的信號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信號靈敏、可靠、準確無誤。對絞車的制動及各種保護系統全面檢查,確保絞車性能完好,確保提升安全。
4、每班施工前,作業人員必須佩帶保險帶,保險帶必須栓在提升鋼絲繩上,人員站穩在罐帽上從上向下認真檢查井壁上及行人梯子間的浮矸和其它物件,進行掃除清理后,方可進入施工地點施工。
5、施工前,要先對施工段以下的電纜、管線、設施進行保護,以免造成損壞。
6、施工時,施工人員佩帶的安全帽要拴系結實,佩戴的保險帶必須拴在牢固的構件上。所用的工具及材料,用繩拴牢,防止掉落。
7、井下要在南北馬頭門及清理繞道設置警戒,施工期間,任何人員在沒有聯系清楚并得到允許不得進入下井口。
8、施工時,必須在罐籠頂部蓬上護頂大板,大板要捆綁牢固,防止因施工振動造成井壁中異物墜落傷人。
9、施工地點要搭牢固的腳手架。
10、挖除壞井壁時,挖好一圈后,及時上上井圈。架圈時,應先從下打鐵道橛子,把第一道井圈平放在上面,定出錨桿孔裝配錨桿,打錨桿眼,并掛上錨網,上緊錨桿,把第一道井圈固定。圈與圈與接頭之間用螺栓固定。
11、井壁每500mm固定一道圈,每一米進行聯接,等到維修約2m時,開始進行噴漿支護,依次進行。
12、井筒施工期間,主立井上、下口的信號把鉤工、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堅守工作崗位,不得離崗或從事其它工作。
13、跟班隊長和安全員要現場盯班,抓質量和安全。每班施工結束前,必須檢查是否有安全隱患并給下一班隊長、班長交代清楚。
六、未盡事項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中的規定。
篇2:立井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主立井下段井筒受井壁側壓影響,局部地點開裂、破碎鼓出,造成井壁變形,井筒局部斷面縮小,已對提升安全造成威脅。為此,經礦安全辦公會研究決定,對立井進行維修、加固,為了確保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如下:
一、施工前準備
1、由測量放出井筒中心線,施工隊按中心線進行維修施工。
2、備齊所需的各種材料和工具。
二、施工順序:
井筒由上向下逐段施工。
三、支護規格:
井筒支護材料為:井圈、錨桿、錨網、混凝土。井圈選用200mm的槽鋼加工而成,錨桿選用直徑20mm螺紋鋼,長度2m,錨網選用直徑8mm鋼筋加工,每片規格為1000mm×1000mm,網眼為100mm×100mm,
井筒在維修時,采用噴漿,注漿等措施使支架與圍巖形成一個穩定的整體,以提高抗壓能力。噴漿混凝土標號C50,采用標號525#的優質水泥、中粗沙、瓜子片。
四、錨網噴施工應符合以下要求
1、井筒錨網噴應由上段向下段進行,每循環不大于2m。
2、錨網與錨網之間用鐵絲扎捆牢固。
3、錨桿外露≤50mm,錨桿墊板規格:150mm×150mm×10mm。
4、打眼前,要橇掉井壁活矸,用厚度50mm大板在罐籠上棚好腳手板,腳手板固定必須牢靠。鉆眼時應按標定的眼位鉆進,鉆完后將眼內的巖粉和積水吹凈。
5、錨桿眼應做到當班眼當班錨,打一個眼,錨一個眼。安裝錨桿前應將眼內的巖粉和積水吹凈,吹孔時眼孔方向不得有人。然后將錨固劑緩慢送到眼底,樹脂錨固劑攪拌時間不少于30秒,等30分鐘后,方可擰緊螺母。停止攪拌后應用小木楔臨時固定桿體,夠一片錨網時,要及時掛網,然后再上緊托板螺絲,錨網與錨網之間必須用鐵絲扎緊。錨桿預緊力180N?m,抗拔力120KN。
6、錨桿眼角度應垂直井壁周邊輪廓。
7、錨網噴段如片幫時,錨桿托盤必須緊貼錨網然后噴射砼成形,嚴禁噴層內用矸石充填。
8、井壁使用風錘配直徑32mm鉆頭鉆孔,每孔使用Z2355樹脂藥卷3卷。
9、噴射混凝土過程中應根據出料量變化及時調整給水量,保證水灰比準確,噴射的混凝土無干斑、無流淌、粘著力強、回彈少。
10、噴漿時,及時將回彈料清理干凈,避免回彈料凝固。
五、主立井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維修人員必須具有兩年以上的煤礦井下工作經驗,并有一定的維修技術,且不得酒后作業。
2、維修前必須對地面主井口周圍應清掃一遍,施工時要安專人把“警戒”。
3、維修前,機電首先要對上下口、絞車房的信號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信號靈敏、可靠、準確無誤。對絞車的制動及各種保護系統全面檢查,確保絞車性能完好,確保提升安全。
4、每班施工前,作業人員必須佩帶保險帶,保險帶必須栓在提升鋼絲繩上,人員站穩在罐帽上從上向下認真檢查井壁上及行人梯子間的浮矸和其它物件,進行掃除清理后,方可進入施工地點施工。
5、施工前,要先對施工段以下的電纜、管線、設施進行保護,以免造成損壞。
6、施工時,施工人員佩帶的安全帽要拴系結實,佩戴的保險帶必須拴在牢固的構件上。所用的工具及材料,用繩拴牢,防止掉落。
7、井下要在南北馬頭門及清理繞道設置警戒,施工期間,任何人員在沒有聯系清楚并得到允許不得進入下井口。
8、施工時,必須在罐籠頂部蓬上護頂大板,大板要捆綁牢固,防止因施工振動造成井壁中異物墜落傷人。
9、施工地點要搭牢固的腳手架。
10、挖除壞井壁時,挖好一圈后,及時上上井圈。架圈時,應先從下打鐵道橛子,把第一道井圈平放在上面,定出錨桿孔裝配錨桿,打錨桿眼,并掛上錨網,上緊錨桿,把第一道井圈固定。圈與圈與接頭之間用螺栓固定。
11、井壁每500mm固定一道圈,每一米進行聯接,等到維修約2m時,開始進行噴漿支護,依次進行。
12、井筒施工期間,主立井上、下口的信號把鉤工、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堅守工作崗位,不得離崗或從事其它工作。
13、跟班隊長和安全員要現場盯班,抓質量和安全。每班施工結束前,必須檢查是否有安全隱患并給下一班隊長、班長交代清楚。
六、未盡事項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中的規定。
篇3:副立井絞車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保證副立井提升機維修和設備更換的順利進行,確保施工及作業人員安全,特制定了《副立井絞車維修安全技術措施》,望所有參加施工人員認真貫徹執行。
一、?施工時間
?時間:2012年8月20日至2012年9月10日
二、?施工地點
?地點:長治仙泉煤業有限公司副立井絞車房
三、施工主要負責人:
1、施工負責人:趙廣德
2、技術負責人:李國文
3、安全負責人:王進軍
4、機電負責人:馬四旦
四、檢修項目:
1、深度指示器檢查,檢查減速機油質情況。
2、液壓系統檢查、清洗,液壓站清洗加油,處理漏油的管路、四通閥和五通閥。
3、檢修緩沖裝置、失重保護、防墜落保護。
4、對井架天輪進行檢查、維修、軸承加油。
5、對提升機電機做三項平衡試驗及絕緣阻值測試。
6、對提升機雙回路供電線路進行絕緣阻值測試。
7、對鋼絲繩進行檢驗。
8、對提升機井上下信號系統進行恢復。
9、恢復提升機超速保護、減速保護、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過卷保護、松繩保護、閘瓦磨損保護、繩速保護、故障記憶、過負荷欠電壓保護、電動機過流保護、漏電保護保護顯示及提升機所要求具備的各項保護功能。
五、檢修技術要求及施工方法:
1、嚴格按照《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和《煤礦安全規程》中提升機部分的規定嚴格進行檢修。
2、機運部派專人進行現場監督指導。
3、技術負責人對安裝、調試技術要求進行把關,嚴格按照提升機技術規格進行檢修與安裝。
4、機電負責人對所要更換的配件進行質量驗收把關,嚴禁出現不合格品。
5、需更換的零配件,安裝前應認真檢查,核對其規格型號,不得隨意使用其它型號的配件。
6、各聯接件應齊全、牢固、無松動,減速箱、液壓系統不漏油。
7、盤形閘與制動盤間隙不大于2㎜,制動時不得發生彈性擺動。
8、對提升機控制系統的測速電路、轉速輸入電路、主控電路、自校信號源電路、計數器清零電路、信號閘門電路、計數顯示電路、預置電路、零速復位電路、深度指示器失效信號輸入電路、失效保護電路、低速封鎖電路、減速點記憶電路、近井口記憶電路、減速保護電路、超速保護電路進行精確調校,達到精確要求。
9、速度傳感器的檢修與安裝:將傳感器支架固定在相對磁鋼的位置,調整傳感器的作用面與磁鋼面距離在3-6mm之間并保證所有磁鋼中心與傳感器作用面中心對準。
10、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傳感器的檢修與安裝:在牌坊式深度指示器從動絲桿下端的光桿上安裝小磁鋼,與傳感器兩面平行,兩面間距保護在4-8mm之間,小磁鋼只能裝個數以絞車大于0.8米/秒運行時深度指示不誤動作為準。
11、自動減速雙向傳感器的檢修與安裝應注意雙向傳感器與儀器內部電路構成判向電路,磁鋼只有按一定方向通過傳感器時,才能執行減速,因此安裝時應注意有效運行方向。
12、主電路、控制電路、儀器儀表的連線,確保緊固無氧化,保證電路運行可靠。
13、儀器外殼、操縱臺外殼、電機外殼接地與提升機房接地總線可靠連接。
14、對于檢驗的鋼絲繩,檢驗不合格時必須進行更換。
15、井架天輪繩槽磨損超過規定值必須更換。
16、提升系統所有標準,應符合《國家煤礦安全規程》以及《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有關規定。
六、試運行要求及方法:
1、試運行時,應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2、試運行時,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機電負責人必須在現場對檢修工作進行質量驗收把關。
3、空載、重載分別試運行2小時。
4、試運行時,應認真觀察壓力表情況,軸承溫度及潤滑系統是否正常。
5、試運行時,提升機司機要集中精力,隨時應對突發情況發生,采取正確有效地措施。
6、試運行時,監護人要時刻監護司機的操作行為,以及觀察設備的運轉情況。
7、機電負責人認真檢查電氣線路是否存在電氣隱患,觀察儀器儀表是否工作正常。
8、認真觀察機械運轉部分的運轉情況,聲音及制動情況有無異常。
9、調整閘門電路,使儀器顯示的繩速等于絞車額定最大繩速。
10、根據礦井實際提升速度要求對超速保護、近井口超速保護進行預置。
11、繪制出提升機制動系統圖、電氣系統圖、提升裝置的技術特征,并制作成牌板懸掛在提升機房內。
12、本單位驗收合格后,通知礦相關負責人對提升機進行驗收,直至達到礦方要求及行業標準。
13、做好檢修記錄、儀器儀表檢驗記錄、保護試驗記錄、鋼絲繩驗繩記錄并對負載電流檢測是否正常,報礦機電部歸檔管理。
七、施工安全措施:
1、參加檢修人員在檢修前必須學習本措施并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應了解檢修內容及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所有現場作業人員必須聽從現場負責人的統一指揮,搞好自主保安及相互保安。
3、參加檢修人員應熟悉設備結構及工作性能,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及檢修工藝,熟知《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
4、施工安全負責人必須在現場進行安全監督檢查,嚴格管控工作現場,杜絕存在安全隱患。
5、檢修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將檢修所用材料、配件、工具及安全用具準備齊全,并由專人對安全用具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安全施工。
6、檢修前應將人行車摘鉤,絞車制動,切斷高壓及低壓控制電源。
7、停電后,應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警示牌,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
8、對供電線路進行檢測時,停上級電源,掛停電牌,并設專人看護。測試工作完成后,確認無誤方可進行送電。嚴禁約時、喊話停送電,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制度。
9、零部件在拆卸時應做好標記,不能隨意亂放,并由專人做好記錄,清洗零部件時工作場所嚴禁煙火,清洗后的廢油及棉紗應放在容器內,集中處理。
10、利用導鏈起吊時,起吊前應檢查起吊用具是否安全可靠,保持起吊中心與起重物重心一致,嚴禁將手、腳放在起重物下方,嚴禁在重物下方進行作業。拉鏈時,應緩慢平穩,保持拉鏈方向與鏈輪一致,起重架不能歪斜,腿下應采取防止重心偏移的措施。
11、檢修完畢,清理現場,認真檢查,看是否有其它用具遺留在檢修設備內。
八、危險源辨識
1、檢修液壓系統時,高壓液體噴出傷人。
2、電路檢修時,觸電傷人。
3、起吊重物時,起吊物墜落傷人。
4、共同搬抬物件時,摔倒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