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采工作面過高冒區安全技術措施

綜采工作面過高冒區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4167

于1051綜采工作面機、風巷在掘進期間出現冒頂,分別是f8~f9測點之間,冒高3米,長17米。機巷j9測點前34米處冒高3米,長11米。j8測點前7米處冒高3米,長54.4米。j1測點前6米處冒高3~5米,長50米。給采面回采造成一定影響。為確保采面安全通過高冒區,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1、采面推距高冒區30米前,先將過高冒區過需用的支護材料準備到位,并分類堆放整齊。

2、需準備的支護材料為:3.15~3.5米單體液壓支柱,4.2米工字鋼梁,1.2~1.5米背木。

3、采面推距風巷f8~f9測點20米時,用單體柱配合金屬絞接頂梁一梁一柱將超前支護延伸17米,對高冒區進行提前支護。

4、支護時,單體柱必須支在工字鋼位置,絞接頂梁必須連接,并將偏銷插好。

5、如工字鋼棚腿出現錯口或歪扭嚴重時,必須用單體柱或直徑不小于16?m圓木靠棚腿打點柱進行支護。

6、采面推距機巷高冒區20米時,先用3.15~3.5米單體液壓單體柱配合3.5~3.8米工字鋼梁在拱型棚間加棚進行支護。支護時為一梁二柱。

7、架設工字鋼棚時,操作人員不得少于3人,不得使用失效的單體液壓支柱。

8、開始架棚時,第1架和第2架工字棚架好后,工字鋼梁至拱頂用背木接實,第3棚起架好一棚接頂一棚。

9、用背木接頂前,單體柱和工字鋼必須用鐵絲拴牢加固,嚴防倒棚,頂接好后,再將單體柱升緊。

10、架棚時,單體柱不得打在浮煤、浮矸上,不得出現前傾后仰。

11、架棚時,不得開動皮帶,抬工字鋼人員必須站在皮帶兩幫(一人站皮帶里幫,一人站在皮帶下幫),所有操作人員嚴禁站在皮帶上作業。

12、工字鋼棚架設好后,及時打超前支護進行支護。

13、采面推至拱型棚處時,靠高幫煤壁(730機頭前)空幫地點先進行刷幫,用單體柱配合工字鋼梁架走向棚進行支護,支護時為一梁二柱,并用背木將頂背實。

14、架棚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并有專人觀山。支護時必須找好退路,并確保退路暢通。

15、采面推至拱型棚處時,先將拱型棚高幫梁腿連接構件螺絲卸掉后,將棚腿取出。

16、取棚腿時,先對煤幫進行全面檢查,并用長柄工具將活矸找掉,取棚腿時要有專人觀山,發現危險時立即將人員撤出。

17、切頂線至拱型棚位置時,將機巷下幫梁腿連接構件螺絲卸掉后,再進行回收。卸連接構件螺絲時,人員要站在支護完整的工字鋼棚后面進行操作,作業人員必須找好退路,并保證退路暢通。

18、其它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1051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相關規定。

篇2:高冒點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騰達礦業技改建設工程多為半圓拱形巷道,施工斷面較大,在掘進施工過程中,當遇到小斷層構造時,頂板完整性將變差,滑面和裂隙較為發育,容易出現冒頂,形成高冒點,為保證施工安全,特編制預防處理高冒點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準備

1、準備好施工所需要的物料及搗桿等工具。

2、對施工隊伍進行技術培訓,認真學習、貫徹本措施,使其掌握施工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項。

3、將施工中使用的中腰線延伸至工作面,保證中腰線準確無誤。

4、將主暗斜井井筒內的材料、設備等物料進行整理,保證后路暢通。

5、將綜掘機兩側清理干凈,確保出入工作面的道路暢通。

三、處理高冒點方案的順序和方式

1、停止工作面垮落巖石的清理避免冒頂區繼續擴大,增大處理冒頂的難度和風險。

2、準備處理冒頂所需的材料,安排好有技術水平和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和隊伍。

3、清理頂部的松動煤體,用搗桿等長把工具(長度不得小于3m)找掉頂板活動的煤體,對冒頂區域煤層進行噴漿封閉。噴漿后對冒頂區域的頂板進行錨網支護,錨桿采用¢20×2250mm等強錨桿,電焊平網¢6×1000×2000mm。

4、冒頂區域錨網噴支護后,用25U型鋼拱形鋼支架進行支設,在25U型鋼拱形鋼支架上采用阻燃材料打“井”字型垛接頂,采用短掘短支的方法通過冒頂區,一次掘進一架鋼支架間距的距離(根據現場情況適當縮小鋼支架間距)。

5、施工過程中,超前支護采用¢32×2000mm管縫錨桿,配套鉆頭¢32mm,傾角按0°超前打入,間距200mm,前后排應錯開排列。支護寬度超過揭露煤層寬度的兩端不得小于0.6m。當前方高冒點頂板煤體較破碎時,可使用撞楔預先打入前方高冒點內,撞楔用不低于1米長的2寸鋼管制作而成,一頭做成扁頭楔子,扁頭朝向前方迎頭頂板上方水平打入,撞楔間距不超過200mm。

6、冒頂區永久支護采用25U型鋼拱形鋼支架+阻燃材料+金屬網支護,鋼支架結構為“五合一”,每個接口采用2到卡蘭連接。金屬棚間采用剛性連接,采用¢22mm螺紋鋼拉鉤連接,每架3道,棚間距600mm;拱部鋪設電焊平網,規格¢6×1000×2000mm,網格100×100mm,采用綁扎方式連接,搭接長度100mm。

四、安全技術措施

1、項目部必須安排有經驗和技術水平好的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項目部管理人員必須每班帶班進行作業。

2、加強頂板管理。施工前需要敲幫問頂,觀察周圍頂板支護情況,確保安全后,方可處理冒頂,處理冒頂時必須有專人觀察頂板情況。

3、出現頂板來壓預兆、響聲、頂板掉渣、離層等冒頂預兆時,人員必須立即撤出到安全的地點,待頂板穩定后,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工作,嚴禁在頂板有威脅的情況下強行蠻干。

4、嚴格通風瓦斯管理,處理冒頂區域必須正常通風,瓦檢員必須對冒頂區進行瓦斯檢測,當瓦斯濃度大于0.8%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所有人員撤離至安全地點,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處理,確保施工條件符合規定后方可繼續施工。

5、處理冒頂前,必須提前對冒頂地點后方10米內的鋼支架先進行加固,螺絲上緊,拉鉤上齊,必要時根據情況,需進行噴漿等措施對冒頂地點后方10米內的支架進行加固。

6、處理冒頂前,要把障礙物清理干凈,確保退路暢通,并在冒頂區域用長把工具找頂,將頂板松動、離層的煤體找掉后對頂板錨噴支護,防止冒頂區域擴大。

7、處理冒頂時,跟班隊長、班長必須現場指揮,項目部抽調至少2人以上的老工人配套作業,1人工作、1人監視頂板,發現有頂板垮落、片幫預兆時,要將人員立即撤至安全地點。任何人員不得進入空頂區,處理冒頂時要保證后路暢通。

8、每班必須有瓦斯檢查員對該處有害氣體進行檢測,發現異常必須先處理再施工。冒落高度在1米以上時,每次鉸架前要先檢查瓦斯,嚴禁瓦斯超限作業。同時將風筒延伸至冒頂區,保證接頂施工中有足夠的風量。

9、處理冒頂時,所有人員要相互協調好,齊心協力,防止碰傷、砸傷。

10、施工過程中,要有專人監護頂板變化情況,專人指揮維護,施工人員聽從命令,相互配合好。

11、施工前,每個班必須安排專人統一指揮,提前清理人行道雜物,物料必須碼放整齊。

12、施工時,每班必須有跟班隊長跟班作業,對施工地點附近存在的隱患及時排除,把可能發生的事故提前預防。

13、要求每個入井人員必須熟悉避災路線,懂得自救、互救知識。

14、施工前、施工中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經常對施工地點的煤墻進行敲審,發現活矸、聾頂先處理后施工。

15、施工現場必須多備結頂材料和管縫錨桿等物,但不得影響施工人員退路暢通。

16、與施工無關的人員嚴禁在現場觀看逗遛。

17、所有施工人員必須集中精力,嚴禁嬉戲打鬧。

18、金屬棚必須架設、連接牢固,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

其余未盡事項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各工作面《掘進作業規程》等相關補充措施規定執行,與《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沖突的以《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要求為準。

篇3:變電所過高冒區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六十至一百六十五條規定要求,我公司三采區采區變電所不符合規定,為了撤底解決此問題,經礦調度室主任、機運科長、安全科長等現場討論研究決定,將三采區皮帶巷和回風巷間第019號貫眼重新擴幫,維修按規定要求修筑三采區采區變電所。現在改建過程中距貫口8米附近出現了高冒區,為了保證作業過程中安全無事故,特制定本技術措施如下。

一、管理措施

此項工作由安全副礦長負責此項工作的安全總監管;生產副礦長負責現場總指揮;總工程師負責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批和技術指導;技術科長負責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貫徹學習;調度室主任負責調度安全責任;安全科長負責現場安全監管;通風科長負責“一通三防”方面的準備工作,是一通三防方面的主要責任人;通風隊長全面負責采區變電所的修筑工作,是過高冒區作業的第一責任人;質檢科長負責各環節質量監管,對新建采區變電所質量工作負質量監管責任;當班質檢員負責現場監督質量工作,對照《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中有關規定負責每道工序質量檢查驗收,對質檢工作負直接責任;當班安全員負責現場安全監督,對過高冒區現場作業安全負直接責任;當班瓦斯員負責作業點的通風瓦斯檢測,是作業現場通風瓦斯的直接責任人。

二、安全措施

1、高冒區位置及周邊具體情況

高冒區位于新建變電所貫口往里8米處,長約6米,最寬處約3米,最高處約3米,現作業處距冒落區約為6米。

2、過高冒區需準備的材料:直徑為32mm、長為2m的圓鋼,頂端彎成“7”字型的托梁共計20根,用直徑為32mm長為800mm的圓鋼彎成“?”型鉤共計10根;4米長木頭梁5根;廢舊木頭若干。

3、從現在作業處距高冒區邊緣用單體液壓柱結合鉸接梁加強支護,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縮短循環進度,加大錨桿、錨索密度,且鋼梁間距不得超過800mm。

4、作業至高冒區處,先將過高冒區所需的支護材料準備到位,并分類碼放整齊,方便取用且不得妨礙人員遇緊急情況時撤離。

5、過高冒區作業時,經瓦斯員檢測作業區域及高冒區頂部等瓦斯濃度符合規定后,由帶班隊長和安全員先用長柄工具找掉頂幫的浮石活矸,一人操作一人負責觀察頂幫情況,如有異常情況及時撤離現場,除操作人員外,現場不得逗留任何閑雜人員。

6、找完頂幫的活矸,經帶班隊長、安全員再次確認安全后,根據新建變電所設計高度,在此高度往上10cm處幫上打深2m的眼用來安設鋼筋托梁,托梁“7”字鉤朝上,左右兩幫每兩根共計4根為一組,安設鋼筋托梁時必須背緊塞牢,托梁上放“”型鉤用來放木頭梁,鋼筋托梁和“?”字鉤必須用8號鐵絲扭結牢固。

7、放好木頭梁后,由瓦斯員檢測高冒區內的瓦斯濃度在規定范圍內后,由作業人員用舊木頭搭“井”字型木棚進行塞頂,搭建木棚要求接頂接幫且背實,木棚間距按有關規定進行。搭建木棚過程中,跟班隊長、安全員必須始終在現場監管,并有專人觀察頂板,瓦斯員不間斷檢測瓦斯情況。支設“井”字架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握現場瓦斯濃度,采取有效方法保證高冒區及作業場所瓦斯不超限。

8、如高冒區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立即停止作業,撤出現場作業人員,按規定要求在皮帶巷的進風側安裝FBD-№5.0型5.5kw的局扇風機,按規定進行排放瓦斯,直至高冒區瓦斯濃度降至0.5%以下后方可恢復作業。

9、棚頂作業結束后,在木頭梁下方掏柱窩,必須掏至實體底板后打兩排液壓柱結合鉸接梁進行支護。

10、當磚墻磊過高冒區后,在墻體上放鋼梁時,鋼梁間距不得超過30cm,鋼梁上鋪設菱形鐵絲網,鐵絲網上至木棚之間必須背緊塞牢。

三、注意事項

1、整個作業現場瓦斯員必須不間斷檢測瓦斯。

2、進行棚頂、支護作業時,必須停止刮板運輸,且將開關手柄打至停止位置并掛警示牌。

3、作業現場必須有專人觀察頂板,有異常情況立即通知作業人員撤離,并匯報調度室。

4、整個作業過程,須保證撤退通道暢通,以便發生意外情況時作業人員能及時、迅速撤離危險區域。

四、本措施經審批貫徹簽字后生效,未及事項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中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