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電火焊安全技術措施
安全措施:
1、電氣焊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并且持證上崗。
2、電氣焊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消防安全知識,能熟練使用消防滅火器材。
3、作業時跟班領導一定要進行現場統一指揮,在現場將措施落實到位,并指定專人在場檢查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4、焊、割等設備的運輸執行有關運輸安全規程。氧氣瓶、乙炔瓶在裝卸、運輸時不得同油脂、易燃、易爆物品同車上下,必須輕裝輕放、捆綁牢固,防止碰撞、滾動。氧氣瓶上應裝設防震膠圈,搬運前檢查安全閥是否擰緊。
5、工作場所必須選擇在安全地點,頂板離層、片幫必須處理徹底,
在支護完好的地方,必要時用不燃性材料設臨時支護。
6、電焊、氣割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灑水。工作地點至少備有2個個干粉滅火器和足夠數量滅火沙袋。
7、作業之前利用清水對作業地點20米范圍內煤塵、浮煤、巷幫、煤壁和底板進行沖洗清理,電焊、氣割等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8、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電焊、氣割和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9、電焊、氣割等工作地點,作業過程中要求安監員和瓦檢員在現場監督檢查,隨身攜帶光學瓦斯檢測儀和便攜瓦檢儀,要保持常開,并且瓦檢員每隔一小時使用光學瓦檢儀檢測一次瓦斯濃度,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大于0.5%時不得作業,只有在檢測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及其他邊角部位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
10、電焊和氣割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專用手套、焊帽或專用防護眼鏡,衣領袖口必須全部扎緊。
11、所有使用電焊設備必須完好,接線符合標準不失爆。氣割用具必須完好,氣罐接頭連接處使用專用卡子固定可靠,不得用鐵絲代替。
12、氣割使用的氧氣、乙炔瓶,間距必須保持在5米以上,并且乙炔瓶必須放置在下風側。
13、使用電焊、氣割時一定注意不得損壞設備其它部分,電纜管線等易燃物品,要用不燃性材料保護好。
14、在設備上焊接時,必須小心翼翼,防止損壞軸承、襯套、齒輪箱和電機等。
15、在設備、開關等物體上焊接時必須停電后方可焊接。
16、焊接時一定要把接地點設在盡量靠近焊接的地點,這樣可以防止這些地方的潤滑劑在焊接電流的作用下發生分解,并防止軸承過熱。同時防止電流通過軸承或齒輪在焊接中產生電弧,從而點焊在一起。
17、焊機接地點堅決不允許接在液壓油缸的活塞桿上,因為電弧會在活塞桿上造成點蝕坑。
18、電焊、氣割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完畢后,相關設備、工具等不得存放在施工現場,必須全部回收。
19、皮帶運輸巷道使用電氣焊時,必須停止皮帶運轉,并不得在施工地點上風側進行清掃煤塵和放炮工作,在皮帶機上方焊接時,要在作業地點5米范圍內用不燃性材料對皮帶進行保護。
20、氣焊用的點火用具必須是火柴,持火人由電焊工隨身攜帶,不得隨意轉交他人,現場持火人必須和審批持火人一致。
21、跟班干部、瓦斯檢查員、持火人必須本人簽字。
審批:
機電科安檢科調度室總工
篇2:煤礦總包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標準,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貫徹實施安全措施。
二、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主要責任,并負責對分包單位的安全生產思想教育和安全技術性的業務指導,定期不定期對分包工程進行監督檢查,并負責監督落實整改。
三、幾個分包單位聯合施工時,應由總包單位統一領導,組織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總包單位必須給分包單位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四、分包單位進場前,總包單位必須與其簽訂安全生產勞動合同。在現場施工中,如分包單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總包單位有權對其停工整頓。
五、責任目標:年度無重大安全事故,輕傷事故頻率控制在1.5‰以內,施工現場文明施工達標率100%,實現安全生產合格達標率100%,優良率80%以上,年度安全報監率100%,安全評估率100%,安全監管人員配備率100%,三級安全教育、新工人和轉換崗位安全教育率100%。
篇3:煤礦通風工安全生產職責
一、自覺遵守勞動紀律,認真執行廠(礦)安全生產各項制度,嚴格按照主扇風機操作規程實施操作,對違規、違章操作引發的事故負責。
二、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記錄。
三、班前、班后及風機運行過程中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當電壓與標準電壓差值在+10%和-5%時,不準起動風機,并通知當班班組長。
五、主扇風機運行期,機器發出異常響聲,軸承部位溫度超過60℃時,立即停車,查明原因。
六、值班時,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做到不串崗、不離崗、不脫崗、不睡覺。
七、定期向領導匯報主扇風機運行及維修保養狀況,做好機器運轉記錄。
八、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