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開拓工區井下氣割安全技術措施

開拓工區井下氣割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774

簡要說明:

為滿足六采區西翼軌道下山的運輸需要,在開門口處安裝永久道岔,需要進行氣割作業。為保證本次氣割作業安全,特編制此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內容:六采區西翼軌道下山開門口處氣割軌道和螺栓孔

二、施工單位:開拓工區

三、施工時間:2011年8月11日

四、工作負責人:李勇

五、安全負責人:周傳民

六、工器具準備:

氧氣、乙炔各一瓶,氧氣表、乙炔表兩套、割槍一把,氧氣乙炔帶子各30米,滅火器2只;水桶1只;防水帶一盤。

七、安全注意措施:

1、作業人員必須熟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和標準,具備一定的機械維修、氣割等基礎知識,能獨立工作。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作業人員入井前嚴禁喝酒,班中嚴禁做與本工作無關的事情,必須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

3、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嚴格遵守措施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4、作業現場必須設一名工作負責人,負責現場人員調配,及時檢查現場的一切不安全因素,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并監督措施的執行情況。

5、操作電氣設備時必須嚴格遵守井下操作電氣設備的有關規定,非專職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并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停電掛牌,誰停電誰送電。

6、氧氣瓶、乙炔瓶必須嚴禁發生碰撞現象,兩瓶要分運,在罐籠中要南北方向平放,氧氣瓶、乙炔瓶上的儀器儀表、閥門、安全帽、防震圈應齊全、完整,嚴禁不合格的工具和非礦用工具入井。搬運時嚴禁拋擲,嚴禁戴有油污的手套。減壓器不得有直流現象且不得有油污。

7、氧氣帶、乙炔帶不得互換,漏氣時可切斷并用專用接頭牢固連接,氧氣帶乙炔帶安裝連接牢固。

8、氧氣瓶、乙炔瓶與施工地點之間不得小于10米,且兩瓶必須位于施工地點的上風側,乙炔瓶在氧氣瓶的上首,兩瓶之間距離不得小于5米。

9、氧氣瓶、乙炔瓶瓶閥不得有油污,不得漏氣。氧氣瓶、乙炔瓶不得平放,必須直立放置且有防倒措施。

10、操作時必須戴上保護帽,點火及操作時不得回火。發生回火時立即關閉切割氧閥門,再關閉乙炔閥門。

11、搬、運、抬、放重物要配合,避免重物砸傷、擠傷人員。電焊機的拆接火工作必須是專職電工。

八、安全施工準備:

1、施工前,必須經過調度室同意后方可施工。

2、燒焊期間,必須有工區管理人員現場跟班。

3、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首先和現場崗位工取得聯系,交代清施工時間、內容,及安全注意事項。

4、施工作業前必須由工作負責人檢查所用的工具、材料是否齊全,品種規格是否符合規定要求,防護用具是否可靠。

5、施工負責人在作業前一定先檢查供水管路和水量是否充足,防塵軟管要接到施工地點,并有專人負責灑水。且一定要看好現場,對現場的各種電纜管線和設施進行保護好,且對施工現場周圍10米范圍內易燃物進行徹底清掃,作業地點必須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6、施工人員要認真清理現場雜物和易燃物,工作地點前后兩端各10m范圍內應灑水除塵,作業地點下方必須用不燃型材料(一般可采用鐵板)接受下落的火星和焊渣。

7、瓦檢員要認真檢查作業地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否則嚴禁施工。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完好的兩只滅火器和一只盛滿水的水桶,設分支灑水管路,并且由專人負責。

8、燒焊場所內不得存放油類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如有應采取措施隔離。

9、氧氣瓶、乙炔瓶不得同罐、同車運輸,氧氣瓶、乙炔瓶與火焰的間距均不小于10米,氧氣瓶、乙炔瓶的間距不小于5米。

10、乙炔瓶必須站立放置,應靠墻放置或使用麻繩將乙炔瓶站立固定在護欄上,施工人員拖動風管時必須注意乙炔瓶的狀態,防止將乙炔瓶翻倒在底板上。

11、氧氣、乙炔瓶使用前應確認減壓器是完好的,減壓器及氣瓶閥上(特別是二者進口和閥口處)的雜質污物及灰塵等必須清除。

12、乙炔瓶應有防護膠圈,搬動時應避免碰撞和劇烈的震動。

13、氣割前,必須檢查乙炔管、氧氣瓶及接頭,經檢查嚴密不漏氣后,方可進行氣割作業。不允許氧氣瓶上有油脂,嚴禁用戴有油漬的手套去搬運氧氣瓶和觸摸瓶嘴。

14、氣割時,由于槍嘴過熱或堵塞而發生回火或爆鳴時,必須先關乙炔閥,然后冷卻槍嘴或清除堵塞物,方可繼續進行作業。

16、作業人員、監護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加強自保意識,防止被火花燒傷。

17、經通防工區瓦檢員確認無誤后,施工人員才可以施工作業。電焊作業前,要由瓦檢員檢查作業地點前后20米內風流中的有害氣體,并對施工地點進行連續監測,其中瓦斯濃度不大于0.5%。否則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后方可作業。作業現場風量不足時,嚴禁進行燒焊作業。

18、施工負責人應按規定攜帶便攜式瓦檢儀,隨時檢查回風流及作業地點瓦斯濃度,濃度大于0.5%時,必須立刻停止作業,消滅火種。

19、點火火種,由施工負責人專人保管,不得亂放,點火時不要對人操作,防止燒傷人員。

20、施工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守候一小時,發現異狀,立刻處理,檢查一切無誤后,方可離去。

21、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執行。

22、本措施經會審、審批后,作業前必須組織所有作業人認真學習本措施,并考試合格、簽字后方可嚴格按本措施作業。

九、收尾工作:

1、作業完畢后,作業地點必須用水再次沖灑,并派專人留守觀察1小時,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離開現場。

2、作業完畢后,必須將工具、設備、剩余材料及時升井,嚴禁長期存放井下。

其它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燒焊作業相關規定一并貫徹執行!!

貫徹學習記錄:

篇2:開拓工區井下氣割安全技術措施

簡要說明:

為滿足六采區西翼軌道下山的運輸需要,在開門口處安裝永久道岔,需要進行氣割作業。為保證本次氣割作業安全,特編制此燒焊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內容:六采區西翼軌道下山開門口處氣割軌道和螺栓孔

二、施工單位:開拓工區

三、施工時間:2011年8月11日

四、工作負責人:李勇?

五、安全負責人:周傳民

六、工器具準備:

氧氣、乙炔各一瓶,氧氣表、乙炔表兩套、割槍一把,氧氣乙炔帶子各30米,滅火器2只;水桶1只;防水帶一盤。

七、安全注意措施:

1、作業人員必須熟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和標準,具備一定的機械維修、氣割等基礎知識,能獨立工作。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作業人員入井前嚴禁喝酒,班中嚴禁做與本工作無關的事情,必須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

3、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嚴格遵守措施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4、作業現場必須設一名工作負責人,負責現場人員調配,及時檢查現場的一切不安全因素,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并監督措施的執行情況。

5、操作電氣設備時必須嚴格遵守井下操作電氣設備的有關規定,非專職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并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停電掛牌,誰停電誰送電。

6、氧氣瓶、乙炔瓶必須嚴禁發生碰撞現象,兩瓶要分運,在罐籠中要南北方向平放,氧氣瓶、乙炔瓶上的儀器儀表、閥門、安全帽、防震圈應齊全、完整,嚴禁不合格的工具和非礦用工具入井。搬運時嚴禁拋擲,嚴禁戴有油污的手套。減壓器不得有直流現象且不得有油污。

7、氧氣帶、乙炔帶不得互換,漏氣時可切斷并用專用接頭牢固連接,氧氣帶乙炔帶安裝連接牢固。

8、氧氣瓶、乙炔瓶與施工地點之間不得小于10米,且兩瓶必須位于施工地點的上風側,乙炔瓶在氧氣瓶的上首,兩瓶之間距離不得小于5米。

9、氧氣瓶、乙炔瓶瓶閥不得有油污,不得漏氣。氧氣瓶、乙炔瓶不得平放,必須直立放置且有防倒措施。

10、操作時必須戴上保護帽,點火及操作時不得回火。發生回火時立即關閉切割氧閥門,再關閉乙炔閥門。

11、搬、運、抬、放重物要配合,避免重物砸傷、擠傷人員。電焊機的拆接火工作必須是專職電工。

?八、安全施工準備:

1、施工前,必須經過調度室同意后方可施工。

2、燒焊期間,必須有工區管理人員現場跟班。

3、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首先和現場崗位工取得聯系,交代清施工時間、內容,及安全注意事項。

4、施工作業前必須由工作負責人檢查所用的工具、材料是否齊全,品種規格是否符合規定要求,防護用具是否可靠。

5、施工負責人在作業前一定先檢查供水管路和水量是否充足,防塵軟管要接到施工地點,并有專人負責灑水。且一定要看好現場,對現場的各種電纜管線和設施進行保護好,且對施工現場周圍10米范圍內易燃物進行徹底清掃,作業地點必須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6、施工人員要認真清理現場雜物和易燃物,工作地點前后兩端各10m范圍內應灑水除塵,作業地點下方必須用不燃型材料(一般可采用鐵板)接受下落的火星和焊渣。

7、瓦檢員要認真檢查作業地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否則嚴禁施工。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完好的兩只滅火器和一只盛滿水的水桶,設分支灑水管路,并且由專人負責。

8、燒焊場所內不得存放油類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如有應采取措施隔離。

9、氧氣瓶、乙炔瓶不得同罐、同車運輸,氧氣瓶、乙炔瓶與火焰的間距均不小于10米,氧氣瓶、乙炔瓶的間距不小于5米。

10、乙炔瓶必須站立放置,應靠墻放置或使用麻繩將乙炔瓶站立固定在護欄上,施工人員拖動風管時必須注意乙炔瓶的狀態,防止將乙炔瓶翻倒在底板上。

11、氧氣、乙炔瓶使用前應確認減壓器是完好的,減壓器及氣瓶閥上(特別是二者進口和閥口處)的雜質污物及灰塵等必須清除。

12、乙炔瓶應有防護膠圈,搬動時應避免碰撞和劇烈的震動。

13、氣割前,必須檢查乙炔管、氧氣瓶及接頭,經檢查嚴密不漏氣后,方可進行氣割作業。不允許氧氣瓶上有油脂,嚴禁用戴有油漬的手套去搬運氧氣瓶和觸摸瓶嘴。

14、氣割時,由于槍嘴過熱或堵塞而發生回火或爆鳴時,必須先關乙炔閥,然后冷卻槍嘴或清除堵塞物,方可繼續進行作業。

16、作業人員、監護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加強自保意識,防止被火花燒傷。

17、經通防工區瓦檢員確認無誤后,施工人員才可以施工作業。電焊作業前,要由瓦檢員檢查作業地點前后20米內風流中的有害氣體,并對施工地點進行連續監測,其中瓦斯濃度不大于0.5%。否則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后方可作業。作業現場風量不足時,嚴禁進行燒焊作業。

18、施工負責人應按規定攜帶便攜式瓦檢儀,隨時檢查回風流及作業地點瓦斯濃度,濃度大于0.5%時,必須立刻停止作業,消滅火種。

19、點火火種,由施工負責人專人保管,不得亂放,點火時不要對人操作,防止燒傷人員。

20、施工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守候一小時,發現異狀,立刻處理,檢查一切無誤后,方可離去。

21、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223條執行。

22、本措施經會審、審批后,作業前必須組織所有作業人認真學習本措施,并考試合格、簽字后方可嚴格按本措施作業。

九、收尾工作:

1、作業完畢后,作業地點必須用水再次沖灑,并派專人留守觀察1小時,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離開現場。

2、作業完畢后,必須將工具、設備、剩余材料及時升井,嚴禁長期存放井下。

其它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燒焊作業相關規定一并貫徹執行!!

貫徹學習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