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皮帶下山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皮帶下山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290

一、巷道狀況、用途及維修目的:

1、巷道狀況:12皮帶下山位于主井西南部,由于受礦壓影響,中高不夠,支架變形,有效通風、行人斷面縮小,無法滿足現有安全生產。

2、用途及維修目的:12皮帶下山維修擴大巷道斷面,用于12071采煤工作面,其它維修巷道運煤的主要運輸皮帶巷。

二、支架參數

1、支護形式:撤去原巷道支架,更換36u型鋼斷面。

2、支架規格及巷道斷面圖:柱腿長2.8米,拱口寬2.9米,成巷斷面9.3平方米。巷道斷面圖附后。

三、維修方法、工程量及工期:

1、維修方法:采用三八工作制作業,架設新支架必須超過老支架,再撤去原支架,達到撤支平衡。

2、工程量:61米;工期:每天任務5.1米,12天完成。

四、勞動組織

維修班長1人、攉煤工1人、運料工2人、支架工3人,每班共計7人。

五、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1、開工前,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參加安全業務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2、有生產科負責貫徹12皮帶下山維修工作面安全技術措施,要求每一位施工人員都必須熟悉工作程序及標準,應注意安全事項。

3、開工前由當班負責人,對工作面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方準人員進入工作面。

六、安全組織措施:

1、礦領導下井帶班:每班一名,嚴格按照礦領導下井帶班表下井,礦領導主要負責當班安全,解決當班存在問題及隱患。

2、維修隊每班帶班隊長:主要負責當班安全,工程質量。

3、每班配備1名瓦斯檢查員,瓦斯檢查員主要檢查每個工作地點瓦斯情況,瓦斯超限時,有權停止工作面作業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每班配備1名安全檢查員,主要負責當班安全檢查工作,處理當班隱患。

七、技術措施:

1、皮帶下山維修工作面支護方式、規格。

(1)工作面支護方式:維修有下朝上進行,去原巷支護,更換36u型鋼,前探梁輔助支護。

(2)支護規格:支架型號;36u型鋼,柱長2.8m,拱寬2.9m,中高2.8m,下寬4.1m,成巷斷面9.3m?,棚距0.5米,采用阻燃網護幫頂,每棚椽子間距0.2米,共40根。

2、工程質量標準及要求:

(1)皮帶下山維修工作面工程質量標準為:高、寬、平、直、凈、嚴、緊、齊、立、整,椽子上成一條直線,網搭接100mm。

(2)巷道中線允許偏差為±50mm,腰線允許偏差為±50mm,支架傾斜允許偏差±1°。

(3)支架上連接拉板成一條直線,兩幫連接卡子固定,每幫2個,與36u型鋼配套,卡欄螺絲使用液壓鉗上緊,再用手動大扳子上一次,使柱、拱連接處與卡欄整體固定不得有間隙。

3、皮帶下山工作面維修前,有地測科放中腰線,維修時,嚴格按中腰線施工。

4、皮帶下山流水槽嚴格按設計要求,靠一幫鋪設成一條直線,流水槽上面略低于巷道。

5、柱腿要站統一,使用規格木鞋。

6、巷道底板保持平整,不得有雜物。

7、支架兩幫柱腳朝上0.5m用工字鋼連鎖。

八、安全措施:

1、皮帶下山維修工作面必須保證2個能通風、行人的安全出口。

2、在距工作面15米完好的巷道處,安裝電話1部,隨時與地面調度室聯系。

3、巷道擴修前必須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及注水設計;

4、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明確規定防冒頂材料存放的位置及數量,各種材料具體數量為:荊芭10捆,坑木20根,川桿100根,釬椽30根;

5、擴修地點必須嚴格執行先架新棚后拆老棚的施工順序,新棚必須超前老棚,頂板松軟破碎時必須采取撞楔法施工;

6、主要皮帶巷擴修必須搭設安全牢固的操作臺,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措施規定施工,擴修上下山時,條件許可的必須堅持從上向下擴修。

7、煤巷擴修前必須提前2-3天進行超前注水,頂部為巖兩幫為煤的巷道,要對煤壁進行注水。

8、皮帶下山工作面維修前,開口處選擇在支架完好的地點進行。

9、維修前,先落底清煤,清挖水溝,工作面高度保持在1.8米以上,前后距離各10米,保證施工時退路暢通。

10、維修前,工作面施工人員配備,做到有人施工有人監護,嚴禁單獨作業。

11、維修前,先加固工作面前后原有支架各5米,防止新架設支架在提頂或臥底時,造成原支架變形。

12、距維修工作面3m處,靠幫懸掛瓦斯報警儀。

13、維修前,跟班瓦斯檢查員先檢查工作面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準進入工作面。

14、維修前,班組長必須檢查工作面卡口的頂板情況,確保無危險后,才準作業。

15、施工前,先將工作面的水管,電纜及電器設備應采用防護措施進行保護,防止施工時造成損傷。

16、維修前,有機電部門檢查皮帶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7、施工時架設新支架必須超過老支架,才能撤去原巷道柱、梁,及時運出工作面指定地點碼放,運料工運的新支架、椽子、阻燃網、備用物料靠一幫碼放整齊,浮煤、浮渣及時清理。保證工作面退路暢通。

18、新支架架設如果高提頂,應注意敲幫問頂,有瓦斯檢查員先檢查提頂高度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達到0.5%時,立即停止作業,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使瓦斯濃度降到《規程》以下,方準作業。如果是臥底,應注意原巷道中高超限,要先進行加固,預防冒頂事故。

19、架設支架前,施工人員先將工作面頂部臨時支護或臨時護頂控制,先上36u型鋼梁,用前探梁支護頂梁,護好頂后,在將兩柱窩按柱腿高度掘成。

20、抬柱腿時,每頭1人,有一頭先抬起,另一頭再起,提前將柱窩木鞋放好,有一頭柱腿扶起后,再用同樣方法將另一條柱腿立起,放在另一側,連接卡欄拉板有隊長統一指揮。連接支架與支架間拉板,固定卡欄,上緊螺絲是架設的支架成為一個整體。

21、新架設的36u型鋼支架,嚴格按照中、腰線施工,護幫頂選用的阻燃網按36u型鋼支架架設形狀、間距進行鋪設,椽子間距0.2m,順序排列,使左右棚子間椽子形成一條直線,卡欄連接板形成一條直線,否則,按工程不合格處理,重新返工。

22、維修工作面如果冒頂堵塞巷道時,應立即撤出人員,制訂措施進行處理。

23、工作面瓦斯濃度降到0.5%以下時,才準進入工作面。

24、處理冒頂前,有維修隊長負責,待冒落頂部穩定后,先進行對冒落區通風,排放瓦斯,使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才準作業。

25、處理冒頂時,有維修隊長統一指揮,安全技術員觀察冒落區頂板情況,瓦檢員檢查瓦斯。

26、處理冒頂前,派有經驗的技術工人先用長木棍審查頂部是否有離層、活渣、活煤,將隱患排除后,在確保安全情況下,才準作業。

27、處理冒頂前,所準備的擱架物料,靠一幫碼放整齊,保證工作面退路暢通。

28、處理冒頂時,派有經驗的技術工擱架,專人觀察頂板情況,如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撤人。

29、處理冒頂時,傳遞物料要穩、快,上下配合一致,頂部封頂完好后,在確保安全情況下,抓緊架設支護,兩幫、頂部必須背牢。

30、巷道每修一段,有地測部門校一次中腰線,如果有偏差,立即進行調整。

31、每班施工結束前,有隊長負責,對工作面浮煤、浮渣衛生清理一遍,保證中高2.8m、下寬4.1m,流水槽靠一幫鋪設,按坡度必須直、平,槽與槽交接嚴密,上面略低于巷道。電纜水管按要求懸掛成一條直線,懸掛間距不得超過3m,電纜掛上部、水管掛下部,否則,每一項不合格,為總體工程不合格。

九、避災路線:

1、如果工作面出現水災時,按避災路線撤離,工作面至回風上山至回風巷至風井底至風井梯子間至地面。

2、如果發現火災時,按避災路線撤離。立即帶上自救器,從工作面至運輸上山至軌道運輸大巷至付井底至地面。

鄭新天寅(新密)煤業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27日

篇2:Z采副下山皮帶機檢修的安全措施

一、施工時間:2011年1月26日

二、施工目的:更換皮帶機拉緊小車。

三、人員組織:

施工負責人:李光凱

施工人員:徐剛、李慶帥、尹彥永、林峰、肖鵬飛、劉冬

四、施工前的準備:

準備3噸倒鏈等所用工具,并提前運到現場。

五、施工步驟:

1、提前把底帶皮帶扣轉至離機頭五米處。然后把皮帶機電源停掉,把開關打到停止位置,掛好警示牌,并按專人看管開關。

2、松開拉緊小車,解開皮帶機底帶。

3、把拉緊小車拉出,調整拉緊小車軌道平整,更換新拉緊小車。

4、連接好皮帶,向后牽引拉緊小車,保證皮帶張緊力。

5、清點所用工具物料,檢查皮帶機,確定各處正常。

6、試運行,檢查皮帶跑偏情況,調整托輥。

7、正式運轉。

六、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做到統一指揮、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并向施工人員講清施工內容、順序及有關注意事項。

2、施工時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精力集中,相互配合并聽從負責人統一指揮。

3、拆卸、安裝、搬運、設備配件時要相互配合動作協調一致。

4、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人員不得干與本工作無關的事情,嚴禁酒后上崗。

5、施工人員要注意自己周圍人員以防碰傷,做好互保聯保工作。

6、施工結束后應清理好現場,清點工具材料配件等。

7、其它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

篇3:副井皮帶下山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我礦自2010年進入整改以來,一直處于停產停工狀態,由于無法進行正常維修,加上巷道壓力增大,副井皮帶下山由機頭向下80米-340米處變形嚴重,巷道斷面由6m2變形為4.2m2,已嚴重影響到我礦的正常復工計劃,經礦領導研究決定,對副井皮帶下山進行維修。特制定維修作業規程。

一支架規格

本巷用金屬支架工字鋼梁對棚,巷道上寬2.4m,下寬3.6m,中高2.2m,棚距0.5m,沿原巷道中、腰線進行維修。(見附圖)

二巷道維修任務和工程量

本機巷維修長度260m,每班按2m計算,共計44天完成維修全部工程量。

一、巷道規格及標準:

1、巷道采用11#礦用工字鋼做對棚支護。巷道上寬2.4米,下寬3.6米,中高2.2米,棚距0.5米,柱窩0.2米。(見附圖)

2、對棚撐木采用頂6(6對川桿)幫6(6對川桿)支撐。頂、幫用木什、竹芭、梢子剎緊備嚴,嚴禁空頂空幫。

二、技術要求:

1、巷道使用梢子背邦背頂,頂要打實,最大空頂距不得超過0.3m空棚距不得超過0.5m,超過規定返工處理。

2、支架應立在堅固的煤巖上,不得支在浮煤上。柱窩深度為0.1m。

3、立棚要達到支架應山有力,吃山耐壓,達到工程質量標準。

4、每棚川桿為12對,兩幫各3對,頂6對,要打過梁。

5、維修地點必須按照風流方向,從進風流側向回風流側進行維修。

6、維修物料要備足備齊,特別是梢子要多備,預防冒頂使用。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巷道落底、擴幫時,必須從上向下進行,防止維修時掉矸傷人,嚴禁兩頭同時施工,

2、作業前,堅持“先支后拆”的原則,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及時找到危巖、活石,巷修作業現場嚴禁人員行走、通過和停留。

3、作業前,必須將工作地點的電纜、水管及機電設備保護好。

4、作業前,必須由瓦檢工檢查工作地點瓦斯濃度,確認正常后方可開工。作業位置的回風側巷道頂部懸掛瓦斯便攜式報警儀及有毒有害氣體傳感器,瓦斯濃度超過0.8%,有毒有害氣體超過規定時,立即停止作業,停電進行處理。作業時,隨時檢查瓦斯濃度。

5、作業前,必須對巷道進行灑水、沖塵,使巷道保持清潔,無浮塵。

6、作業時,必須堅持三人以上作業,由有經驗的老工人專人觀山,如有不安隱患發生,應提前發出警告,撤出人員,待隱患排除后,方可繼續施工。

7、維修工作前必須先加固維修地點前后5米的棚子,保證退路暢通,然后方可作業。

8、作業時,必須提前打好臨時支護,逐棚維修,待一棚修好后,才可進行下一棚維修,在一架未完工前,不得停止工作。嚴禁同時作業。

9、作業時,用手搞進行施工,嚴禁放炮作業。

10、更換棚腿時,先在該棚子所換腿兩側的梁下打上一根點柱或單體柱,支護好頂梁后再換腿。

11、若有巷道局部冒頂時,要立即處理,處理時班組長親自指揮,負責安全工作。

12、作業時,必須有跟班干部現場跟班,嚴格“一班三匯報”制度,如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匯報調度室。

13、嚴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時,做到下班不來,上班不走。交班時,必須將本班所情況及遺留問題交待清楚,以便下一班人員及時處理。

14、施工完畢后,將施工地點衛生清理干凈,管線吊掛符合規定。

15、其它未盡事宜,按三大《規程》規定執行。

四、避災路線:

如發生水、火、瓦斯等事故時:施工地點→副井車場→副井底→地面

附:巷道施工斷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