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風石門三叉口修理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1610回風石門與11143回風石門交叉處由于巷道壓力過大,巷道頂幫變形,原支護在三叉口的軌道斷裂,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未消除此隱患,經礦領導研究決定,對此三叉口進行修理,修理巷道采用u型鋼配工字鋼抬橫櫨進行支護,為使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修理地點示意圖
二、修理方案:
在11143回風石門由外往里采用dw280單體配2.8米長的11#工字鋼著架經行返修,支護斷面圖如下圖(圖一、圖二)。然后在工字鋼兩頭各采用兩架u型棚將工字鋼抬起,用鐵絲將工字鋼絞在u型棚上固定好,最后將單體泄壓撤走。修理前必須對三叉口進行加固,采用架設臨時棚或加點柱等方法進行加固后方可開工。
三、巷道斷面圖
四、工程質量管理:
1、單體排距為600mm,單體柱距為1300mm,單體支護時必須枕木“穿鞋”,單體初撐力必須達到12mpa以上。單體必須垂直地面,迎山角不得大于2°。
2、單體配工字鋼支護時,第一架凈高為2.4米,第二架凈高為2.7米,第三架凈高為2.8米,第四架凈高為2.7米,第五架凈高為2.4米。
3、u型鋼可縮性支架及其附件的材質和加工必須符合設計和有關標準規定。
4、u型鋼可縮性支架裝配附件齊全,無銹蝕現象,螺紋部分有防銹油脂。
5、柱窩挖到實底,柱窩深度300mm。
6、搭接長度為400mm,允許誤差-30~+50mm。卡子間距250mm,允許偏差±30mm。
7、支護要求:巷道修理后其凈寬為3200mm、凈高2800mm、基礎深度200mm,用笆片、荊條將棚關嚴密。若空頂時要用板皮或老圓木架設木垛接好頂。空幫時必須進行充填。嚴禁空幫漏頂。
五、施工工藝
1、用長釬桿撬落離層。
2、用風鎬或手鎬修理頂部斷面達到設計要求。
3、按設計要求,用單體將工字鋼撐起
4、用荊條、笆片被頂嚴密
5、出矸。人工將矸石裝到礦車,通過副井絞車提升運到地面。
6、在五架單體配工字鋼棚支護好后,在工字鋼兩頭各用兩架用u型棚支護好,工字鋼達在工字鋼上并用鐵絲絞死固定好。
7、拆除單體,并將單體運至指定地點。
六、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1、施工隊開工前必須將巷道進行加固,采用架設臨時棚或加點柱等方法進行加固后方可開工。
2、施工前必須先清理好退路,保證退路暢通無阻,否則不準施工。
3、施工時必須根據現場情況,對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并安排有經驗的老工人觀察頂板,隊干現場跟班把關,安監部門嚴格監督。
4、修理前必須準備好足夠的接頂材料:圓木;必須預備足夠的剽尖修理時必須打設剽尖,嚴防冒頂。
七、安全技術措施
1、每班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地點前,班組長必須對工作面及后路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后,方準人員進入工作面作業。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撬落活石時,一人操作,另一人在后面當好安全監視哨,禁止行人通過撬頂危險區。撬落活石待頂、幫穩定后,再用風鎬擴刷斷面,擴刷時,必須要有經驗的工人觀察頂板,嚴禁冒險作業。
3、修理點下方嚴禁有人休息或作業,嚴防矸石冒落傷人,嚴禁兩處或兩處以上同時施工,修理必須采用手鎬、風鎬作業,嚴禁放炮。
4、修理工作必須三班連續進行,當班必須完成一個循環的拆修任務,不能將本班工作任務或隱患留給下班,必須現場交接班。
5、修理時,迎頭施工人員不得少于3人,必須設一名專職頂板工負責觀察頂板動向,并監督好施工過程中的敲幫問頂工作,發現險情立即通知人員撤退。頂板工應由經驗豐富的老工人擔任。
6、修理期間必須保證巷道內道路暢通無阻,確保人員撤退方便。
7、返修后的巷道必須確保工程質量,凈高、凈寬必須符合巷道規格表的要求。
8、嚴禁空幫漏頂,工作面的棚幫必須背嚴、背實,空棚高度達到50cm以上時要用板皮打好小木垛接好頂。關棚幫的板皮要裝牢固,圓鋼兩端必須超出u型棚。
9、支架架設要迎山有力,單體初撐力必須達到12mpa以上。
10、架u型棚腿時,腿子不能打在浮矸上,要求打好柱窩并且柱窩的深度不小于0.3m。
11、拆除的變形支架,要及時運到地面,不得隨意亂放。
12、如果施工地點發生冒頂,要迅速通知礦調度室及有關領導,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積極穩妥的進行處理,并符合下列規定。
1)如果頂板來壓明顯,矸石繼續冒落,聽見響聲,不得進行處理工作。只有在頂板完全穩定后,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處理時要由班組長或隊長親自指揮,安全部門嚴格監督,指定有經驗的老工人專門觀察頂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撤退人員。
2)要先保證巷道正常通風,再把防礙施工的材料外運,待有一定空間后,進行敲幫問頂,待頂板穩定后再架棚,用板皮接頂,并背緊罩嚴。
3)在處理冒頂前,要檢查前后巷道是否完好牢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使后路安全暢通。
4)要及時把所用材料備好,并整齊分放在附近巷道一側,嚴禁亂放或堆放過高過寬。
13、避災路線:
若迎頭發生頂板、水災、火災、瓦斯等災害時,施工人員必須從迎頭往外撤離
14、本措施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篇2:回風石門三叉口修理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1610回風石門與11143回風石門交叉處由于巷道壓力過大,巷道頂幫變形,原支護在三叉口的軌道斷裂,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未消除此隱患,經礦領導研究決定,對此三叉口進行修理,修理巷道采用U型鋼配工字鋼抬橫櫨進行支護,為使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修理地點示意圖
??二、修理方案:在11143回風石門由外往里采用DW280單體配2.8米長的11#工字鋼著架經行返修,支護斷面圖如下圖(圖一、圖二)。然后在工字鋼兩頭各采用兩架U型棚將工字鋼抬起,用鐵絲將工字鋼絞在U型棚上固定好,最后將單體泄壓撤走。修理前必須對三叉口進行加固,采用架設臨時棚或加點柱等方法進行加固后方可開工。三、巷道斷面圖四、工程質量管理:1、單體排距為600mm,單體柱距為1300mm,單體支護時必須枕木“穿鞋”,單體初撐力必須達到12mpa以上。單體必須垂直地面,迎山角不得大于2°。2、單體配工字鋼支護時,第一架凈高為2.4米,第二架凈高為2.7米,第三架凈高為2.8米,第四架凈高為2.7米,第五架凈高為2.4米。3、U型鋼可縮性支架及其附件的材質和加工必須符合設計和有關標準規定。4、U型鋼可縮性支架裝配附件齊全,無銹蝕現象,螺紋部分有防銹油脂。5、柱窩挖到實底,柱窩深度300mm。6、搭接長度為400mm,允許誤差-30~+50mm。卡子間距250mm,允許偏差±30mm。7、支護要求:巷道修理后其凈寬為3200mm、凈高2800mm、基礎深度200mm,用笆片、荊條將棚關嚴密。若空頂時要用板皮或老圓木架設木垛接好頂。空幫時必須進行充填。嚴禁空幫漏頂。五、施工工藝1、用長釬桿撬落離層。2、用風鎬或手鎬修理頂部斷面達到設計要求。3、按設計要求,用單體將工字鋼撐起4、用荊條、笆片被頂嚴密5、出矸。人工將矸石裝到礦車,通過副井絞車提升運到地面。6、在五架單體配工字鋼棚支護好后,在工字鋼兩頭各用兩架用U型棚支護好,工字鋼達在工字鋼上并用鐵絲絞死固定好。7、拆除單體,并將單體運至指定地點。六、開工前的準備工作1、施工隊開工前必須將巷道進行加固,采用架設臨時棚或加點柱等方法進行加固后方可開工。2、施工前必須先清理好退路,保證退路暢通無阻,否則不準施工。3、施工時必須根據現場情況,對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并安排有經驗的老工人觀察頂板,隊干現場跟班把關,安監部門嚴格監督。4、修理前必須準備好足夠的接頂材料:圓木;必須預備足夠的剽尖修理時必須打設剽尖,嚴防冒頂。七、安全技術措施1、每班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地點前,班組長必須對工作面及后路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后,方準人員進入工作面作業。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撬落活石時,一人操作,另一人在后面當好安全監視哨,禁止行人通過撬頂危險區。撬落活石待頂、幫穩定后,再用風鎬擴刷斷面,擴刷時,必須要有經驗的工人觀察頂板,嚴禁冒險作業。3、修理點下方嚴禁有人休息或作業,嚴防矸石冒落傷人,嚴禁兩處或兩處以上同時施工,修理必須采用手鎬、風鎬作業,嚴禁放炮。4、修理工作必須三班連續進行,當班必須完成一個循環的拆修任務,不能將本班工作任務或隱患留給下班,必須現場交接班。5、修理時,迎頭施工人員不得少于3人,必須設一名專職頂板工負責觀察頂板動向,并監督好施工過程中的敲幫問頂工作,發現險情立即通知人員撤退。頂板工應由經驗豐富的老工人擔任。6、修理期間必須保證巷道內道路暢通無阻,確保人員撤退方便。7、返修后的巷道必須確保工程質量,凈高、凈寬必須符合巷道規格表的要求。8、嚴禁空幫漏頂,工作面的棚幫必須背嚴、背實,空棚高度達到50cm以上時要用板皮打好小木垛接好頂。關棚幫的板皮要裝牢固,圓鋼兩端必須超出U型棚。9、支架架設要迎山有力,單體初撐力必須達到12MPA以上。10、架U型棚腿時,腿子不能打在浮矸上,要求打好柱窩并且柱窩的深度不小于0.3m。11、拆除的變形支架,要及時運到地面,不得隨意亂放。12、如果施工地點發生冒頂,要迅速通知礦調度室及有關領導,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積極穩妥的進行處理,并符合下列規定。1)如果頂板來壓明顯,矸石繼續冒落,聽見響聲,不得進行處理工作。只有在頂板完全穩定后,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處理時要由班組長或隊長親自指揮,安全部門嚴格監督,指定有經驗的老工人專門觀察頂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撤退人員。2)要先保證巷道正常通風,再把防礙施工的材料外運,待有一定空間后,進行敲幫問頂,待頂板穩定后再架棚,用板皮接頂,并背緊罩嚴。3)在處理冒頂前,要檢查前后巷道是否完好牢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使后路安全暢通。4)要及時把所用材料備好,并整齊分放在附近巷道一側,嚴禁亂放或堆放過高過寬。13、避災路線:若迎頭發生頂板、水災、火災、瓦斯等災害時,施工人員必須從迎頭往外撤離14、本措施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