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員安全作業卡
一、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1、熟悉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
2、認真對各生產隊作業情況進行現場監督檢查。
3、督促、檢查生產作業隊對作業現場存在生產安全隱患進行整改。
4、發現生產安全隱患及時督促處理或報告。
5、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
6、積極制止“三違”。
二、崗位危險源辨識和對策
1、火災
危險因素事故原因事故后果防治對策煤炭氧化自燃1、通風管理不善,采空區漏風;
2、采空區浮煤多;3、采后封閉的不及時;4、采空區長期漏檢;5、其它火災引起1、煤層自燃發火;
2、影響礦井正常生產;3、產生有毒氣體;4、引發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傷亡。1、盡量提高工作面回收率,減少采空區浮煤;
2、加強井下通風設施的管理,及時封閉采空區;
3、建立煤層自燃發火監測預報及防滅火系統,對采空區、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預防性灌漿或全部充填,噴漿阻化劑等措施;
4、確定煤層自然發火期。電器和電氣設備故障1、設備選擇不合理,過載;
2、動力電纜短路。發生火災。1、建立井上下消防系統,配置消防器材;2、正確選用設備,并加強維護。采用阻燃和防靜電、不延燃電纜、膠帶、風筒等。3、懸掛好電纜,禁止擠壓沖擊電纜。違章作業1、雷管、火藥混裝;2、不封炮泥爆破;3、攜帶煙草;4、井下存放汽油、煤油等易揮發油料;5、在沒有安全措施條件下,在井下進行電、氣焊;6、機電人員違章操作。發生火災,重者引起爆炸1、嚴禁違章在井下進行電、氣焊;2、井下爆破時必須使用水泡泥。
2、瓦斯
危險因素事故原因事故后果防治對策瓦斯爆炸一、瓦斯濃度超限(達5-16%):
1、通風系統不合理;
2、瓦檢員漏檢、假檢、監控系統失控;3、瓦斯局部積聚(上隅角、巷道冒落的孔洞內、盲巷)
二、高溫火源
1、明火引起;2、電氣火花;3、爆破引燃;4、摩擦撞擊火花;5、雷擊。1、產生高溫、高壓及沖擊波,摧毀巷道,破壞礦井生產系統,引起火災;
2、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尤其一氧化碳,使井下人員中毒或窒息傷亡。1、加強礦井通風管理工作,完善礦井通風系統,保證井下采掘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2、建立、健全測風制度;3、加強主通風機、局部通風機的管理工作;4、及時處理局部積聚的瓦斯;5、建立礦井安全監控系統,建立瓦斯巡回檢查制度;6、杜絕一切火源。
3、煤塵
危險因素事故原因事故后果防治對策煤塵爆炸1、我礦15號煤層具有爆炸性;2、浮塵濃度超限(煤塵爆炸下限30-50g/m3,煤塵爆炸上限1000-2000g/m3);3、積塵多,風速大;4、煤層沒有預注水;5、溜煤眼放空;6、割煤過程中沒有實現噴霧灑水;7、巷道風速過低,無風、微風作業;8、爆破沒有用水泡泥;9、降塵、除塵供水系統不健全;10、沒有定期檢查;11、高溫火源(一般750-850℃)。1、產生高溫、高壓及沖擊波,摧毀巷道,破壞礦井生產系統,引起火災;
2、產生有毒有害氣體,尤其是一氧化碳,使井下人員中毒身亡。1、建立和完善礦井防塵灑水系統,井下設置供水設施,并加強日常管理工作。
2、建立測塵制度,按要求定期測定礦塵濃度;
3、建立煤層注水系統;
4、設置隔爆水棚,其形式、位置、管理等符合安全規程規定;
5、定期清掃和沖洗巷道頂幫;塵肺病1、浮塵濃度超限(45-2000g/m3);2、煤層沒有預注水;3、割煤過程中沒有實現噴霧灑水;4、巷道風速過低,無風、微風作業;5、降塵、除塵供水系統不健全;6、沒有定期檢查;工作人員患塵肺病1、建立和完善礦井防塵灑水系統,井下設置供水設施,并加強日常管理工作;
2、建立測塵制度,按要求定期測定礦塵濃度;
3、建立煤層注水系統;
4、設置隔爆水棚,其形式、位置、管理等符合安全規程規定;
5、采掘工人配備防塵口罩,做好個體防護。
6、定期對接塵人員進行身體檢查,發現患職業病的或身體不適的調離原崗位。
4、水災
危險因素事故原因事故后果防治對策含水層水、地表水、老空水、采空積水1、采掘過程中導通采空區、老孔區、封孔不良的鉆孔或含水層的水;
2、地表采動沉陷可能引起地表水涌入井下。透水、淹井事故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防治水相關規定,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采區必要的探放水措施;
2、及時發現透水預兆,采取預防措施,加強現場管理,明確責任;
3、采空區的積水范圍、標高和積水量,必須繪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
5、頂板
危險因素事故原因事故后果防治對策采煤工作面頂板事故1、周期來壓礦壓過大,支護方法、強度及參數設計不合理;2、空頂作業離層未及時支護;3、過空、松軟帶等地方;4、頂板大面積來壓;5、未及時超前支護。1、采煤工作面推進困難;2、采煤工作面應力集中地點發生冒頂;3、工作面片幫冒頂事故;4、造成人員傷亡,工作面停產事故。1、合理設計工作面支護方式及參數;2、認真進行敲幫問頂,及時加強支護、更換、修復支柱;3、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4、過特殊地帶加強支護;5、嚴格控制采高及時接頂;6、加強順槽安全出口超前支護;7、加強對采煤工作面的礦壓觀測工作,來壓步距,掌握頂板活動規律,以防冒頂事故的發生。掘進工作面1、支護方式、參數設計不合理;2、空頂作業,未敲幫問頂;3、支護未跟上迎頭;4、支護質量差??赡茉斐扇藛T傷亡、工作面停產事故,影響礦井通風、運輸行人。1、合理設計工作面支護方式及參數;2、認真進行敲幫問頂,敲掉浮石,提高支護強度和質量;3、及時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4、遇特殊地帶及時改變支護方式,強化支護措施。
三、崗位描述與手指口述
崗位描述:
跟班入井,對采、掘、機、運、通、監控等主要系統進行現場安全監察,督促井下作業人員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監督規程措施和隱患的落實情況,及時制止“三違”行為,及時匯報當班的安全生產動態,發現重大安全隱患和緊急情況,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聽從領導指揮,保質保量的完成當班安全檢查的任務。
手指口述:
1、采掘工作面:
(手指)作業場所:(口述)作業地點安全;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安全防護用品,按章作業;通風可靠;各種安全保護設施完好可靠;設備運行狀況良好,無重大安全隱患,“四位一體”牌填寫完善,可以作業,確認完畢。
2、運輸設備:
(手指)絞車:(口述)安全防護到位,聲光信號靈敏可靠,制動性能良好,防跑車裝置完好,確認完畢。(手指)皮帶運輸機裝置:(口述)安全防護到位,聲光信號完好,各種保護裝置靈敏可靠,設備無缺陷,確認完畢。
3、機電設備:
(手指)機電設備:(口述)機電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確認完畢。
4、通風設施:
(手指)局部通風機:(口述)電機聲音正常,運行正常,確認完畢。
(手指)風門:(口述)風門開關正常,閉鎖裝置靈敏可靠,語音報警完好,確認完畢。
(手指)風筒:(口述)風筒吊掛規范,無破口,風筒口到工作面距離符合規定,確認完畢。
四、崗位安全操作要點
1、檢查中運用“觀”和“查”的方法??醋鳂I規程、看責任制、看設備設施、看作業場所,查隱患、查事故、查征兆;
2、必須巡檢到位,特別要加強當班重點安全檢查和監督;
3、執行現場交接班,交接班時必須全面交接巡檢區域安全情況;
4、不準空班漏檢,以防監督檢查不到位,發生工傷事故;
5、認真督促落實安全問題的解決和隱患的整改;
6、發生重大隱患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設好警告牌,向礦調度室或跟、值班礦長匯報,防治重大事故的發生;
7、做好自主保安工作,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立即向調度室匯報。
五、崗位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工作面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嚴格按安全措施檢查落實。
2、工作區域內發生重大災害時,要協同班長及時撤出作業人員。
3、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通知有關人員進行限時整改:
(1)安全生產管理混亂可能導致事故發生時;
(2)應配備的勞動防護裝置、用品沒有配備或已有而不使用時;
(3)設備材料有缺陷或損壞,不能正常使用時。
4、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通知有關人員停止作業:
(1)作業場所明顯的不安全,沒有采取措施或措施不當,不能防止事故發生時;
(2)沒有安全設施或安全設施不齊全以及損壞,隨時都可能發生事故時;
(3)作業人員出現不安全行為,又暫時沒有某種裝置能防止行為發生事故時;
(4)因風量不足、瓦斯超限或局部瓦斯積聚又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時;
(5)因其它因素有立即發生事故的危險時。
篇2:爆破作業安全員安全生產職責
1、嚴格執行“三大規程”和火工產品專項管理制度的規定和項目部的安全管理制度、生產責任制、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和交接班制度,領用、運送、管理、使用火工產品,確?;鸸ぎa品從領出到使用全過程的安全。
2、按照爆破指令單或爆破設計規定進行爆破作業。
3、嚴格按照作業規程和“放炮三連鎖”及“放炮撤人警戒”制度的規定,裝藥、聯線、放炮,確保爆破作業全過程安全無誤。
4、領藥時必須持《爆破作業證》,無證不得領取。認真管理好當班領用的爆破器材,及時清點使用數量,如實填寫當班消耗,嚴防丟失,當班剩余的火工產品當班退庫,嚴禁私藏、私拿、私借、私賣火工材料。
5.領取爆破器材,炸藥與雷管應分裝分運,嚴禁混裝混運。領取后,應直接送到爆破地點,炸藥與雷管必須分別放在有鎖的爆破器材箱內,嚴禁亂放或混放。
6、妥善保管好爆破作業工具、放炮箱、雷管、炸藥箱袋應保持清潔、絕緣,蓋、鎖完好;牌板齊全干凈,警示牌正規醒目。
7、放炮前,仔細檢查啟爆器、放炮電纜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好,應盡量避免啞炮的現象發生。
8.掘進及二次爆破(破大塊)地點的每一個入口處都必須有人站崗。只有在確認爆破危險區無人的情況下,方準起爆。
9、嚴禁使用鐵器裝炮,嚴禁挖瞎炮、殘炮。
10、嚴格遵守放炮時間,放炮地點附近人員未全部撤出和時間未到一律不準放炮。
11.每次爆破后,至少經過15分鐘,經專人檢查安全、通風情況,最后由班長或隊長批準,才準許人員進入工作面。
12、發現瞎炮,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規定及時進行處理,如因特殊情況不能及時處理,應做好警示標記并作為危險源進行控制和管理,如當班未能處理,應向接班人員進行現場交班。
13、認真做好各種記錄。
14、因在放炮過程中,不按操作規程造成人為事故,應由放炮員承擔一切責任,賠償經濟損失的30%。
篇3:作業長安全員主要負責人職責
一、作業長、安全員主要負責人職責:
1、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者、監護者職責。
2、組織制定專項作業方案、安全作業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3、保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風、檢測、防護、照明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4、督促、檢查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各項安全要求;
5、提供應急救援保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6、指定專人對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員、作業者和監護者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
①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特性和安全作業的要求;
②進入有限空間的程序;
③檢測儀器、個人防護用品等設備的正確使用;
④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與應急救援預案等。
⑤培訓應有記錄培訓結束后,應記載培訓的內容、日期等情況。
二、區域負責人職責:
1、應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
2、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授權批準作業。
3、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終止作業。
三、監護者職責:
1、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
2、必須有較強的責任心,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工藝情況,能及時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
3、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
4、應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落實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有權提出暫不進行作業。
5、應熟悉應急預案,掌握和熟練使用配備的應急救護設備、設施、報警裝置等,并堅守崗位。
6、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
7、未經通風和監測合格,任何人員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監測時間不得早于作業開始前30分鐘。
8、檢測人員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發生。
9、發現通風設備停止運轉、有限空間內氧含量濃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高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限值時,工貿企業必須立即停止有限空間作業,清點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
10、作業中斷超過30分鐘,作業人員再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應當重新通風、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
11、現場應攜帶“安全審批表”并負責保管、記錄有關問題。
四、作業者職責:
1、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
2、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
3、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必須無條件執行監護者發出的撤離指令。
4、未經通風和監測合格,任何人員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監測時間不得早于作業開始前30分鐘。
5、檢測人員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發生。
6、發現通風設備停止運轉、有限空間內氧含量濃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高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限值時,工貿企業必須立即停止有限空間作業,清點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
7、作業中斷超過30分鐘,作業人員再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應當重新通風、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
8、嚴格按照“有限空間”安全作業許可證上簽署的任務、地點、時間作業。
9、作業前應檢查作業場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10、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服裝、防護器具和使用工具。
11、熟悉應急預案,掌握報警聯絡方式。
五、禁止以下作業:
1、無辦理“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許可手續的作業。
2、與“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許可手續內容不符的作業。
3、無監護人員的作業。
4、超時作業。
5、不明情況的盲目救護。
六、應急物資:
呼吸器具、氣體報警儀、梯子、安全繩纜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設備
七、承包管理:
1、委托承包單位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應嚴格承包管理,規范承包行為,不得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單位和個人。
2、有限空間作業發包時,應當與承包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存在多個承包單位時,應對承包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統一協調、管理。
3、承包單位應嚴格遵守安全協議,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運轉作業區
2013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