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回風巷使用機電設備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因采掘布局影響,在礦井總回風巷道(1406回風順槽口至1408回風順槽口段)共180米區域內須鋪設軌道,并安裝25kw調度絞車一臺。為了保證在總回風巷內使用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瓦斯監控、斷電裝置相關要求
1、總回風巷內安裝不少于3處的瓦斯傳感器,分別安裝于回風下山25kw調度絞車處、1408回順巷口處、一采區水倉向下100米處,并全部實現瓦斯電閉鎖。
序號安裝位置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斷電范圍125kw調度絞車處0.50.60.525kw絞車電源21408回風順槽口10米處0.81.50.8回采工作面全部電源3水泵房以下100米0.50.70.5礦井總電源
2、傳感器由維護組統一進行安裝并設置。設置要求:當ch4≥0.5%甲烷傳感器必須能發出警報。當ch4≥0.6%,時必須能及時斷電;當ch4<0.5%時方可恢復供電。
三、電氣設備保障措施
1、電纜懸掛:電纜應用電纜鉤懸掛,兩電纜鉤之間保持不小于1.5米距離;巷道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時自由墜落。其懸掛高度應保證電纜在礦車掉道時不受撞擊,在電纜墜落時不落在軌道上。
2、總回風巷道內使用的所有信號必須是本安型;
3、所有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均要進行各種保護、閉鎖實驗,實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4、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由機電科簽發粘貼防爆合格證后,方可入井。
5、瓦斯電閉鎖要靈活可靠,每周確保要做一次斷電實驗;
6、完善電氣設備的各種保護,確保各種保護動作靈敏可靠;
7、加強電氣設備的使用管理:
(1)電氣設備的安設:最突出部位距道邊應不小于500mm。
(2)加強電氣設備的管理,嚴禁失爆現象發生。
(3)嚴禁帶電搬遷和檢修電氣設備,移動電纜、電氣設備前必須先停電并掛停電牌。
(4)嚴格按照《停送電作業規定》作業;停送電應嚴格按照停電、閉鎖、掛牌的規定執行,堅持誰停電誰送電的原則進行操作。
(5)絞車工隨身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在操作電氣設備之前應檢查作業地點20米范圍的瓦斯濃度情況,瓦斯濃度大于0.5%時嚴禁作業;
四、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強設備檢修,確保設備安全可靠運轉,發現重大設備隱患時,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行處理并匯報主管領導;
2、現場操作人員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應認真排查設備各部件是否存在隱患,并按照要求填寫設備運轉日志及檢修記錄;
3、加強對各種漏電繼電器的試驗,保護應確保動作靈敏可靠,發現問題立即進行處理并做好記錄;
4、當發生斷電情況時,施工人員應立即匯報單位主要負責人,安排當班電工趕赴現場處理,嚴禁強行送電。并立即聯系現場跟班干部監督處理,查明故障的主要原因、故障點,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五、應急保障措施
1、應急隊伍保障
當發生事故時,所有的搶修人員必須在接到事故通知后迅速到達現場,參與搶修的人員應備好個人工具并確保其完好、可靠。
2、應急物資的保障
地面備好萬用表、搖表、電氣配件(接觸器、變壓器)的主要配件并確保其可靠使用。
3、通訊與信息保障
地面值班室應保證電話暢通,并要有專門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所有隊長、班組長、技術員應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可以隨時聯系。
六、通風及瓦斯管理保障措施
1、回風巷作業區域內必須設置專職瓦檢員,按規定及時檢查瓦斯濃度,確保運輸安全。
2、由通風科負責,在電氣設備5米范圍安設甲烷傳感器(斷電值及斷電范圍:當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6%時立即將施工點動力電斷電),并經常校正,確保靈敏、可靠。
3、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0.6%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0%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操作電氣設備時,應先測定電氣設備20米附近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0.5%時嚴禁操作電氣設備。
5、絞車工必須持證上崗,必須將便攜儀吊掛在施工地點,隨時監測區域內瓦斯濃度。
七、本措施自下發之日起開始執行,各單位組織職工認真學習并按照措施要求認證落實。
篇2:機電設備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1、生產班要嚴格煤機、運輸機等設備的交接班制度,上班現的問題要向下班交代清楚,交接時要保證設備正常運轉,不得出現壓死車、煤機卡死等現象,因隱瞞問題造成的事故由上述隱瞞者負責。向檢修班交班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煤機停放位置合理,應盡可能停放頂板完好,高度較為合理地段;
(2)、煤機清掃干凈,煤機里幫浮煤清掃與至千斤頂以下,否則罰煤機手30元/次;
(3)、煤機上頂板掛梁過頂,端面距不得超過300毫米,并于長梁頭點柱,必要時需加長鋼,確保檢修環境安全,或出現空頂、漏頂現象時罰交班隊長50元;
(4)、各部設備(運輸機、轉載機等)電機、齒箱上無浮煤雜物,否則罰司機30元;
(5)、刮板,鏈條內有異物沒有處理罰相應司機50元。
2、要嚴格完成值班人員布置的做煤機大棚窩、準備延車、掐車條件、運溜槽等任務,否則當班隊長罰款50元。
3、不得在運輸機停止運行時抵車,因此造成的壓死車由當班自行處理,檢修班不與打倒車,并罰責任人50元。
4、不進行放炮,煤機強行割堅硬砂巖的罰命令人50元,造成后果的由當班負責。
5、煤機割壞電纜、抵壞電纜、放炮崩毀電纜的,視情節、后果罰責任人300~500元,造成漏地送不上電,影響時間按50/小時累加,由當班跟班人員酌情確定最終數字。
6、運輸機內有大塊矸石或壓死車時強行開車造成設備損壞的按以下對應處罰:斷鏈條100元/次、斷刮板100元/塊、液力耦合器壞100元/次。
7、嚴禁抵車點放在電機、齒箱或其他不可抵車的位置上,否則100元/次。
8、因抵車距離不符合規定造成運輸機部件損壞,煤機割鏟煤板的,50元/次。
9、嚴禁單體直接倒向電纜槽,單體使用中造成電纜槽等損壞的50元/次。
10、矸石過大不處理造成安全網、破碎機憋、卡,部件損壞的視情況罰50~200元。
11、煤機離合器應正確操作,因高速時硬掛造成煤機損壞的罰煤機手500元,并適當追究隊長責任。
12、拖節鏈掉運輸機里罰當茬50元/次,班中拖節鏈斷煤機手應及時連接,否則不得運行,強行運行罰責任人每次50元/處。
13、不得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運行煤機、運輸機等,強行走溝的罰當班電工及生產班相關責任人200/次。
14、煤機出現漏油,運輸機錯花等明顯故障時應停車檢查,不得強行運行,否則造成的后果由煤機手、司機及當班隊長負責,罰款范圍100~500元。
15、煤機截齒實行交接班制度,因故造成截齒缺少的每塊100元。
篇3:井下機電設備使用維護制度
為了能科學地對井下機電設備進行管理,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保持設備技術狀況良好,并能及時發現設備故障,減少損失。依照機電設備管理規范要求,本著機電設備誰操作使用誰負責日常保養維護的原則,結合井下實際情況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各班組使用的機電設備由實際操作人員負責日常保養使用,操作人員必須正確使用機電設備,嚴格按本崗位設備操作規程要求使用維護。
二、操作人員必須定期清理機電設備外部的雜物,確保設備運行正常。嚴禁用手觸摸控制箱內線路,以防觸電事故的發生。
三、操作人員在啟動使用機電設備前,應先檢查設備外觀有無損壞,電源接頭是否有松動變色現象,經常保持機電設備潤滑、清潔、齊全、緊固,及時排除缺陷和故障。
囚、啟動設備后,應觀察是否有異常聲音,及時發現問題和消除隱患,大型故障及時報告機電設備科,由工區和機電設備科派員處理。
五、操作人員不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要求,及啟動使用設備前不對設備進行例行檢查而造成設備安全事故的,追究操作人員的責任。
六、操作人員發現問題不及時報告而造成設備損壞事故的,由操作人員負全部責任。操作人員報告后,礦區不及時報告機電設備科而造成設備事故的,由礦區負全部責任。礦區及時報告機電設備科而不及時處理的,由機電設備科負責任。
七、特種設備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按要求進行必須的檢查,做好各項監測記錄。
八、機修工、電工定期對機電設備進行必須的巡回檢查和保養維修并及時處理工區和機電設備科安排的各項維修工作,并做好機電設備運行檢查記錄和設備維修記錄。
九、其他具體使用要求按礦山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及公司相關規章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