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回風巷內使用機電設備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礦井總回風巷中及軌道不得放置機電設備,因我礦地面抽放系統建設需要總回風巷內安裝抽放管路,為滿足打運管路需要在專用回風巷內安裝使用JD-111.4kw絞車3部和鋪設有軌道,為了保證在回風巷內安裝使用機電設備的安全,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二、瓦斯監控、斷電裝置相關要求
1、通風科在專用回風巷中使用電氣設備的地點下風側3-5米處安設瓦斯傳感器一臺,并實現瓦斯電閉鎖。
2、專用回風巷內的所有機電設備點必須安裝甲烷傳感器并具備甲烷超限斷電功能。
3、傳感器由通風科統一進行安裝并設置。設置要求:當CH4≥0.5%甲烷傳感器必須能發出警報。當CH4≥0.5%,時必須能及時斷電;當CH4<0.5%時方可恢復供電。
4、操作電氣設備時,應先測定電氣設備20米附近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0.5%時嚴禁操作電氣設備。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對總回風巷中所有電器設備使用地點設置瓦斯檢查牌板,每班安排專職瓦檢員進行檢查。
2、機電科定期對總回風巷中所有電器設備進行防爆檢查,如有發現電氣設備不完好或失爆現象,應及時更換處理。
3、瓦斯檢查員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標校,瓦斯檢查員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匯報礦調度室,及時進行處理。
4、通風科按要求對總回風巷道內進行灑水降塵時,應避開所有電器設備,如有發現亂灑水現象,立即進行處罰。
5、在運送抽放管路時,要做到輕拿輕放,嚴禁出現撞擊軌道產生火花。
6、所有參與工作人員都必須隨身攜帶甲烷便攜儀。
四、機電設備及軌道安全防護措施
機電設備防護措施:
(1)、加強設備檢修,確保設備安全可靠運轉,發現重大設備隱患時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行處理并匯報單位主要領導;
(2)、現場操作人員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應認真排查設備各部件是否存在隱患,并按照要求填寫設備運轉日志及檢修記錄;
(3)、加強對各種漏電繼電器的試驗,保護應確保動作靈敏可靠,發現問題立即進行處理并做好記錄;
(4)、當發生掉電情況時,施工單位應匯報到單位值班處,安排小班電工趕赴現場處理,嚴禁強行送電。并立即聯系現場跟班干部趕赴現場,查明故障的主要原因、故障點,并迅速采取果斷的處理辦法,如半小時內處理不掉問題,所在包機組長和副隊長應立即下井處理,供電正常后方可繼續作業。
(5)、加強對軌道檢修與維護工作,對道床應經常清理,應無雜物、無浮煤、無積水。
五、其它注意事項
1、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完全服從本安全技術措施。
2、對違反操作規定人員應進行嚴重處罰。
3、回風巷道內不得進行電焊或擺放易燃易爆物品。
4、井口把鉤工應加強入井驗身制度,確保無危險品下井。
5、由安全科、機電科、通風科專職人員進行不定期檢查工作。
6、各個跟班領導及科隊長每班應到現場進行檢查工作。
7、井下所有作業人員有權利對違反本安全措施工作的人員進行舉報,并予以獎勵。
8、回風巷所有機電設備點運行完畢后,在無人的情況下,必須停掉所有電源。
七、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篇2:機電設備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1、生產班要嚴格煤機、運輸機等設備的交接班制度,上班現的問題要向下班交代清楚,交接時要保證設備正常運轉,不得出現壓死車、煤機卡死等現象,因隱瞞問題造成的事故由上述隱瞞者負責。向檢修班交班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煤機停放位置合理,應盡可能停放頂板完好,高度較為合理地段;
(2)、煤機清掃干凈,煤機里幫浮煤清掃與至千斤頂以下,否則罰煤機手30元/次;
(3)、煤機上頂板掛梁過頂,端面距不得超過300毫米,并于長梁頭點柱,必要時需加長鋼,確保檢修環境安全,或出現空頂、漏頂現象時罰交班隊長50元;
(4)、各部設備(運輸機、轉載機等)電機、齒箱上無浮煤雜物,否則罰司機30元;
(5)、刮板,鏈條內有異物沒有處理罰相應司機50元。
2、要嚴格完成值班人員布置的做煤機大棚窩、準備延車、掐車條件、運溜槽等任務,否則當班隊長罰款50元。
3、不得在運輸機停止運行時抵車,因此造成的壓死車由當班自行處理,檢修班不與打倒車,并罰責任人50元。
4、不進行放炮,煤機強行割堅硬砂巖的罰命令人50元,造成后果的由當班負責。
5、煤機割壞電纜、抵壞電纜、放炮崩毀電纜的,視情節、后果罰責任人300~500元,造成漏地送不上電,影響時間按50/小時累加,由當班跟班人員酌情確定最終數字。
6、運輸機內有大塊矸石或壓死車時強行開車造成設備損壞的按以下對應處罰:斷鏈條100元/次、斷刮板100元/塊、液力耦合器壞100元/次。
7、嚴禁抵車點放在電機、齒箱或其他不可抵車的位置上,否則100元/次。
8、因抵車距離不符合規定造成運輸機部件損壞,煤機割鏟煤板的,50元/次。
9、嚴禁單體直接倒向電纜槽,單體使用中造成電纜槽等損壞的50元/次。
10、矸石過大不處理造成安全網、破碎機憋、卡,部件損壞的視情況罰50~200元。
11、煤機離合器應正確操作,因高速時硬掛造成煤機損壞的罰煤機手500元,并適當追究隊長責任。
12、拖節鏈掉運輸機里罰當茬50元/次,班中拖節鏈斷煤機手應及時連接,否則不得運行,強行運行罰責任人每次50元/處。
13、不得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運行煤機、運輸機等,強行走溝的罰當班電工及生產班相關責任人200/次。
14、煤機出現漏油,運輸機錯花等明顯故障時應停車檢查,不得強行運行,否則造成的后果由煤機手、司機及當班隊長負責,罰款范圍100~500元。
15、煤機截齒實行交接班制度,因故造成截齒缺少的每塊100元。
篇3:井下機電設備使用維護制度
為了能科學地對井下機電設備進行管理,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保持設備技術狀況良好,并能及時發現設備故障,減少損失。依照機電設備管理規范要求,本著機電設備誰操作使用誰負責日常保養維護的原則,結合井下實際情況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各班組使用的機電設備由實際操作人員負責日常保養使用,操作人員必須正確使用機電設備,嚴格按本崗位設備操作規程要求使用維護。
二、操作人員必須定期清理機電設備外部的雜物,確保設備運行正常。嚴禁用手觸摸控制箱內線路,以防觸電事故的發生。
三、操作人員在啟動使用機電設備前,應先檢查設備外觀有無損壞,電源接頭是否有松動變色現象,經常保持機電設備潤滑、清潔、齊全、緊固,及時排除缺陷和故障。
囚、啟動設備后,應觀察是否有異常聲音,及時發現問題和消除隱患,大型故障及時報告機電設備科,由工區和機電設備科派員處理。
五、操作人員不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要求,及啟動使用設備前不對設備進行例行檢查而造成設備安全事故的,追究操作人員的責任。
六、操作人員發現問題不及時報告而造成設備損壞事故的,由操作人員負全部責任。操作人員報告后,礦區不及時報告機電設備科而造成設備事故的,由礦區負全部責任。礦區及時報告機電設備科而不及時處理的,由機電設備科負責任。
七、特種設備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按要求進行必須的檢查,做好各項監測記錄。
八、機修工、電工定期對機電設備進行必須的巡回檢查和保養維修并及時處理工區和機電設備科安排的各項維修工作,并做好機電設備運行檢查記錄和設備維修記錄。
九、其他具體使用要求按礦山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及公司相關規章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