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巷永久密閉施工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機巷永久密閉施工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2024-07-23 閱讀 2199

根據井下實際情況,11030機巷現階段不施工,因此對11030機巷進行永久性密閉,為保證施工質量及安全,特編制如下措施:

一、施工地點:11030機巷距三部皮帶3米處,具體位置現場已標定。

二、技術要求:

1、工程質量:1道

2、密閉材料:料石、水泥、沙。

3、墻體厚度:1000mm

三、施工要求:

1、拉底、開幫、掏槽:巷道密閉位置為工字鋼支護,切斷通向密閉內的電纜、管子、皮帶等導電體。然后開幫掏槽,要求拉底和槽深不得小于0.2m,且見硬底硬幫,寬度不小于1m。

2、和灰漿:砌墻體的灰沙比為1︰3,抹面為1︰2,將灰沙倒拌均勻,不得有生灰生沙,不得將矸石、煤塊等雜物混入其中,和灰用水管水。

3、砌墻體:在底槽內先鋪一層50mm的灰沙墊層,墊層要平整,厚度均勻,砌墻時要上尺上線,保持墻體垂直、平整。料石之間的大縫先填碎石,然后上灰漿,并搗實、填滿。做到灰漿飽滿,嚴禁出現重縫、干縫、瞎縫。注意墻體四周與煤巖接實,用灰漿填滿。每次下班前將和好的灰漿用完,防止結塊,造成浪費和影響下一班施工。

4、“三孔”的設置。密閉墻體上要設2寸直徑的觀測孔和措施孔,4寸直徑的排水孔或反水池。觀測孔和措施孔平行放置,相距0.5~1m,高度以方便觀測和采取措施為宜。排水管或反水池距底板0.2m,防止淤煤堵塞。觀測孔和措施孔端頭加蓋。

5、墻體抹面:先勾縫,再用木抹子掛大面,找平,然后用鐵抹子打磨光。要求墻面平整、光滑、無裂縫,墻體四周有100×10mm的裙邊,做到整齊嚴密不漏風。

6、密閉完成后,要求前無雜物,并設置柵欄、揭示警標,吊掛施工牌板。

四、安全措施:

1、施工時,明確安全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

2、施工前,先清除雜物,檢查施工地點附近巷道支護情況,確認安全退路暢通時,方可施工。

3、挑頂、開幫時要由熟練工人進行,并有專人觀山,無關人員到安全地點待命。

4、施工過程中做到自保、互保、聯保,注意頂板和圍巖變化,如有情況,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5、施工地點懸掛一臺靈敏可靠的瓦斯便攜,當瓦斯濃度達到0.5%時,停止施工,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6、搬運料石及砸石片過程中,防止碎石傷人。隨時檢查大錘及錘把結合是否牢固。

7、墻體超過1.5m時,應搭腳手架,其必須牢固可靠,防止架倒傷人。

8、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貫徹本措施,并簽字。

五、避災路線:

三部皮帶下山→上倉二部皮帶巷→一部皮帶下山→進風行人上山→副井底。

三部皮帶下山→三聯巷→軌道二下山→軌道車場→軌道一下山→軌道大巷→井底車場→副井底。

通防科

2011.3.29

篇2:機巷永久密閉施工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根據井下實際情況,11030機巷現階段不施工,因此對11030機巷進行永久性密閉,為保證施工質量及安全,特編制如下措施:一、施工地點:11030機巷距三部皮帶3米處,具體位置現場已標定。二、技術要求:1、工程質量:1道2、密閉材料:料石、水泥、沙。3、墻體厚度:1000mm三、施工要求:1、拉底、開幫、掏槽:巷道密閉位置為工字鋼支護,切斷通向密閉內的電纜、管子、皮帶等導電體。然后開幫掏槽,要求拉底和槽深不得小于0.2m,且見硬底硬幫,寬度不小于1m。2、和灰漿:砌墻體的灰沙比為1︰3,抹面為1︰2,將灰沙倒拌均勻,不得有生灰生沙,不得將矸石、煤塊等雜物混入其中,和灰用水管水。3、砌墻體:在底槽內先鋪一層50mm的灰沙墊層,墊層要平整,厚度均勻,砌墻時要上尺上線,保持墻體垂直、平整。料石之間的大縫先填碎石,然后上灰漿,并搗實、填滿。做到灰漿飽滿,嚴禁出現重縫、干縫、瞎縫。注意墻體四周與煤巖接實,用灰漿填滿。每次下班前將和好的灰漿用完,防止結塊,造成浪費和影響下一班施工。4、“三孔”的設置。密閉墻體上要設2寸直徑的觀測孔和措施孔,4寸直徑的排水孔或反水池。觀測孔和措施孔平行放置,相距0.5~1m,高度以方便觀測和采取措施為宜。排水管或反水池距底板0.2m,防止淤煤堵塞。觀測孔和措施孔端頭加蓋。5、墻體抹面:先勾縫,再用木抹子掛大面,找平,然后用鐵抹子打磨光。要求墻面平整、光滑、無裂縫,墻體四周有100×10mm的裙邊,做到整齊嚴密不漏風。6、密閉完成后,要求前無雜物,并設置柵欄、揭示警標,吊掛施工牌板。四、安全措施:1、施工時,明確安全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2、施工前,先清除雜物,檢查施工地點附近巷道支護情況,確認安全退路暢通時,方可施工。3、挑頂、開幫時要由熟練工人進行,并有專人觀山,無關人員到安全地點待命。4、施工過程中做到自保、互保、聯保,注意頂板和圍巖變化,如有情況,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進行處理。5、施工地點懸掛一臺靈敏可靠的瓦斯便攜,當瓦斯濃度達到0.5%時,停止施工,采取措施,進行處理。6、搬運料石及砸石片過程中,防止碎石傷人。隨時檢查大錘及錘把結合是否牢固。7、墻體超過1.5m時,應搭腳手架,其必須牢固可靠,防止架倒傷人。8、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貫徹本措施,并簽字。五、避災路線:三部皮帶下山→上倉二部皮帶巷→一部皮帶下山→進風行人上山→副井底。三部皮帶下山→三聯巷→軌道二下山→軌道車場→軌道一下山→軌道大巷→井底車場→副井底。通防科20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