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斜井候車室衛生間等設施施工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
我礦行人斜井設計使用猴車運送人員出入井,在行人斜井井底設計有機尾硐室、休息室和衛生間等附屬設施。(見附圖《行人斜井候車機尾、候車室、衛生間施工設計》)為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此安全技術措施。
二、巷道斷面尺寸(見附圖《行人斜井候車機尾、候車室、衛生間施工設計巷道斷面圖》)
1、機尾硐室:矩形斷面,毛寬×毛高=3.7m×3.85m,凈寬×凈高=3.5m×3.75m,長度11.5m。
2、休息室:矩形斷面,毛寬×毛高=3.2m×2.7m,凈寬×凈高=3.0m×2.5m,長度11.5m。
3、機尾硐室與休息室通道:矩形斷面,毛寬×毛高=2.7m×2.7m,凈寬×凈高=2.5m×2.5m,長度6.0m。
4、衛生間:斷面規格同機尾硐室,長度2.5m。
5、水溝:矩形斷面,毛寬×毛高=0.45m×0.4m,凈寬×凈高=0.25m×0.3m;水溝側基礎深0.5m,厚度0.1m。
三、支護設計
頂錨桿孔徑28mm,每孔使用一根msck2360樹脂錨固劑;幫錨桿孔徑42mm,每孔使用1根msck3530樹脂錨固劑。鐵托板規格:l=500mm的w型鋼帶。錨桿外露螺母外10-30mm。
錨索孔徑28mm,每根錨索在鉆孔內安裝2根msck2360樹脂藥卷;吊掛600mm的18#槽鋼。錨索外露150mm-300mm。
鋪網采用金屬菱形網,規格:長×寬=4000mm×1000mm。網與網之間必須有100mm搭茬,壓茬處每隔100mm用雙股14#鐵絲聯網。聯網絲扭轉不得少于3圈,外露部分朝一方向撫平。
錨桿角度:頂部兩邊的錨桿與垂直線成25°夾角,其他錨桿與巷道頂幫輪廓線垂直布置,其最小角度不小于85°。
錨索方向:垂直頂板,允許偏差不超過±5°
頂、幫噴漿厚度100mm,水溝澆注厚度100mm,地面硬化厚度100mm,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20。
1、機尾硐室:
頂、幫錨桿全部采用φ18mm,l=2000mm圓鋼錨桿,頂錨桿間排距900mm×1000mm,每排4根錨桿,最外一根距壁350mm,幫錨桿間排距900mm×900mm,最上一根錨桿距頂300mm,每幫每排各4根。
錨索采用φ17.8mm×8000mm鋼絞線,兩行布置,間排距1800mm×1800mm,
2、休息室:
頂錨桿采用φ18mm,l=2000mm圓鋼錨桿,間排距900mm×1000mm,每排3根錨桿,最外一根距壁600mm;幫錨桿采用φ18mm,l=1500mm圓鋼錨桿,間排距1500mm×900mm,最上一根錨桿距頂300mm,每幫每排各2根。
錨索采用φ17.8mm,l=8000mm鋼絞線,巷道中間布置一行,間距1800mm。
3、機尾硐室與休息室通道:
頂錨桿采用φ18mm,l=2000mm圓鋼錨桿,間排距900mm×1000mm,每排3根錨桿,最外一根距壁350mm;幫錨桿采用φ18mm,l=1500mm圓鋼錨桿,間排距1500mm×900mm,最上一根錨桿距頂300mm,每幫每排各2根。
錨索采用φ17.8mm,l=8000mm鋼絞線,巷道中間布置一行,間距1800mm。
4、衛生間:支護設計同機尾硐室(略)
四、安全技術措施
1、頂板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必須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接班后、打眼前、裝藥前、放炮后、打錨桿前、耙煤前、噴漿前必須找凈頂幫浮煤塊,對找不掉的必須打上安全點柱或補打錨桿進行加固補強;找頂要從外向里進行,找頂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地點用長把工具找盡頂幫危巖活矸,找頂范圍內不準有人。
2).各班必須現場交接班,做到交清接明。
3).工作面必須進行超前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必須配置不少于5根直徑不小于150㎜的木質安全頂柱和柱帽10塊,柱帽150mm厚道木。
4)、嚴格按爆破要求進行爆破,嚴格控制裝藥量以降低對巖壁的破壞。
5)、炮后必須及時將后面松動的錨桿托盤上緊,錨桿、錨索托板必須緊固,構件齊全,失效的必須補打。
6)、嚴禁使用支護錨桿牽引耙煤機斗子,確實需要時可另打專用錨桿。
7)嚴格按照一掘一錨網支護方式施工,炮后及時從外向里打錨桿。錨桿、網支護最大空頂距不超過1.1m,錨索支護最大空頂距不超過2.0m。
2、放炮及火工品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打眼前要檢查施工地點的安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打眼前要做好打眼準備工作,風水帶要扎牢,嚴禁漏風、水。
3)、嚴禁在殘余炮眼內繼續打眼。
4)、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爆破時設專職爆破工和瓦斯檢查工。
5)、裝藥前必須用壓風掃眼,裝藥時用炮棍將藥卷輕輕推入,不得沖撞或搗實。
6)、放炮時必須采用毫秒延期電雷管(銅腳線),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嚴禁跳段使用,炸藥必須用安全等級不低于二級的煤礦許用炸藥,且必須采用正向裝藥。
7)、炮眼封泥應用水炮泥、粘土炮泥封實,嚴禁無炮泥爆破和全部以水炮泥代替炮泥爆破,炮眼的封泥長度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329條執行。
8)、嚴禁打眼與裝藥平行作業。裝藥、連線必須由爆破工專職進行。
9)、爆破前要把迎頭工具、設備撤出并掩蓋好。爆破地點電纜、風水管路必須包扎進行保護,以防放炮崩壞。
10)、爆破時警戒點設在距爆破點不小于70米處。警戒人員由班隊長親自布置,并由班隊長巡查全部到位后方可爆破。警戒人員在沒有接到撤消警戒命令前,嚴禁擅離職守。警戒線處應設置警戒牌、欄桿、或拉繩。另對警戒、起爆地點的巷道幫頂必須進行加固,確保警戒、起爆人員的安全。
11)、炮煙散后,先由瓦斯檢查工、爆破工、班隊長進入工作面檢查瓦斯、殘爆、頂板等,確認安全后,其他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
12)、發爆器采用mfb-200型。放炮線采用專用放炮母線。放炮母線不許與動力電纜掛在一起。
13)、爆破前及時打開噴霧降塵,爆破前后應灑水滅塵。
14)、通電拒爆時,爆破工必須先把鑰匙或把手取下,并將爆破母線從電源上摘下,扭結成短路,15分鐘后,才可沿線路檢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15)、裝藥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嚴禁裝藥、爆破:
①掘進工作面的控頂距離不符合本措施的規定。
②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
③在爆破地點20m以內,料車,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體堵塞巷道斷面1/3以上。
④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等情況。
⑤掘進工作面風量不足。
16)、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342條執行。
17)、嚴格執行加強火工物品管理,嚴格火工物品領退制度。
18)、電雷管必須由爆破人員親自運送,炸藥應由爆破人員或者在爆破人員監護下由其他人員運送。
3、機電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機電設備要杜絕失爆,設備要掛專責牌,每天有專人檢查、維護,確保完好。
2)、局扇要實行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供電,掘進工作面所有非本安型電器設備要裝兩閉鎖(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設施,當局扇停止運轉或瓦斯超限時,能立即自動切斷工作面所有非本安型設備的電源。
3)、機電設備檢修時必須先切斷電源,并掛上停電牌,不得帶電檢修和搬遷設備,嚴禁非機電人員拆卸機電設備。
4)、電纜、信號線、管路必須按要求吊掛整齊,開關要上架并靠幫安設。
4、“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通風管理:
1)、局扇必須有專人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局扇必須有風電閉鎖,電氣設備必須裝有瓦斯電和風電閉鎖裝置。
2)、局扇實行“三專供電”(專用線路、專用開關、專用變電器)。嚴禁隨意停開局扇,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前,必須先檢查瓦斯,只有風機及其開關的附近1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扇。
3)、風筒吊掛必須整齊,做到逢環必掛,不得漏風,風筒口距迎頭的距離不超過5米,迎頭風筒不得落地。經常檢查風筒的完好狀況和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立即處理。
4)、施工作業人員應愛護局扇、風筒等通風設施。
5)、嚴禁在無風、微風情況下作業。
(2)、瓦斯管理:
1)、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0.8%或二氧化碳濃度≥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等通風區采取措施處理,瓦斯濃度小于0.8%或二氧化碳濃度小于1.5%時才許進入工作。
2)、瓦斯檢查員必須專職,持證上崗,并在井下現場交接班,堅持瓦斯巡回檢查制度,每班檢查瓦斯次數不得少于三次,班后認真填寫瓦斯檢查記錄。
3)、距工作面20m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禁止裝藥放炮,瓦斯濃度達到1.3%時或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內聚集的瓦斯濃度達到2%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4)、班隊長、電工必須佩戴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
5)、探頭管理:
○1、掘進頭瓦斯傳感器應懸掛在距迎頭3m~5m范圍內的回風側,距頂板不大于300mm,距幫部不小于200mm的位置。
○2、掘進回風瓦斯傳感器應懸掛在距巷道回風口10m~15m范圍內。
○3、爆破前應將掘進頭瓦斯傳感器撤至安全地點保護好。
○4、噴漿灑水時,必須加以可靠保護。
○5、報警點及斷電點,復電的ch4濃度
掘進頭瓦斯傳感器:≧0.8%時報警,≧1.3%時斷電,<0.8%時復電。
掘進回風瓦斯傳感器:≧0.8%時報警,≧0.8%時斷電,<0.8%時復電。
瓦斯傳感器斷電范圍:掘進工作面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斷電后必須手動復電。
(3)、防塵管理:
1)、堅持濕式打眼,堅持炮前、炮后、耙前灑水除塵,炮前、炮后打開噴霧降塵。
2)、使用水炮泥,并經常用水沖洗巖幫。
3)、加強個人防護,施工人員應佩戴防塵口罩。
(4)防火管理
1)、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并迅速向礦調度匯報。
2)、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在切斷電源前,只許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滅火。
3)、不許用水撲滅油類火災。
4)、滅火人員要站在上風側安全地點,救火時,要戴好自救器。
5、耙煤機使用管理措施
1)、耙煤機司機必須經培訓合格,并持證上崗,耙煤機作業時必須照明。
2)、耙煤機絞車的剎車裝置必須完整可靠。
3)、必須裝有封閉式金屬擋繩欄和防耙斗出槽的護欄,在拐彎巷道耙煤時,必須使用可靠的雙向輔助導向輪,清理好耙斗機并有專人指揮和信號聯系。
4)、耙煤機作業開始前,甲烷斷電儀的傳感器必須懸掛在耙斗作業板的上方。
5)、耙煤機必須有4個可靠的卡軌器,每次耙煤前應認真檢查卡軌器是否牢固,不牢固時不得耙裝。
6)、耙煤機裝好后,必須經試運轉,確認一切正常時方可進行作業。
7)、耙煤機兩個撐腿必須正常使用,耙煤機腿要牢固有效,支撐有力。
8)、操作耙煤機時,耙斗主副繩牽引速度要均勻,以防鋼絲繩跳出滾筒或被滑輪卡住。
9)、遇有大塊煤或耙斗受阻時不可強行牽引,應將耙斗退回重新耙取或耙耙回回,以防斷絲傷人或燒毀電機,大塊巖石必須破碎后,再外運。
10)、嚴禁在耙斗運行范圍內進行其他工作或行人。
6、錨索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要檢查施工點的安全情況,若有安全隱患,必須處理完畢后方可開機作業。
2)、開機前要認真檢查風、水管連接情況,確保不漏水,不漏風。鉆機旋轉時,禁止用手觸摸旋轉的鉆桿。
3)、當鉆機收縮時,手不要握住氣腿上,以免擠傷手。
4)、鉆孔時,禁止使用太大的推進力,以防造成卡鉆和損壞鉆桿或鉆頭。
5)、施工錨索時,操作人員不得站在錨索機下作業,人員應位于左側,使操作臂在右側。
施工中遇特殊情況(如:地質構造、壓力顯現異常、水害預兆等)必須停工并立即撤人,并且向調度室匯報,待查明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后方可繼續施工。
其他未提及的事項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執行。
五、附圖:1、《行人斜井候車機尾、候車室、衛生間施工設計》
2、《行人斜井候車機尾、候車室、衛生間施工設計巷道斷面圖》
二o一一年六月五日
篇2:不中斷交通等專項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制度
項目部牽頭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專項施工措施。
專項施工措施編制后,項目部經公司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審查后,才能實施。
防臺、防汛、防暑、防凍和夜間、不中斷交通等專業性強、危險性大的施工項目,項目部編制專項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報集團公司論證審查,報監理公司審批后實施。
專項施工措施方案的編制必須結合實際,從施工技術上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從防護技術上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對使用的機械設備,從安全保險的有效設置方面采取措施保證安全。
專項施工措施方案應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設計計算,對所引用的計算方法和數據,必須注明其來源和依據;所選用的力學模型,必須與實際構造或實際情況相符合,并應有必要的圖示說明。
項目技術負責人員必須參與措施實施的驗收和檢查。
現場安全維護人員對其所管轄的路段要不斷的巡查,對撞壞的標志、標牌要及時上報專業單位更換,對撞離的要及時歸位,并經常進行清洗,保證線形美觀、色彩醒目,以便達到警示、誘導的最佳效果。
工作區設有工程車輛專門的進口和出口。承擔材料運輸的駕駛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和駕駛技術,運輸車輛應覆蓋嚴密,不得拋撒滴漏。
增加反光服,確保在交通組織施工區域作業人員人人穿反光服。增加交通指揮維護人員,指揮過往車輛順利有序地通過雙向交通路段。
施工中嚴格按上報的交通維護方案設置安全標志,始終要保持各種標志的齊全、規范,不得缺漏、遺失,損壞的要及時補上。
安全人員要聽從經理部、交警及路政大隊等的指揮。必要時,項目經理部請交警、路政大隊的同志為安全維護小組成員,為各部門負責人、作業班組負責人、關鍵崗位骨干開設安全講座.增強安全維護人員在緊急狀態下的應對能力。
施工過程中應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的聯系,及時掌握氣象、風暴和汛情等預報,做好防范工作。
篇3:礦山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礦井技術管理,夯實礦井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基礎,使各項規程、安全技術措施既有現場施工、作業征對性,又具有科學實用、可操作及規范延續性,使其更好地指導作業現場,更好地服務于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望各相關單位嚴格遵照執行:
一、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時間及貫徹學習
采掘作業規程的編寫必須于工程開工前由施工單位15天編寫完成,提前10天由總(副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會審,提前7天組織本隊全體職工進行學習、簽名并考試。只有全體參與施工人員考試合格,并由本隊做好各項學習、貫徹、考核等記錄后,方可按相關設計要求開工,否則,一律視為違章開工。
各采掘工作面安裝、回撤、加減架、貫通等單項(單位)工程開
**煤電股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
工前,必須編制相應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經審批后嚴格貫徹執行。對沒有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或安全技術措施未經批準貫徹學習,工程不得開工,擅自開工的對本單位行政正職處以500元以上罰款,對主管技術的副隊長(技術員)各處以400元以上罰款,造成事故的,按相關規定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二、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實施組織管理
1、各單位由技術副隊長(技術員)負責,必須建立建全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學習、考核等專用制度及臺帳,并負責實施。
2、施工時,必須嚴格按規程及安全措施規定施工,當工作面地質、施工條件等發生變化時,必須及時修改或補充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并進行審批和貫徹學習執行。
3、施工過程中認真做好各種施工記錄,確保施工安全及質量,堅持開展工程質量、頂板管理、規程兌現及安全隱患的班評估工作。
4、各單位每月要對正在施工的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至少再進行一次貫徹學習。
5、對于變換工種及新上崗人員,必須重新學習規程及相關安全技術措施,并簽訂導師帶徒協議,特殊工種必須經培訓合格并取得上崗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6、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學習及施工記錄等趕寫必須真實有效,保持原始性,不得弄虛作假,否則每發現一次對相關責任人處以200~500元罰款。
7、每月由礦總(副總)工程師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規程貫徹學習及執行情況進行一次復審復查并簽字,并針對現場施工條件變化,會審人員應提出改進意見,并按改進意見對規程做以必要的修改和補充,且認真貫徹落實。
8、對在規程、安全技術措施施工過程中查出未執行或執行不力的措施,各單位必須及時糾正,嚴格貫徹執行,對未執行或執行不力因此而造成事故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相關責任人500~1000元的罰款,違法的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三、規程編寫格式
1、分章節編寫,并有總則,在總則中寫明編制依據、貫徹執行管理制度、檢查標準、在規程貫徹執行中需做好哪些記錄內容等;
2、規程目錄內容齊全,目錄標定章節頁碼與正文位置相符,封面名稱統一編號;
3、規程頁面整潔,打印文本不得隨意手寫更改;
4、規程排板美觀,封面設計舒適,裝訂正規。
四、規程編制內容電股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一)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內容
(一)編制依據
1、有已批準的設計文件、資料;
2、有地測部門提供的已批準的地質說明書及施工現場地質條件變化的勘查資料;
3、有同一煤層或臨近工作面的礦壓觀測、瓦斯等級和煤塵爆炸性、煤的自燃傾向性鑒定、水害等資料;
4、有通風部門提供的通風資料;
5、有機電部門提供的供電系統圖和機電設備資料;
6、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如崗位責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
7、編制時以《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為標準編寫。
(二)編制內容
1、文字部分
1)工作面工程概況的內容齊全:有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煤層特征、煤層頂底板、地質構造、水文地質、影響回采的其它因素和儲量及服務年限等內容;
2)采煤方法中,有巷道布置情況說明和由準備到破、支、裝、運、回、處等的回采工藝描述;有回采工藝流程圖;有采煤機進刀方式及進刀長度、深度;有采煤機割煤方式、牽引方式、牽引速度;有工作面采煤、支護、運輸等設備的名稱、型號、主要技術參數及數量;
采用爆破落煤的,要有炮眼布置設計;有炮眼三視圖;有裝藥結構示意圖;有封孔及聯線等內容的爆破說明書;
3)頂板管理中有頂板支護設計依據、支護設計采用的方法、支護強度、支護密度及端頭、兩巷頂板控制、礦壓觀測等內容;
4)生產系統中有運輸、通風、行人、通訊照明、安全監控、供電、冷卻噴霧供水、壓風、排水、注氮、注漿、注凝膠、瓦斯抽放等系統說明及系統圖;
5)勞動組織、勞動組織方式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6)煤質管理;
7)安全技術措施應包括一般規定、一通三防、安全監控、頂板管理、爆破、防治水、運輸、機電和其它措施等;
8)有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
2、圖表部分
1)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圖;
2)工作面支架布置圖;
3)工作面設備布置示意圖,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及端頭支護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
示意圖(平剖面);
4)采煤機進刀方式示意圖;
5)工作面地質綜合柱狀圖;
6)回采工藝流程圖;
7)通風系統、瓦斯抽放系統示意圖;
8)供電系統示意圖;
9)排水系統示意圖;
10)工作面防塵、注漿、注氮系統圖;
11)通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圖;
12)運煤、供料路線圖;
13)(采用爆破落煤時)裝藥結構示意圖;
14)放炮設崗示意圖;
15)避災路線圖;
16)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圖;
17)勞動組織、正規循環圖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18)設備配備表;
19)礦壓觀測參數表;
20)作業規程學習考試記錄表、補充學習考試記錄表和復查記錄表;
21)其它需要補充說明的圖表。
二)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內容
(一)編制依據
1、有已批準的設計文件、資料;
2、有地測部門提供的已批準的地質說明書;
3、有臨近工作面的礦壓觀測、瓦斯等級和煤塵爆炸性、煤的自燃傾向性鑒定、水害等資料;
4、有通風部門提供的通風資料;
5、有機電部門提供的供電系統圖和機電設備資料;
6、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如崗位責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
7、編制時以《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為標準編寫。
(二)編制內容
1、文字部分
1)工作面工程概況的內容齊全:有巷道名稱、位置及與相鄰巷道關系、巷道用途及設計參數,施工中的特殊技術要求、需要重點說明的問題等內容;
2)地面相對位置及支護說明中,有與地面相對位置及鄰近采區
**煤電股份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度匯編
開采情況,煤(巖)賦存特征,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情況;
3)頂板管理中有頂板支護設計依據、支護設計采用的方法、支護強度、支護密度及端頭、兩巷頂板控制、礦壓觀測等內容;
4)施工工藝中有施工方法(包括開口施工方法和特殊條件下施工方法),鑿巖方式,爆破作業中有爆破條件、爆破說明、炮眼布置圖、裝藥結構示意圖;采用機掘巷道中應明確一次截割深度、有截割示意圖;有裝截與運輸方式、管線及軌道敷設、設備及工具配備等內容;應有詳細的支護工藝和工序;
5)生產系統中有運輸、通風、行人、通訊照明、安全監控、供電、冷卻噴霧供水、壓風、排水等內容及詳細的支護工藝和工序;
6)勞動組織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中有作業方式、勞動組織方式;
7)安全技術措施應包括一般規定、一通三防、安全監控、頂板管理、爆破、防治水、運輸、機電、工程質量保證措施和其它措施等;
8)有災害應急措施及避災路線。
2、圖表部分
1)巷道布置平面圖;
2)巷道支護平、斷面圖;
3)工作面超前支護平、剖面;
4)掘進機截割方式或炮眼布置圖、設備布置圖;
5)按比例匯制地質綜合柱狀圖;
6)工藝流程圖;
7)通風系統示意圖;
8)供電系統示意圖;
9)排水系統示意圖;
10)風水管路布置圖;
11)通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圖;
12)運輸系統示意圖;
13)炮眼布置三視圖、裝藥結構圖;
14)放炮設崗示意圖;
15)避災路線圖;
16)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圖;
17)勞動組織、正規循環圖表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18)設備及工具配備表;
19)礦壓觀測表;
20)作業規程學習考試記錄表、補充學習考試記錄表和復查記錄表;
21)其它需要補充說明的圖表。公司**煤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五、資料提供
1、生產科:提供工作面或巷道設計圖、工作面或巷道支護設計、工作面設備布置圖、水文地質資料等;
2、機電科:提供工作面配備設備、通訊、照明等資料;
3、調度室:提供工作面監測系統資料;
4、通滅科:提供工作面一通三防、瓦斯抽放等資料;
5、礦壓辦:提供相應煤層或工作面礦壓觀測資料;
6、安全監察部:提供相關安全管理制度;
7、企管科:提供工作面相關技術經濟控制指標等。
六、說明
1、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2、廢止原《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及安全措施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