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膠帶巖石集中巷安裝皮帶安全技術措施

膠帶巖石集中巷安裝皮帶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1246

一、工程概述:

根據嵩山礦工作安排,我隊準備在21采區21106膠帶巖石集中巷安裝800mm膠帶輸送機一部,安裝全長400米,最大傾角16°,皮帶采用扎扣對接的方式進行連接。

二、施工組織:

施工總負責人:?陸學安

安全負責人:?車?可

技術負責人:?梁?特?趙?虎

電氣施工負責人:車?可

機械施工負責人:秦旭峰

皮帶安裝分三班,其中王付欽負責一班,孫列連負責一班,徐海濤負責一班。

三、施工前準備:;

1、施工前所有皮帶配件必須運送到相應的位置,便于安裝。

(1)、井下由專人負責接車并對車內設備、配件進行驗收,以防礦車內誤放入其它物品,并對運輸過程監管。

(2)、運輸路線:副井→副井出車口→5#交叉點→南環線→2#交叉點→西大巷→21軌道上山→第四中部車場→施工地點。

(3)、設備、配件的井下運輸由運輸隊負責,采用電機車運輸,運輸途中電機車車速要勻速,嚴禁忽快忽慢,嚴禁高速行駛中急剎車;運送到指定地點后,我隊派專人在指定地點現場交接,并作好交接記錄。

(4)、設備、配件卸車。卸車人員要穿好勞保用品,佩戴手套,防止擠傷、擦傷。電機、減速機要小心從礦車中取出,要輕抬輕放,防止設備損壞。

2、所有安裝使用工具必須準備齊全,包括釘扣機、皮帶扣、3t倒鏈、5t倒鏈、大錘、卷尺、鋼板尺、線墜、中線繩、鐵锨、板手、鐵絲8#、搖表、萬用表、兆歐表等。

四、施工操作技術要求:

1、安裝膠帶輸送機技術要求

(1)、本機所配零部件的性能及加工制造質量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所有零部件必須經檢驗合格方可組裝。

(2)、整機安裝應符合《帶式輸送機技術條件》gb10595-89,《煤礦井下用帶式輸送機技術條件》mt820-2000以及國家《機械設備安裝施工及驗收規范》之有關規定。

(3)3、各滾筒中心線與膠帶機中心線的垂直度公差不得大于1/1000。

(4)、傳動滾筒中心線與減速機輸出軸中心線的同軸度公差≤0.1mm。

(5)、滾筒軸線與水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不大于1/1000。

(6)、滾筒、托輥與輸送機架要對中,其對稱度公差值不大于2mm.

(7)、機架中心線與輸送機中心線應重合,誤差不得超過3/1000.

(8)、所有緊固件必須擰緊,不得有任何松動現象。

(9)、清掃器刮板面與膠帶接觸長度不小于帶寬的85%。

(10)、所以托輥都要轉動靈活。

(11)、膠帶采用皮帶扣聯接,接頭效率不得小于90%。

(12)、各部件的地腳螺栓應在設備安裝經尺寸校核后,采用灌漿法固定。

(13)、安裝時槽形托輥及下托輥軸線應與機身中心線保持垂直。

(14)、縱梁應能從機身上比較方便地拆下或裝上,掛鉤移動要求靈活。

(15)、終移開關架使用時現場可根據張緊車行走要求安裝在貯帶轉向架后面及張緊裝置前的貯帶倉架上的適當位置。

(16)、回柱絞車視現場情況自定安裝位置。便于牽引機尾。

(17)、在與軌道交叉點,采用加工的專用h架,膠帶輸送機底部皮帶距離軌道2米高,達到日后軌道通車要求,膠帶輸送機交叉點兩頭的皮帶架隨坡度逐漸降低。

2、電氣安裝技術要求

(1)、電控系統設備按照設備技術資料進行安裝。

(2)、電氣設備及部件應零部件齊全、完整、牢固可靠;按鈕、開關操作靈活,閉鎖裝置齊全,儀表指示正確。

(3)、接線正確,走線橫平豎直美觀,導線與電氣接線柱、端子排連接緊固,并不受外力作用。

(4)、設備及構件的電纜接線盒,應密封嚴密,構件齊全,嚴禁出現失爆現象;

(5)、膠帶機的各種保護裝置和電控裝置,必須反應靈敏,工作可靠。

(6)、低壓開關、動力電纜等,在下井前必須按規定進行檢查和電氣測試。

(7)、接地干線采用40×4鍍鋅扁鐵,接地級采用φ35、l=1.5m鍍鋅管制作的接地極。

(8)、電纜敷設時,電纜彎曲半徑不小于電纜外徑的20倍。電纜傳保護管時,保護管內徑應大于電纜外徑的1.5倍。

五、施工方法和試運行:

1、施工方法:

(1)、由生產科給出巷道中心線和腰線,并以此為基準進行設備安裝和尺寸校正。

(2)、將膠帶輸送機各部件運送到安裝位置,h架沿巷道運送并保持3米一個的距離散開、托輥則整齊擺放于巷道內。

(3)、利用巷道中線和腰線安裝機頭、機尾、拉緊裝置,然后安裝中間h架和下層托輥。

(4)、安裝前仔細校核生產科給定的巷中,看是否存在錯誤。

(5)、安裝步驟以先安裝h架和下托輥,最后安裝上托架和上托輥的順序進行安裝。

(6)、皮帶架安裝完畢,進行皮帶下放和扎扣對接。

(7)、安裝皮帶接地線和電控設備。

(8)、皮帶對接和電控接線完畢,對皮帶機進行加油。

2、試運轉及試運轉的步驟為:

(1)試運轉前的檢查:

a、檢查各部位的緊固件、連接件是否齊全、牢固,現場焊接的焊縫有無漏焊等;

b、檢查電動機、減速器、軸承座等潤滑部位所注入的潤滑油牌號、數量是否符合要求;

c、用手轉動各傳動部分的機械是否靈活,有無卡住現象。

d、檢查驅動滾筒、導向滾筒有無開焊或開膠。

e、檢查信號系統應顯示正確、靈敏可靠。

f、檢查電源的相序是否正確;檢查試驗安全保護裝置及電氣閉鎖,確保靈敏可靠。

g、清理輸送帶上面和輸送帶下面的雜物。

(2)空載運行:

a、空載運轉時間不得小于4小時,并對各部件進行觀察、檢驗和調整,為負載試運轉做好準備,運轉人員必須實時檢查和監控并做好記錄。

b、要觀察各運轉部件有無相蹭現象,特別是與輸送帶相蹭的要及時處理,防止損傷輸送帶。

c、檢查驅動單元有無異常聲音,電動機、減速器軸承及潤滑油、等處的溫升是否符合要求。

d、檢查滾筒、托輥等旋轉部件有無異常聲音,滾筒軸承溫升是否正確,如有不轉動的托輥應及時調整或更換。

e、啟動時輸送帶與傳動滾筒間是否打滑,如有打滑現象,可逐漸增大拉緊裝置的拉緊力,直到不打滑為準。

f、要觀察輸送帶有無跑偏,如果跑偏量超過帶寬的5%應進行處理;要觀察減速器、以及其他潤滑部位有無漏油現象;檢查潤滑油、軸承等處溫升情況是否正常;各種限位開關、保護裝置等的動作是否靈敏可靠;清掃器刮板與輸送帶的接觸是否符合規定;各部件聯接螺栓有無松動。

(3)負載運行:啟動正常后,專人時刻觀察皮帶跑偏、電壓、電流、聲音、溫度、振動等情況,并做好記錄,如有異常,緊急停機。

六、安全措施:

1、施工前施工負責人要組織全體施工人員學習施工辦法、步驟及安全措施等,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做到人人心中有數,貫徹學習后簽字,否則不準參加該項施工。

2、施工人員都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各班人員必須聽從帶班人員的指揮,每班施工前,由負責人對當班的安全措施進行貫徹。每班要班前、班后會上對本班不安全因素進行總結,吸取教訓。

3、對施工用具進行安全檢查和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設備。

4、機頭、機尾及張緊裝置等,在地面進行設備解體前,一定要對設備進行編號。

5、施工中施工人員應照前顧后,既注意個人安全,同時也要保證他人安全;做到“三不傷害”。

6、施工期間要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的有關規定,杜絕出現三違。

7、在工作期間施工人員嚴禁打鬧,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有事必須向施工負責人請假,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離開。

8、施工時,嚴禁施工人員將頭、手、腳放在兩個金屬構件之間,嚴防發生擠傷人員事故。

9、施工之時,嚴禁拋遞接物。

10、施工過程中,隨時和隊部、機電科、調度室保持聯系。

七、試運轉時注意事項:

1、設備試運轉時,通知有關礦領導及相關科室到現場,配合進行設備調試。

2、每次試運轉時,必須由調試及試運轉協調指揮負責人親自進行指揮。其他人員要堅決聽從指揮。

3、在試運轉前,必須確定試運轉聯絡信號,每一個試運轉人員必須熟悉信號。

4、試運轉時,要求試運轉人員要沿整條皮帶人行側間隔站開,進行安全監護。

5、皮帶的聯絡電話應暢通,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機頭指揮負責人進行處理,防止事故擴大。

6、在處理問題時,必須停機。當問題處理完畢,必須經指揮負責人確認無誤后并由指揮負責人發出重新起動命令。

7、各設備安裝完畢后,應進行一次全面安全質量檢查,要求各設備安裝尺寸正確、油位指示符合規定、電氣絕緣符合規定,并且現場清潔無雜物。

8、只有一切設備檢查無誤后,征得主管部門同意,并向周圍工作人員說明后,方可進行設備試運轉;要先響警鈴,后開機。

9、在試運轉過程中,人員應密切注意設備運行情況,特別注意:主電機溫升、噪聲,減速器的油位、噪聲,輸送帶是否跑偏及損傷情況,各軸承處的溫升和噪聲,滾筒、托輥、清掃器、拉緊裝置的工作狀態,電控設備的工作狀態。

10、試運轉人員發現設備運行有異常時,應做好記錄,緊急情況下,應立即停機。

11、在輸送機運轉過程中,不得對輸送帶、托輥、滾筒進行人工清掃,拆換零部件或進行潤滑。

12、試運轉過程中不得隨意觸動各種安全保護裝置。

13、試運轉過程中,技術人員要做好原始記錄。

14、設備試運轉時,各設備運轉參數必須對照設備設計的參數。

15、調整托輥應盡量選擇輸送帶空轉時進行,并要求由兩人協助完成。

八、避災路線:

火災、瓦斯避災路線:假設火災發生地點(施工地點)→第四中部車場→21軌道上山→西大巷→副井底→乘罐升井。

水災避災路線:假設水災發生地點(施工地點)→第四中部車場→21軌道上山→西風井→升井。

另附:《避災路線圖》

篇2:膠帶巖石集中巷安裝皮帶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述:

根據嵩山礦工作安排,我隊準備在21采區21106膠帶巖石集中巷安裝800mm膠帶輸送機一部,安裝全長400米,最大傾角16°,皮帶采用扎扣對接的方式進行連接。

二、施工組織:

?施工總負責人:?陸學安

安全負責人:?車?可

技術負責人:?梁?特?趙?虎

電氣施工負責人:車?可

機械施工負責人:秦旭峰

皮帶安裝分三班,其中王付欽負責一班,孫列連負責一班,徐海濤負責一班。

三、施工前準備:;

1、施工前所有皮帶配件必須運送到相應的位置,便于安裝。

(1)、井下由專人負責接車并對車內設備、配件進行驗收,以防礦車內誤放入其它物品,并對運輸過程監管。

(2)、運輸路線:副井→副井出車口→5#交叉點→南環線→2#交叉點→西大巷→21軌道上山→第四中部車場→施工地點。

(3)、設備、配件的井下運輸由運輸隊負責,采用電機車運輸,運輸途中電機車車速要勻速,嚴禁忽快忽慢,嚴禁高速行駛中急剎車;運送到指定地點后,我隊派專人在指定地點現場交接,并作好交接記錄。

(4)、設備、配件卸車。卸車人員要穿好勞保用品,佩戴手套,防止擠傷、擦傷。電機、減速機要小心從礦車中取出,要輕抬輕放,防止設備損壞。

2、所有安裝使用工具必須準備齊全,包括釘扣機、皮帶扣、3T倒鏈、5T倒鏈、大錘、卷尺、鋼板尺、線墜、中線繩、鐵锨、板手、鐵絲8#、搖表、萬用表、兆歐表等。

四、施工操作技術要求:

1、安裝膠帶輸送機技術要求

(1)、本機所配零部件的性能及加工制造質量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所有零部件必須經檢驗合格方可組裝。

(2)、整機安裝應符合《帶式輸送機技術條件》GB10595-89,《煤礦井下用帶式輸送機技術條件》MT820-2000以及國家《機械設備安裝施工及驗收規范》之有關規定。

(3)3、各滾筒中心線與膠帶機中心線的垂直度公差不得大于1/1000。

(4)、傳動滾筒中心線與減速機輸出軸中心線的同軸度公差≤0.1mm。

(5)、滾筒軸線與水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不大于1/1000。

(6)、滾筒、托輥與輸送機架要對中,其對稱度公差值不大于2mm.

(7)、機架中心線與輸送機中心線應重合,誤差不得超過3/1000.

(8)、所有緊固件必須擰緊,不得有任何松動現象。

(9)、清掃器刮板面與膠帶接觸長度不小于帶寬的85%。

(10)、所以托輥都要轉動靈活。

(11)、膠帶采用皮帶扣聯接,接頭效率不得小于90%。

(12)、各部件的地腳螺栓應在設備安裝經尺寸校核后,采用灌漿法固定。

(13)、安裝時槽形托輥及下托輥軸線應與機身中心線保持垂直。

(14)、縱梁應能從機身上比較方便地拆下或裝上,掛鉤移動要求靈活。

(15)、終移開關架使用時現場可根據張緊車行走要求安裝在貯帶轉向架后面及張緊裝置前的貯帶倉架上的適當位置。

(16)、回柱絞車視現場情況自定安裝位置。便于牽引機尾。

(17)、在與軌道交叉點,采用加工的專用H架,膠帶輸送機底部皮帶距離軌道2米高,達到日后軌道通車要求,膠帶輸送機交叉點兩頭的皮帶架隨坡度逐漸降低。

2、電氣安裝技術要求

(1)、電控系統設備按照設備技術資料進行安裝。

(2)、電氣設備及部件應零部件齊全、完整、牢固可靠;按鈕、開關操作靈活,閉鎖裝置齊全,儀表指示正確。

(3)、接線正確,走線橫平豎直美觀,導線與電氣接線柱、端子排連接緊固,并不受外力作用。

(4)、設備及構件的電纜接線盒,應密封嚴密,構件齊全,嚴禁出現失爆現象;

(5)、膠帶機的各種保護裝置和電控裝置,必須反應靈敏,工作可靠。

(6)、低壓開關、動力電纜等,在下井前必須按規定進行檢查和電氣測試。

(7)、接地干線采用40×4鍍鋅扁鐵,接地級采用Φ35、L=1.5m鍍鋅管制作的接地極。

(8)、電纜敷設時,電纜彎曲半徑不小于電纜外徑的20倍。電纜傳保護管時,保護管內徑應大于電纜外徑的1.5倍。

五、施工方法和試運行:

1、施工方法:

(1)、由生產科給出巷道中心線和腰線,并以此為基準進行設備安裝和尺寸校正。

(2)、將膠帶輸送機各部件運送到安裝位置,H架沿巷道運送并保持3米一個的距離散開、托輥則整齊擺放于巷道內。

(3)、利用巷道中線和腰線安裝機頭、機尾、拉緊裝置,然后安裝中間H架和下層托輥。

(4)、安裝前仔細校核生產科給定的巷中,看是否存在錯誤。

(5)、安裝步驟以先安裝H架和下托輥,最后安裝上托架和上托輥的順序進行安裝。

(6)、皮帶架安裝完畢,進行皮帶下放和扎扣對接。

(7)、安裝皮帶接地線和電控設備。

(8)、皮帶對接和電控接線完畢,對皮帶機進行加油。

2、試運轉及試運轉的步驟為:

(1)試運轉前的檢查:

A、檢查各部位的緊固件、連接件是否齊全、牢固,現場焊接的焊縫有無漏焊等;

B、檢查電動機、減速器、軸承座等潤滑部位所注入的潤滑油牌號、數量是否符合要求;

C、用手轉動各傳動部分的機械是否靈活,有無卡住現象。

D、檢查驅動滾筒、導向滾筒有無開焊或開膠。

E、檢查信號系統應顯示正確、靈敏可靠。

F、檢查電源的相序是否正確;檢查試驗安全保護裝置及電氣閉鎖,確保靈敏可靠。

G、清理輸送帶上面和輸送帶下面的雜物。

(2)空載運行:

A、空載運轉時間不得小于4小時,并對各部件進行觀察、檢驗和調整,為負載試運轉做好準備,運轉人員必須實時檢查和監控并做好記錄。

B、要觀察各運轉部件有無相蹭現象,特別是與輸送帶相蹭的要及時處理,防止損傷輸送帶。

C、檢查驅動單元有無異常聲音,電動機、減速器軸承及潤滑油、等處的溫升是否符合要求。

D、檢查滾筒、托輥等旋轉部件有無異常聲音,滾筒軸承溫升是否正確,如有不轉動的托輥應及時調整或更換。

E、啟動時輸送帶與傳動滾筒間是否打滑,如有打滑現象,可逐漸增大拉緊裝置的拉緊力,直到不打滑為準。

F、要觀察輸送帶有無跑偏,如果跑偏量超過帶寬的5%應進行處理;要觀察減速器、以及其他潤滑部位有無漏油現象;檢查潤滑油、軸承等處溫升情況是否正常;各種限位開關、保護裝置等的動作是否靈敏可靠;清掃器刮板與輸送帶的接觸是否符合規定;各部件聯接螺栓有無松動。

(3)負載運行:啟動正常后,專人時刻觀察皮帶跑偏、電壓、電流、聲音、溫度、振動等情況,并做好記錄,如有異常,緊急停機。

六、安全措施:

1、施工前施工負責人要組織全體施工人員學習施工辦法、步驟及安全措施等,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做到人人心中有數,貫徹學習后簽字,否則不準參加該項施工。

2、施工人員都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各班人員必須聽從帶班人員的指揮,每班施工前,由負責人對當班的安全措施進行貫徹。每班要班前、班后會上對本班不安全因素進行總結,吸取教訓。

3、對施工用具進行安全檢查和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設備。

4、機頭、機尾及張緊裝置等,在地面進行設備解體前,一定要對設備進行編號。

5、施工中施工人員應照前顧后,既注意個人安全,同時也要保證他人安全;做到“三不傷害”。

6、施工期間要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的有關規定,杜絕出現三違。

7、在工作期間施工人員嚴禁打鬧,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有事必須向施工負責人請假,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離開。

8、施工時,嚴禁施工人員將頭、手、腳放在兩個金屬構件之間,嚴防發生擠傷人員事故。

9、施工之時,嚴禁拋遞接物。

10、施工過程中,隨時和隊部、機電科、調度室保持聯系。

七、試運轉時注意事項:

1、設備試運轉時,通知有關礦領導及相關科室到現場,配合進行設備調試。

2、每次試運轉時,必須由調試及試運轉協調指揮負責人親自進行指揮。其他人員要堅決聽從指揮。

3、在試運轉前,必須確定試運轉聯絡信號,每一個試運轉人員必須熟悉信號。

4、試運轉時,要求試運轉人員要沿整條皮帶人行側間隔站開,進行安全監護。

5、皮帶的聯絡電話應暢通,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機頭指揮負責人進行處理,防止事故擴大。

6、在處理問題時,必須停機。當問題處理完畢,必須經指揮負責人確認無誤后并由指揮負責人發出重新起動命令。

7、各設備安裝完畢后,應進行一次全面安全質量檢查,要求各設備安裝尺寸正確、油位指示符合規定、電氣絕緣符合規定,并且現場清潔無雜物。

8、只有一切設備檢查無誤后,征得主管部門同意,并向周圍工作人員說明后,方可進行設備試運轉;要先響警鈴,后開機。

9、在試運轉過程中,人員應密切注意設備運行情況,特別注意:主電機溫升、噪聲,減速器的油位、噪聲,輸送帶是否跑偏及損傷情況,各軸承處的溫升和噪聲,滾筒、托輥、清掃器、拉緊裝置的工作狀態,電控設備的工作狀態。

10、試運轉人員發現設備運行有異常時,應做好記錄,緊急情況下,應立即停機。

11、在輸送機運轉過程中,不得對輸送帶、托輥、滾筒進行人工清掃,拆換零部件或進行潤滑。

12、試運轉過程中不得隨意觸動各種安全保護裝置。

13、試運轉過程中,技術人員要做好原始記錄。

14、設備試運轉時,各設備運轉參數必須對照設備設計的參數。

15、調整托輥應盡量選擇輸送帶空轉時進行,并要求由兩人協助完成。

八、避災路線:

火災、瓦斯避災路線:假設火災發生地點(施工地點)→第四中部車場→21軌道上山→西大巷→副井底→乘罐升井。

水災避災路線:假設水災發生地點(施工地點)→第四中部車場→21軌道上山→西風井→升井。

另附:《避災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