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區附近采空區探放水設計安全技術措施

礦區附近采空區探放水設計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819

一概?況

山西晉煤集團平陸晉平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兼并重組整合礦井位于平陸縣曹川鎮太寨、寺頭村一帶,距平陸縣城直距46km,行政區劃隸屬平陸縣曹川鎮管轄。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11°31′50″-111°33′11″,北緯34°53′37″-34°54′58″。

井田中部有風(陵渡)—南(溝)公路東西向通過,礦井井口由2公里土路與該公路相接,通過風南公路向西約55公里可達平陸縣城與運(城)三(門峽)高速路相接,由運(城)三(門峽)高速路向北40公里可達大(同)風(陵渡)高速路、南同蒲鐵路運城火車站。向南經黃河大橋可抵河南省三門峽市,與隴海鐵路及連(云港)霍(城)高速公路聯通。由鐵路、公路向東南可達中南及華東各省市。

二地形地貌

1、本井田地處中條山南麓,黃河北側,隔黃河與河南省為鄰,以低山丘陵為主的侵蝕山地地貌,素有“平陸不平溝三千”之稱,井田內溝壑縱橫,地形復雜,總的地勢為南高北低。地形最高點為井田南部太寨山梁,標高為649.2m,最低點為井田北界處曹家河床南岸,標高為362.3m,最大相對高差286.9m,屬低山區。

2、井田內構造簡單,主要為一軸向北西的背、向斜構造,地層傾角一般5°-8°。局部達15°,井田內發現1條逆斷層及2條褶曲,未發現陷落柱構造,現將本井田構造敘述如下:

(1)f1逆斷層

位于井田西部邊界,302號鉆孔揭露,k2及10號煤層重復出現,10號煤層底板鋁質泥巖與k2頂板粉砂巖接觸。f1逆斷層走向n38°w,傾向sw,傾角35°,落差h=25m,井田內延伸長度550m。

(2)褶?曲

s1向斜構造

位于井田的中部,軸向n60--50°w,向nw仰起,兩翼基本對稱,?地層傾角5-8°,軸長約2.3km。

s2背斜構造

位于井田的南部,軸向n84--68°w,向se傾伏,兩翼基本對稱,地層傾角5-12°,軸長約1.8km。

綜上所述,井田構造屬簡單類。

三井田水文地質

1、本井田地處中條山南麓,黃河北側,井田內地表河流不發育,大小溝谷多為干溝,只有雨季時才匯集洪水沿溝排泄,井田地表水向北匯入曹河,向南匯入太寨河,曹河向東于南溝注入黃河,太寨河向南直接注入黃河,井田地表水屬黃河水系。

2、井田內各溝谷基本常年無水,遇雨季一瀉而去,雨停后溝干或為細流,屬季節性溪流。本井田保留的原龍潭溝煤礦的主平硐、副平硐、回風平硐口標高分別為406.78m、406.67m、408.16m均高于所處地段曹河的最高洪水位(370m)。本井田井口不受洪水威脅。

四主要含水層情況

(一)井田的含水層自上而下有:

1、第三、四系松散砂礫孔隙含水層

松散含水層在區內發育,大面積出露。巖性為近代沖積砂礫層,透水性良好,直接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補給,厚度埋藏大時,該層為淺層含水較豐富的砂礫孔隙含水層。

2、上石盒子組底部k10砂巖裂隙含水層

黃綠色、灰白色中—細粒砂巖,穩定性差,常相變為粉砂巖,位于淺部裂隙風化帶,含水豐富。

3、下石盒子組k8、k9砂巖裂隙含水層

巖性為灰白色、粗—中粒砂巖為主,以石英為主。受地形影響,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差異性大,裂隙不發育,屬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層。

4、山西組k7砂巖裂隙含水層

巖性為灰白色中、細粒砂巖,以石英為主。受地形影響,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條件差,裂隙不發育,該層屬富水性弱的含水層。

5、太原組k2石灰巖溶隙含水層

巖性為深灰色,致密堅硬的石灰巖,為10號煤層的直接充水含水層亦為煤系地層主要含水層,厚度1.92m左右,裂隙不發育,鉆進消耗量小于0.5m3/h,礦井涌水量95m3/d—144m3/d,受地形影響,大氣降水及地表補給條件差,排泄條件好,所以其富水性弱。因此,該含水層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層。

6、奧陶系中統石灰巖溶隙含水層

奧陶系灰巖出露于井田東西部及黃河兩岸,露頭所見溶洞、裂隙發育。該層為煤系地層下伏的主要含水層,富水性弱,水位標高與黃河水位變化有關。2010年4月—7月山西克瑞通實業有限公司在本井田南西部補充勘探時施工了501號探巖溶水位孔。501號孔揭露奧灰巖厚度419.15m,終孔層位o2*。水位埋深165.75m,水位標高320.70m。o2f在鉆進中鉆進消耗量小于0.5m3/h,巖芯鑒定裂隙、巖溶不發育,峰峰組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層。o2s在鉆進中鉆進消耗量小于0.5m3/h,巖芯鑒定裂隙、巖溶不發育,上馬家溝組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層。o2*在鉆進中鉆進消耗量小于1.0m3/h,巖芯鑒定裂隙、巖溶較發育,從簡易水位觀測在下馬家溝組483.60m-570.00m和586.47—598.65出現漏水現象,推測為含水層段,下馬家溝組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層。觀測o2f+o2s+o2*混合水靜止水位埋深165.75m,水位標高320.70m。據501號孔o2f+o2s+o2*混合水靜止水位標高控制本井田奧灰水水位標高為319-323m。

(二)主要隔水層情況

1、石炭系中統本溪組

由鋁質泥巖及鋁土礦層組成,一般厚為10m左右,系一較好的隔水層。

2、石炭系上統太原組

主要由具有可塑性的泥巖、砂質泥巖組成,各層砂巖及石灰巖間均有泥巖分布,一般厚度2m至數米不等,可起到良好的層間隔水作用。

(三)礦井水文地質類型

1、受采掘破壞和影響的含水層

k2灰巖為10號煤層的直接充水含水層亦為煤系地層主要含水層,厚度1.92m左右,裂隙不發育,鉆進消耗量小于0.5m3/h,礦井涌水量95m3/d—144m3/d,受地形影響,大氣降水及地表補給條件差,排泄條件好,所以其富水性弱。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一分類依據屬簡單類。

2、礦井及周邊老窯水分布狀況

據礦井在生產過程中調查,井田北部邊緣,曹家河南側,小窯破壞區及老系統有2處積水區,推測積水115070m3,未進行鉆探驗證,積水位置邊界和水量不可靠,存在突水危險。物探6個積水區,面積約3.095萬平方米。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二分類依據屬復雜類。

3、礦井涌水量

整合后的礦井年生產能力為45萬t/a,10號煤層正常涌水量477m3/d,即19.88m3/h,最大涌水量為723m3/d,即30.13m3/h,遠小于分類標準180m3/h,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三分類依據屬簡單類。

4、突水量

該礦自開采10號煤層以來未發生突水事故,巷道揭露各含水層時,淋水均較大。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四分類依據屬簡單類。

5、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

10煤層采空區積水及地表水是10煤層采掘工程的主要水害,10煤層采掘工程受老窯積水水害影響大,威脅礦井安全。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五分類依據屬復雜類。

6、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

針對本礦礦井水文地質特征,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要求,認真做好井上、井下水文地質和防治水工作,重點做好對采空區積水、構造水、地表水的防探工作。防治水工作的重點,嚴格執行“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制度。認真做好防水、探水、疏防及排水工作。總的認為,防治水不易于進行。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六分類依據屬復雜類。

綜合以上闡述,針對分類依據第二條的評述,按分類依據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建議本礦開采10號煤層,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定為復雜類。

詳情見下表:

10號煤層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

項目煤礦情況類別受采掘破壞或影響的含水層及水體含水層性質及補給條件受采掘破壞或影響的空隙、裂隙、巖溶含水層,補給條件差,補給來資源少簡單單位涌水量(l/s.·m)弱簡單礦井及周邊老空水分布狀況據礦井在生產過程中調查,井田北部邊緣,曹家河南側,小窯破壞區及老系統有2處積水區,推測積水115070m3,未進行鉆探驗證,積水位置邊界和水量不可靠,存在突水危險。物探6個積水區,面積約3.095萬平方米。復雜礦井涌水量(m3/h)正常q119.88(水文地質比擬法預計)簡單最大q230.13(水文地質比擬法預計)突水量q3(m3/h)無簡單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采掘工程受水害影響大復雜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防治水工作不易進行復雜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復雜

(四)礦區附近采空區積水現狀

1、根據我礦10#煤層采掘工程平面圖原采空區分布情況和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物探成果平面圖可知,我礦區北部采空區內有6處積水區,其中:js1、js2、js5、js64處積水區距現施工副平硐井筒較遠,對副平硐的施工不構成威脅。js3積水區位于副平硐的右下部距副平硐雖較近但積水區位置較低,暫時無法對其進行探放。目前,js4(標高為+370m)積水區對副平硐施工有影響,故此處為本次探放水設計的主要區域。

五探放水工作面鉆孔布置及主要參數設計

根據10#煤層成果平面圖結合實測巷道布置圖可知,副井2#橫川附近滲水處頂板標高約為+389m,井底車場落平處頂板標高約為361m,兩處落差約為28m的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探放水設計:

1、擬在副井井底車場落平處(即巷道520m處、消防材料庫通道正對面),在井底車場巷道的右幫打眼放水,1#孔坐標為:(*:3864888.088,y:.908),方位角為300°,仰角為18°-?20°,距底板2.3米處打眼鉆進,鉆孔深度為85m或95m;2#孔坐標為:(*:3864887.825,y:.337),方位角為270°,仰角為18°-?20°,距底板2.3米處打眼鉆進;鉆孔深度為85m或95m。具體見下表:

井底車場附近采空區探放水鉆孔具體參數表

孔號位置(m)設計孔深(m)方位角(°)坐標設計仰俯角(°)1#巷道東幫,

距巷道底板2.3m85m--95m300°*:3864888.088

y:.908+18°-+20°2#巷道東幫,

距巷道底板2.3m85m--95m270°*:3864887.825

y:.337+18°-+20°六探放水前的準備工作

(一)、探放水隊伍及人員配備

為全面貫徹落實此次省級煤礦全面整治督察組提出的探放水建議,依據“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則,嚴格執行探掘分離制度。我礦組建此次探放水隊伍,探放水總負責人為田保國,安全負責人為王海鵬,技術負責人為張亞東,探放水隊分為三個班組,每個班組設班長一名,探放水工2名,機電工、安監員和瓦檢員各一名,負責本職崗位工作;設部室跟班干部一名,負責生產協調和安全督查。附:組織機構圖。

(二)、供電準備

由中央變電所8號開關供出660v電壓供給鉆機工作,檢查供電電源是否有效,探水設備及排水設備在施工前接電試運行,以保證探放水時正常運行。

(三)、探放水設備及材料的配置

1、探水鉆機:探水鉆機型號為zdy-1200s型,配套三臺液壓泵(功率為22kw)。

2、鉆桿每節長度為1米,直徑為φ62.5mm的合金鉆桿,鉆頭直徑為φ94mm,成孔直徑為φ100mm.探水工作地點配置鉆桿數量不少于200根,鉆頭不少于3顆。

3、輔助材料:配足設備所需的零配件(如封口管、閥門等)和固定設備所需的板梁和方木。

(四)、排水設施

副井兩個探放水點均位于井底水倉附近,排水設施采用“三泵二管”(一用、一備用、一檢修,兩趟排水管路)。水泵型號為md46-30×3,功率為22kw;水管直徑φ80mm;提前清理暢通探放水點水直通水倉的水溝。

(五)、具體準備工作

1、探放水期間將井底水倉內的積水排至最低水位線。

2、放水地點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保證工作面附近支護完好、退路暢通,并保證探放水及現場人員熟悉避災路線。附避災路線圖。

3、在組織探放水工作前,要求探放水人員將打鉆所需的材料及工具,設備準備到位,不能因為準備工作的原因而影響施工。

4、鉆機及其附屬設施及各部件間連接要牢固可靠,并在每次使用前檢查,確保施工的安全。

5、每次開鉆前,檢查鉆桿接頭的牢固情況,嚴防脫鉆事故的發生;鉆桿要達到不堵塞、不彎曲、絲口不磨損。

6、在組織施工前,要求施工人員對鉆機附近10米范圍內的巷道支護進行檢查,發現巷道支護受損的及時處理并加強支護,并打好立柱和擋板。

7、探眼前,在消防材料庫通道西口和中央水泵房通道西口用防水沙袋壘砌成1.2m高、0.8m厚的擋水墻。

8、保持鉆場有足夠的安全空間,便于施工。

9、在巷道低洼處非人行側及時挖好水倉,清理好臨時水溝,確保排水暢通無阻。

10、在打鉆地點附近安設專用電話及報警裝置,并保證隨時與調度室聯系。

11、技術人員和跟班干部必須親臨現場,依據設計,確定主要探水鉆孔位置、方位,深度以及鉆孔數目。

12、排水系統:放水前必須接通主、備用排水管路兩趟,根據我礦實際情況,經過計算得知我礦最大排水量為92m?;/h滿足探放水時最大排水需求。

13、放水必須在保證上述工作完成并經由基建調度部、機電部、安全監察部、通風部現場驗收合格并簽字后方可進行。

14、工作面放水時必須停止該區域內其它任何工作,撤出井底除放水人員以外的其他人員。

七、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

1、探放水前要對工作面認真檢查,防止因鉆機振動出現砌碹巷道掉矸現象。

2、鉆機安裝使用安全技術措施

(1)安裝前要檢查、整修設備,并檢查加固鉆場及周圍支架,防止冒頂片幫;清理各種臟雜物,挖好清水池和疏水溝。

(2)由施工隊電工負責接好供電線路,施工所有電氣設備(開關、電機、接線盒等)都必須防爆,保證鉆機配備電安全、可靠、纜線吊掛整齊,符合規定。

(3)確保通風正常,在打鉆過程中不準停風。

(4)施工前由調度室安排在該施工段安裝一部電話,并確保通訊正常。

(5)施工前,先將鉆機擺正、支墊平穩,調整好施工方位,確認無誤后,方可打牢鉆機壓柱,并用鐵絲將壓柱互相綁牢固,確認安全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操作。

(6)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先調整好鉆孔施工傾角,并反復校正,確認無誤后,方可緊固螺絲進行固定。

(7)鉆機施工人員在施工中都必須站于鉆機兩側操作,鉆機正、后方禁止站人。

(8)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鉆機在無人照看的情況下運轉,嚴禁無水鉆進。

(9)施工中,用開口扳手擰卸鉆桿時,操作人員必須相互打招呼,注意力集中,人身避于側方,以防擰卸過程中扳手反彈傷人。施工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鉆機兩側,嚴禁正對鉆孔方向。

(10)鉆孔施工期間,必須有部室人員專人跟班,負責施工中安全工作,同時,施工人員必須搞好自身安全工作。

(11)鉆進仰角超過25度時,不準在套管正下操作,以免套管滑落打傷人員。

(12)鉆孔若進入煤層,打完后立即封孔測壓,測定煤層的甲烷壓力。甲烷壓力p<0.74mpa,煤層無突出危險,若甲烷壓力p≥0.74mpa,有突出危險,立即制定綜合防突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審批實施。

(13)當施工地點發生突然停風或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時,施工人員必須立即停止打鉆,迅速切斷鉆機電源,撤到地面,同時向有關單位匯報,待施工地點恢復供風后,瓦斯濃度降到1%以后方可進入施工。

(14)施工中,發現鉆孔內噴煤或水壓突然增大時,施工人員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嚴禁撤出鉆桿,同時切斷鉆機電源,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因鉆孔噴孔而導致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時,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全部撤出地面,同時向礦調度室匯報,當鉆孔瓦斯壓力降低不再出現噴孔現象,巷通風流中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后方可恢復施工。

(15)鉆孔終孔時必須經驗收人員驗收,并向調度室匯報,鉆孔終孔后必須及時封孔,封孔長度不得小于5米,嚴格執行一孔一封制,封孔必須嚴密不漏氣,且鉆孔外端安裝壓力表,由專人觀察壓力表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

(16)每班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必須及時清理現場,搞好文明生產工作,并將控制鉆機的開關手把打到斷電位置,下班后,必須及時詳細填寫鉆孔施工原始記錄。

(17)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刨一條毛水溝或用軟管將施工返水引入水溝,并及時排出,嚴禁水淹巷道。

(18)在施工中,因施工用水,用電不正常,匯報礦調度室,礦調度室協調處理,及時解決。

3、鉆機停機時,必須掛閉鎖停電牌。

4、受水威脅區域的探放水人員及其他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掌握報警信號及避災路線。

5、探放水人員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施工,未經審批單位允許,不得擅自改變設計,配備專職鉆機操作人員且必須做到持證上崗。

6、安裝封口管,封口管安裝角度與探水鉆鉆進角度一致,選用比探水鉆鉆桿直徑大的鋼管,據實際情況選用直徑為80mm的鋼管,封口管長度為5米,用涂有樹脂膠的封口帶把封口管固定到煤幫中,角度與探水鉆眼角度一致,并在封口管流水口處安設閥門。

7、探水時每班必須安排跟班干部和專職瓦檢員和專職安監員。瓦檢員檢查瓦斯、二氧化碳情況,如瓦斯濃度超過1%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礦調度室,安監員負責現場施工安全。

8、探放水過程中,各部門負責人、操作工、安檢員、瓦檢員、機電工,必須及時到崗。

9、確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時,由測量人員進行標定,負責探放水工作人員親臨現場,共同確定鉆孔的方位、傾角、深度和鉆孔數量。

10、清理巷道,保證后退路暢通,鋪設排水管路,并做好擋水墻。探水鉆孔位于巷道低洼處時,配備與放水量相適應的排水設備。

11、在鉆進時,發現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鉆眼中水壓、水量突然增大和頂鉆時,應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派人監測水情,發現情況危急,應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地區的人員,然后采取安全措施,進行處理。避水災路線:副井井底探水地點→水泵房通道西口→管子道→主井→地面(通道做好清理工作)。

12、鉆入老空水體時,要監視放水過程,核對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如發現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應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安全指揮中心和調度室及時處理。

13、放水前,根據礦井排水能力和水倉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巷,放水時,應有專人監測鉆孔出水情況,測定水量和水壓做好記錄。如水量突然變化,應當及時處理,并上報安全指揮中心和調度室。

14、探放水鉆孔成孔后,嚴格按照探放水管理制度記錄好孔深,驗收記錄具體執行《探放水工作的幾點規定》,如老空區無水,應及時用水泥封閉鉆孔,并做好標記,懸掛探放水牌板,防止有害氣體涌出。

15、將放水地點及放水可能危害區域的電器設備應在放水前撤到安全地點。

16、本措施經聯合會審,并組織員工貫徹學習后方可執行。

17、探放水人員必須組織學習相關的管理規定和出水的征兆,探水時要派專人觀山,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或出水征兆時立即停止施工,查明情況并及時處理必要時立即發出警報,及時撤出所有可能受水災威脅地點的人員,按照避災路線撤離至安全地點。

18、其他按《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執行。

篇2:采空區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井2015年采掘規劃要求,待掘1319工作面位于1318采空積水區北部,該區域地勢南高北低,1319規劃掘進面與1318采空積水區底板落差近20米,距最近的1319規劃輔助回風巷煤柱只有25米,空區積水若不提前排放將直接影響1319工作面的采掘安全。經公司研究決定對1318采空區積水進行超前探放。為確保空區探放水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1318采空區概況

1318采空積水區位于1300軌道巷東側原1318工作面350-1000m范圍內,北側為1319待掘工作面,東側為1400軌道巷,南為1317采空區。該空區原煤層由西北-東南走向轉東西走向,傾向東北。空區原回風順槽904米處根據地測科提供的巷道實測數據為該巷道最低點標高511m,700-1000米段標高基本接近,煤層傾角1.5-2度,空區面積為14.5萬平方米。

1318回采初期頂板破裂砂巖水涌入井巷,最大涌水量60m3/h,回采結束后涌水穩定在6-8m3/h,隨著空區范圍的增加,和新風井回風巷道的掘進,該空區在1300軌道巷出水點涌水逐步減小,于2013年6月出現斷流。根據《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由于采空區已經封閉,無法進行實地觀測,現根據《煤炭安全手冊》“第五篇礦井防治水”中的老空區積水估算公式對3號煤層采空區積水量估算,1318空區積水區投影面積77032m2,平均采高4.59m,煤層傾角50,積水量88732m3。

1318回風順槽在1300軌道巷開口標高為540m,工作面最低標高為511m,落差為29m,積水區靜水壓低于0.3Mpa。

二、礦井涌水與排水現狀

1、井下現涌水主要來自采空區,涌水量43m3/h。主要來自各采空區、新風井井筒、1400巷道頂板錨索鉆孔滲水。

2、排水系統,礦井布置主、副水倉各一個,容量1522m3,中央水泵房裝備3臺MD155-30×10水泵,單泵排水能力150m3/h(聯合排水試驗報告數據),現礦井總涌水量約43m3/h,中央水倉日均排水時間7-8小時。1400巷道現有臨時水倉兩個,容積54m3,共布置4臺D85-46×6水泵,兩趟直徑140毫米管路直通中央水倉,單泵排水能力70m3/h,1400巷道原1320空區涌水量10m3/h,風井涌水量4m3/h,千米鉆機排水量平均7m3/h,合計最大21m3/h,水倉單臺水泵排水能力富余40-50m3/h,放水期間使用1320空區背后臨時水倉。

三、施工位置

施工位置根據各揭露巷道底板標高和最適宜放水地點確定在1400軌道巷,1322輔助進風巷口往南215-227米,底板標高500.225-502.05m(該距離為水平距離已由地測科進行標定)。

四、施工方法

孔口安裝止水套管,采用ZDY-1200S全液壓坑道鉆機施工鉆孔放水。

五、施工步驟

1、施工前準備工作

施工前由生產科協調安排相關隊組對1400回風巷(現為進風)道兩個臨時水倉進行清淤,對排水溝和沉淀池進行清理,為施工地點布置好電源和開關、通訊電話等機電設備。

探放水隊將鉆機移到施工地點,先在1400軌道巷1322輔助進風巷往南175米處隨巷道坡度建規格為3×1.5×0.5m排渣池一個(磚砌),在軌道巷1322輔助進風巷往南、風門往北處根據巷道坡度建好3×2×0.5m沉淀池一個(磚砌),防止放水將巷道中的煤渣沖入水倉。

2、地測科技術員已經提供支設鉆機點巷道底板標高,打探水孔時現場確定鉆孔方位角和鉆孔傾角。

3、鉆孔使用ZDY-1200S型坑道液壓防爆鉆機施工,安裝平穩并進行固定,固定方式為將鉆機墊平后用單體柱壓頂在頂板上關采取好防倒柱措施,固定前,應將巷道底板清至硬底。

4、安裝止水套管

先用114mm鉆頭打10m深孔,用130mm擴孔鉆頭進行擴孔,下入長10m(防治水規定探放老空水體封孔管長度不得小于10m,1318空區積水垂高最大29m,最大靜水壓0.29MPa)直徑110mm孔口套管,用高壓注漿泵把525標號水泥漿壓入孔內封孔固定,固定長度為10m。(孔口管標準見附圖)。要求耐壓不低于1MPa。

5、耐壓試驗,封孔30分鐘后,安裝孔口DN100閘閥及Y-100型1.5Mpa壓力表,接防塵靜壓水注入孔口管,待壓力表數值大于1MPa后停止注水,30分鐘孔口管無松動、不滴漏水,壓力無下降則開始泄壓。

6、掃孔時深度應超過孔口管長度0.3m。

六、探水

1、套管試驗完畢后,在鉆孔施工前把孔口安全放水DN100閥門、Y-100型0.6MPa壓力表安裝好,調整好鉆進方位角、傾角之后用Φ75鉆頭向前鉆進至采空區,打進空區2m后停鉆,探放水鉆孔施工時,將孔口管三通用軟管連接,水和渣直接排放在排渣池內,鉆孔期間及時清理排渣池內的煤渣和煤泥,嚴禁順水流入巷道中。鉆進過程中由于鉆頭和鉆桿的自重和推進等壓力的不同,地質條件的變化以及操作人員的輪換等原因,鉆孔容易發生偏斜,因此應保持施鉆人員的穩定。

2、鉆孔布置:初步設計五個鉆孔,4個為放水鉆孔,一個為(2號孔)為驗證孔。鉆孔開孔布置在1400軌道巷1322輔助進風巷往南215-227米處,間隔3米布置鉆孔一個。鉆孔為斜孔,沿煤層向上探測,施工順序為5-3-1-4-2,根據實際鉆探情況確定是否布置進一步的探放水工程。

1號孔:位置215m,底板標高500.22m,支機高度1.4m,方位角257度,仰角8°;

2號孔:位置218m,底板標高500.52m,支機高度1.4m,方位角257度,仰角7.8°;

3號孔:位置221m,底板標高500.88m,支機高度1.4m,方位角257度,仰角7.5°;

4號孔:位置224m,底板標高501.15m,支機高度1.4m,方位角257度,仰角7.3°;

5號孔:位置227m,底板標高501.54m,支機高度1.4m,方位角257度,仰角7°。

3、鉆孔完成后,為防止鉆孔堵塞,鉆桿暫時不能起拔,留在孔中備掃孔之用,等水流穩定后再起出鉆桿。

六、放水

1、當探放水鉆孔施工完畢后,探放水隊用三通上的閥門控制放水量≤35m3/h,不大于臨時水倉一臺D85-45*6水泵的排水能力。

2、防治水辦公室對放水過程進行監測監控,做好打鉆和放水實時記錄,監測孔內水壓變化,用流速儀流量計監測單孔排水量。

3、井下電隊記錄好水泵排水運行記錄。

4、若在放水期間水量異常變化、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然后查明原因。

5、如果是放水期間鉆孔堵塞,要由探水隊用鉆機進行清理。

6、排水,空區水沿1400軌道巷道排水溝自流至1322輔助進風巷風門門口處轉流1400回風巷1#、2#臨時水倉,由D85-45*6水泵通過1400巷道排水管路排水至中央水倉,然后排到地面。

七、驗證空區放水完畢

如放水鉆孔不再出水,首先根據放水總量來判斷空區是否還存在積水,其次是探水隊對所有鉆孔用ZDY-1200S鉆機進行掃孔,掃孔必須打至空區5m以上,確認鉆孔是否被堵塞。

最后是打2號孔來驗證空區積水是否被排空,如果驗證孔沒有出水,確認空區水已排空,到此放水結束。

八、鉆孔施工要求

排水孔由探放水隊負責鉆探,每班由一名負責人負責協調組織施工。

1、鉆進時操作人員不準離開鉆機,并做到“三看”、“二聽”、“一及時”。即看操作(擋位)把手振動、給進壓力和進尺速度,看泵壓表及回水情況,看水接頭情況;聽機器運轉聲,聽孔內振動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正確計算鉆孔深度,并根據鉆進情況及時為下一孔計算更精確的方位、傾角。

3、嚴格執行鉆機維護保養檢查制度,施工前要對鉆機及附屬設置進行一次保養,對鉆桿接頭、絲扣磨損、彎曲度等情況認真檢查,對質量不好的鉆桿嚴禁使用。

4、鉆進過程中如發生機械故障或突然停電,應立即拉開動力開關,用人力將鉆具提到安全孔段,以免埋鉆。

5、現場勞動組織為:班組長1人、探放水隊員4人、安全員1人、瓦斯員1人、救護隊員一人。

九、安全技術措施

一)鉆孔施工安全措施

1、接好供電線路,在探水地點附近安設專用電話,保證施工地點的通訊、通風良好。

2、檢查好探水地點的頂幫支護情況,鉆場及其前后10米范圍內的巷道支護必須牢固可靠。

3、需清挖好沿途排水溝,保證打鉆時用水和打透采空鉆桿未退出之前的鉆孔出水量能及時排出。鉆孔施工過程中,安裝好孔口管后,應立即安裝好孔口安全閥門(耐壓1.0MPa),鉆具從閥門進入孔內進行鉆進,鉆進過程中,應將閥門開至最大位置,上下鉆具過程中,應小心,防止碰壞閥門,每次提鉆前后,都要檢查閥門啟閉情況,保證閥門良好,如發現閥門損壞,立即停止鉆進,更換閥門。

4、嚴格現場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時必須將本班進尺、鉆孔深度、鉆探設備運行狀況及存在問題進行交接。每班開工前,必須檢查巷頂及兩幫的支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鉆進過程中,嚴禁磕碰閥門。鉆孔臨近水前,應檢查閥門,保證性能可靠。鉆進過程中,發現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鉆孔中的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等異狀時,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隨意起拔鉆具,必須及時將鉆具固定,現場施工負責人立即向調度室匯報,并派人監測水情。如果發現水量過大,水壓過高情況危急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然后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6、鉆孔施工過程中,施工地點必須保持有足夠的風量,停風必須撤人。并在施工地點懸掛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監測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超過1.0%時,必須停止施工,切斷電源,撤人。探放水過程中必須由瓦檢員、救護隊員在現場值班,檢查空氣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限,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關閉孔口閥門,并向礦調度室匯報。必要時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7、鉆孔臨近水前和鉆透老空放水時,現場施工負責人立即向調度室匯報,由調度室安排臨時水倉排水人員作好排水準備,隨時準備排水,1400巷道在排水量穩定之前除井下機電隊排水人員外巷道內不得有其它閑雜人員。

8、所有設備應有的防護罩必須齊全、有效。

9、機電設備檢修應通知專職機電工檢修,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切斷電源的開關必須懸掛停電作業牌或有人看管,停電后必須用合格的試電筆驗電、放電、并掛接地線。

10、嚴禁帶電搬遷設備。

11、施工鉆孔時必須確保打透采空積水并進行放水,根據放水水量情況確定是否再布置放水鉆孔。

二)放水安全技術措施

1、放水采用一個鉆孔放水,其余鉆孔備用的方案。

2、1400巷道臨時水倉,配備D85-45*6水泵2臺,輪流排水,不允許一臺水泵24小時不間斷運轉。根據水泵運轉情況適時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3、原則上放水堅持2臺水泵交替24小時不間斷排水,由井下機電隊全程負責,如果水泵出現故障,需要及時維護和檢修,在有運行和備用泵的情況下不允許關閉排水閥門,如有遇到特殊情況涌水不能及時排出的情況下向調度匯報原因后可關閉排水閥門進行檢修。

4、鉆孔放水量不可過大過猛,防止堵塞鉆孔,如果積水沖刷顆粒物堵塞鉆孔,除調節其余鉆孔排水量以外要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安排探水隊人員及時排除堵塞。

5、排水期間,水泵值守人員不可擅離崗位,嚴格做到現場交接班。

九、職責劃分

1、調度室主要負責聯系協調指揮各部門工作,并在接到突發事故匯報時,及時通知跟班礦長和下達各種指令。

2、通風部門主要負責該地點的通風設施運行管理,和檢查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保證通風安全可靠等。

3、探放水隊組主要負責按設計施工,落實安全技術措施,保證施工安全,完成施工任務并管理放水全過程,如果鉆孔在排水過程中有堵塞負責重新打通鉆孔。

4、地測部門負責提供鉆孔需要的開口位置、底板標高、鉆孔仰角及方位角,并在現場標定,跟班觀測現場鉆孔施工情況,根據鉆進過程中的情況適時測定并調整鉆孔角度。

5、防治水辦公室主要負責本次放水設計的編制,現場檢查驗收孔口管安裝質量,現場監督鉆孔施工,跟蹤觀測記錄放水量、水壓(水位)。

6、井下機電隊主要負責通訊、排水設施的安裝及運轉、施工用電,管理好水倉沉淀池、及時清理水溝雜物,保證排水暢通。

7、救護隊負責檢測探放水過程中除瓦斯和二氧化碳外有毒有害氣體,應急措施的處置實施。

8、安監科負責施工中措施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和排查治理現場隱患。

9、綜掘隊負責排渣池的建設和探放水過程中沉淀池和排水溝的清理工作。

十、排水路線

施工地點-1400軌道巷-1400臨時水倉-1322輔助進風巷Φ140管-1300皮帶巷Φ140管-中央水倉-副斜井Φ194排水管-地面

十一、避災路線

1400軌道巷道→1322輔助進風巷→1300軌道巷(或1300皮帶巷)→西軌道巷→井底車場→主、付斜井→地面?

篇3:礦區附近采空區探放水設計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山西晉煤集團平陸晉平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兼并重組整合礦井位于平陸縣曹川鎮太寨、寺頭村一帶,距平陸縣城直距46km,行政區劃隸屬平陸縣曹川鎮管轄。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11°31′50″-111°33′11″,北緯34°53′37″-34°54′58″。井田中部有風(陵渡)—南(溝)公路東西向通過,礦井井口由2公里土路與該公路相接,通過風南公路向西約55公里可達平陸縣城與運(城)三(門峽)高速路相接,由運(城)三(門峽)高速路向北40公里可達大(同)風(陵渡)高速路、南同蒲鐵路運城火車站。向南經黃河大橋可抵河南省三門峽市,與隴海鐵路及連(云港)霍(城)高速公路聯通。由鐵路、公路向東南可達中南及華東各省市。二地形地貌1、本井田地處中條山南麓,黃河北側,隔黃河與河南省為鄰,以低山丘陵為主的侵蝕山地地貌,素有“平陸不平溝三千”之稱,井田內溝壑縱橫,地形復雜,總的地勢為南高北低。地形最高點為井田南部太寨山梁,標高為649.2m,最低點為井田北界處曹家河床南岸,標高為362.3m,最大相對高差286.9m,屬低山區。2、井田內構造簡單,主要為一軸向北西的背、向斜構造,地層傾角一般5°-8°。局部達15°,井田內發現1條逆斷層及2條褶曲,未發現陷落柱構造,現將本井田構造敘述如下:(1)F1逆斷層位于井田西部邊界,302號鉆孔揭露,K2及10號煤層重復出現,10號煤層底板鋁質泥巖與K2頂板粉砂巖接觸。F1逆斷層走向N38°W,傾向SW,傾角35°,落差H=25m,井田內延伸長度550m。(2)褶?曲S1向斜構造位于井田的中部,軸向N60--50°W,向NW仰起,兩翼基本對稱,?地層傾角5-8°,軸長約2.3km。S2背斜構造位于井田的南部,軸向N84--68°W,向SE傾伏,兩翼基本對稱,地層傾角5-12°,軸長約1.8km。綜上所述,井田構造屬簡單類。三井田水文地質1、本井田地處中條山南麓,黃河北側,井田內地表河流不發育,大小溝谷多為干溝,只有雨季時才匯集洪水沿溝排泄,井田地表水向北匯入曹河,向南匯入太寨河,曹河向東于南溝注入黃河,太寨河向南直接注入黃河,井田地表水屬黃河水系。2、井田內各溝谷基本常年無水,遇雨季一瀉而去,雨停后溝干或為細流,屬季節性溪流。本井田保留的原龍潭溝煤礦的主平硐、副平硐、回風平硐口標高分別為406.78m、406.67m、408.16m均高于所處地段曹河的最高洪水位(370m)。本井田井口不受洪水威脅。四主要含水層情況(一)井田的含水層自上而下有:1、第三、四系松散砂礫孔隙含水層松散含水層在區內發育,大面積出露。巖性為近代沖積砂礫層,透水性良好,直接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補給,厚度埋藏大時,該層為淺層含水較豐富的砂礫孔隙含水層。2、上石盒子組底部K10砂巖裂隙含水層黃綠色、灰白色中—細粒砂巖,穩定性差,常相變為粉砂巖,位于淺部裂隙風化帶,含水豐富。3、下石盒子組K8、K9砂巖裂隙含水層巖性為灰白色、粗—中粒砂巖為主,以石英為主。受地形影響,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差異性大,裂隙不發育,屬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層。4、山西組K7砂巖裂隙含水層巖性為灰白色中、細粒砂巖,以石英為主。受地形影響,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條件差,裂隙不發育,該層屬富水性弱的含水層。5、太原組K2石灰巖溶隙含水層巖性為深灰色,致密堅硬的石灰巖,為10號煤層的直接充水含水層亦為煤系地層主要含水層,厚度1.92m左右,裂隙不發育,鉆進消耗量小于0.5m3/h,礦井涌水量95m3/d—144m3/d,受地形影響,大氣降水及地表補給條件差,排泄條件好,所以其富水性弱。因此,該含水層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層。6、奧陶系中統石灰巖溶隙含水層奧陶系灰巖出露于井田東西部及黃河兩岸,露頭所見溶洞、裂隙發育。該層為煤系地層下伏的主要含水層,富水性弱,水位標高與黃河水位變化有關。2010年4月—7月山西克瑞通實業有限公司在本井田南西部補充勘探時施工了501號探巖溶水位孔。501號孔揭露奧灰巖厚度419.15m,終孔層位O2*。水位埋深165.75m,水位標高320.70m。O2f在鉆進中鉆進消耗量小于0.5m3/h,巖芯鑒定裂隙、巖溶不發育,峰峰組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層。O2s在鉆進中鉆進消耗量小于0.5m3/h,巖芯鑒定裂隙、巖溶不發育,上馬家溝組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層。O2*在鉆進中鉆進消耗量小于1.0m3/h,巖芯鑒定裂隙、巖溶較發育,從簡易水位觀測在下馬家溝組483.60m-570.00m和586.47—598.65出現漏水現象,推測為含水層段,下馬家溝組為富水性弱的溶隙含水層。觀測O2f+O2s+O2*混合水靜止水位埋深165.75m,水位標高320.70m。據501號孔O2f+O2s+O2*混合水靜止水位標高控制本井田奧灰水水位標高為319-323m。(二)主要隔水層情況1、石炭系中統本溪組由鋁質泥巖及鋁土礦層組成,一般厚為10m左右,系一較好的隔水層。2、石炭系上統太原組主要由具有可塑性的泥巖、砂質泥巖組成,各層砂巖及石灰巖間均有泥巖分布,一般厚度2m至數米不等,可起到良好的層間隔水作用。(三)礦井水文地質類型1、受采掘破壞和影響的含水層K2灰巖為10號煤層的直接充水含水層亦為煤系地層主要含水層,厚度1.92m左右,裂隙不發育,鉆進消耗量小于0.5m3/h,礦井涌水量95m3/d—144m3/d,受地形影響,大氣降水及地表補給條件差,排泄條件好,所以其富水性弱。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一分類依據屬簡單類。2、礦井及周邊老窯水分布狀況據礦井在生產過程中調查,井田北部邊緣,曹家河南側,小窯破壞區及老系統有2處積水區,推測積水115070m3,未進行鉆探驗證,積水位置邊界和水量不可靠,存在突水危險。物探6個積水區,面積約3.095萬平方米。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二分類依據屬復雜類。3、礦井涌水量整合后的礦井年生產能力為45萬t/a,10號煤層正常涌水量477m3/d,即19.88m3/h,最大涌水量為723m3/d,即30.13m3/h,遠小于分類標準180m3/h,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三分類依據屬簡單類。4、突水量該礦自開采10號煤層以來未發生突水事故,巷道揭露各含水層時,淋水均較大。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四分類依據屬簡單類。5、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10煤層采空區積水及地表水是10煤層采掘工程的主要水害,10煤層采掘工程受老窯積水水害影響大,威脅礦井安全。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五分類依據屬復雜類。6、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針對本礦礦井水文地質特征,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要求,認真做好井上、井下水文地質和防治水工作,重點做好對采空區積水、構造水、地表水的防探工作。防治水工作的重點,嚴格執行“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制度。認真做好防水、探水、疏防及排水工作。總的認為,防治水不易于進行。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第六分類依據屬復雜類。綜合以上闡述,針對分類依據第二條的評述,按分類依據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建議本礦開采10號煤層,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定為復雜類。詳情見下表:10號煤層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項目煤礦情況類別受采掘破壞或影響的含水層及水體含水層性質及補給條件受采掘破壞或影響的空隙、裂隙、巖溶含水層,補給條件差,補給來資源少簡單單位涌水量(L/s.·m)弱簡單礦井及周邊老空水分布狀況據礦井在生產過程中調查,井田北部邊緣,曹家河南側,小窯破壞區及老系統有2處積水區,推測積水115070m3,未進行鉆探驗證,積水位置邊界和水量不可靠,存在突水危險。物探6個積水區,面積約3.095萬平方米。復雜礦井涌水量(m3/h)正常Q119.88(水文地質比擬法預計)簡單最大Q230.13(水文地質比擬法預計)突水量Q3(m3/h)無簡單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采掘工程受水害影響大復雜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防治水工作不易進行復雜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復雜(四)礦區附近采空區積水現狀1、根據我礦10#煤層采掘工程平面圖原采空區分布情況和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物探成果平面圖可知,我礦區北部采空區內有6處積水區,其中:JS1、JS2、JS5、JS64處積水區距現施工副平硐井筒較遠,對副平硐的施工不構成威脅。JS3積水區位于副平硐的右下部距副平硐雖較近但積水區位置較低,暫時無法對其進行探放。目前,JS4(標高為+370m)積水區對副平硐施工有影響,故此處為本次探放水設計的主要區域。五探放水工作面鉆孔布置及主要參數設計根據10#煤層成果平面圖結合實測巷道布置圖可知,副井2#橫川附近滲水處頂板標高約為+389m,井底車場落平處頂板標高約為361m,兩處落差約為28m的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探放水設計:1、擬在副井井底車場落平處(即巷道520m處、消防材料庫通道正對面),在井底車場巷道的右幫打眼放水,1#孔坐標為:(*:3864888.088,y:.908),方位角為300°,仰角為18°-?20°,距底板2.3米處打眼鉆進,鉆孔深度為85m或95m;2#孔坐標為:(*:3864887.825,y:.337),方位角為270°,仰角為18°-?20°,距底板2.3米處打眼鉆進;鉆孔深度為85m或95m。具體見下表:井底車場附近采空區探放水鉆孔具體參數表孔號位置(m)設計孔深(m)方位角(°)坐標設計仰俯角(°)1#巷道東幫,距巷道底板2.3m85m--95m300°*:3864888.088Y:.908+18°-+20°2#巷道東幫,距巷道底板2.3m85m--95m270°*:3864887.825Y:.337+18°-+20°六?探放水前的準備工作(一)、探放水隊伍及人員配備為全面貫徹落實此次省級煤礦全面整治督察組提出的探放水建議,依據“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則,嚴格執行探掘分離制度。我礦組建此次探放水隊伍,探放水總負責人為田保國,安全負責人為王海鵬,技術負責人為張亞東,探放水隊分為三個班組,每個班組設班長一名,探放水工2名,機電工、安監員和瓦檢員各一名,負責本職崗位工作;設部室跟班干部一名,負責生產協調和安全督查。附:組織機構圖。(二)、供電準備由中央變電所8號開關供出660v電壓供給鉆機工作,檢查供電電源是否有效,探水設備及排水設備在施工前接電試運行,以保證探放水時正常運行。(三)、探放水設備及材料的配置1、探水鉆機:探水鉆機型號為ZDY-1200S型,配套三臺液壓泵(功率為22KW)。2、鉆桿每節長度為1米,直徑為Φ62.5mm的合金鉆桿,鉆頭直徑為Φ94mm,成孔直徑為Φ100mm.探水工作地點配置鉆桿數量不少于200根,鉆頭不少于3顆。3、輔助材料:配足設備所需的零配件(如封口管、閥門等)和固定設備所需的板梁和方木。(四)、排水設施副井兩個探放水點均位于井底水倉附近,排水設施采用“三泵二管”(一用、一備用、一檢修,兩趟排水管路)。水泵型號為MD46-30×3,功率為22KW;水管直徑Φ80mm;提前清理暢通探放水點水直通水倉的水溝。(五)、具體準備工作1、探放水期間將井底水倉內的積水排至最低水位線。2、放水地點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保證工作面附近支護完好、退路暢通,并保證探放水及現場人員熟悉避災路線。附避災路線圖。3、在組織探放水工作前,要求探放水人員將打鉆所需的材料及工具,設備準備到位,不能因為準備工作的原因而影響施工。4、鉆機及其附屬設施及各部件間連接要牢固可靠,并在每次使用前檢查,確保施工的安全。5、每次開鉆前,檢查鉆桿接頭的牢固情況,嚴防脫鉆事故的發生;鉆桿要達到不堵塞、不彎曲、絲口不磨損。6、在組織施工前,要求施工人員對鉆機附近10米范圍內的巷道支護進行檢查,發現巷道支護受損的及時處理并加強支護,并打好立柱和擋板。7、探眼前,在消防材料庫通道西口和中央水泵房通道西口用防水沙袋壘砌成1.2m高、0.8m厚的擋水墻。8、保持鉆場有足夠的安全空間,便于施工。9、在巷道低洼處非人行側及時挖好水倉,清理好臨時水溝,確保排水暢通無阻。10、在打鉆地點附近安設專用電話及報警裝置,并保證隨時與調度室聯系。11、技術人員和跟班干部必須親臨現場,依據設計,確定主要探水鉆孔位置、方位,深度以及鉆孔數目。12、排水系統:放水前必須接通主、備用排水管路兩趟,根據我礦實際情況,經過計算得知我礦最大排水量為92m3/h滿足探放水時最大排水需求。13、放水必須在保證上述工作完成并經由基建調度部、機電部、安全監察部、通風部現場驗收合格并簽字后方可進行。14、工作面放水時必須停止該區域內其它任何工作,撤出井底除放水人員以外的其他人員。七、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1、探放水前要對工作面認真檢查,防止因鉆機振動出現砌碹巷道掉矸現象。2、鉆機安裝使用安全技術措施(1)安裝前要檢查、整修設備,并檢查加固鉆場及周圍支架,防止冒頂片幫;清理各種臟雜物,挖好清水池和疏水溝。(2)由施工隊電工負責接好供電線路,施工所有電氣設備(開關、電機、接線盒等)都必須防爆,保證鉆機配備電安全、可靠、纜線吊掛整齊,符合規定。(3)確保通風正常,在打鉆過程中不準停風。(4)施工前由調度室安排在該施工段安裝一部電話,并確保通訊正常。(5)施工前,先將鉆機擺正、支墊平穩,調整好施工方位,確認無誤后,方可打牢鉆機壓柱,并用鐵絲將壓柱互相綁牢固,確認安全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操作。(6)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先調整好鉆孔施工傾角,并反復校正,確認無誤后,方可緊固螺絲進行固定。(7)鉆機施工人員在施工中都必須站于鉆機兩側操作,鉆機正、后方禁止站人。(8)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鉆機在無人照看的情況下運轉,嚴禁無水鉆進。(9)施工中,用開口扳手擰卸鉆桿時,操作人員必須相互打招呼,注意力集中,人身避于側方,以防擰卸過程中扳手反彈傷人。施工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鉆機兩側,嚴禁正對鉆孔方向。(10)鉆孔施工期間,必須有部室人員專人跟班,負責施工中安全工作,同時,施工人員必須搞好自身安全工作。(11)鉆進仰角超過25度時,不準在套管正下操作,以免套管滑落打傷人員。(12)鉆孔若進入煤層,打完后立即封孔測壓,測定煤層的甲烷壓力。甲烷壓力P<0.74MPa,煤層無突出危險,若甲烷壓力P≥0.74MPa,有突出危險,立即制定綜合防突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審批實施。(13)當施工地點發生突然停風或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時,施工人員必須立即停止打鉆,迅速切斷鉆機電源,撤到地面,同時向有關單位匯報,待施工地點恢復供風后,瓦斯濃度降到1%以后方可進入施工。(14)施工中,發現鉆孔內噴煤或水壓突然增大時,施工人員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嚴禁撤出鉆桿,同時切斷鉆機電源,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因鉆孔噴孔而導致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時,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全部撤出地面,同時向礦調度室匯報,當鉆孔瓦斯壓力降低不再出現噴孔現象,巷通風流中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后方可恢復施工。(15)鉆孔終孔時必須經驗收人員驗收,并向調度室匯報,鉆孔終孔后必須及時封孔,封孔長度不得小于5米,嚴格執行一孔一封制,封孔必須嚴密不漏氣,且鉆孔外端安裝壓力表,由專人觀察壓力表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16)每班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必須及時清理現場,搞好文明生產工作,并將控制鉆機的開關手把打到斷電位置,下班后,必須及時詳細填寫鉆孔施工原始記錄。(17)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刨一條毛水溝或用軟管將施工返水引入水溝,并及時排出,嚴禁水淹巷道。(18)在施工中,因施工用水,用電不正常,匯報礦調度室,礦調度室協調處理,及時解決。3、鉆機停機時,必須掛閉鎖停電牌。

4、受水威脅區域的探放水人員及其他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掌握報警信號及避災路線。5、探放水人員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施工,未經審批單位允許,不得擅自改變設計,配備專職鉆機操作人員且必須做到持證上崗。6、安裝封口管,封口管安裝角度與探水鉆鉆進角度一致,選用比探水鉆鉆桿直徑大的鋼管,據實際情況選用直徑為80mm的鋼管,封口管長度為5米,用涂有樹脂膠的封口帶把封口管固定到煤幫中,角度與探水鉆眼角度一致,并在封口管流水口處安設閥門。7、探水時每班必須安排跟班干部和專職瓦檢員和專職安監員。瓦檢員檢查瓦斯、二氧化碳情況,如瓦斯濃度超過1%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時,必須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礦調度室,安監員負責現場施工安全。8、探放水過程中,各部門負責人、操作工、安檢員、瓦檢員、機電工,必須及時到崗。9、確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時,由測量人員進行標定,負責探放水工作人員親臨現場,共同確定鉆孔的方位、傾角、深度和鉆孔數量。10、清理巷道,保證后退路暢通,鋪設排水管路,并做好擋水墻。探水鉆孔位于巷道低洼處時,配備與放水量相適應的排水設備。11、在鉆進時,發現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鉆眼中水壓、水量突然增大和頂鉆時,應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派人監測水情,發現情況危急,應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地區的人員,然后采取安全措施,進行處理。避水災路線:副井井底探水地點→水泵房通道西口→管子道→主井→地面(通道做好清理工作)。12、鉆入老空水體時,要監視放水過程,核對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如發現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應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安全指揮中心和調度室及時處理。13、放水前,根據礦井排水能力和水倉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巷,放水時,應有專人監測鉆孔出水情況,測定水量和水壓做好記錄。如水量突然變化,應當及時處理,并上報安全指揮中心和調度室。14、探放水鉆孔成孔后,嚴格按照探放水管理制度記錄好孔深,驗收記錄具體執行《探放水工作的幾點規定》,如老空區無水,應及時用水泥封閉鉆孔,并做好標記,懸掛探放水牌板,防止有害氣體涌出。15、將放水地點及放水可能危害區域的電器設備應在放水前撤到安全地點。16、本措施經聯合會審,并組織員工貫徹學習后方可執行。17、探放水人員必須組織學習相關的管理規定和出水的征兆,探水時要派專人觀山,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或出水征兆時立即停止施工,查明情況并及時處理必要時立即發出警報,及時撤出所有可能受水災威脅地點的人員,按照避災路線撤離至安全地點。

18、其他按《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