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機巷沿空掘巷小煤柱防火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機巷沿空掘巷小煤柱防火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4585

為強化1024機巷沿空掘巷期間防火管理,按照《袁店一井煤礦防治煤層自然發火管理模式》要求,特編制該防火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面概況

1、1024工作面概況:

1024工作面為102采區1025工作面的接替面,東為-470m水平大巷保護煤柱,南為df14斷層保護煤柱,西靠近f4斷層保護煤柱與106采區相鄰,北鄰1023工作面(已回采)。煤層賦存較穩定,煤層厚度4.0-4.6m,平均4.5m。煤巖層傾角較緩3~10°,總體傾角7°左右。煤層結構簡單。工作面走向長1090m(煤巷),里段傾斜寬88m,外段傾斜寬195m,工作面下限標高-470m,上限標高-332m。1024機巷為沿空掘巷,沿1023機巷布置,留設的凈煤柱4m。10煤層屬ⅱ類自燃煤層,最短自然發火期為77d,采空區自燃“三帶”范圍為:散熱帶:0-18.8m,自燃帶:18.8-71.1m,窒息帶:>71.1m。

2、1023收作面概況

1023工作面煤層厚度4.0~5.4m,平均4.5m。煤層傾角平均6°。工作面煤層賦存穩定。走向長為1176m,傾斜長170m。1023收作面風巷于2013年8月17日封閉,機巷于2013年9月24日封閉;1023改造風巷于2014年5月5日封閉,1023改造機巷于2014年5月21日封閉。1023收作面采空區有少量遺煤。

二、防治自然發火措施

1、穩定通風系統措施

1)在施工過程中巷道內盡量減少堆積物,降低巷道內通風阻力,減少內部漏風。

2)要保證1024機巷通風系統穩定,嚴禁隨意調節通風系統。

3)1023風巷封閉墻及墻前5米巷道重新噴漿、注漿,保證墻體及墻前巷道嚴密,防止1023采空區漏風。

4)利用1023風巷車場風門及回風側擋風墻對1023采空區進行均壓;每天利用水柱計對1023機巷、1023風巷墻內外壓差進行檢查,要嚴格控制墻內外壓差,壓差超過50pa應立即采取措施調節風壓。

2、控制漏風措施

1)巷道施工時要嚴格按措施要求掌握好中線,防止綜掘機破壞沿空煤柱,同時要及時支護確保頂板完整。

2)施工過程中要及時根據1023機巷地質資料準確分析1024機巷地質信息,及時掌握煤層變化情況,防止遇斷層等導致片幫掉頂。

3)如巷道頂板較為破碎,施工前采取打撞楔等頂板超前管理措施,防止漏冒現象發生。

4)沿空側巷幫必須打設木點柱,沿空側頂、幫必須采取噴漿及注漿封堵處理,噴漿厚度不小于100mm,保證封堵嚴密,噴漿緊跟迎頭,注漿滯后迎頭不大于30米。

5)對過斷層處、冒高區為煤頂的實行“班記錄、日報告、周分析”管理。施工單位要在現場冒高區域做好標記,及時記錄冒高臺帳;技術員做好冒高隱蔽工程報告工作,詳細記錄冒高地點、位置等相關技術參數,繪制現狀描述圖,及時報送通風區、技術科等相關單位備案,并采取注凝膠進行處理。通風區要加強對冒高區的預測預報工作。

3、注膠等預防措施

1)根據防火觀測點取樣分析情況,采取對1023采空區注凝膠進行預防。在煤柱上打孔下直徑為1.5吋、長度為4.5米注膠管,管口安裝閘閥,管子與孔之間用黃泥與封孔劑封堵,要求封堵嚴實不漏風。

2)根據現場情況采用凝膠時間15分鐘、10分鐘、5分鐘三種方式進行注膠。

3)1023機巷封閉墻前原注氮管路整理敷設好作為備用,一旦1023采空區有發火預兆可利用該管路對1023采空區注氮氣、液態co2。

4、預測預報

1)每天由測氣員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及時記錄防火臺帳,每天進行一次氣體取樣,色譜儀化驗,并及時進行分析與趨勢預報,必要時加密取樣化驗頻率。

2)采空區側每隔50米布置一個防火觀測孔,管徑4分并在管口加裝閘閥,撞管長度為4.5m,掛牌、編號管理,特殊情況適當增加觀測孔數量。

3)在工作面t2位置(全風壓混合處以里10~15m)安裝co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

5、其他

1)加強現場檢查,每班由瓦檢員隨身攜帶便攜式co報警儀和溫度計,隨時對1023采空區及1024機巷回風流進行檢查。當發現co氣體超標、co濃度上升速度較快,溫度有升高趨勢或其它自然發火征兆以及瓦斯涌出異常時,必須停止一切工作,撤出人員,及時向通風區、安全生產信息中心匯報,以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2)加強1024機巷局部通風管理,確保工作面有足夠風量。施工單位人員要愛護通風設施,嚴禁任何人員破壞通風設施,通風區加強通風設施檢查。

3)加強監測監控管理,通風區負責對1024機巷甲烷傳感器、co傳感器定期調校,確保探頭靈敏、可靠,并保證做到連續實時檢測回風流中的ch4、co濃度。

4)加快掘進貫通,盡快形成全負壓通風,貫通后要及時預筑防火門墻,并有充足的備用封閉材料。

5)1024工作面防治煤層自然發火措施另行編制上報。

篇2:冬季防火措施

1、加強冬季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全體人員的防火意識。

對施工人員進行冬季施工的防火教育是做好冬季施工防火安全工作的關鍵。要人人重視防火工作,處處想著防火工作,在做一件工作都與防火工作相聯系,從而提高全體人員的防火意識。

2、供暖鍋爐房與操作人員的防火要求

鍋爐房要建在施工現場的下風方向,遠離在建工程、易燃、可燃建筑、露天可燃材料堆場、料庫等。嚴格值班檢查制度,鍋爐開著火以后,司爐人員不準離開工作崗位,值班時間絕不允許睡覺或做無關的事。上下班時要做好交接班記錄,嚴格執行操作程序,杜絕違章操作,爐灰倒在指定地點(不能帶余火倒灰),隨時觀察水溫及水位。

3、爐火安裝與使用的防火要求

火爐的爐身、煙囪、和煙囪出口等部分與電源線和電氣設備要保持50cm以上的距離。

爐火必須有專人看守,掏出的爐灰必須隨時用水澆滅后倒在指定地點,禁止用易燃、可燃液體點火,填的煤不要過多,以不超出爐口上沿為宜,防止熱煤掉出引起可燃物起火。不準在火爐上熬煉油料、烘烤易燃物品。

4、易燃材料的管理

使用可燃材料進行保溫時,必須設專人進行監護、巡邏檢查。保溫材料定位后,禁止一切用火、用電作業。照明線路、照明燈具要遠離可燃的保溫材料。保溫材料使用完以后,要隨時進行清理,集中進行存放保管。

5、入冬前要將泡沫滅火器等放入有采暖的地方,并套上保溫套。

6、電焊、氣割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專門培訓,掌握焊割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經過考試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證后方準操作。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7、嚴格執行用火審批程序和制度,操作前必須輸用火申請手續。

8、木工操作間內嚴禁吸煙和用明火作業,操作間只能存放當班的用料,成品及半成品要及時運走,要做到活完場地清,刨花等每班都打掃干凈,倒在指定地點。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工作完畢要拉閘斷電,并經檢查確無火險后方可離開。

9、電工要經過專門培訓,掌握安裝與維修的安全技術,并經過考試合格后,方準獨立操作。施工用電和照明用電要嚴格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執行。

10、施工現場和宿舍嚴禁使用電爐,熱器具等。

篇3:化工工業防火措施

化工工業如何防火

一、基本情況

化工工業的出現,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新的能源、新的材料,在人類改造自然的進程中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徑和手段,是社會生產技術發展史上值得為之驕傲的一個輝煌。化工生產技術的大量應用,物質文明也更加豐富多彩起來,化工產品在人們的吃、穿、住、行中無所不及、息息相關。在社會生活中,化工產品已是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了。

化工生產泛指化學工業生產,主要是石油化工提煉,及其衍生物化合生產。石油化工生產的生產鏈相當冗長,其衍生物亦十分繁多,但生產工藝不乏高溫、高壓;蒸溜、裂解等,具有相當大的危險性。其初始產品到終極產品絕大多數列入危險物品之列,因此整個化工行業,整個化工生產過程,甚于包括運輸、儲存,與安全的相關度都極大,因此化工業是風險防范的重點。

二、行業特點提示

化工生產中,無論原料還是產品,從固體物質到液體、氣體物質,基本上都具有火災危險性,有的有腐蝕性,有毒性,生產、運輸、儲存的安全要求都很高,尤其是提煉生產中,裝置碩大,管道交錯,采用高溫高壓,對原料進行蒸溜、裂解,或者融溶、催化、化合,再或低溫、低壓,這一切,基本上都是通過管道到道管的封閉運行,完成的,整個生產過程靠儀器儀表反映其情況,對設備的要求就非常高,因此,自動化程度也相對較高。

三、行業危險要述

化工生產的危險性相當之大,在世界范圍內,每年都有化學物品大火發生。

化工生產的危險性主要是火災危險、毒害危險、污染危險。火災危險的形式表現得相當完整,包括燃燒、自燃、爆炸。由于化工生產中多帶高溫、高壓,產生有害有毒的氣體、液體,對設備的腐蝕較嚴重,設備的維修保養任務就顯得繁重。另一方面,化工生產一旦投產投料就要連續運轉,又對維修保養和緊急情況處理增加了難度。所以設備、管道、接口、閥門上出現問題是一個非常具有動態特征的現象,同時又典型地顯示了化工生產安全行業中的一個特殊問題。對此,風險防范工作也應有明顯的對應性,即不間斷檢查、保養、維修,不可掉以輕心,更不能盲目相信前一次的檢查結果,每次都要有認真的記錄,數次以后,將前后數據作比較,從中捕捉即時階段的隱患。

1.行業流程危險分述

化工生產是公認的,最具危險性的行業這一,在世界范圍內,每年化學物品事故造成的直接損失、間接損失、間接影響實在難以計算。1999年印度化學品廠大火的后期遺害,至今仍在。化工生產的危險性主要表現在火災危險,毒害危險,污染危險。火災形式亦多樣,除表現為燃燒以外,多表現為爆炸。毒害危險也有急性和慢性,且經常是大范圍的。污染危險又有接觸性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如此眾多的危險集于一個生產行業,實不多見。

化工生產囿于生產工藝限制和經濟效益的考慮,大型企業并不少見,也正因為如此,化工企業往往具備了發生大規模事故的基礎。

A、火災形式多樣

爆炸,是化工行業火災的顯著特點。一方面是因為化工原料都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化工生產裝置也會因超溫超壓發生爆炸。日本的統計資料反映,石油化工企業火災的爆炸概率為32.4%,這與其他國家有關資料中的記載差不多。

大面積流淌性火災。這是化工行業火災的又一特點。化工生產的上游生產幾乎都是液體原料。液體原料由于種種原因發生漏料、冒料、跑料,就可能引發流淌火災,或火災發生后容器破損形成流淌火災。特別是貯罐發生問題,極易形成流淌火災。

立體火災。由于原料易泄、易淌、易流,設備又多為豎直筑架,管道縱橫交錯,孔洞縫隙互為貫通,有火災發生時就易形成立體燃燒。立體燃燒對滅火來講難度較大、造成的損失也較大,往往使設備受重創,直至報廢。危險傳遞速度快。原料在設備內是受壓受熱的,發生險情后,往往會有跑料、噴料現象,受壓的原料在沖出裝置、管道時量大,噴射距離遠,可在短時間內對附近構成威脅。

B、物料。

化學物品的理化性質涉及危險物品中7大類,其物質形態包括固、液、氣態三大類,生產和儲存要求十分苛刻,要防火、還要防水、防腐、防震、防撞、防氧化、防靜電等。

C、設備。

化工生產的設備要求很高。有的要求耐腐蝕,有的要求耐高壓、耐高溫、抗撞擊,大多數要求防靜電積聚,而這些情況在設備運行會出現突發性發作,如:氣態物料的輸送管道一般都是金屬管道,極個別用塑料管、橡膠管。導管管材因受腐蝕,或遭意外撞擊,熱脹冷縮,振動疲勞,自然老化等因素干擾,就可能造成大量氣體外泄。密封墊圈老化,損壞,聯接處也會發生漏氣。漏出的氣體遇到點火源就會發生險情。泄漏的氣體如果是無色無味,有毒的,就可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化工生產中壓力容器較多,反應爐,裂解爐等還需加熱,一些附件,如溫度計、壓力計、窺視窗,泄壓閥等,貌似無足輕重,也要精心維護。

D、倉庫。

化學物品倉庫有其特定要求,不同種類物品有不同設計要求,不可錯位存放,更不許混存混放。深圳清水河化學物品倉庫“8.5”大爆炸事故的主要教訓就是混存混放。

E、運輸。

化學物品運輸從運輸車輛到裝卸工具都有嚴格規定。在生產區域內的運輸工具要嚴格要求防止產生火花。對外運輸車輛要專車專用,并作相應處理。否則導致陽光曝曬受熱,靜電積聚放電,閥門損壞泄漏,意外撞擊破損,造成漏料發生化學反應等都會引發災難性后果。

2.行業危險源

化工行業的危險源很難一一敘清,但有一句話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反映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即“可以說,所有點火源都能對化學危險物品起作用。”

A明火。化工生產嚴禁明火是最起碼的。明火的溫度一般都在七八百攝氏度以上,而化學物品中許多物料只要有一二百攝氏度就可以發生化學反應,引發災難。

B撞擊。撞擊有時可能是輕微撞擊產生的能量,也足以引發一些敏感度較高的化學物料的激劇氧化反應。

C磨擦。磨擦既能產生靜電,也會產生熱量,這二點,對大多數化學物料來講都是不可接受的。磷在輕微的磨擦中生火,這在日常生活億萬次地演示著。

D熱能。因為化學物品對熱的反應敏感,所以除明火外,傳導熱、聚焦熱,也能引起物料劇烈反應。

E靜電。化工產品在生產、運輸、貯存中都容易產生靜電,而由于靜電的電位差高,雖放電時間短瞬,對化學物品而言,已綽綽有余了。

F高壓。化學生產中有許多是反應過程,在高壓下發生反應,或在高熱下發生反應。高熱必然產生高壓,壓力過高,會導致物料的過激反應,甚至導致爆炸,燃燒。

3.常見的事故原因

投料過量。由于量器、測量儀的損壞,或人員失職,導致過量投料,造成反應異常劇烈,引發事故。

設備。設備失修損壞,質量問題損壞,設計不合理和其它原因

損壞,導致跑料、漏料、冒料,超溫、超壓、超量;

誤操作。操作中誤動作或不動作,造成物料配比失調,反應失常。

違章。化工生產的作業制度十分嚴密,然而由于種種因素,違章現象頻頻出現,違章引發的事故也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