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面搬家期間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采面搬家期間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6280

301輔盤區8101-1綜采工作面即將采完,預計留設煤柱(2101-1巷停采線距回風繞道92米,5101-1巷停采線距回風繞道38.7米),工作面所有設備將撤到301輔盤區8103-1工作面及地面,為保證工作面上網過程及撤離期間的通風瓦斯安全,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工作面撤離期間、尚未封閉工作面風量及通風設施管理

(一)、工作面撤離期間工作面風量

(1)按氣象條件計算需要風量:

q8101-1=60×70%×vcf×scf×kch×kcl(m3/min)

式中:

vcf--采煤工作面的風速,按采煤工作面進風流溫度取1m/s;

s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斷面積,按最大和最小控頂有效斷面的平均值計算,最大控頂距為5.54m,最小控頂距為4.94m,實際采高為3.2m,所以平均有效斷面積為:(5.54×2.8+4.94×2.8)/2=14.7m2。

kch--回采工作面采高調整系數,取1.2。

kcl--回采工作面長度調整系數,取1.2。

70%--有效通風斷面系數。

q8101-1=60×70%×1.0×5.24×2.8×1.2×1.2

=887m3/min

(2)按瓦斯涌出量計算需要風量:

q8101-1=100qcgkcg

式中:q8101-1--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m3/min;

qcg--采煤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平均絕對瓦斯涌出量取:1.13m3/min

kcg--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勻的備用風量系數,取2.0

100--按采煤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的濃度不應超過1.0%的換算系數。

q8101-1=100×1.13×2.0=226m3/min

(3)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計算需要風量:

q8101-1=67qcckcc

式中:q8101-1--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m3/min;

qcc--采煤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平均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取:0.4m3/min

kcc--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勻的備用風量系數,取2.0

67--按采煤工作面回風流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應超過1.5%的換算系數。

q8101-1=67×0.4×2.0=54m3/min

(4)按回采工作面同時作業人數計算需要風量:

q8101-1≥4ncf(m3/min)

ncf--工作面最多人數(考慮交接班人數),取45人;

4--每人需風量,m3/min。

q8101-1=4×45=180m3/min

(5)按風速進行驗算:

a)驗算最小風量

q8101-1≥60×0.25scbma*

scbma*=lcbma*×hcf×70%

scbma*=5.54×2.8×70%=10.9m2

q8101-1≥60×0.25scbma*

q8101-1≥60×0.25×5.54×2.8×70%

q8101-1≥163m3/min

b)驗算最大風量

q8101-1≤60×4.0scbmin

scbmin=lcbmin×hcf×70%

scbmin=4.94×2.8×70%=9.68m2

q8101-1≤60×4.0scbmin

q8101-1≤60×4.0×4.94×2.8×70%

q8101-1≤2324m3/min

式中:scb--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頂有效斷面積,m2;

lcbma*--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頂距,5.54m;

lcbmi*--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頂距,4.94m;

hcf--采煤工作面實際采高,2.8m;

0.25--采煤工作面允許的最小風速,m/s;

70%-有效通風斷面系數;

4.0--采煤工作面允許的最大風速,m/s;

c)采取煤層注水和采煤機噴霧降塵等措施后,驗算最大風量

q8101-1≤60×5.0scsmin

scsmin=lcsmin×hcf×70%

式中:

scsmin--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頂有效斷面積,m2;

lcsmin--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頂距,4.94m;

hcf--采煤工作面實際采高,2.8m;

70%--有效通風斷面系數;

5.0-采煤工作面允許的最大風速,m/s。

scsmin=4.94×2.8×70%=9.7m2

q8101-1≤60×5scsmin=60×5.0×4.94×2.8×70%

q8101-1≤2905m3/min

經驗算,工作面撤離期間風量為q8101-1=887m3/min,滿足風速要求。

(二)、工作面已撤退尚未封閉期間風量

根據同煤集團2015年下發的《同煤集團“一通三防”管理規定》中的要求“已撤完設備尚未封閉的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應滿足瓦斯、二氧化碳、氣象條件等規定計算的風量,且最少不應該低于該工作面回采期間實際配風量的50%”,故8101-1工作面在已撤退尚未封閉期間應供風量為≥887×50%=444m3/min。

(三)、工作面通風設施管理:

1、根據工作面設備拆除及設備運輸路線,該工作面撤離期間需對現通風系統進行調整,具體調風步驟如下:

(1)在2101-1巷口構筑1組壓力平衡風門;

(2)拆除2101-1巷回風繞道內臨時密閉墻,再構筑1組調節風窗;

(3)拆除5101-1巷口1組壓力平衡風門,并對其回風繞道內調節風窗進行調控,保證5101-1巷有效進風量和301輔盤區尾巷系統風量。

(4)調整后通風路線

5101-1巷(進風)→8101-1工作面→2101-1巷(回風)→2101-1巷回風繞道→301輔盤區專回巷

2、根據該區域通風系統分析,控制影響該面的通風設施主要有:2101-1巷的壓力平衡風門2道、回風繞道的調節風窗2道以及5101-1巷回風繞道2道調節風窗,以上通風設施對保證該面系統穩定極為重要,任何人都不得隨意損壞通風設施或將兩道風門同時打開,以防風流短路,威脅工作面安全。

3、待工作面頭支架撤離后,由綜二隊負責在其位置及時打兩個“井”字形木垛;在靠近工作面煤壁再打一個“井”字形木垛。

4、若2101-1巷的兩道風門由于受進出設備影響,風門經常時開時關容易造成工作面風流不穩定,由通風隊負責可增設兩道臨時控風設施,減少風門漏風以保證工作面的有效風量。

5、在此期間每班由綜采二隊負責看管風門,瓦斯員負責監管發現問題及時匯報通風區值班人員。

三、瓦斯及防滅火管理:

1、通風瓦斯管理

⑴成立通風瓦斯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張林

副組長:李清海

成員:宋紅龐永姜守功王潤生雷儒

谷偉魏振華馬偉棟馬志軍李建

梁果平張軍葛全喜李平趙興義

張德明謝前進王文官

領導組成員在組長、副組長的領導下,積極工作,按要求跟班巡檢,及時處理現場隱患,并填寫隱患排查治理表。

⑵瓦斯治理檢查

①每班設專職瓦檢員加強對該地段的瓦斯檢查。瓦檢員必須持證上崗,每班巡回檢查不少于3次;在機尾施工絞車窩及做撇角前,必須監護好溜尾的瓦斯,只有瓦斯濃度低于0.6%時,方可進行施工。

⑶瓦斯監測系統管理

①工作面在停采前(上網前及上網過程中)各類傳感器必須到位。

②工作面倒通風系統后,監控中心在撤架地點安設ch4、co、o2、溫度傳感器各一個(傳感器隨支架撤退不斷移動),在回風順槽靠工作面側和回風流中按規定安設ch4、co、o2、溫度傳感器各一個,上述傳感器的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嚴格執行一通三防管理的有關規定,通風區派專人對監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

③進入8101-1工作面的跟班區隊長、技術人員、班長、安監員、流動電鉗工等必須配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并能正常使用。

2、防滅火管理

(1)、工作面撤離期間通風區要做好采空區氣體的監測和化驗,做好煤炭自燃預測預報分析報告。

(2)工作面撤架期間,綜二隊在撤架處掩護支架上安設一組氣霧噴霧裝置,要求噴嘴不少于3個,霧化良好,阻化劑溶液配比合理,使溶液霧化后能隨風流進入撤架后采空區,有效防止撤架后塌落煤體氧化自燃。

(3)、所有設備撤離后,由專業施工隊組負責在45天內完成采空區封閉工作。

四、發生火災、瓦斯事故避災路線:

當工作面發生火災、瓦斯、煤塵事故時,位于事故地點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風流撤退;位于回風側人員可佩戴自救器,以最快的速度通過捷徑進入新鮮風流中;正常通風情況下,撤退路線如下:

8101-1工作面→5101-1巷→301輔助皮帶巷→貫眼→301輔助軌道巷→301二斜井底車場→西大巷→二號進風井→地面;

五、本措施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有規定執行。

篇2:通風科科長防突安全生產責任制

1、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積極協助總工程師抓好“一通三防”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2、負責制定本單位的年度、季度、月的防突計劃,并組織實施。

3、優化礦井通風系統,按照防突要求建造通風設施。

4、搞好本系統的防突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

5、經常深入生產一線,了解生產現狀,強化現場管理,落實“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

6、加強防突設施的檢查維修,保證防突設施的完好、正常使用。

7、積極參加防突辦公會議,認真落實、整改本系統的防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8、強化技術管理,把好規程、措施審批關。

9、加強通風安全調度工作,及時掌握全礦瓦斯、煤塵、火災等事故隱患,迅速組織制訂落實措施,并及時通報。

10、協調全科的技術業務管理工作,對旬、月、季報表按預定時間向礦長呈報及局匯報。

篇3:公司通風安全管理制度

1、公司設立專門安全管理機構,定期對通風路線風門及通風設備進行檢查、檢修,其他人員一律不準動風門、風機等通風設備,對通風設備的檢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并留有記錄。

2、設專人對井下通風量進行每月不少于一次檢測,并做好記錄。發現風量不符合規定要求時,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滿足井下通風要求。

3、搞好通風巷道文明施工和巷道維護,保持巷道斷面以減少局部風阻。

4、采空區要及時密閉,以防漏風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