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懸移支架工作面安裝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懸移支架工作面安裝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3451

為了保證12020下付巷回收期間的安全,特制定以下工作面回收安全技術措施。

一、組織措施

為加強該工作面回收期間的組織領導,特成立工作面回收領導小組。

組長:王合池

副組長:李長林王海杰吳秀卿景敏生

成員:景進義汪金山郝遂壯吳榮立吳秀軍景五彪

要求:

1、跟班人員負責措施的現場監督落實,負責處理現場不安全隱患,有權采取臨時措施。

2、工作面回收期間,回收領導小組成員現場跟班,并堅持向調度室一班三匯報。

3、工作面臨近結束上網打頂期間采煤隊長、每班必須有人跟班。

4、回收期間,采煤隊長每班必須有一人跟班執行回收措施,落實領導小組安排的工作。

二、工作面支護狀況

12020下付巷懸移支架共9架,12020下付機頭安全出口采用8對4m兀型鋼支護,然后采用梯形鋼替換。

三、回收準備

1、回收前,采煤隊對工作面進行兩遍注水,確保煤體濕潤。

2、回收前,施工中所用的工具(導鏈、釬子、單體柱、兀型鋼梁、大錘、注液槍、坑木、小徑木)必須到位。

3、回收前,液壓車間提前將支架主管路拆除,并鋪設一趟臨時管路,保證泵站壓力不小于22mpa。

4、回收前,維修隊負責在工作面上安全出口以外處落7m平臺,保證能夠停放礦車。

5、回收前,施工隊上崗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簽字,起吊工學習《起吊工操作規程》,搬運工學習《搬運工操作規程》后方可上崗。

6、通風隊把電話安裝到工作面。

四、回收方案

工作面距離皮帶巷5m時采用編織網鋪在頂梁中間,搭接寬度0.1m,連網間距不大于0.2m,并打成死結,塑料網下配合小徑木打頂(長1.8m),小徑木搭接不小于0.3m,間距不大于0.3m。工作面采用直接回收法,回出的支架從皮帶巷運至五部車場。

五、回收順序及方法

1、回收順序

工作面回收有上向下替換。詳見下頁12020下付巷回收示意圖。

2、回收方法

1.懸移支架端頭支架回收前,采煤隊在端頭支架下側兀型鋼梁處刷煤墻,并進行閉幫,保證下寬不低于3.5米。

工作面回收示意圖

2.懸移支架回收:回收前先摘除附件(翻轉梁及擋矸板等),回收時先使用3m坑木或兀型鋼支設在待回支架下方,使其托住打頂的小徑木,防止頂梁下落后頂部漏煤。該梁下應支設4根單體柱,實現兩支兩戧方式。然后在待回支架上側支架頂梁上掛2個導鏈,確保導鏈能夠牢固吊掛,然后在頂梁下打上2根單體柱加固,去掉托梁套后提起四根立柱,待導鏈及單體柱受力頂梁穩定后,摘除四根立柱。緩慢下落單體柱,使頂梁慢慢下落,待支架下落一定程度后將單體柱摘除,此時只有兩個導鏈受力,最后緩慢松動導鏈,將頂梁放下落地。落地后采用導鏈進行調向,嚴禁用雙速絞車調向,若調向時前柱影響可提起一根前柱,調向后及時升起,在雙速絞車的作用下拉出工作面,每次只能回收一架,回架依次進行。

3.回收一架懸移支架后及時回收迎頭的兀型鋼或坑木支架,使迎頭支護長度不大于2米。

4.兀型鋼回收:兀型鋼單體柱回收,堅持先拉腿后拉梁的原則,單棚兀型鋼梁回收時必須升緊中間柱,再拉老塘柱及煤墻柱,對棚兀型鋼梁回收時,先使用方木托在對棚兀型鋼梁中間,然后回收老塘柱及煤墻柱,煤墻柱、老塘柱不超過4棚。拉腿前必須清理單體柱柱根處的煤,使柱根掩埋部分不大于0.3m,鏈子固定在單體柱棚子上小于2圈,并用椽子墊好,防止打滑,固定鏈子接頭要使用完好的鏈環,并上緊螺絲,拉動過程中除升柱人員外,其他人員嚴禁在現場停留。

六、安全技術措施

1、每班回收前先檢查工作面支護情況和工具完好情況,處理不安全隱患。

2、回出的支架要從工作面及時運出,確保回收期間退路暢通。

3、拆除液壓控制系統時必須備有足夠的閥體堵頭,防止漏液。在拆除翻轉梁控制系統時,先控制操作閥使翻轉梁處于空載狀態,以防突然卸載收回碰傷人員。

4、回收的控制操作閥應將進、出液孔口封堵,防止異物進入造成通道堵塞。回收支架附件時應輕取輕放,并將小件、螺絲等入包,防止損壞或丟失。

5、回收過程中,要求操作導鏈人員口號統一,精神集中,由現場跟班隊長統一下達命令。

6、回收工作面安排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作業,并安排專人觀山,跟班隊長負責觀察頂板、支架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7、回至最后兩架時要加固導鏈受力點,采用兀型鋼單體柱套棚加固。

8、回出的柱梁及時運出工作面,并在指定位置擺放整齊、牢靠,防止柱倒傷人,不得在回收區域亂扔亂放,確保退路暢通。

9、沒有回收的支架,嚴禁提前摘柱,并保證防倒設施齊全完好。

10、使用3噸導鏈大鏈,鏈子必須牢固可靠,沒有接口和損傷。

11、每班作業時,班組長必須帶便攜儀并按規定懸掛(掛在迎頭5米以內、距頂0.3米、距幫0.2米),瓦斯超達到0.7﹪停止作業,專職瓦檢員要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2、回收支架時下方迎頭內嚴禁有人,操作單體柱用長柄工具。

13、頂梁向外拉動過程中平面朝下,減小拉動阻力,使用絞車向外拉動過程中,拉動區域嚴禁有人,拉動后方向必須派專人觀察拉動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傳遞信號停止拉動,待問題處理完畢后方可再次拉動。

14、回收時要緩慢操作,發現頂梁上部打設的小徑木折斷等漏煤現象時暫停作業,待處理完畢后方可作業。

15、使用絞車時專職司機應提前檢查按扭靈敏度,嚴禁帶病作業,拉動支架時下方只允許一人觀察并發信號,鋼絲繩兩側嚴禁有人,絞車司機要精力集中聽清信號及時開停絞車。

16、跟班隊長全面負責回收工作的組織指揮,每班必須由隊主要領導下井現場跟班,及時處理回收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17、回收懸移液壓支架時緊靠待回收支架下側的兀型鋼梁要套成對棚,其余的可套為單棚,每回收1架懸移支架后要回收迎頭2棚兀型鋼支架,依次進行。

篇2:模板支架施工拆除技術措施

模板支架拆除技術措施

1、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的試塊指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術人員發放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如下要求。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1.2MPa(依據拆模試塊強度而定),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炷恋牡啄?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下表規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1)墻模板拆除

墻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損壞時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外墻后內墻,先拆外墻外側模板,再拆除內側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墻模板時,首先拆下穿墻螺栓,再松開地腳螺栓,使模板向后傾斜與墻體脫開。不得在墻上撬模板,或用大錘砸模板,保證拆模時不晃動混凝土墻體,尤其拆門窗陰陽角模時不能用大錘砸模板。門窗洞口模板在墻體模板拆除結束后拆除,先松動四周固定用的角鋼,再將各面模板輕輕振出拆除,嚴禁直接用撬棍從混凝土與模板接縫位置撬動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時洞口的陽角被損壞,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設臨時支撐。

(2)樓板模板拆除

樓板模板拆除時,先調節頂部支撐頭,使其向下移動,達到模板與樓板分離的要求,保留養護支撐及其上的養護木方或養護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滿堂腳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時要保留板的養護支撐。

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點時,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鏟刀、濕布進行清理。支模前刷脫模劑。模板有損壞的地方及時進行修理,以保證使用質量。

5、模板拆除后,及時進行板面清理,涂刷隔離劑,防止粘結灰漿。

6、其他技術要求:

(1)拆模板前先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交底雙方履行簽字手續。

(2)支拆模板時,2米以上高處作業設置可靠的立足點,并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拆模順序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從上往下的原則。

(3)模板拆除前必須有混凝土強度報告,強度達到規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1)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構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梁長≥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懸臂構件達到100%后方可拆除。

3)板底模2米<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方可拆除。

4)模板拆除前必須辦理拆除模板審批手續,經技術負責人、監理審批簽字后方可拆除。

5)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桿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到地面。

6)墻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墻螺栓,再拆水平撐和斜撐,再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墻體,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不得直接往下拋。

7)樓板、梁模拆除,應先拆除樓板底模,再拆除側幫模,樓板模板拆除應先拆除水平拉桿,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暫不拆,操作人員應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檔自由墜落,再用鉤子將模板鉤下。等該段的模板全部脫落后,集中運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過2米。樓層較高,支模采用雙層排架時,先拆除上層排架,使木檔和模板落在底層排架上,上層模板全部運出后再拆底層排架,有穿墻螺栓的應先拆除穿墻螺桿,再拆除梁側模和底模。

篇3:拆除模板支架安全技術交底

拆除模板支架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單位:

工程名稱分部分項

工程工種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十大紀律。

2.作業前應先檢查,使用的手錘、扳手等工具是否安全牢靠,臨邊防護是否已落實。

3.拆除側模是應在澆筑混凝土后達到施工組織設計規定強度等級要求后進行。

4.拆除混凝土梁板底模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