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防治措施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防治措施

2024-07-23 閱讀 9157

1、物料和工藝:盡可能以無毒、低毒的工藝和物料代替高毒工藝和物料,是防毒的根本措施。如無鉛印刷工藝、無氰電鍍工藝、用甲醛脂、醇類、醋酸乙脂等低毒稀料取代含苯稀料。

2、工藝設備:生產裝置及工藝設備應密閉化、管道化、盡可能實現負壓,防止有毒物質泄露、外逸。生產過程機械化、程序化和自動控制可使作業人員不接觸或少接觸有毒物質、防止誤操作造成的中毒事故。

3、通風凈化:受技術及經濟條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質逸散且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必要的機械通風排毒、凈化裝置,使生產場所達到衛生標準。

通風排毒主要有兩種形式全面通風、局部通風。

1)全面通風:采用全面通風時,應不斷的向車間內供應新鮮空氣或符合一定要求的空氣,同時從車間內排出有害空氣。要使全面通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首先要根據車間的用途,生產工藝布置、有害物質散發源位置及特點、人員操作崗位和其他有關因素合理的組織氣流、確定合適的通風換氣量。

(1)氣流組織原則:送入車間的新鮮空氣應直接送到工作地點,減少污染,然后在與生產過程中散發的有害物質混合排除。

(2)送排風口位置對通風效果的影響:按全面通風的原則,車間內送風口應設在有害濃度較小的區域,排風口應盡量布置在有害物質產生源附近或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區,以便最大限度的把有害物質從車間內排出。根據送風口和排風口位置不同,一般分為三種形式:

A、下送上排從車間下部的送風口送入新鮮空氣,直接在操作地區散開,然后流向車間上部,經排風口排出。這種氣流組織方式多用于散發有害氣體或余熱的車間,新鮮空氣可依最短路線迅速到達工作地點且渦流區很少,途中受污染的機會較少,大部分在車間下部工作地點作業的工人直接接觸到新鮮空氣。

B、上送下排新鮮空氣從車間從車間上部的送風口送入,通過工作地點,從車間下部的排風口排出,氣流路線較為通暢且以縱向運動為主,渦流區較少。這種氣流組織方式可用于無熱源存在的車間。

C、上排上送送風口布置在車間上部,自上而下送風,氣流通過工作地點后再返至上部,經排風口排出。采用這種方式時,由于送出的新鮮空氣先經過車間上部然后才到達工作地點,它可能在途中受到污染,且因氣流的路線不很通順,往往有較多的渦流區。鑒于山噶戶特點,這種氣流組織方式用得較少,只有在車間下部不便布置排風口時才采用。

2)局部通風

局部通風系統由排風罩(吸氣罩)、風道、凈化器、風機和排氣筒組成。從環保角度考慮,只有局部排風系統才能實現凈化。

A、對吸氣罩的原則要求:形式適宜、位置正確、風量適中、強度足夠、檢修方便。常用的吸氣罩有傘形罩、槽邊罩。

B、對風道的要求:風道阻力盡可能小、風道形式盡量采用圓形,如為其他形狀,應計算當量直徑及摩阻。

C、風機:根據所需的風量及風壓,以及其他的工藝條件,選擇最佳工況的風機,以便用最小的動力消耗獲得最大的效果。

3)有害氣體凈化技術

為防止大氣污染,保護環境,從車間內排除的有害氣體,需采取適當的凈化處理措施。對經濟價值較大的物質,應盡量回收。有害氣體的凈化方法主要有燃燒法、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目前多采用吸收法和吸附法。

4、對有毒物質泄露可能造成職業危害事故的設備和工作場所設置可靠的事故處理裝置和應急防護裝置。

5、采取防毒教育及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定期檢測。

篇2: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防治措施

1、物料和工藝:盡可能以無毒、低毒的工藝和物料代替高毒工藝和物料,是防毒的根本措施。如無鉛印刷工藝、無氰電鍍工藝、用甲醛脂、醇類、醋酸乙脂等低毒稀料取代含苯稀料。

2、工藝設備:生產裝置及工藝設備應密閉化、管道化、盡可能實現負壓,防止有毒物質泄露、外逸。生產過程機械化、程序化和自動控制可使作業人員不接觸或少接觸有毒物質、防止誤操作造成的中毒事故。

3、通風凈化:受技術及經濟條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質逸散且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必要的機械通風排毒、凈化裝置,使生產場所達到衛生標準。

通風排毒主要有兩種形式全面通風、局部通風。

1)全面通風:采用全面通風時,應不斷的向車間內供應新鮮空氣或符合一定要求的空氣,同時從車間內排出有害空氣。要使全面通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首先要根據車間的用途,生產工藝布置、有害物質散發源位置及特點、人員操作崗位和其他有關因素合理的組織氣流、確定合適的通風換氣量。

(1)氣流組織原則:送入車間的新鮮空氣應直接送到工作地點,減少污染,然后在與生產過程中散發的有害物質混合排除。

(2)送排風口位置對通風效果的影響:按全面通風的原則,車間內送風口應設在有害濃度較小的區域,排風口應盡量布置在有害物質產生源附近或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區,以便最大限度的把有害物質從車間內排出。根據送風口和排風口位置不同,一般分為三種形式:

A、下送上排從車間下部的送風口送入新鮮空氣,直接在操作地區散開,然后流向車間上部,經排風口排出。這種氣流組織方式多用于散發有害氣體或余熱的車間,新鮮空氣可依最短路線迅速到達工作地點且渦流區很少,途中受污染的機會較少,大部分在車間下部工作地點作業的工人直接接觸到新鮮空氣。

B、上送下排新鮮空氣從車間從車間上部的送風口送入,通過工作地點,從車間下部的排風口排出,氣流路線較為通暢且以縱向運動為主,渦流區較少。這種氣流組織方式可用于無熱源存在的車間。

C、上排上送送風口布置在車間上部,自上而下送風,氣流通過工作地點后再返至上部,經排風口排出。采用這種方式時,由于送出的新鮮空氣先經過車間上部然后才到達工作地點,它可能在途中受到污染,且因氣流的路線不很通順,往往有較多的渦流區。鑒于山噶戶特點,這種氣流組織方式用得較少,只有在車間下部不便布置排風口時才采用。

2)局部通風

局部通風系統由排風罩(吸氣罩)、風道、凈化器、風機和排氣筒組成。從環保角度考慮,只有局部排風系統才能實現凈化。

A、對吸氣罩的原則要求:形式適宜、位置正確、風量適中、強度足夠、檢修方便。常用的吸氣罩有傘形罩、槽邊罩。

B、對風道的要求:風道阻力盡可能小、風道形式盡量采用圓形,如為其他形狀,應計算當量直徑及摩阻。

C、風機:根據所需的風量及風壓,以及其他的工藝條件,選擇最佳工況的風機,以便用最小的動力消耗獲得最大的效果。

3)有害氣體凈化技術

為防止大氣污染,保護環境,從車間內排除的有害氣體,需采取適當的凈化處理措施。對經濟價值較大的物質,應盡量回收。有害氣體的凈化方法主要有燃燒法、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目前多采用吸收法和吸附法。

4、對有毒物質泄露可能造成職業危害事故的設備和工作場所設置可靠的事故處理裝置和應急防護裝置。

5、采取防毒教育及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定期檢測。

篇3:學校學生常見六病防治措施2

學校學生常見“六病”防治措施2

近視眼的防治

一、預防:

1、利用健康教育課、廣播、電視、黑板報及家長會等形式進行宣傳活動,使全社會特別是家庭廣泛地重視保護視力的工作。

2、每學年開展一次防治近視宣傳月活動,將不同生長發育時期眼球發育的特點,發生近視眼的原因,近視眼的危害,近視眼的預防和矯正等方面的衛生知識,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各有側重地進行教育,以增強學生自我保健的能力。

3、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做到讀寫姿勢的“三個一”;堅持“二要二不要”的用眼衛生守則;并嚴格按“廣東省中小學生預防近視眼守則”去做,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同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不偏食,不挑食,營養合理;按時作息,保持八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發現身體不適,及時到校醫室就醫。

4、校醫按照“動靜結合,視近視遠”的交替原則督促班主任安排好本班級課桌椅的調整。督促學生做好課間操和眼保健操,做好課間十分鐘的休息;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加強與任課教師的聯系,注意學生用的各類學習資料字體不要過小,控制作業量及占用學生課間的時間現象。

5、校醫經常檢查教室的采光照明、黑板、課桌椅的擺放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6、學校成立防近視領導小組,并開展切實有效的工作,為保護學生的視力,降低學校學生視力不良新發病率逐年下降。

7、校醫室每學年檢查視力兩次,并將檢查結果通知學生本人和家長,認真做好患病率、新發病率、恢復率等各類情況的統計及分析,進行分級管理。

二、治療:

1、臨界近視和假性近視者采用晶體操、眼保健操、遠物視法及眼藥水等治療,并建議定期檢查。及時到醫院查明眼睛的近視類型。

2、己查明的真性近視建議戴合適的眼鏡并加強視力保護,防止近視程度進一步加深。

沙眼的防治

一、預防:

1、做好宣傳工作:利用健康教育課、廣播、電視、黑板報及其它形式的宣傳活動,介紹沙眼的病原體、傳播途徑、臨床癥狀、危害及如何避免受感染,使學生明白沙眼是可預防的傳染病,提高認識,增強防范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利用家長會,使家長能配合學校共同做好沙眼的防治。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倡洗臉時應“一人一盆”的習慣,毛巾保持干燥,最好用流動水洗臉;同時,加強宿舍衛生管理,嚴格做好共用物品的消毒。

4、做好檢查工作,發現病人及時治療,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隔斷傳播途徑。

5、告知學生沙眼治愈后還會再次感染,應隨時做好預防。

二、治療:

患了沙眼以后,應立即給予有效治療,藥物主要為各種抗生素眼藥水和眼藥膏,應在校醫或醫生指導下使用,并防止學生亂用眼藥水而造成不良后果;指導學生如何點眼藥水及用眼藥膏;指導學生進行不間斷的治療,持續用藥至痊愈;對病情嚴重者及有合并癥者及時囑其到醫院治療;同時告知家長配合達到徹底痊愈的效果。

齲齒的防治

一、預防

1、做好口腔衛生宣傳工作

(1)利用健康教育課、廣播、黑板報及其他形式的宣傳活動,介紹牙齒的構造功能,齲齒的致病因子、發病原因、癥狀表現及其危害性,使學生提高對齲齒的認識和防范意識,從而自學自愿地形成愛牙防齲的好習慣。

(2)利用家長會的時間,向家常們發出倡議,進一步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口腔衛生習慣。

2、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每天早中晚刷三次牙,尤其注意睡前刷牙,每次刷三分鐘,豎刷法,刷牙的三個面,并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挑食,注意營養的全面性;少吃甜食的零食。

4、在每年的身體檢查中,及時發現新病例,督促其到醫院治療。

二、治療

無論是恒牙或乳牙,一經發現齲患即督促學生到醫院進行充填治療。

營養不良的預防

一、預防:

1、利用健康教育課、廣播、黑板報及其他形式的宣傳活動宣傳營養不良的原因、表現及危害,使學生明白營養與健康之間的密切關系,營養不良可導致多種疾病的危害性,并且教會學生如何自己掌握營養狀況和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營養不良。

2、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挑食,少吃零食及甜食等。注意飲食中的各種營養成份的搭配,品種多樣,葷素均有,三餐熱量分配合理,并注意進餐時間的規律性。考試及復習緊張的時期更應注意飲食及蛋白、維生素的添加。并在家長會宣傳飲食衛生知識,使家長能在食物加工方面保持營養物質的全面性。

3、糾正不良飲食習慣:糾正少數女同學因愛美而人為地節食的不良習慣;采用勞逸結合的方法,利用體育鍛煉來糾正部分學生因功課繁忙而出現食欲缺乏的情況。

4、通過身體普查,及時發現有慢性腹瀉等病理性營養不良的學生,及時治療原發病從而達到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

5、通過每年的體檢,對那些體重偏輕及有營養不良的學生給予通知本人及建立健康卡片等工作,分等級指導學生預防和治療,并將這些情況通知家長,使家長配合共同防治營養不良。

二、治療:

1、輕度營養不良者及時指導學生調整飲食結構及飲食習慣。

2、中、重度營養不良者找出原因,治療原發疾病,給予增進食欲及助消化的藥物,并同時有針對性地給予以高蛋白及高維生素為主的飲食,以治療營養不良。對于重度營養不良的學生建議到醫院進行治療,可適量用一些氨基酸等營養性藥物,盡快恢復身體狀況。

3、指導學生每周進行一次體重的測量,隨時知道治療效果。

4、對于有厭食的學生進行心理治療,樹立起學生對治療的信心和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戰勝疾病的意志,從而從根本上治療營養不良。

肥胖的預防

一、預防:

1、通過健康教育課、廣播、黑板報及其它的形式宣傳肥胖的形成及存在的危害,使學生明白體重超過多少是肥胖,預防兒童少年肥胖的重要性。

2、合理安排膳食:在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無機鹽足夠的條件下,適量供給淀粉和脂肪,多吃水果蔬菜,不吃甜食及零食,并且要持之以恒。告訴學生節食和饑餓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因為這樣可以反射性造成食欲亢進。睡前不吃東西。

3、合理安排體育鍛煉,不長時間看電視,多參加體力勞動,合理睡眠,早睡早起,每日睡眠時間不超過生理需要的時間。

4、通過每學期的體檢,及時以現體重偏重及肥胖者,建立健康卡片,及時通知本人及家長,并實行分級指導治療的方法

二、治療:

1、對于過度肥胖者應到醫院查明是否有疾病的存在。

2、多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來消耗剩余的熱量。

3、調整合理的飲食結構,不吃零食、甜食,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及豆制品,調整三餐熱量,睡前不吃零食,并且持之以恒,合理睡眠。

4、每周到醫務室測一次體重,隨時監測治療效果。

蛔蟲病的預防

一、預防:

1、利用健康教育課、廣播及黑板報、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宣傳蛔蟲病的危害、生活史、傳播途徑及方式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提高對蛔蟲病的防范意識,養成一個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通過對蛔蟲的生活史的學習,自覺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常剪指甲、不咬指甲、吮指頭,不喝生水,不吃沒有洗凈的瓜果、蔬菜,無隨地大小便等生活習慣,減少蛔蟲的感染機會和感染率,同時注意家庭環境的衛生,特別是廁所衛生,有效地切斷傳播途徑。

3、每年進行一次蛔蟲普查,發現患者及時治療以消除傳染源。

二、治療:

1、選用腸蟲清片每年冬春兩季服藥,連服1―2次,再查大便蟲卵情況給藥。

2、驅蟲后注意治療蛔蟲病造成的一些體弱及其疾病。

貧血的預防

一、預防:

1、利用健康課、廣播宣傳、黑板報及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宣傳貧血的原因、表現、危害等知識,使家長和學生提高對貧血的認識和防范意識,理解貧血是一種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很多疾病都會引起貧血。重點介紹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防治。

2、使學生明白貧血的診斷標準及青少年為什么會易引起貧血的原因,告訴學生應該從哪些食物中獲取鐵元素,哪些因素會引起鐵元素的吸收障礙并如何糾正。

3、通過身體普查及時發現貧血及有貧血傾向的學生,了解他們的飲食結構及身體狀況,是否存在有反復鼻衄,月經過多及鉤蟲病等疾病的存在,是否有腸道過敏的情況存在,及時指導對癥治療。

4、建立學生血素普查制度,并建卡分級管理貧血者和血色素偏低者,及時將這些情況通知學生本人和家長。

二、治療:

1、到醫院查明貧血原因。如系屬于缺鐵性貧血給予鐵劑治療,其它原因的給予相應治療。

2、調整飲食:多吃肝、蛋黃及綠色蔬菜,豆制品等含鐵較高的食物,注意烹調方法,保證食物中的鐵吸收量。

3、建議學生定期(3―4周)復查一次血色素,以隨時了解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