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企業安全事故及防控措施
摘要:
安全生產是所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提倡“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今天,安全問題更是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關注。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煤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現狀及常見事故,然后分析了煤化工企業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關鍵字:煤化工企業;安全事故;措施
1、前言
隨著煤炭開采量的日益增多以及市場對煤化工產品需求的不斷加大,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煤化工企業都向著大型化方向發展,生產規模、員工數量都在急劇增長,危險物料的存儲量也在不斷增加。同時,由于化工生產物料或生產過程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蝕、工藝流程長、連續性強等特性,造成化工生產、經營、儲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比其他行業更多、更復雜,危險性和危害性更大。一旦失控或防護不當,很可能造成廠毀人亡的嚴重事故。
2.當前我國煤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及常見事故類型
為了全面規范化工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在總結國內外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以《安全生產法》為基礎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相關標準,進一步健全了安全生產法制體系,使我國的化工生產安全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就在安全法律法規及國家、行業安全標準日趨完善的今天,我國各地的安全事故還是時有發生。由于安全、防護設施缺失、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導致的事故影響越來越大。屢屢被新聞媒體報道的煤化工企業安全事故表明:我國目前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化工生產、經營過程中,常見的事故有: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腐蝕灼燙、觸電、機械傷害及墜落事故等。
3.事故原因淺析:
通過對每一起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分析、整理匯總,可以看出:事故的直接原因基本上都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但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深層次原因,也就是根本原因,卻都是管理上存在明顯缺陷。我們常說的“安全隱患”就是指: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管理到位、控制嚴密,及時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就不會出現安全隱患。一旦出現安全隱患,又沒有被及時發現和治理,就會引發安全事故。
為了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化工生產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國家從法制層面明確了化工企業必須具備的安全條件:建立健全專職安全管理機構;制定具體、可行的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由具有合法資質的評價機構(第三方)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進行定期評價等。針對各類培訓教育的內容、時間,《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及行業標準均進行了明確規定,就是要促使企業全面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從而減少人不安全行為。通過安全評價和安全標準化驗收,既可以督促企業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應急救援預案等,使之切實可行;又能從專業角度幫助企業找出存在的設計缺陷、管理漏洞和職責不明等問題,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或組織措施,從根本上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以達到最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
具體來講,煤化工企業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造成了事故的發生:
3.1、公司管理層對生產與安全之間的關系了解不深刻,對安全重視不夠
許多企業管理層也知道應“安全第一”,在安排工作時也經常強調安全工作。但因對安全在企業穩健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且缺乏必要的安全法制觀念及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導致安全管理時常常抓不住重點。生產與安全發生沖突時,許多企業管理人員存在僥幸心理,隨意違反安全規定。使得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始終不能上檔次、上臺階。
有的企業在平時的管理及評優選先進過程中,對安全不重視,一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重大損失,才領會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才開始狠抓安全,一絲不茍地執行安全規定。但是,在嚴抓安全下,企業的生產安全趨于好轉后,又開始慢慢重生產輕安全,出現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最終導致了下一次事故的發生。
3.2、安全職責落實不到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
在申請試生產批復及申領《安全生產許可證》過程中,許多企業已經建立健全了三大規程(工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體系,但實際管理過程中卻存在適用性差、缺乏宣貫和嚴格考核,造成安全生產職責落實不到位。許多企業管理層,只停留在開會講話時強調“安全很重要”、“安全是第一位的”,卻沒有實實在在地抓落實。流于形式、安于現狀,造成安全隱患隨處可見。許多員工不懂得:多次違章必然會發生事故,多次小的事故發生,必然醞釀著大事故的發生。造成企業違章作業現象嚴重。
3.3、企業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力度不夠,流于形式
國家的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中都將安全培訓納入強制性規定,大家也知道培訓教育工作很重要,可是檢查中發現許多企業培訓的整體情況與要求差距甚遠。組織、實施培訓的人員沒有將培訓工作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做,大多走過場。未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培訓課時、主講內容、培訓效果考核的要求進行落實。因此,培訓效果不理想。
3.4、企業內部對安全的思想認識不統一、不到位
許多企業沒有確立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造成企業人員普遍認為安全工作是安管部門的事,與自己無關,與生產部門無關,發現違章作業和安全隱患也不聞不問。生產、經營單位沒有正確領會安全與生產之間的關系,只顧片面追求效益和產量,忽視安全,嚴重阻礙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推進。
3.5、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嚴重,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造成事故頻繁發生
許多從業人員對安全要求和違章可能造成的后果認識不足,圖省事、怕麻煩,經常違章作業。安檢部門對安全要求把關不嚴,怕惹人,不能持之以恒地查處違章作業行為、排查治理事故隱患,是造成事故頻發的又一主要原因。
4.安全事故的防控措施:
為了從根本上預防事故發生,本人認為煤化工企業應重點落實好以下防控措施:
4.1、確立企業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文化,全面推動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要想取得顯著的安全業績,首先企業領導層必須站在“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安全在化工生產中的極端重要性,將以下安全管理理念落實到行動中:
一、企業的領導層及其他從業人員都應該堅信“所有的傷害、職業病都是可以預防的,即一切事故都是可控的、可以避免的,并共同為之努力;
二、各級領導對各自所轄區域內的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從而形成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安全管理責任網絡。
三、所有的危險源都是可以控制的。生產工作場所存在的危險源,可以通過有效的勞動保護、正確履行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加強工藝技術培訓來消除。
四、發現的安全隱患必須及時治理,并分析發生原因。隱患整改期間存在人員傷害危險的,必須采取可靠防護措施,確保整改期間安全。對于排查中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可以通過采取完善防護設施、改進工藝流程、用低危險性物料代替高危險性物料等有針對性的治本措施,加以消除。
五、安全是企業最好的業績。足額的安全投入是對企業穩健發展的高效投資,抓好安全可對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和保障;
六、全體員工的直接參與是抓好安全的關鍵。安全不僅是各級管理者的責任,也是每一位員工的事,沒有全員的參與,企業的安全就不會長久。
4.2、將全面落實《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作為企業各項管理的中心
首先,要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總經理或董事長)是企業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確各崗位人員的安全職責,即所在崗位每一項工作實施過程中的安全責任。同時,認真組織學習、貫徹執行,嚴格考核。
其次,要規范每一位員工的作業行為,認真查處違章作業現象。建立健全每個崗位的三大規程(工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并指導、督促員工從上下班、交接班和檢修、操作等方面養成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的習慣;掌握每一項工作的安全操作要點和操作次序,以及違反規定可能出現的嚴重后果;具備獨立處理本崗位突發事件的能力。及時查處員工作業過程中的不安全作業行為,使每一項危險源都處于管理的可接受范圍內。堅決落實好公平、客觀的激勵和懲處機制。
再者,要嚴格落實《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管理制度》。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或未遂事故,都要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經過,進行責任追究,絕不姑息。同時,制定并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通過對事故責任人及其他從業人員進行事故預防培訓,來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4.3、全面落實安全培訓,大力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化工生產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安全技術和自我保護要求。因此,就需要企業堅持不懈地落實好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將國家的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標準、企業存在的危險因素及應采取的防控措施等不斷地傳授給每一個員工,使大家明白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做才能確保生產安全。
具體落實培訓時,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嚴格落實好企業的上崗前“三級安全培訓”及崗位操作技能培訓。堅持將通過“安全基本知識、崗位技能及理論知識、實踐操作”三項考核作為上崗獨立操作的依據。并且,根據年初制定的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部門、車間、班組各項培訓、教育工作。
二是要注重培訓的方法和效果考核。拓展培訓渠道,創新培訓方法,通過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形式進行各項培訓、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全員培訓和班組長的培訓,確保各班組具備事故預防、職業危害控制和應急處理的能力。定期對各類培訓進行效果評價與考核,凡培訓不合格或考試不及格者,一律不準上崗。
通過培訓,讓每個職工熟悉所接觸物料的相關知識(物化性質、危險特性、健康危害、急救方法、基本防護措施、泄漏處理、儲存注意事項等)及其形態變化存在的危險性,掌握相應的防護、應急措施,減少物料發生危險的可能性或降低危害程度。
4.4、引進先進的安全監控、聯鎖系統
煤化工企業要積極引進先進的關鍵參數的自動調節系統、安全監控、報警、安全聯鎖等系統,通過連續的監控、檢測設備內物料的液位、壓力、溫度、流量等影響安全的關鍵參數的變化判斷生產過程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處理異常情況,對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4.5、公司各單位齊抓共管,形成人人關心生產安全的良好局面
安全涉及各個層面、各個角落、每名員工的行為。安全部門不管配置多強、多少人,不可能24小時到生產各角落監督,只有依靠各層面管理者、每一位員工肩負好自已的安全責任,安全部門提供專業、及時的技術支持,才能真正實現安全責任的全面落實;
5.結束語
作為危險性大的化工企業,要做到生產的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就必須嚴格落實國家和化工行業的有關規定和安全標準,通過加強內部安全管理和各類培訓,確保公司的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如果企業的生產設施、防護設施達到了本職安全標準,各類危險源和安全隱患得到了有效控制,公司上下形成了安全工作“齊抓共管”的格局,那么,化工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篇2:某煤化工廠員工安全環保培訓教材
燃燒的特殊形式--爆炸
?爆炸:爆炸是指由于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反應,使溫度、壓力急劇增加或使兩者同時急劇增加的現象。爆炸可分為: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和核爆炸。物理爆炸:由于液體變成蒸氣或者氣體迅速膨脹,壓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過容器的極限壓力而發生的爆炸。如蒸氣鍋爐、液化氣鋼瓶等的爆炸。化學爆炸:因物質本身起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和高溫而發生的爆炸。如炸藥的爆炸,可燃氣體、液體蒸氣和粉塵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學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點。
?爆炸極限:爆炸極限是指可燃氣體、蒸汽或粉塵與空氣混合后,遇火產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濃度。通常以體積百分數表示。影響爆炸極限的因素
1.爆炸極限值受各種因素變化的影響,主要有:初始溫度、初始壓力、惰性介質及雜質、混合物中氧含量、點火源等。
2.初始溫度高,爆炸極限范圍大;初始壓力高,爆炸極限范圍大;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氣體,爆炸極限范圍縮小,特別對爆炸上限的影響更大。混合物含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上升。
?粉塵爆炸的特點
1.粉塵爆炸的條件:(1)粉塵本身必須是可燃性的;(2)粉塵必須具有相當大的比表面積;(3)粉塵必須懸浮在空氣中,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極限范圍內的混合物;(4)有足夠的點火能量。
2.影響粉塵爆炸的因素:(1)顆粒的尺寸;(2)粉塵濃度;(3)空氣的含水量;(4)含氧量;(5)可燃氣體含量。顆粒越小其比表面積越大,氧吸附也越多,在空氣中懸浮時間越長,爆炸危險性越大。空氣中含水量越高、粉塵越小、引爆能量越高。隨著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濃度范圍擴大。有粉塵的環境中存在可燃性氣體時,會大大增加粉塵爆炸的危險性。
3.粉塵爆炸的特點:(1)多次爆炸是粉塵爆炸的最大特點;(2)粉塵爆炸所需的最小點火能量較高,一般在幾十毫焦耳以上。(3)與可燃性氣體爆炸相比,粉塵爆炸壓力上升較緩慢,較高壓力持續時間長,釋放的能量大,破壞力強。燃燒產物及毒性燃燒產物是指由燃燒或熱解作用產生的全部物質。燃燒產物包括:燃燒生成的氣體、能量、可見煙等。燃燒生成的氣體一般是指:一氧化碳、氫化氫、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氫、二氧化硫等。火災統計表明,火災中死亡人數大約80%是由于吸入火災中燃燒產生的有毒煙氣而致死的。?滅火技術措施消防方針: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滅火的原理:火災一旦發生,只要消除燃燒三個基本條件中的任何一條,火即熄滅。防火的基本措施:(1)控制可燃物。(2)隔絕助燃物。(3)消除著火源。(4)阻止火勢蔓延。?(1)冷卻滅火:著火點是可燃物持續燃燒的條件,所以對于一般可燃固體,將其冷卻到燃點以下;對于可燃液體,將其冷卻到閃點以下燃燒反應就會終止。用水撲滅一般固體物質的火災,主要是通過冷卻作用來實現。水能大量吸收熱量由液態變成氣態,使燃燒物的溫度迅速降低,所以水是救火的主要滅火劑,既經濟又實惠,也沒有太多的副作用。對于可燃液體,不能用水來滅火,通常用泡沫滅火。。(2)窒息滅火:火災燃燒是依靠氧,只要周圍空氣中氧的濃度≥15%就可能燃燒,所以降低氧的濃度,就可以滅火,如:采用濕棉被、濕帆布封閉孔洞,封閉門窗避免新鮮空氣進入,或用手提式CO2或管道滅火器窒息滅火。滅火的基本原理?(3)隔離滅火:把可燃物與火焰以及氧隔離開來,燃燒反應會自動終止;如轉移可燃物,關閉有關閥門,切斷可燃氣體與可燃液體的通道。另外用滅火器把燃料與氧和熱隔離開來,通常用泡沫滅火器將泡沫覆蓋住燃燒體或固體的表面,把可燃物與火焰和空氣隔開。封閉門窗孔洞防止火焰和熱氣流從孔洞蔓延引物其它可燃物。?(4)化學抑制滅火:通過化學反應產生抑制燃燒的物質,可燃物質的燃燒都是游離基的鏈鎖反應,碳氫化合物在燃燒過程中其分子被活化,發生游離基H、OH、和O的鏈鎖反應。鹵代物滅火劑能有效壓制游離基的產生,中斷燃燒反應或者能降低游離基的活性,達到滅火的目的。但是鹵代物滅火劑具有破壞大氣臭氧層的作用,所以應盡可能少使用鹵代物滅火劑。干粉滅火劑滅火也屬于化學抑制滅火,滅火效果很好。鹵代物滅火劑能夠滅火的設備,干粉滅火劑均可撲滅,但是干粉滅火劑易污染環境與破壞設備,所以對精密儀器不可使用干粉滅火劑。?滅火的基本原理?常用滅火劑和滅火器水:其滅火機理主要依靠冷卻和窒息作用進行滅火。水滅火劑的主要缺點是產生水漬損失和造成污染、不能用于帶電火災的撲救。清水滅火器的滅火范圍:適用于撲救A類火災,如竹、木、棉、麻、紙張、稻草等火災;不適用于撲救油脂、石油產品、電氣設備和輕金屬火災。泡沫滅火劑:泡沫滅火器的滅火作用表現在:在燃燒物表面形成的泡沫覆蓋層,使燃燒物表面與空氣隔絕,起到窒息滅火的作用。由于泡沫層能阻止燃燒區的熱量作用于燃燒物質的表面,因此可防止可燃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的蒸發。泡沫析出的水對燃燒物表面進行冷卻,泡沫受熱蒸發產生的水蒸氣可以降低燃燒物附近的氧的濃度。泡沫滅火劑的主要缺點是水漬損失和污染、不能用于帶電火災的撲救。泡沫滅火器的滅火范圍:適用于撲救A類火災,如竹、木、棉、麻、紙張、稻草等火災,也能撲救一般B類火災,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災;但不能撲救B類災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體的火災,如醇、酯、醚、酮等物質的火災。干粉滅火劑:主要是化學抑制和窒息作用滅火。?干粉滅火器的作用表現在:一是消除燃燒物產生的活性游離子,使燃燒的連鎖反應中斷;二是干粉遇到高溫分解時吸收大量的熱,并放出蒸氣和二氧化碳,達到冷卻和稀釋燃燒區空氣中氧的作用。?干粉滅火器的滅火范圍:除撲救金屬火災的專用干粉滅火劑外,常用干粉滅火劑一般分為BC干粉滅火劑和ABC干粉滅火劑兩大類,如碳酸氫鈉干粉、改性鈉鹽干粉、磷酸二氫銨干粉、磷酸氫二銨干粉、磷酸干粉等,適用于撲救可燃液體、氣體、電氣火災以及不宜用水撲救的火災。ABC干粉滅火器可以撲救帶電物質火災和A、B、C、D類物質燃燒的火災。二氧化碳滅火劑:二氧化碳是一種氣體滅火劑,在自然界中存在也較為廣泛,價格低、獲取容易。主要缺點是滅火需要濃度高,會使人員受到窒息毒害。?
?二氧化碳滅火器的滅火作用表現在:當燃燒區二氧化碳在空氣的含量達到30%-50%時,能使燃燒熄滅,主要起窒息作用,同時二氧化碳在噴射滅火過程中吸收一定的熱能,也就有一定的冷卻作用。?二氧化碳滅火器的滅火范圍:適用于撲救600伏以下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圖書、檔案的火災,以及范圍不大的油類、氣體和一些不能用水撲救的物質的火災。鹵代烷滅火劑(1211、1301):滅火機理是鹵代烷接觸高溫表面或火焰時,分解產生的活性自由基,通過溴和氟等鹵素氫化物的負化學催化作用和化學凈化作用,大量撲捉、消耗燃燒鏈式反應中產生的自由基,破壞和抑制燃燒的鏈式反應,而迅速將火焰撲滅;是靠化學抑制作用滅火。另外,還有部分稀釋氧和冷卻作用。鹵代烷滅火劑主要缺點是破壞臭氧層。1211滅火器的滅火范圍:適用于撲救易燃、可燃液體、氣體以及帶電設備的火災,也能對固體物質表面火災進行撲救(如竹、紙、織物等),尤其適用于撲救精密儀表、計算機、珍貴文物以及貴重物資倉庫的火災,也能撲救飛機、汽車、輪船、賓館等場所的初起火災。按移動方式來說分為:手提式滅火器和推車式滅火器,按充裝滅火劑來說有:清水、泡沫、干粉、1211、CO2。其中干粉、1211最常見。1211二氧化碳泡沫干粉推車式滅火器常用滅火器1、手提式滅火器的使用⑴機械泡沫、1211、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上述滅火器一般由一人操作,使用時將滅火器迅速提到火場,在距起火點5米處,放下滅火器,先撕掉安全鉛封,撥掉保險銷,然后右手緊握壓把,左手握住噴射軟管前端的噴嘴(沒有噴射軟管的,左手可扶住滅火器底圈)對準燃燒處噴射。?滅火時,應把噴嘴對準火焰根部,由近而遠,左右掃射,并迅速向前推進,直至火焰全部撲滅。?泡沫滅油品火災時,應將泡沫噴射大容器的器壁上,從而使得泡沫沿器壁流下,再平行地覆蓋在油品表面上,從而避免泡沫直接沖擊油品表面,增加滅火難度。?⑵化學泡沫滅火器將滅火器直立提到距起火點10米處,使用者的一只手握住提環,另一只手抓住筒體的底圈,將滅火器顛倒過來,泡沫即可噴出,在噴射泡沫的過程中,滅火器應一直保持顛倒和垂直狀態,不能橫式或直立過來,否則,噴射會中斷。滅火器的使用方法2、推車滅火器的使用?⑴機械泡沫、1211、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推車滅火器一般由兩人操作,使用時,將滅火器迅速拉到或推到火場,在離起火點10米處停下。一人將滅火器放穩,然后撕下鉛封,撥下保險銷,迅速打開氣體閥門或開啟機構;一人迅速展開噴射軟管,一手握住噴射槍槍管,另一只手勾動扳機,將噴嘴對準燃燒場,撲滅火災。?⑵化學泡沫滅火器?使用時兩人將滅火器迅速拉到或推到火場,在離起火點10米處停下,一人逆時針方向轉動手輪,使藥液混合,產生化學泡沫,一人迅速展開噴射軟管,雙手握住噴槍,噴嘴對準燃燒場,撲滅火災。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如何逃生?1、熟悉環境?暗記出口
倘若你來到陌生的地方,特別是在商場,賓館等龐大建筑物中,為了自身的安全,甸必留心一下太平門及疏散通道的位置,樓梯的方位等,以便一旦遇到火災險情的時候,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盲目地往火海里闖,往死胡同里鉆。一定要給自己找一條逃生之路。
2、保持冷靜?尋路逃生
當樓房突然發生火災時,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切不可驚惶失措,以免做出錯誤的決斷而冒險跳樓。逃生的路線要注意,朝有照明或明亮處迅速撤離;若在樓梯上,應選擇往下跑,若被火檔住,就要通過窗口或陽臺等往外逃生。
?3、毛巾妙用?過濾煙素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火災中喪生的人,受煙霧中素、窒息而死亡的比例遠比燒死的要高,大約比率高達70%以上,因此,當你被煙困住時,防煙霧中毒、防窒息死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毛巾要順手撿來須知空氣過濾器,人在煙霧中,用折疊8層的濕毛巾蒙鼻保護,可減少60%煙霧毒氣的吸入。
4、明辨方向?逃離火場
著火后,火焰夾著濃煙滾滾而來,所以,你在跑離火場時,千萬不要在弄不清方向的情況下亂跑,如普通樓梯一旦跑進去就遇上斷電,就等于鉆進死亡的“囚籠”;同時,也不可躲入床下或壁柜中,這樣會令救援者難以發現。
正確有選擇是:沿煙氣不濃、大火尚未燒及的樓梯,應急疏散通道,樓外附設敞開式樓梯等往下跑,一旦在下跑的過程中受到煙火或人為封堵,應從水平方向選擇其它通道,或臨時退守到房間及避難層內,爭取時間,進而采用其它方法逃生。5、煙霧場所?匍匐前進
現代建筑雖然比較堅固,但幾乎所有的裝飾材料,諸如有塑料壁線、化纖地板、人造寶麗板等,均為易燃物品。這些化學裝飾材料燃燒時散發出的有毒氣體,隨著濃煙快于人奔跑速度的4―8倍迅速蔓延,人們即使不燒死,也會因煙霧毒氣而窒息死亡。所以,當煙霧太濃時,可以用毛巾或濕布捂住口鼻,屏住呼吸,防止煙霧毒氣嗆入體內。同量,宜俯臥爬行,因煙氣及毒氣比空氣輕,貼近地面的空氣,一般比較清潔少煙,且含氧量較多,可避免被毒煙熏倒而窒息。?6、結繩自救?脫離險境
如果火災發生時安全通道被堵,求援人員又不能不能及時趕到,情況萬分危急時,你可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可將窗簾、被罩、床單等撕成條,連接成繩,用水澆濕,一端緊固定在暖氣管道或其它負載物體上,另一端沿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較低的樓層的窗口,陽臺處,順繩下滑逃生。?7、堵塞門戶?固守救生
固守房中救生,可謂一種選擇。你的鄰居或別的房間發生火災,如果用手摸房門感到燙手,則說明房外火勢已進入“發展階段”此時若開門,火焰和濃煙就會迎面而來。對于洶涌而來的煙霧,務必緊閉門窗,并用毛巾、被?子堵塞門縫,并向上潑水,頂住煙火進攻。?8、身居高樓?沿梯下跑
火災發生時,如果你身處高樓,就要沿著樓梯向下跑,你如果旅游住的是星級以上酒店,一般都設有安全疏散樓梯間,安全疏散樓梯間都是防火防煙的。除非在最頂層你可向屋面跑,一般情況千萬不要往上跑。因為煙和火的速度向上蔓延是非常快的,你肯定難以逃脫煙火的吞食。9、借助器材?火“口”脫險
人處在火災中,
篇3:煤化工企業安全事故及防控措施
摘要:
安全生產是所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提倡“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今天,安全問題更是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關注。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煤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現狀及常見事故,然后分析了煤化工企業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關鍵字:煤化工企業;安全事故;措施
1、前言
隨著煤炭開采量的日益增多以及市場對煤化工產品需求的不斷加大,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煤化工企業都向著大型化方向發展,生產規模、員工數量都在急劇增長,危險物料的存儲量也在不斷增加。同時,由于化工生產物料或生產過程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蝕、工藝流程長、連續性強等特性,造成化工生產、經營、儲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比其他行業更多、更復雜,危險性和危害性更大。一旦失控或防護不當,很可能造成廠毀人亡的嚴重事故。
2.當前我國煤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及常見事故類型
為了全面規范化工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在總結國內外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以《安全生產法》為基礎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相關標準,進一步健全了安全生產法制體系,使我國的化工生產安全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就在安全法律法規及國家、行業安全標準日趨完善的今天,我國各地的安全事故還是時有發生。由于安全、防護設施缺失、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導致的事故影響越來越大。屢屢被新聞媒體報道的煤化工企業安全事故表明:我國目前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化工生產、經營過程中,常見的事故有: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腐蝕灼燙、觸電、機械傷害及墜落事故等。
3.事故原因淺析:
通過對每一起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分析、整理匯總,可以看出:事故的直接原因基本上都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但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深層次原因,也就是根本原因,卻都是管理上存在明顯缺陷。我們常說的“安全隱患”就是指: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管理到位、控制嚴密,及時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就不會出現安全隱患。一旦出現安全隱患,又沒有被及時發現和治理,就會引發安全事故。
為了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化工生產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國家從法制層面明確了化工企業必須具備的安全條件:建立健全專職安全管理機構;制定具體、可行的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由具有合法資質的評價機構(第三方)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進行定期評價等。針對各類培訓教育的內容、時間,《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及行業標準均進行了明確規定,就是要促使企業全面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從而減少人不安全行為。通過安全評價和安全標準化驗收,既可以督促企業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應急救援預案等,使之切實可行;又能從專業角度幫助企業找出存在的設計缺陷、管理漏洞和職責不明等問題,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或組織措施,從根本上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以達到最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
具體來講,煤化工企業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造成了事故的發生:
3.1、公司管理層對生產與安全之間的關系了解不深刻,對安全重視不夠
許多企業管理層也知道應“安全第一”,在安排工作時也經常強調安全工作。但因對安全在企業穩健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且缺乏必要的安全法制觀念及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導致安全管理時常常抓不住重點。生產與安全發生沖突時,許多企業管理人員存在僥幸心理,隨意違反安全規定。使得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始終不能上檔次、上臺階。
有的企業在平時的管理及評優選先進過程中,對安全不重視,一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重大損失,才領會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才開始狠抓安全,一絲不茍地執行安全規定。但是,在嚴抓安全下,企業的生產安全趨于好轉后,又開始慢慢重生產輕安全,出現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最終導致了下一次事故的發生。
3.2、安全職責落實不到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
在申請試生產批復及申領《安全生產許可證》過程中,許多企業已經建立健全了三大規程(工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體系,但實際管理過程中卻存在適用性差、缺乏宣貫和嚴格考核,造成安全生產職責落實不到位。許多企業管理層,只停留在開會講話時強調“安全很重要”、“安全是第一位的”,卻沒有實實在在地抓落實。流于形式、安于現狀,造成安全隱患隨處可見。許多員工不懂得:多次違章必然會發生事故,多次小的事故發生,必然醞釀著大事故的發生。造成企業違章作業現象嚴重。
3.3、企業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力度不夠,流于形式
國家的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中都將安全培訓納入強制性規定,大家也知道培訓教育工作很重要,可是檢查中發現許多企業培訓的整體情況與要求差距甚遠。組織、實施培訓的人員沒有將培訓工作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做,大多走過場。未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培訓課時、主講內容、培訓效果考核的要求進行落實。因此,培訓效果不理想。
3.4、企業內部對安全的思想認識不統一、不到位
許多企業沒有確立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造成企業人員普遍認為安全工作是安管部門的事,與自己無關,與生產部門無關,發現違章作業和安全隱患也不聞不問。生產、經營單位沒有正確領會安全與生產之間的關系,只顧片面追求效益和產量,忽視安全,嚴重阻礙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推進。
3.5、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嚴重,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造成事故頻繁發生
許多從業人員對安全要求和違章可能造成的后果認識不足,圖省事、怕麻煩,經常違章作業。安檢部門對安全要求把關不嚴,怕惹人,不能持之以恒地查處違章作業行為、排查治理事故隱患,是造成事故頻發的又一主要原因。
4.安全事故的防控措施:
為了從根本上預防事故發生,本人認為煤化工企業應重點落實好以下防控措施:
4.1、確立企業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文化,全面推動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要想取得顯著的安全業績,首先企業領導層必須站在“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安全在化工生產中的極端重要性,將以下安全管理理念落實到行動中:
一、企業的領導層及其他從業人員都應該堅信“所有的傷害、職業病都是可以預防的,即一切事故都是可控的、可以避免的,并共同為之努力;
二、各級領導對各自所轄區域內的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從而形成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安全管理責任網絡。
三、所有的危險源都是可以控制的。生產工作場所存在的危險源,可以通過有效的勞動保護、正確履行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加強工藝技術培訓來消除。
四、發現的安全隱患必須及時治理,并分析發生原因。隱患整改期間存在人員傷害危險的,必須采取可靠防護措施,確保整改期間安全。對于排查中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可以通過采取完善防護設施、改進工藝流程、用低危險性物料代替高危險性物料等有針對性的治本措施,加以消除。
五、安全是企業最好的業績。足額的安全投入是對企業穩健發展的高效投資,抓好安全可對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和保障;
六、全體員工的直接參與是抓好安全的關鍵。安全不僅是各級管理者的責任,也是每一位員工的事,沒有全員的參與,企業的安全就不會長久。
4.2、將全面落實《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作為企業各項管理的中心
首先,要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總經理或董事長)是企業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確各崗位人員的安全職責,即所在崗位每一項工作實施過程中的安全責任。同時,認真組織學習、貫徹執行,嚴格考核。
其次,要規范每一位員工的作業行為,認真查處違章作業現象。建立健全每個崗位的三大規程(工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并指導、督促員工從上下班、交接班和檢修、操作等方面養成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的習慣;掌握每一項工作的安全操作要點和操作次序,以及違反規定可能出現的嚴重后果;具備獨立處理本崗位突發事件的能力。及時查處員工作業過程中的不安全作業行為,使每一項危險源都處于管理的可接受范圍內。堅決落實好公平、客觀的激勵和懲處機制。
再者,要嚴格落實《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管理制度》。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或未遂事故,都要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經過,進行責任追究,絕不姑息。同時,制定并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通過對事故責任人及其他從業人員進行事故預防培訓,來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4.3、全面落實安全培訓,大力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化工生產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安全技術和自我保護要求。因此,就需要企業堅持不懈地落實好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將國家的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標準、企業存在的危險因素及應采取的防控措施等不斷地傳授給每一個員工,使大家明白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做才能確保生產安全。
具體落實培訓時,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嚴格落實好企業的上崗前“三級安全培訓”及崗位操作技能培訓。堅持將通過“安全基本知識、崗位技能及理論知識、實踐操作”三項考核作為上崗獨立操作的依據。并且,根據年初制定的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部門、車間、班組各項培訓、教育工作。
二是要注重培訓的方法和效果考核。拓展培訓渠道,創新培訓方法,通過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形式進行各項培訓、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全員培訓和班組長的培訓,確保各班組具備事故預防、職業危害控制和應急處理的能力。定期對各類培訓進行效果評價與考核,凡培訓不合格或考試不及格者,一律不準上崗。
通過培訓,讓每個職工熟悉所接觸物料的相關知識(物化性質、危險特性、健康危害、急救方法、基本防護措施、泄漏處理、儲存注意事項等)及其形態變化存在的危險性,掌握相應的防護、應急措施,減少物料發生危險的可能性或降低危害程度。
4.4、引進先進的安全監控、聯鎖系統
煤化工企業要積極引進先進的關鍵參數的自動調節系統、安全監控、報警、安全聯鎖等系統,通過連續的監控、檢測設備內物料的液位、壓力、溫度、流量等影響安全的關鍵參數的變化判斷生產過程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處理異常情況,對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4.5、公司各單位齊抓共管,形成人人關心生產安全的良好局面
安全涉及各個層面、各個角落、每名員工的行為。安全部門不管配置多強、多少人,不可能24小時到生產各角落監督,只有依靠各層面管理者、每一位員工肩負好自已的安全責任,安全部門提供專業、及時的技術支持,才能真正實現安全責任的全面落實;
5.結束語
作為危險性大的化工企業,要做到生產的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就必須嚴格落實國家和化工行業的有關規定和安全標準,通過加強內部安全管理和各類培訓,確保公司的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如果企業的生產設施、防護設施達到了本職安全標準,各類危險源和安全隱患得到了有效控制,公司上下形成了安全工作“齊抓共管”的格局,那么,化工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