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產中苯防護措施
苯在生產環境中以蒸氣狀態存在,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苯具有親脂性,極易積蓄于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從而造成苯中毒。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業生產和日常生產中用途較廣,因此與人的接觸機會較多,引起中毒的機會多。作業點未有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不符合國家標準,危害職工的身心健康,為此,就苯防護治理措施總結如下。
對于噴漆行業如制鞋行業等存在苯的作業場所,應從以下方面治理。
(1)生產工藝改革。在生產工藝中,采用無毒或低毒的原料,溶劑來代替苯,如噴漆中用甲苯代替苯或改用無苯稀料,制鞋廠采用無苯膠作粘膠劑等,都可以從根本上杜絕苯危害。生產工藝的改革是防止苯危害的最根本的措施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生產工藝都可以用無毒或低毒的材料或溶劑來替代苯。
(2)采用綜合的防護措施。從各個環節防止或減輕苯危害。對苯作業專場進行密閉抽風排毒等防護技術措施,防止其外逸和擴散,為避免二次污染和污染大氣環境,在排入大氣前應經過凈化回收。
對油漆業的加料、攪拌、研磨等工序應采用密閉罩的通風除塵方式,對熬制、攪拌是產生煙霧和蒸氣的作業點,采用局部吸氣罩的排毒系統,對溶劑的運輸應加以密閉,對噴漆行業在噴漆小件制品的操作點,可采用一種特殊形式的柜形吸氣罩,其罩內設有干式和濕式除檔漆霧的裝置,且罩口形式與漆霧射流特性相適應。
對制鞋行業,因鞋類成品經粘接后,還需在裝有紅外線燈的烘箱中烘干,所以局部抽風排毒工作臺的設計,不能因抽風量過大而影響烘干。為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可設計為雙層局部排風罩。
采用上述方法進行防苯危害措施以后,還需對苯廢氣進行凈化處理,才能使之排入大氣。目前凈化回收的方法有:催化燃燒法,直接燃燒法,水幕冷凝凈化法,活性碳吸附法,冷凝回收法等,可以依照工藝實際,擇優選用。
(3)加強個人防護措施。作業過程中,盡量發展避免皮膚和苯蒸氣直接接觸,禁止使用苯作溶劑洗手、去污。如因工作需要必須直接用手接觸苯的操作人員應使用皮膚防護膜、干酪素或其它防護油膏,工作后即用清水洗凈。接觸高濃度苯蒸氣佩戴的面具或口罩,應為防苯面具和口罩。同時應及時清除作業場所的苯污物,定期對工人進行體檢,定期對作業場所的苯濃度進行檢測檢驗。
綜上所述,結論如下:
(1)從生產工藝上去尋找一種無毒或低毒的物資來代替苯,減輕苯危害,是杜絕苯危害的根本措施,但并不是所有場合都能找到合適替代物。
(2)從生產方式和生產工藝過程中進行改革,使工作人員不接觸到少接觸苯,也是一項根本措施,但是要注重有效、經濟的原則。
(3)安裝局部排毒系統,對經濟、技術條件有一定困難的企業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
(4)加強個人防護,定期進行職業病危害檢測。在一定的條件下,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2:工業生產中苯防護措施
苯在生產環境中以蒸氣狀態存在,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苯具有親脂性,極易積蓄于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從而造成苯中毒。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業生產和日常生產中用途較廣,因此與人的接觸機會較多,引起中毒的機會多。作業點未有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不符合國家標準,危害職工的身心健康,為此,就苯防護治理措施總結如下。
對于噴漆行業如制鞋行業等存在苯的作業場所,應從以下方面治理。
(1)生產工藝改革。在生產工藝中,采用無毒或低毒的原料,溶劑來代替苯,如噴漆中用甲苯代替苯或改用無苯稀料,制鞋廠采用無苯膠作粘膠劑等,都可以從根本上杜絕苯危害。生產工藝的改革是防止苯危害的最根本的措施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生產工藝都可以用無毒或低毒的材料或溶劑來替代苯。
(2)采用綜合的防護措施。從各個環節防止或減輕苯危害。對苯作業專場進行密閉抽風排毒等防護技術措施,防止其外逸和擴散,為避免二次污染和污染大氣環境,在排入大氣前應經過凈化回收。
對油漆業的加料、攪拌、研磨等工序應采用密閉罩的通風除塵方式,對熬制、攪拌是產生煙霧和蒸氣的作業點,采用局部吸氣罩的排毒系統,對溶劑的運輸應加以密閉,對噴漆行業在噴漆小件制品的操作點,可采用一種特殊形式的柜形吸氣罩,其罩內設有干式和濕式除檔漆霧的裝置,且罩口形式與漆霧射流特性相適應。
對制鞋行業,因鞋類成品經粘接后,還需在裝有紅外線燈的烘箱中烘干,所以局部抽風排毒工作臺的設計,不能因抽風量過大而影響烘干。為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可設計為雙層局部排風罩。
采用上述方法進行防苯危害措施以后,還需對苯廢氣進行凈化處理,才能使之排入大氣。目前凈化回收的方法有:催化燃燒法,直接燃燒法,水幕冷凝凈化法,活性碳吸附法,冷凝回收法等,可以依照工藝實際,擇優選用。
(3)加強個人防護措施。作業過程中,盡量發展避免皮膚和苯蒸氣直接接觸,禁止使用苯作溶劑洗手、去污。如因工作需要必須直接用手接觸苯的操作人員應使用皮膚防護膜、干酪素或其它防護油膏,工作后即用清水洗凈。接觸高濃度苯蒸氣佩戴的面具或口罩,應為防苯面具和口罩。同時應及時清除作業場所的苯污物,定期對工人進行體檢,定期對作業場所的苯濃度進行檢測檢驗。
綜上所述,結論如下:
(1)從生產工藝上去尋找一種無毒或低毒的物資來代替苯,減輕苯危害,是杜絕苯危害的根本措施,但并不是所有場合都能找到合適替代物。
(2)從生產方式和生產工藝過程中進行改革,使工作人員不接觸到少接觸苯,也是一項根本措施,但是要注重有效、經濟的原則。
(3)安裝局部排毒系統,對經濟、技術條件有一定困難的企業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
(4)加強個人防護,定期進行職業病危害檢測。在一定的條件下,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3:放射防護制度
放射防護制度
1.目的
加強醫院內部從事放射工作職業安全防護意識。
2.范圍
適用于醫院從事放射工作全部職工。
3.內容
為加強影像中心診療工作的管理,保證影像中心診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保障影像中心診療工作人員、患者和公眾的健康權益,依據衛生部《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特制定西安市影像中心輻射防護管理規定。
1.影像中心輻射防護工作由影像中心主任負責,下屬各科室主任指定兼職人員協助科主任做好輻射防護工作。
2.影像中心工作人員要增強放射防護意識和責任心,在放射診療工作中應當遵守醫療照射正當化和放射防護最優化的原則。科室定期組織對放射科診療場所、設備和人員進行放射防護檢查。
3.各檢查設備必須有《陜西省射線裝置工作許可證》;開展介人放射學工作,放射技術和放射診斷工作人員必須按要求具備相應的資質;各級各類人員應熟悉放射設備的主要結構和安全性能,確保設備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發生。
4.影像中心各個檢查室、控制室的輻射防護必須達到國家要求;放射科診療場所必須設有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工作指示燈;影像中心診療場所必須配備工作人員和受檢者防護用品。
5.在放射檢查前應事先告知受檢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在登記室、X線檢查室設置告示牌。對育齡婦女腹部或骨盆進行X線檢查前,應問明是否懷孕;非特殊需要,對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齡婦女,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在放射檢查中對鄰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進行屏蔽防護;在不影響診斷的前提下,攝片、透視、介入治療等盡可能采用高電壓、低電流和小光圈。
6.操作人員在放射檢查前應關閉檢查室門窗,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檢查室;確實因病情需要,必須陪同檢查者,應給予必要的防護用品,陪同人員應盡量遠離X線球管。
7.技術人員要嚴格執行各種放射設備操作規程,確保影像質量,減少廢片,避免重復照射。有條件的單位盡可能采用數字化X線檢查,減少輻射。
8.影像中心工作人員工作期間應佩帶個人計量儀,接受專業及放射防護培訓;定期健康檢查,醫院建立個人計量、職業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訓檔案。
9.各設備有指定專人保養,定期進行檢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