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節油罐區除銹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由于儲罐處于露天環境,長期經受雨淋日曬,加上夏季噴淋降溫,而使儲罐表面銹蝕,如不及時做防腐處理,將加劇其銹蝕的程度。現需除銹的罐體內已無物料,但由于環保等要求不能對儲罐內部進行清洗,作業時存在火災和爆炸的危險;由于施工的要求,需要登高、搭設腳手架及使用電動機具等,而存在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及觸電的危險。綜上所述,此次作業主要存在火災、爆炸的危險,其次是高出墜物及觸電的危險。
二、安全技術措施
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接受公司的安全教育,遵守嚴格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
作業使用的機具必須符合相關規范要求,手持電動機具應按要求安裝漏電保護器;臨時用電應符合相關規范,并請公司工程部儀電組人員進行架設,嚴禁私自任意拉線接電。
施工需要的所有材料、設備必須放在指定的位置。
施工過程中搭設的吊籃、腳手架必須有專項方案,并由專人負責,且需安全部門進行現場論證、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盡量減少上下交叉作業,不得已進行上下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
罐體處置措施:
①打開罐體下部人孔蓋檢查罐體內狀況,檢查完畢后將人孔蓋蓋上,但不必把緊螺絲。
②將罐體下部的取樣管連接上氮氣管進行置換。
③打開罐體上部人孔蓋,檢查罐內狀況,檢查完畢后將人孔蓋蓋上,但不必把緊螺絲。
④將罐頂部呼吸閥盲掉,調節自動補氮閥使其不間斷的微量向罐內充氮。
⑤在人口蓋處采樣檢測,合格后方可經行除銹作業。
⑥作業期間保持不間斷的向罐體內充氮置換。
作業現場配備足量的滅火器,消防水帶等消防器材,現場作業人員應熟悉滅火器材使用方法及罐體、罐內消防噴淋系統的操作方法。
作業期間加強巡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編制人:楊星星
施工方安全負責人:審核人:
篇2:罐區卸車安全操作規程
一、車輛進入工廠,必須檢斤,司機在門衛領取卸貨確認單對確認單中的相關要求了解同意后簽字,并經經營部相關人員確認簽字,方可進入卸料場地。將煙火寄存在門衛,嚴禁攜帶煙火進入廠區。
二、車輛排氣管必須佩戴防火帽,進入卸料場地后停車熄火,在當班班長或相關技術人員監督下連接管線,由班長或相關技術人員按要求在確認單上簽字。
三、靜電連接必須接觸良好,確保有效,卸車場地要通過澆水來保證地面和空氣濕度,防止產生靜電,使用防爆工具操作。
四、雷雨等異常天氣時的卸料處理
1、準備卸料時,如遇雷雨天氣(出現打雷閃電),禁止卸料。
2、在卸料過程中,如果天氣變化,出現雷雨閃電,必須立即停止卸料。
3、準備卸料或正在卸料時,只是下雨,無閃電打雷現象,現場卸料人員必須向主管安全領導請示。經允許后,方可卸料。
五、司機在卸車過程中,必須穿帶工作服或棉制衣物,禁止穿、脫和拍打化纖等易產生靜電的服裝,嚴禁從事檢修車輛、敲擊鐵器和設施、設備等易產生火花的行為。
六、司機在卸車過程中,不允許離開現場,必須及時巡檢罐區及管線閥門連接處,觀察液位變化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七、卸料壓力、物料流速規定
1、卸環氧乙烷壓力:罐車壓力與貯罐壓力差不得大于0.1MPa,如果發現貯罐壓力過高(超過0.35MPa),要立即與班長或其他生產人員取得聯系,確認無異常后,方可卸料。
2、流速:物料流速不超過1m/s。
八、在發現儲罐放空有急速氣流通過時,要及時關閉卸料及氮氣閥門,間隔2-5分鐘后,緩慢開啟卸料閥門,減低流速,保證無物料噴出,以免造成損失。
九、卸車后期,要提前關閉氮氣,在卸料管線出現抖動或異常聲響時,表明卸車即將結束,要密切觀察儲罐液面和放空,既要將物料卸凈,又要避免造成不必要損失。
十、在卸車結束后,司機要在當班班長的確認簽字后,才可斷開管線,起動車輛時必須有2人以上同時在現場。
十一、司機要到指定地點排放剩余氮氣,如果擅自排放將處以50---100元罰款。
十二、隨時接受公司的檢查,如果發現有違反各項規定的情況,將視情節嚴重程度預以相應的處罰。
十三、外來車輛夜間卸車時,要通知當班班長及公司相關領導,獲得允許后方可留在罐區進行卸車操作。
十四、春、秋季節罐區卸車,地面澆水,增強空氣濕度,如果不進行澆水罰款100元。
篇3:罐區運行安全操作技術規程
1、建全各種崗位責任制,操作人員應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2、操作人員必須身著棉質工作服、工作帽及手套等防靜電勞動保護用品方可進入罐區,罐區操作如需使用工具,有條件的使用銅制工具,無條件的使用鋼制工具時應先在工具上涂抹黃油。
3、運行人員每天對罐區進行三次巡檢(上班后、班中間、下班前),其檢查內容為:液溫、壓力表是否正常,有無跑、冒、滴、漏現象,閥門啟閉和凍結(冬季)以及周圍環境情況。遇到突變情況,如大雪、大風、暴雨、驟冷、酷熱及斷電等,應加強巡回檢查,如雷雨天氣只準到罐體下部分檢查,不準在罐體上檢查。
每次檢查必須認真記錄(重要情況必須在備注中寫明),巡檢記錄必須有班長或代班長簽字。
4、所有儲罐的根部閥、安全閥根部必須保持常開,其余不參與運行的儲罐操作閥門應全部關閉。
5、罐區閥門每年應保養三次,加注黃油、緊法蘭等,每次拆卸閥門或注法蘭時,必須更換密封材料,法蘭盤必須配足螺栓,上緊螺母,螺桿要高出螺母。所有閥門必須配有手輪或搬把,對
禁止技術負責任意開閉的閥門,應設有明顯的指示標志或卸下手輪,妥善保管:閥門的檢修必須認真記錄,并經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未經批準不得隨意更換閥門,改變閥門位置和拆卸零件。
6、安全閥應每年檢驗一次,發現安全閥鋁封損壞時,必須重新檢驗安全閥,安全閥放散管上應有雨罩,并保證放散時不受阻礙。
7、壓力表、溫度表、每半年校驗一次,運行人員每天必須檢查儀表,發現失靈,立即更換。
8、進出液管道連同閥在運行時保持關閉,停止運行時應該開啟,并接通——各液位較低的儲罐進液管。
9、進行儲存操作的儲罐液位,絕對不能超過其容量的85%,一經發現貯罐超裝,應及時采取倒灌操作,并找出原因及時糾正。貯罐宜常年保證一定容量空儲存容積,以作為事故狀態空液化石油氣之用,并要求管路暢通。
10、貯罐進出液時,一般不得兩個儲罐同時進行。
11、進行灌裝操作的儲罐其液面不得低于30cm,儲罐、鋼瓶及其它容量的灌裝,嚴禁采用“放氣泄壓法”。
12、避雷針、大罐接地每年校驗一次,罐區所有設施應有防靜電措施,設備或管線對地電阻值不超過100Ω。每組對地引線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
13、罐區照明電路及設備一律作為防爆型。
14、定期對設備及管理系統進行檢查,妥善處理跑、冒、漏、滴,并記錄。
15、使用壓縮機裝卸時要做到:
①清楚掌握貯罐的接收能力。嚴禁擅高職守。
②加強貯罐液面高度觀察,當接近貯罐最大允許裝量時,應嚴加監督,當達到此液面時,應立即停止進液。
16、如發現貯罐運行不正常,或罐區內有泄漏應及時采取措施,不能處理者就應及時上報氣站站長。
17、對消防的要求:
①應設有固定式自動報警裝置,且靈敏好用,誤報率底。
②每半月檢查一次消防栓,消防水泵及噴淋裝,每次檢查應進行試噴;在每次噴淋完畢之后應將噴淋裝置內存水放掉。并應及時補水。
③每天檢查一次消防水池儲水量,并應及時補水。
④每年每季度檢查一次消防設施,包括滅火器、消防栓、水泵、水帶等。
確保消防水泵能在5分鐘內啟動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