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3#高加泄漏檢修安全措施

3#高加泄漏檢修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4690

一、措施名稱

********3#高加泄漏檢修安全措施

二、施工地點

*********汽機六米層

三、施工時間

2011年2月13日8時30分至2011年2月13日17時30分

四、施工內容

補焊3#高加泄漏點

五、勞動組織

施工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施工隊伍:電廠汽機車間維修組人員

六、施工前準備及施工方法

(一)施工前準備及要求

1、汽機車間負責協調本次大修施工范圍的檢修材料、備品備件的準備工作,所需材料、備品備件檢修之前必須到貨,不能耽誤施工。

2、所有參加施工人員應學習本措施和施工單位制定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并人人簽字后方可參加施工。

3、施工負責人負責檢修過程中安全技術管理,協調解決檢修過程中工作人員提出的問題和變更,參加檢修后的驗收工作。

4、施工負責人及安全負責人負責檢修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對檢修過程中的施工質量、技術要求進行把關,施工過程中有問題及時向分管廠長匯報,便于及時解決問題,確保檢修進度。

5、施工過程中發現質量、安全等問題,施工負責人應立即匯報分管廠長,不得私自處理。

6、每單項工程結束后,領導小組組織施工單位、施工負責人對工程進行檢查驗收,確保封堵施工質量。

(二)施工方法

1、首先由汽機車間辦理相應的熱力機械工作票。

2、由電廠汽機車間運行工,根據相應熱力機械工作票關閉高加進水門、出水門;關閉高加進汽門、出汽門,并懸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警示牌,做好各項安全措施后匯報值長。

3、經值長同意后,施工人員方可憑熱力機械工作票入工作場所進行工作。

4、在施工現場搭設施工平臺,并保證不妨礙現場設備正常運行。施工前必須在施工現場按安全要求掛好安全帶。

5、拆除高加頂部進汽管,拆除高加上蓋螺栓,起吊大蓋要密切配合,注意不得偏斜。

6、查找管系泄露點,并進行補焊,補焊后進行打壓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安裝。

七、安全注意事項

1、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地點必須戴安全帽。

2、凡發現工作人員有飲酒、精神不振時,禁止登高作業及其它工作。

3、高處作業必須搭建腳手架方可進行。

4、在沒有腳手架或在沒有欄桿的腳手架上工作,高度超過1.5米時,必須使用安全帶。

5、安全帶在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安全帶的掛鉤或繩子應掛在結實牢固的構件上或專用的鋼絲繩上,禁止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6、高處作業應一律使用工具袋,較大的工具應用繩栓在牢固的構件上,不準隨便亂放,防止從高空墜落。

7、在進行高處作業時,不準他人在工作地點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點下面應設有保護裝置,防止墜物傷人。

8、不準將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擲,要用繩系牢后上下吊送,以免打傷下方工作人員或擊毀腳手架。

9、禁止登在不堅固的結構上進行工作。

10、腳手架與腳手板相互間連接牢固,腳手板的兩頭均應放在橫桿上,固定牢固。

11、腳手架應裝有牢固的梯子,以便工作人員上下和運送材料。

12、禁止在腳手架和腳手板上起重聚集人員或放置超過計算荷重的材料。

13、施工工作負責人每天應檢查所使用的腳手架和腳手板的狀況,確定正常后方可工作。

14、腳手架上禁止亂拉電線。

15、在工作過程中,不準隨意改變腳手架的結構,有必要時,必須經過技術負責人員的同意。

八、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現場至少備有2支滅火器材,并應有供水管路的分支,由專人負責噴水,清掃施工現場,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等雜物。

2、現場進行焊接的工作人員必須是經過專業考試合格并持有合格證的人員方可允許工作。

3、焊工應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準扎在褲子里,口袋須有遮蓋,腳上應穿橡膠絕緣靴,戴電焊手套。

4、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設備。

5、在潮濕的地方進行電焊工作,焊工必須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膠絕緣鞋。

6、固定的電焊機的外殼以及工作臺,必須有良好的接地。

7、電焊工作所用的導線,必須使用絕緣良好的皮線,如有接頭時,則應連接牢固并包有可靠的絕緣連接到電焊鉗上的一端,至少有5米為絕緣軟導線。

8、電焊設備應使用帶有保險的電源刀閘,并應裝在密閉箱匣內。

9、電焊工在合上電焊機刀閘開關前,應先檢查電焊設備有無缺陷。

10、電焊工在合上或拉開電焊機電源刀閘時應戴干燥的手套,另一只手不得按在電焊機的外殼上。

11、電焊工更換焊條時,必須戴電焊手套,以防觸電。

12、清理焊渣時必須戴上白光眼鏡,并避免對著人的方向敲打焊渣。

13、不準將帶電的絕緣電線搭在身上或踏在腳下,電焊導線經過通道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外力損壞。

14、當電焊設備正在通電時,不準觸摸導線部分。

15、電焊工離開工作場所時,必須把電源切斷。

16、在連接減壓器前,應將氧氣瓶的輸氣閥門開啟四分之一轉,吹洗1~2秒鐘,然后用專用的扳手安上減壓器,工作人員應站在閥門連接頭的側方。

17、氣瓶上的閥門或減壓器氣門,若發現有毛病時,立即停止工作,進行修理。

18、氧氣瓶內的壓力降到0.196千帕,不準再使用。

19、氧氣閥門只準使用專門扳手開啟,不準使用鑿子、錘子開啟,乙炔閥門須用特殊的鍵開啟。

20、使用中的氧氣瓶和乙炔氣瓶應垂直放置并固定起來,氧氣瓶和乙炔氣瓶的距離不得小于8米。

21、嚴禁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

22、禁止裝有氣體的氣瓶與電線相接觸。

23、在焊接中禁止將逞有油跡的衣服、手套或其他沾有油脂的工具、物品與氧氣瓶軟管及接頭相接觸。

24、減壓器的低壓室沒有壓力表或壓力表失效一概不準使用。

25、應先把減壓器和氧氣瓶連接后,再開啟氧氣瓶的閥門,開啟閥門不準猛開,應監視壓力以免氣體沖破減壓器。

26、減壓器需要長時間停用時,須將氧氣瓶的閥門關閉,工作結束時,須將減壓器自氣瓶上取下,由焊工保管。

27、使用的橡膠軟管不準有鼓包、裂縫或漏氣等現象,如發現有漏氣現象應將其損壞部分切掉,用雙面接頭管把軟管連接起來,并用夾子或金屬綁線扎緊。

28、可燃氣體(乙炔)的橡膠軟管如在使用中發生脫落、破裂或著火時,應首先將焊槍的火焰熄滅,然后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先擰松減壓器上的調整螺桿或將氧氣的閥門關閉,停止供氣。

29、乙炔和氧氣軟管在工作中應防止沾上油脂或觸及金屬溶液。不準把軟管和電焊用的導線敷設在一起。

30、焊槍在點火前,應檢查其連接處的嚴密性及其嘴子有無堵塞現象。

31、焊槍點火時,應先開氧氣門再開乙炔氣門,立即點火,然后再調整火焰熄滅時與此操作相反,即先關乙炔氣門,后關氧氣門以免回火。

32、由于焊嘴過熱堵塞而發生回火或多次鳴爆時,盡速先將乙炔氣門關閉,再關閉氧氣門,然后將焊嘴浸入冷水中。

33、焊工不準將正在燃燒中的焊槍放下,如有必要時,應先將火焰熄滅。

九、補充內容

十、學習人員簽字

篇2:檢修中火災爆炸油品有毒有害介質泄漏應急預案

一、編制目的

為了確保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防止在發生重大事故后由于準備不足等原因而造成更大損失,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本著“預防為主,立足自救,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旨在加強我公司處置突發事故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緊急救援的快速反應和協調水平,確保各重大事故處置迅速、準確、有效,特制定本預案。

二、職責

·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

·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

·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

三、應急處理組成人員

總指揮:王選明?聯系電話:

組長:徐亞洲聯系電話:

副組長:吳俊榮聯系電話:

成員:劉?燕聯系電話:

葉榮剛?聯系電話:

張?軍聯系電話:

馬成松聯系電話:

四、預防與預警

4.1事故預防措施

建立健全施工全過程重大危險源監控方法和程序,完善危險源辨識工作,對危險源進行評估。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加強重大事故的監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4.2報警與通訊

公司將用于個體防護、救援、通訊、報警和監控器材配備齊全,并確保器材始終處于完好狀況;

應急電話:

公安:?110

環保:?12369

醫療急救:120(金陵石化急救:)

五、應急響應

5.1突發事件發生后,項目部應急救援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應根據突發事件發展態勢,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上報公司和所在地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機構;

5.2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前,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應急處理準備,并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

5.3應急預案啟動后,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應根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迅速就位,相關人員根據分工進入應急崗位,各部門按預案開展工作,救援工作機制進入應急狀態;

以最快速度核實情況,分析判斷可能的發展趨勢;

封鎖事故現場,保持人員思想穩定;

將突發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簡要經過、人員傷亡情況以及對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和性質作初步判斷,報告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和公司,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和需要上級解決的問題。

5.4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設在公司辦公室。

六、事故報告

6.1應急響應方案

事故發生后,現場工作人員必須立刻停止操作,并迅速向現場負責人或公司管理人員報告;

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發生的事故情況報告公司辦公室、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總指揮和建設(總包)單位及事故所在地的政府辦公室,并在4小時內書面傳真報告公司。

救援人員按照應急處置程序,并配備相應的防護器材,對爆炸源進行檢查;

指派警戒人員,對可能出現的險情劃定警戒區域,疏散無關人員,并在該區域外負責看護、直至警戒消除;

現場救援及警戒人員要注意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

6.2現場搶救

對于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任務有:

①引導、合理的布置消防車和重點保護區域,對重要設備、設施進行重點監控和保護;

②營救、保護、轉移事故中心區受傷人員;

③通過信號、廣播,組織、引導人員的疏散;

④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的進出;

⑤密切注意事故發展的蔓延區。盡量減少損失,如繼續擴大,請求地方及友鄰單位支援。

對于有毒有害介質泄漏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任務有:

①實施急救措施,嚴重者應及時與醫療部門聯系搶救;

②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出入;

③切斷氣源,預防爆炸,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而引起爆炸,立即實施消防措施;

④迅速撤離污染區人員,可能的話,將容器移至合適的地方,實施泄漏應急處理措施;

⑤應急處理人員應采取防護措施;

⑥合理處理廢棄的氣體,減少環境污染。

七、條件保障

7.1器材

根據需要,確定應急工作人員器材裝備,包括通訊器材、救援器材、防護器材等。落實對防護器材、救援器材、藥品等的專人保管、定期檢查保養制度,使常處于備用狀態。專人負責對應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訓和檢查。

通訊器材有:手機及固定電話;

防護器材有:安全帽、防護服、防護靴、護目鏡、防護手套、安全帶等;

救援器材及藥品有:消毒藥品、急救物品、應急燈、對講機等消防救護器材和常備衛生救護材料。

7.2經費

項目部應保證應急救援所需要的來源、額度。

7.3人員

應急人員應按照分工明確、便于領導、標語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對各應急人員,對其權利和義務做出相應規定。

八、建立相關制度

8.1值班制度,建立晝夜值班制度,明確值班任務。

8.2檢查制度,結合生產、質量、安全等工作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情況,與生產、安全工作“五同時”。

8.3例會制度,結合質量、安全等工作會議,定期召開應急人員會議,匯報上階段的安全生產和救援工作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8.4總結評比,與質量、安全、生產的評比結合進行。

九、培訓和演練

9.1培訓

根據受培訓人員,選擇不同側重點,確定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

鑒別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

對待各種事故的處理能力和自救與互救的能力;

各種器材、工具的技能與知識,防護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簡單防護用具;

施工現場的,具有哪些危險隱患,緊急狀態下如何處置。

9.2訓練和演習

項目部一年至少組織一次訓練和演習。

十、預案的評估和修改

10.1為了能把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應急救援中去,以及對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保持一致,預案應進行及時更新,必要時重新編寫。

10.2對危險源和新增裝置、人員變化進行定期檢查,對預案及時更新。

10.3在實踐和演習中提高水平,使預案進一步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