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氯化鍋入罐作業安全措施

氯化鍋入罐作業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8397

1、在作業前一天進行入罐分析前,將鍋內清洗干凈后,進行如下作業:a、把鍋底閥拆除,以便氣體流通;b、把尾氣管、水管、氯氣管和三鈉液管與反應鍋相連的法蘭拆開并上盲板;c、將一級反應器底部排污閥打開。

當a、b、c作業完成至少20分鐘后,通知分析進行罐內取樣分析;

2、入罐進行設備檢修前,必須進行罐內氣體分析;分析合格,簽證后方可入內作業;

3、氯化鍋攪拌設備控制開關拉閘后必須掛“禁止合閘”牌;

4、將空壓機布置在作業現場,并接好各管道、線路,作業時通過開啟空壓機往鍋內送空氣,以保證鍋內空氣通暢;

5、進入設備前必須檢查并佩帶好要求佩帶的入罐作業安全防護器具(包括:安全帶、長管式防毒面具、安全帽、防滑鞋、防腐蝕膠手套等);

6、進入設備作業,攀爬用的竹梯必須牢固;作業時必須有兩名專職監護人員在設備外監護;

7、準備好應急照明燈及消防滅火器,以便作業時使用;

8、入罐作業時,發現有異常情況出現必須立即停止作業;

9、考慮到設備為夾套形式,在進行設備內壁清理時不可用金屬器具大力直接敲擊設備內壁,以防設備損壞;

10、作業完成后必須將設備內部各種雜物清理干凈方可出罐,結束作業;

11、入罐作業過程,要注意進行安全喊話及作到“三不傷害”;

安全措施審查簽字:

編制人:

動火負責人:

動火執行人:

安全員:

廠長:

精細化工廠

2003/10/22

篇2:氯化氫安全操作處置規程

1、操作注意事項: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化學防護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煙霧。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堿類、活性金屬粉末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2、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堿類、活性金屬粉末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篇3:氯化氫泄漏危機處理方法規程

1、危險特性:無水氯化氫無腐蝕性,但遇水時有強腐蝕性。能與一些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放出氫氣。遇氰化物能產生劇毒的氰化氫氣體。

2、滅火方法:本品不燃。但與其它物品接觸引起火災時,消防人員須穿戴全身防護服,關閉火場中鋼瓶的閥門,減弱火勢,并用水噴淋保護去關閉閥門的人員。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3、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30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氨水或其它稀堿液中和。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