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付井罐籠下放鋼軌鋼管安全措施

付井罐籠下放鋼軌鋼管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6608

為規范罐籠下放鋼軌(鋼管)秩序,保證鋼軌(鋼管)的順利下放,防止事故的發生,特制定如下安全防范措施:

一.下放人員和施工單位

以施工隊為主,井運隊、地運隊為輔,機電隊機修組派人進行技術指導及安裝鋼軌和鋼管,由四家聯合行動,安全科派人現場把關,由調度室統一指揮。

二.下放步驟及安全措施

1.先由機電隊機修工安裝好井架定滑輪(0.5T或1T),并吊掛好輔助動滑輪,采用JH-8回柱絞車配直徑15.5mm鋼絲繩起吊鋼軌(鋼管),每鉤只準起吊鋼軌3根、6寸以上鋼管1根、4寸以下鋼2根,嚴禁超掛,每起吊一根后,必須對起吊鋼絲繩和千斤繩進行一次檢查。

2.下放前機修工必須對提升鋼絲繩及JH-8回柱絞車鋼絲繩斷絲磨損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電工對各種保護裝置的動作情況進行檢查,并安裝好JH-8絞車的三按鈕和80N開關,且將按鈕移至罐籠出罐側,檢查時發現異常情況不得下放,罐籠底部要加一塊適當面積厚6mm的鋼板,由機電隊負責加工安裝。

3.鋼軌運送到進口出車道卸車后,把進口安全門提至上平臺,并用直徑12.5mm鋼絲繩纏好安全門,用不少于兩道繩卡卡住,繩卡必須緊固。然后把罐籠頂部放平至進口軌道位置,打開罐頂窗口,由機修工用鋼絲繩系好鋼軌或鋼管,不得少于兩道繩箍,鋼軌或鋼管從罐籠頂部下放至底部,只能緩慢下放,以免損傷罐籠。

4.鋼軌或鋼管裝入罐籠期間,必須有人員時刻注意鋼軌(鋼管)下放情況,下部用麻繩導向,且只能站在罐籠旁邊,嚴禁站在罐籠內或安全門下。

5.鋼軌(鋼管)吊入罐籠內后,鋼軌(鋼管)下部用麻繩綁緊系牢,上部不得少于三道繩箍,均勻系牢,鋼軌(鋼管)不得松散或擺動。

6.鋼軌(鋼管)下放每罐數量規定:22kg/m:9根,15kg/m:9根,10(8)寸鋼管2根、6寸鋼管子3根、4寸鋼管4根,3寸鋼管理6根、2寸鋼管10根、1寸鋼管12根。為保持罐籠下放平衡,罐籠的另一側必須配重(采用四個廢機車輪對,由機電隊準備好,平時存放在井口信號室附近,由信號工保管,如果丟失,由信號工賠償),以免摩損罐道木,另一罐籠內喂一重車配重,使兩罐受力平衡。西罐放鋼軌(鋼管)時,罐籠距底板250mm處需增設一個簡易可靠便于裝拆的保險檔,此項工作由機電隊機修組在下放前完成。

7.下放時由熟練的絞車司機和信號工操作,且實行監護制,下放速度不得超過3m/s,不得突然加減速,盡量平穩下放。

8.井底空車道要鋪設兩根鋼軌(鋼管),軌面相對,用來拖動軌道導向,拖動鋼軌(鋼管)的麻繩長度要保證下放時不致使鋼軌(鋼管)砸到操作者。

9.罐籠下放到罐底距軌道200mm左右時即停車,解散繩綁(操作者需系好保險帶),然后用一麻繩套住鋼軌(鋼管)下端,順軌道拉出鋼軌(鋼管),此工作由有經驗的同志擔任,嚴防發生事故。

10.井底必須有專人站崗,負責井底進出道的警戒,無關人員嚴禁進入。

11.站在罐籠上作業的人員必須系好保險帶,嚴禁不系保險帶站在罐頂上作業。

12.由調度室統一組織和指揮,安全科人現場把關,施工人員施工前,必須進行本措施的學習后方可進行施工。

篇2:翻罐籠U型棚噴漿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翻罐籠段巷道已架好U型棚,為防止圍巖風化,根據礦安排由我隊對此段U型棚噴漿封閉,長度約30米,噴厚約150㎜。為保證施工時的安全特制定此技術措施。

二、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時,物料要碼放整齊,掛牌管理,嚴禁亂卸亂放。每班噴漿結束后,開關必須停電、落鎖、掛牌。

2、噴漿時,要將電纜、管子、電氣設備等設施用舊皮帶妥善掩蓋保護好,嚴防損壞或漿皮凝固,每次噴漿結束后,要將噴漿點清理干凈。

3、噴漿要平整密實,無露筋網現象,將巷道頂幫順直、順平。

4、噴漿機要穩在支護完好較寬敞的安全地點。噴漿機穩平、穩牢。

5、噴漿前要用高壓風和水將巷道內U型棚表面的灰塵沖洗干凈。要按比例拌料,水泥:沙子:石子=1:2:2.5,料要拌均勻,達到均勻潮濕,堅持潮噴。

6、噴漿時先開水后開風,噴嘴緩慢均勻地呈螺旋形移動。噴射時要自下而上進行,一次達到噴漿厚度,噴嘴與受噴面盡量保持垂直,距離為1m左右。

7、噴漿管之間連接要牢固可靠,噴漿遇有堵管事故時,要立即停電、停風、停水。處理時,人員要離開噴漿管,以防斷管傷人。

8、噴漿時,作業人員必須戴好防護用品,如手套、防塵口罩等。

9、噴漿機運轉時,任何人不準將手插入料倉;維修噴漿機時,必須切斷電源。

10、噴漿機使用結束后,要先停電,后停風,噴漿手要將噴漿機清理干凈。

11、所有機電設備、線路要責任到人,每小班至少檢查一遍,杜絕有失爆和不完好現象。

12、未盡事項按《煤礦安全規程和操作規程》執行。

篇3:一水平大巷付井底頂罐翻罐籠甩罐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往付井底頂罐采用機車從延伸坡頭拉碴后,在大巷倒車場倒車,然后往井底頂罐的方法。

2.往井底和翻罐籠頂罐時,跟車工要先和井底人員和翻罐籠處人員取得聯系,并坐在頂罐的最前面罐內,但不得坐重罐,或跟隨礦車距離礦車0.5米,觀察前方。根據人員行走情況及時指揮司機開停機車。

3.司機開車要精力集中,根據跟車工指示及時開停機車,頂罐期間車速不準超過1.5m/s;

4.頂罐時,罐與罐之間必須聯好;

5.往井底頂罐時,每次數量不準超過20個.

6.跟車工撥橛時,必須待罐停穩后操作;

7.上、下人集中期間,不準往井底頂罐;

8.機車從井底和翻罐籠罐空罐道往上帶罐途中要警鐘常鳴,且速度不超過3m/s。但在道岔、彎道、峒室口、片口、有人員、視線受阻等處時,必須減速,并鳴警。

9、司機停車前必須將車停置巷道較寬處(≧700mm)后方可下車,嚴禁在巷道較窄處下車,并且司機下車前,必須扳緊車閘,待車停穩后再下車,不得關閉車燈。防止機車或礦車因意外滑行將司機或跟車工擠傷,10、其它未盡事項嚴格按照電機車司機操作規程及有關規程措施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