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籠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副立井罐籠受礦井水的腐蝕的影響,局部腐蝕開裂,造成罐籠變形,已對提升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此,經礦安全辦公會研究決定,對副立井罐籠進行維修、加固,為了確保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如下:
一、施工人員組織
施工負責人:薛新魁(機電科長)
施工安全監護:石教棟
施工作業人員:馬雙喜、楊勝堂、王煥丑、王建華
二、施工前準備
1、施工前在井底及井口各設置一名信號工。
2、備齊所需的各種材料和工具。
三、施工順序:
先對主罐維修,后維修副罐,首先將主罐籠提升至井口搖臺上方1m的位置,將絞車剎車后采用11#工字鋼在罐籠下方搭建平臺(副罐井口也采用11#工字鋼搭配木板封好),平臺搭建完畢后,將罐籠下放至平臺上,副罐維修如同主罐維修一樣。
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參加維修的所有人員必須學習貫徹安全技術措施。
2、維修的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和符合要求的保險帶,否則嚴禁作業。
3、維修人員必須具有責任心,安全意識高,并有一定的維修技術,且不得酒后作業。
4、維修前必須對主副罐籠的各種連接裝置派專人檢查一遍,只有確認安全后,方可下一步工作。
5、維修前,機電首先要對上下口、絞車房的信號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信號靈敏、可靠、準確無誤。對絞車的制動及各種保護系統全面檢查,確保絞車性能完好,確保提升安全。
6、維修期間,副立井上、下口的信號工、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堅守工作崗位,不得離崗或從事其它工作。
7、機電科長和專職安全員要現場盯班,抓質量和安全。
8、電(氧)焊設備施工前由操作人員負責詳細檢查,保持良好狀態。電焊機和電源線的絕緣要可靠,焊接導線應采用紫銅芯線,并要有足夠的截面,以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因過載而損壞絕緣。電焊導線與電焊機、焊鉗連接應用螺銓或螺母,應擰緊,并避開可燃物。
9、電(氧)焊現場按要求配備兩個滅火器,灑水管路用軟膠管接到施工地點,并由施工隊組現場負責人指定兩名專門負責滅火的人員。
10、電、氧焊開工前和施工完畢后,檢查不安全隱患后,由負責人向調度室匯報。
11、施工單位在電(氣)焊作業前必須明確作業任務,認真了解作業環境,確定動火危險區域范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12、焊鉗的手柄必須絕緣良好,電焊機的導線必須符合安全要求,不得用多段導線連接(接駁)使用;電焊機必須裝有空載自動斷電保護裝置和漏電保護開關。電焊回路線不能亂拉亂搭接,避免連接頭處有可燃、易燃物質。
13、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方準許上崗作業;開工前要按規定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口罩、手套、防護鞋、眼鏡等個人防護用品;并詳細檢查電線(管路)連接情況,不符合要求時不的開焊。
14、一切維修工作完畢后,應先對主副罐籠進行空載試運行,只要一切安全后,維修工作結束。
六、未盡事項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中的規定。
篇2:截取罐籠提升試驗鋼絲繩和罐籠不脫鉤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從2015年2月份罐籠提升鋼絲繩,做完實驗到現在已經有6個月。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每隔6個月檢驗1次。立井罐籠防墜器,應每6個月進行1次不脫鉤試驗,每年進行1次脫鉤試驗。現準備做罐籠的不脫鉤試驗,在不脫鉤試驗完畢后,準備截取試驗用鋼絲繩。
罐籠參數:自重:3.6T長×寬×高:2800mm×1394mm×5320mm雙層單車楔形繩環型號:*s-150繩環。
截取鋼絲繩型號為:18×7-1770-40
二施工準備:
1、鋼絲繩截取工作在地面井口進行,需井口處須鋪設3根六寸、3根四寸鋼管。
2、提前對絞車的各種保護認真檢查,確保無誤。
3、班前會對絞車工要交代清楚,說明本實驗的重要性以及絞車工注意事項。
4、準備好兩個對講機。
5、保證絞車通訊信號暢通。
6、準備工具有牙嵌、鋼鋸、10號鐵絲等。
三、施工工序及方法:
(一)施工工序
一、先做罐籠的不脫鉤試驗。
二、在箕斗入口上方放置鋼管,把箕斗落在鋼管上部,拆卸楔形繩環。
二、在地面把楔形繩環拆除,截取試驗繩。
三、重新把楔形繩環安裝到尾繩懸掛裝置上。
(二)施工方法
一、進行不脫鉤試驗
1)做脫鉤試驗之前將兩個的罐籠的抓捕器清理干凈,確保里面沒有雜物,然后加入潤滑油,上下撥動抓捕斜鐵,保證抓捕斜鐵活動靈活。檢查罐籠的T型板、各部位連接銷軸潤滑情況。對各個部位的潤滑情況保證無誤后方可進行不脫鉤試驗。
2)先將主罐籠提起,在罐籠抓捕器上做下記號,然后將罐籠放置到托罐器上部,看抓捕器抓捕斜鐵運動情況,做好記號,記錄下抓捕斜鐵運動的距離。后觀察抓捕斜鐵動作是否靈活。如抓捕器斜鐵動作靈活,那么脫鉤試驗即為成功。用同樣的方法試驗另外一個抓捕器。
二、鋼絲繩截取試驗
1)在封口盤罐籠入口上方放置鋼管,把罐籠落在鋼管上部,拆卸楔形繩環。先在罐籠入口處放置3根6寸管,分別在內部穿3根4寸管。然后松鋼絲繩,松完繩后施工人員佩戴好保險帶登至罐籠頂部,將連接楔形板銷子去除,拆除之前把罐籠用兩根18mm鋼絲繩套固定在套架上,提高罐籠放在井口的安全性。楔形板銷子去除之后,絞車工再進行松繩。井口人員配合將鉤頭及鋼絲繩拉至地面。
為了使拉下的鋼絲繩便于截割,將靠近井口套架的部位的鋼絲繩用鋼絲繩繩環固定。
2)在地面把楔形繩環拆除,截取試驗繩。
固定后對連接裝置進行拆除,先拆除鋼絲繩繩卡、壓板,然后用頂絲將繩環頂出。對已使用在連接裝置鋼絲繩進行截割,為了防止截割后鋼絲繩繩頭炸開,在截割前量好截割尺寸,用10號鐵絲對鋼絲繩截割處進行纏繞扎死。截割后再測出1.5米距離的鋼絲繩,兩頭同樣用10號鐵絲纏繞扎死,截割后用來做鋼絲繩檢驗。然后將鋼絲繩重新穿入楔形板。先把鋼絲繩穿入楔形板,繞過在雞心環穿出另一孔,然后插入壓板,緊固壓板螺栓卡死鋼絲繩。上部露出部分的兩根鋼絲繩用鐵絲固定在一起。
3)重新把楔形繩環安裝到尾繩懸掛裝置上。
最后把楔形板與尾繩懸掛裝置用銷子連接起來。以同樣的方法截取副提升滾筒試驗用鋼絲繩。
四、提升繩安裝完后,先試運行兩次,發現連接提升部分沒問題后,方可上下人員和物料。
五、質量要求;
1、井口鋪設鋼管應有足夠強度,必須能承受住箕斗的自身重量約為3.6T。
2、尾繩懸掛裝置與楔形板連接時,要確保連接螺栓緊固可靠。
五、安全注意事項;
1.在把鋼絲繩固定在套架上時一定要保證固定緊固。
2.做好提升系統的檢查工作,確保安全無誤。
3.工作人員在箕斗上工作時必須佩戴保險帶,并生根。
4.井口工作人員要和絞車房時刻保持通訊。
5.井口和絞車房工作要有專人指揮。
六、勞動組織和工期安排
1、勞動組織:
機修工:5人
2、工期:一天
七、文明施工:
1、施工中使用的工具應妥善保管,不得隨手亂扔,施工完畢后應清點找齊。
2、施工完畢后要及時清理現場,必須做到工完料盡、活盡場清,確保文明生產
篇3:地面矸石山翻罐籠更換軸瓦施工安全措施
一、施工地點:地面矸石山翻罐籠二、施工內容:更換傳動軸軸瓦、從動軸軸瓦三、施工時間:2009年8月8日7:00-13:00四、施工步驟:1.施工前先將所用各種材料配件及工具運至矸石山翻罐籠合適位置。所用起重葫蘆必須靈敏可靠,不能有滑鏈現象。2.用5噸葫蘆掛在起重梁上,將翻罐籠滾圈吊起至合適位置,然后封死葫蘆小鏈,再用6×19-15.5mm鋼絲繩從起重梁上吊住滾圈。所用鋼絲繩卡不得少于3個。拆除變速箱對輪。3.拆除傳動滾輪兩頭的軸承上蓋及軸瓦,將傳動滾輪用葫蘆吊出離開下軸瓦適當位置,更換下軸瓦。放下傳動滾輪。用同樣的方法更換從動輪軸瓦。4.拆除鋼絲繩下放滾圈至滾輪上,重新調整對輪間隙,使減速箱對輪間隙至傳動滾輪最大竄量在2-4mm.5.安裝完畢后,要重新調整制動契鐵高度至合適位置。檢查無問題后進行試運轉,確無問題后方可收工。五、施工安全注意事項:1.施工前后要匯報調度室。并在翻罐籠前后30米及哨洞子口拉繩掛牌,施工期間嚴禁車輛進入重車線,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地點或哨洞子。2.施工前停翻罐籠電源并掛牌上鎖,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3.人員需登高作業或人身接觸翻罐籠時必須佩戴合格的安全帶,且懸掛地點必須牢固可靠。4.多人抬物時要前后兼顧,嚴格服從安全負責人指揮,做到協調一致。起吊過程中嚴禁手摸腳試,嚴禁手腳伸入構件接合部位。5.施工所用鋼絲繩套,必須用新鋼絲繩制作,不能有斷絲和銹蝕現象,且插花長度不能小于繩徑的20倍。6.施工時嚴禁雙重作業。吊起重物下方及運行方向前后嚴禁站人。7.使用電氣焊時,電氣焊所用把子線及膠管嚴禁有破皮、漏電、漏氣現象。其它嚴格按照2009-7-27日編制的《井上、下燒焊施工安全措施》執行。8.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誰停電誰送電。9.其它事項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執行。10.安全負責人:史兆偉11.施工負責人:張連友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