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側鉆井鉆井液施工技術規范

側鉆井鉆井液施工技術規范

2024-07-23 閱讀 1047

一、基本情況

套管開窗側鉆是老油田盤活報廢井,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側鉆井與常規石油鉆井相比,有如下特點:1.輔助時間長,純鉆時間短;2.開窗后即進入深部地層,沒有快速鉆進;3.受鉆井液泵功率及鉆具內徑影響,鉆井液排量僅為常規鉆機泵排量的l/3-1/4左右;4.一般采用31/2”鉆桿施工,鉆桿柔性大,限制了鉆壓、轉盤轉速的提高,機械鉆速較低。泥漿公司從2005年開始和原大港油田井下作業公司進行側鉆井技術服務,到目前為止,在油區內共完成側鉆井180口。公司通過近幾年的現場施工,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大港油區的側鉆井鉆井液技術措施

二、施工技術措施

2.1鉆井液準備

開窗前首先要進行鉆井液準備,可以用2種方法:

2.1.1配漿

配方:清水+4-6%膨潤土+0.5%純堿

循環系統按標準要求安裝完畢后進行配漿作業,基漿配好并充分水化后按設計要求補充各類處理劑,把鉆井液性能調整到設計范圍之內(粘度應走設計上限,以便開窗時能有效攜帶鐵屑)。

2.1.2倒運回收漿

若現場不具備配漿條件,可從公司倒運回收漿。泥漿上井后開啟固控設備清除固相,使坂含和固相控制在設計要求之內,然后按補充各種處理劑,使鉆井液性能達到設計要求。

2.2開窗鉆進

2.2.1開窗時鉆井液粘度應維持在設計上限,以便能有效攜帶鐵屑,鉆井液出口槽處應放一塊強磁鐵吸附鐵屑。

2.2.2開窗后地層若是明化鎮地層,泥漿粘度應逐漸降低到設計的中下限,以利于沖刷井壁;在館陶組及以下地層,泥漿粘度應控制在設計的中上限,以利于保護井壁穩定、防止井塌。

2.2.3定向過程中保證鉆井液中含油量達到3-5%,加入適量的乳化劑,使原油充分乳化,提高鉆井液的潤滑性能。在定向時,如果托壓現象嚴重,可視返砂情況進行短起下破壞巖屑床,或加入適量的石墨、塑料小球。

2.4鉆進過程中,用好固控設備,及時清除有害固相,及時補充原油和磺化瀝青等處理劑,保證鉆井液體系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能。

2.2.5鉆進中定期進行短起下,每鉆進80-100m或連續鉆進24h進行短起下,保持井眼暢通。

2.2.6鉆進時每班對鉆井液進行全面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和現場施工情況及時補充相應處理劑,保證鉆井液流變參數能夠滿足井下安全施工需要。

2.2.7進入目的層前調整鉆井液性能,泥漿密度走設計上限,降低鉆井液失水嚴格達設計要求,適當提高粘切,加入油氣層保護處理劑。

2.2.8側鉆井受設備條件限制,鉆井液排量較小。工程上應控制鉆井速度,以降低鉆頭附近環空鉆井液中的巖屑濃度,防止沉砂卡鉆。

2.2.9施工中防油氣水侵,如果鉆進時發現有油氣水侵時,應停止鉆進,循環排氣或搞短起下作業測后效,計算油氣上竄速度,以確定合適的鉆井液密度,避免盲目提高鉆井液密度把井壓漏。

2.2.10起下鉆具要控制好速度并力求平穩,特別是在易漏層和油氣層井段要減小抽吸和壓力激動,避免發生井漏和溢流。

2.2.11如需對氣侵鉆井液進行加重,應在排完氣后停止鉆進的情況下進行,嚴禁邊鉆進邊加重,加重速度要均勻,每個循環周密度增量應控制在0.05/cm3以內。

2.2.12完鉆前調整鉆井液性能,補充相應處理劑。鉆完進尺后充分循環洗井,起出鉆具,甩掉馬達,改變鉆具結構再通井,保證電測和下套管施工順利。井斜超過30°可加入塑料小球或石墨和磺化瀝青打封閉,粘度高于井漿10s以上。

三、油氣層保護措施

3.1進入目的層前,調整好各項鉆井液性能參數,按體系設計加入油保材料,保護油氣層。

3.2進入目的層井段,嚴格控制鉆井液API失水在3-5ml,控制鉆井液HTHP失水在設計之內,減少濾液對油氣層的污染,從而保護油氣層。

3.3鉆進過程中,用好四級固控設備,尤其是離心機,保證固控設備完好率及使用率,及時清除鉆井液中的有害固相,保持鉆井液中含砂量低于0.3%鉆進,減少鉆井液中的亞微粒子進入油氣層堵塞油氣通道,同時嚴格控制鉆井液密度不高于設計上限,從而保護油氣層。

3.4鉆進過程中嚴格維護好鉆井液性能,防止卡鉆或其它井下事故復雜,提高機械鉆速,快速穿過油氣層,盡量減少鉆井液對油氣層的侵泡時間。

3.5下完油層套管循環鉆井液時,將鉆井液粘度降低至40-45s,有效地沖刷井壁形成的虛泥餅,保證側鉆井的固井質量。

四、事故復雜的預防和處理

4.1.井壁穩定

由于側鉆井多使用120.65mm或118mm鉆頭完鉆,小鉆具具有鋼性小、加壓小、鉆速低、周期長的特點,鉆井液對裸眼井段的侵泡時間較長,井壁易垮塌,因此防塌是重點,在加足防塌材料的基礎上,必須將鉆井液密度、粘度控制在設計上限,失水控制在下限,有利于防塌。鉆進過程中,如果返出的鉆屑量大于井眼理論容積,并且伴有大塊巖屑,上提遇卡,下放遇阻,起鉆中途遇卡,下鉆遇阻劃眼,劃眼過程中蹩泵蹩轉盤等,證明發生了井塌。

4.1.1鉆井液密度是防塌的基礎,因此,必須嚴格按照設計維持鉆井液密度。

4.1.2在工程措施方面,注意控制起下鉆速度和開泵,防止壓力激動造成的井塌。

4.1.3如果出現井塌現象,首先補充防塌劑、適當提高鉆井液密度,同時適當提高鉆井液粘度、切力,以提高鉆井液的攜巖能力,凈化井眼,減少鉆井液對井壁的沖刷。

4.1.4如果井眼不規則,起下困難,在起鉆時,可以用防塌類處理劑配制一定量稠塞打封閉。

4.1.5如果上述措施還不能很快見效,而鉆井液密度已達設計上限,則應與甲方協商,提高鉆井夜密度。

4.2.井眼凈化

清潔的鉆井液是安全鉆井和油層保護的基礎,因此應高度重視鉆井液的固相控制。

4.2.1工程要配合泥漿適時搞好短起下鉆作業,由于開窗后井斜較大,最好30-50m搞一次短起下,及時清除井壁上的虛泥餅、破壞井壁上形成的巖屑床。

4.2.2使用好四級固控設備,尤其是除砂器和離心機,降低含砂量,清除有害固相,確保井眼干凈暢通。

4.2.3鉆進過程中控制合理的泵排量,滿足井眼凈化的需求,一般使用120.65mm或118mm鉆頭的井眼,要求泵排量保持在8-10L/s。

4.2.4如果前幾項措施仍難以滿足井眼凈化的要求,可采用變排量,打段塞、變流型的方法進一步清洗井眼。打段塞的方法是:用大約5m3稠鉆井液或稀鉆井液(其粘度性能與井漿差別較大)清洗井眼,返出后放掉。

4.3.潤滑防卡

防卡主要從鉆井液防塌、潤滑、井眼凈化、減少壓差、工程措施方面入手進行。

4.3.1鉆進過程中要及時補充原油等潤滑劑,使含油量達到3-5%左右,控制泥餅摩阻小于0.08。

4.3.2如果有托壓現象,立即加大固體潤滑劑(膨化石墨)的投入,減少托壓產生的及影響。

4.3.3上部軟地層快速鉆井時,每打完一個單根后劃眼一到兩遍,使井底的巖屑返得高一些,避免下沉到扶正器位置造成泥包扶正器和鉆頭。

4.3.4在接單根過程中,如果有遇卡現象,不要急于接單根,要充分循環干凈,待井下正常后再繼續施工。

4.3.5鉆進一定時間或一定深度,根據井下情況,適時搞好短起下工作,清除虛泥餅,徹底消除井壁巖屑床,確保井壁清潔,井眼暢通。

4.4.井漏

館陶底礫巖、生物灰巖、玄武巖及斷層、油層可能發生漏失,這些井段應加強防范,防止漏失。

4.4.1鉆進過程密切注意井口的返漿情況,加強坐崗,觀察液面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4.2要嚴格控制好起下鉆速度,避免壓力激動過大,壓漏地層,堅持分段循環,下鉆到底先以小排量開泵,循環正常后再增到正常排量,以免蹩漏地層。

4.4.3為預防井下復雜情況的發生,井場必須儲備充足的堵漏及配漿材料。

4.4.4在鉆進過程中,發現漏失小于3m3/h,可邊循環邊堵漏,如漏速大于33/h或不能建立有效循環,要強行將鉆具起到套管內,實施靜止堵漏并憋壓。

4.5.5堵漏漿配方:井漿+15-20%固體堵漏劑+土粉,比例可根據漏速大小、漏失巖性適當調整。

4.5.井涌

4.5.1加強坐崗,如鉆進時發現油、氣、水侵,應停止鉆進,循環排氣或短起下鉆測油氣上竄速度,以確定合理的鉆井液密度,避免盲目提高鉆井液密度。鉆進中如果發現鉆井液池面增加、鉆井液槽面有油花、氣泡、鉆井液密度降低、粘度發生較大變化等情況之一時,必須立即匯報,及時與錄井等部門取得聯系,以查明原因,并注意加密測量鉆井液密度和粘度,便于采取措施。

4.5.2按設計儲備足夠的加重劑和比設計密度高0.2mg/cm3的重泥漿30方。

五、存在問題

5.1.與鉆井隊相比,井下側鉆井隊有時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有時甚至蠻干。如:下鉆到底不拆凡爾,開泵過猛把井壓漏;鉆進過程中發生井漏時,強行穿漏,不起鉆靜堵,直到沒泥漿時才不得不起鉆。

5.2.設備跟不上處理泥漿的需要:基本上所有的側鉆井隊配藥罐都是1.5-2m3的,配藥量小,滿足不了處理泥漿的需要;生產水管線太細,如果是明化鎮地層開窗側鉆或使用215.9mm鉆頭的井眼,水量也不能滿足需要。

5.3.生產組織不及時,側鉆井原油都是由井隊報甲方組織,報過原油計劃后,一般都是2-3天以后才能到井。

5.4.部分井隊干部的觀點不正確,生產水組織不及時,他們認為生產水拉多了,泥漿用水量就大,就不加處理劑了。有多口井因生產水組織不及時,發生泥漿粘切偏高甚至流不動現象。

5.5.在板橋等易塌區塊鉆進時,應采用防塌效果較好的有機鹽鉆井液體系,以保持井壁穩定。

篇2:側鉆井鉆井液施工技術規范

一、基本情況

套管開窗側鉆是老油田盤活報廢井,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側鉆井與常規石油鉆井相比,有如下特點:1.輔助時間長,純鉆時間短;2.開窗后即進入深部地層,沒有快速鉆進;3.受鉆井液泵功率及鉆具內徑影響,鉆井液排量僅為常規鉆機泵排量的l/3-1/4左右;4.一般采用31/2”鉆桿施工,鉆桿柔性大,限制了鉆壓、轉盤轉速的提高,機械鉆速較低。泥漿公司從2005年開始和原大港油田井下作業公司進行側鉆井技術服務,到目前為止,在油區內共完成側鉆井180口。公司通過近幾年的現場施工,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大港油區的側鉆井鉆井液技術措施

二、施工技術措施

2.1鉆井液準備

開窗前首先要進行鉆井液準備,可以用2種方法:

2.1.1配漿

配方:清水+4-6%膨潤土+0.5%純堿

循環系統按標準要求安裝完畢后進行配漿作業,基漿配好并充分水化后按設計要求補充各類處理劑,把鉆井液性能調整到設計范圍之內(粘度應走設計上限,以便開窗時能有效攜帶鐵屑)。

2.1.2倒運回收漿

若現場不具備配漿條件,可從公司倒運回收漿。泥漿上井后開啟固控設備清除固相,使坂含和固相控制在設計要求之內,然后按補充各種處理劑,使鉆井液性能達到設計要求。

2.2開窗鉆進

2.2.1開窗時鉆井液粘度應維持在設計上限,以便能有效攜帶鐵屑,鉆井液出口槽處應放一塊強磁鐵吸附鐵屑。

2.2.2開窗后地層若是明化鎮地層,泥漿粘度應逐漸降低到設計的中下限,以利于沖刷井壁;在館陶組及以下地層,泥漿粘度應控制在設計的中上限,以利于保護井壁穩定、防止井塌。

2.2.3定向過程中保證鉆井液中含油量達到3-5%,加入適量的乳化劑,使原油充分乳化,提高鉆井液的潤滑性能。在定向時,如果托壓現象嚴重,可視返砂情況進行短起下破壞巖屑床,或加入適量的石墨、塑料小球。

2.4鉆進過程中,用好固控設備,及時清除有害固相,及時補充原油和磺化瀝青等處理劑,保證鉆井液體系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能。

2.2.5鉆進中定期進行短起下,每鉆進80-100m或連續鉆進24h進行短起下,保持井眼暢通。

2.2.6鉆進時每班對鉆井液進行全面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和現場施工情況及時補充相應處理劑,保證鉆井液流變參數能夠滿足井下安全施工需要。

2.2.7進入目的層前調整鉆井液性能,泥漿密度走設計上限,降低鉆井液失水嚴格達設計要求,適當提高粘切,加入油氣層保護處理劑。

2.2.8側鉆井受設備條件限制,鉆井液排量較小。工程上應控制鉆井速度,以降低鉆頭附近環空鉆井液中的巖屑濃度,防止沉砂卡鉆。

2.2.9施工中防油氣水侵,如果鉆進時發現有油氣水侵時,應停止鉆進,循環排氣或搞短起下作業測后效,計算油氣上竄速度,以確定合適的鉆井液密度,避免盲目提高鉆井液密度把井壓漏。

2.2.10起下鉆具要控制好速度并力求平穩,特別是在易漏層和油氣層井段要減小抽吸和壓力激動,避免發生井漏和溢流。

2.2.11如需對氣侵鉆井液進行加重,應在排完氣后停止鉆進的情況下進行,嚴禁邊鉆進邊加重,加重速度要均勻,每個循環周密度增量應控制在0.05/cm3以內。

2.2.12完鉆前調整鉆井液性能,補充相應處理劑。鉆完進尺后充分循環洗井,起出鉆具,甩掉馬達,改變鉆具結構再通井,保證電測和下套管施工順利。井斜超過30°可加入塑料小球或石墨和磺化瀝青打封閉,粘度高于井漿10s以上。

三、油氣層保護措施

3.1進入目的層前,調整好各項鉆井液性能參數,按體系設計加入油保材料,保護油氣層。

3.2進入目的層井段,嚴格控制鉆井液API失水在3-5ml,控制鉆井液HTHP失水在設計之內,減少濾液對油氣層的污染,從而保護油氣層。

3.3鉆進過程中,用好四級固控設備,尤其是離心機,保證固控設備完好率及使用率,及時清除鉆井液中的有害固相,保持鉆井液中含砂量低于0.3%鉆進,減少鉆井液中的亞微粒子進入油氣層堵塞油氣通道,同時嚴格控制鉆井液密度不高于設計上限,從而保護油氣層。

3.4鉆進過程中嚴格維護好鉆井液性能,防止卡鉆或其它井下事故復雜,提高機械鉆速,快速穿過油氣層,盡量減少鉆井液對油氣層的侵泡時間。

3.5下完油層套管循環鉆井液時,將鉆井液粘度降低至40-45s,有效地沖刷井壁形成的虛泥餅,保證側鉆井的固井質量。

四、事故復雜的預防和處理

4.1.井壁穩定

由于側鉆井多使用120.65mm或118mm鉆頭完鉆,小鉆具具有鋼性小、加壓小、鉆速低、周期長的特點,鉆井液對裸眼井段的侵泡時間較長,井壁易垮塌,因此防塌是重點,在加足防塌材料的基礎上,必須將鉆井液密度、粘度控制在設計上限,失水控制在下限,有利于防塌。鉆進過程中,如果返出的鉆屑量大于井眼理論容積,并且伴有大塊巖屑,上提遇卡,下放遇阻,起鉆中途遇卡,下鉆遇阻劃眼,劃眼過程中蹩泵蹩轉盤等,證明發生了井塌。

4.1.1鉆井液密度是防塌的基礎,因此,必須嚴格按照設計維持鉆井液密度。

4.1.2在工程措施方面,注意控制起下鉆速度和開泵,防止壓力激動造成的井塌。

4.1.3如果出現井塌現象,首先補充防塌劑、適當提高鉆井液密度,同時適當提高鉆井液粘度、切力,以提高鉆井液的攜巖能力,凈化井眼,減少鉆井液對井壁的沖刷。

4.1.4如果井眼不規則,起下困難,在起鉆時,可以用防塌類處理劑配制一定量稠塞打封閉。

4.1.5如果上述措施還不能很快見效,而鉆井液密度已達設計上限,則應與甲方協商,提高鉆井夜密度。

4.2.井眼凈化

清潔的鉆井液是安全鉆井和油層保護的基礎,因此應高度重視鉆井液的固相控制。

4.2.1工程要配合泥漿適時搞好短起下鉆作業,由于開窗后井斜較大,最好30-50m搞一次短起下,及時清除井壁上的虛泥餅、破壞井壁上形成的巖屑床。

4.2.2使用好四級固控設備,尤其是除砂器和離心機,降低含砂量,清除有害固相,確保井眼干凈暢通。

4.2.3鉆進過程中控制合理的泵排量,滿足井眼凈化的需求,一般使用120.65mm或118mm鉆頭的井眼,要求泵排量保持在8-10L/s。

4.2.4如果前幾項措施仍難以滿足井眼凈化的要求,可采用變排量,打段塞、變流型的方法進一步清洗井眼。打段塞的方法是:用大約5m3稠鉆井液或稀鉆井液(其粘度性能與井漿差別較大)清洗井眼,返出后放掉。

4.3.潤滑防卡

防卡主要從鉆井液防塌、潤滑、井眼凈化、減少壓差、工程措施方面入手進行。

4.3.1鉆進過程中要及時補充原油等潤滑劑,使含油量達到3-5%左右,控制泥餅摩阻小于0.08。

4.3.2如果有托壓現象,立即加大固體潤滑劑(膨化石墨)的投入,減少托壓產生的及影響。

4.3.3上部軟地層快速鉆井時,每打完一個單根后劃眼一到兩遍,使井底的巖屑返得高一些,避免下沉到扶正器位置造成泥包扶正器和鉆頭。

4.3.4在接單根過程中,如果有遇卡現象,不要急于接單根,要充分循環干凈,待井下正常后再繼續施工。

4.3.5鉆進一定時間或一定深度,根據井下情況,適時搞好短起下工作,清除虛泥餅,徹底消除井壁巖屑床,確保井壁清潔,井眼暢通。

4.4.井漏

館陶底礫巖、生物灰巖、玄武巖及斷層、油層可能發生漏失,這些井段應加強防范,防止漏失。

4.4.1鉆進過程密切注意井口的返漿情況,加強坐崗,觀察液面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4.2要嚴格控制好起下鉆速度,避免壓力激動過大,壓漏地層,堅持分段循環,下鉆到底先以小排量開泵,循環正常后再增到正常排量,以免蹩漏地層。

4.4.3為預防井下復雜情況的發生,井場必須儲備充足的堵漏及配漿材料。

4.4.4在鉆進過程中,發現漏失小于3m3/h,可邊循環邊堵漏,如漏速大于33/h或不能建立有效循環,要強行將鉆具起到套管內,實施靜止堵漏并憋壓。

4.5.5堵漏漿配方:井漿+15-20%固體堵漏劑+土粉,比例可根據漏速大小、漏失巖性適當調整。

4.5.井涌

4.5.1加強坐崗,如鉆進時發現油、氣、水侵,應停止鉆進,循環排氣或短起下鉆測油氣上竄速度,以確定合理的鉆井液密度,避免盲目提高鉆井液密度。鉆進中如果發現鉆井液池面增加、鉆井液槽面有油花、氣泡、鉆井液密度降低、粘度發生較大變化等情況之一時,必須立即匯報,及時與錄井等部門取得聯系,以查明原因,并注意加密測量鉆井液密度和粘度,便于采取措施。

4.5.2按設計儲備足夠的加重劑和比設計密度高0.2mg/cm3的重泥漿30方。

五、存在問題

5.1.與鉆井隊相比,井下側鉆井隊有時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有時甚至蠻干。如:下鉆到底不拆凡爾,開泵過猛把井壓漏;鉆進過程中發生井漏時,強行穿漏,不起鉆靜堵,直到沒泥漿時才不得不起鉆。

5.2.設備跟不上處理泥漿的需要:基本上所有的側鉆井隊配藥罐都是1.5-2m3的,配藥量小,滿足不了處理泥漿的需要;生產水管線太細,如果是明化鎮地層開窗側鉆或使用215.9mm鉆頭的井眼,水量也不能滿足需要。

5.3.生產組織不及時,側鉆井原油都是由井隊報甲方組織,報過原油計劃后,一般都是2-3天以后才能到井。

5.4.部分井隊干部的觀點不正確,生產水組織不及時,他們認為生產水拉多了,泥漿用水量就大,就不加處理劑了。有多口井因生產水組織不及時,發生泥漿粘切偏高甚至流不動現象。

5.5.在板橋等易塌區塊鉆進時,應采用防塌效果較好的有機鹽鉆井液體系,以保持井壁穩定。

篇3: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第一條 內部審計人員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嚴格遵守中國內部審計準則、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及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

  第二條 內部審計人員不得從事損害國家利益、醫院利益和內部審計職業榮譽的活動。

  第三條 內部審計人員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做到獨立、客觀、公正和勤勉。

  第四條 內部審計人員在履行職責時,應當保持廉潔,不得從被審計部門獲得任何可能有損職業判斷的利益。

  第五條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并合理使用職業判斷。

  第六條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必要時可聘請有關專家協助。

  第七條 內部審計人員應誠實地為醫院服務,不做任何違反誠信原則的事情。

  第八條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遵循保密性原則,按規定使用其在履行職責時所獲取的資料。

  第九條 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報告中應客觀地披露所了解的全部重要事項。

  第十條 內部審計人員應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技能,妥善處理好與醫院內外相關機構和人士的關系。

  第十一條 內部審計人員應不斷接受后續教育,提高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