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甲苯安全措施應急處置原則
特別警示高度易燃液體,用水滅火無效,不能使用直流水撲救。理化特性無色透明液體,有芳香氣味。不溶于水,與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混溶。分子量92.14,熔點-94.9℃,沸點110.6℃,相對密度(水=1)0.87,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14,臨界壓力4.11MPa,臨界溫度318.6℃,飽和蒸氣壓3.8kPa(25℃),折射率1.4967,閃點4℃,爆炸極限1.2%~7.0%(體積比),自燃溫度535℃,最小點火能2.5mJ,最大爆炸壓力0.784MPa。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摻合汽油組成及作為生產甲苯衍生物、炸藥、染料中間體、藥物等的主要原料。危害信息【燃燒和爆炸危險性】高度易燃,蒸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和爆炸。【健康危害】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本品表現為麻醉作用,重癥者可有躁動、抽搐、昏迷。對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直接吸入肺內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可出現明顯的心臟損害。職業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50(皮);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100(皮)。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操作應嚴加密閉。要求有局部排風設施和全面通風。設置固定式可燃氣體報警器,或配備便攜式可燃氣體報警器、宜增設有毒氣體報警儀。采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防護手套。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戴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自給式呼吸器。選用無泄漏泵來輸送本介質,如屏蔽泵或磁力泵輸送。甲苯儲罐采取人工脫水方式時,應增配檢測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固定式或便攜式)。采樣宜采用循環密閉采樣系統。在作業現場應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安全噴淋和洗眼器應在生產裝置開車時進行校驗。操作現場嚴禁吸煙。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儲罐等容器和設備應設置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禁止與強氧化劑接觸。生產、儲存區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在傳送過程中,容器、管道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輸送過程中易產生靜電積聚,相關防護知識應加強培訓。【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選用無泄漏泵來輸送本介質,如屏蔽泵或磁力泵輸送。甲苯儲罐采取人工脫水方式時,應增配檢測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固定式的或便攜式的)。采樣宜采用循環密閉采樣系統。設置必要的安全聯鎖及緊急排放系統,通風設施應每年進行一次檢查。(2)在生產企業設置DCS集散控制系統,同時設置安全聯鎖、緊急停車系統(ESD)以及正常及事故通風設施并獨立設置。(3)裝置內配備防毒面具等防護用品,操作人員在操作、取樣、檢維修時宜佩戴防毒面具。裝置區所有設備、泵以及管線的放凈均排放到密閉排放系統,保證職工健康不受損害。(4)介質為高溫、有毒或強腐蝕性的設備及管線上的壓力表與設備之間應有能隔離介質的裝置或切斷閥。另外,裝置中的設備和管道應有惰性氣體置換設施。(5)充裝時使用萬向節管道充裝系統,嚴防超裝。【儲存安全】(1)儲存于陰涼、通風倉庫內。遠離火種、熱源。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2)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灌裝時應注意流速(不超過3m/s),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3)儲罐采用金屬浮艙式的浮頂或內浮頂罐。儲罐應設固定或移動式消防冷卻水系統。(4)生產裝置重要崗位如罐區設置工業電視監控。(5)介質為高溫、有毒或強腐蝕性的設備及管線上的壓力表與設備之間應有能隔離介質的裝置或切斷閥。另外,裝置中的甲、乙類設備和管道應有惰性氣體置換設施。【運輸安全】(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未經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域。(2)槽車和運輸卡車要有導靜電拖線;槽車上要備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陽措施,防止陽光直射。(3)車輛運輸鋼瓶時,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不準同車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運輸途中遠離火種,不準在有明火地點或人多地段停車,停車時要有人看管。發生泄漏或火災要開到安全地方進行滅火或堵漏。應急處置原則【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泄漏應急處置】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防靜電服。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潔凈的無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石灰粉吸收大量液體。用泡沫覆蓋,減少蒸發。噴水霧能減少蒸發,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5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300m。
篇2:對二甲苯安全生產要點
1工藝簡述
對二甲苯(px)是芳烴工藝的最終目的產品。采用吸附分離法生產對二甲苯的工藝由吸附、解析、分離、精制等工序組成。
其簡要工藝過程是將脫去碳九的混合二甲苯送入進料加熱器,用蒸汽預熱至177℃,經過濾后進旋轉閥,然后進入兩臺串聯吸附塔的吸附室,在0.88MPa壓力下,吸附劑ADS-7(K-Ba-*分子篩)與液體組分逆流接觸,被吸附的對二甲苯再用解析劑對二乙基苯進解析,旋轉閥用來周期性地轉換吸附塔的進料口,模擬吸附劑的移動作用,達到移動床吸附分離的目的。在吸附塔內經過吸附分離后分成抽余液和抽出液。抽余液是含少量對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和解析劑的混合物,經抽余液塔蒸出水份后送異構化單元;抽出液是對二甲苯和解析劑的混合物,從吸附塔抽出,經旋轉閥控制流量換熱后進抽出液塔。從該塔頂抽出粗對二甲苯到成品塔,其塔頂的輕餾分主要是甲苯,塔底則是精制的對二甲苯產品。
本工藝接觸的物料甲苯、混合二甲苯、對二甲苯均為易燃、易爆、有毒物質。對二乙基苯、燃料油等為易燃品。
2重點部位
2.1旋轉閥是一臺多通道液流分配裝置。通過旋轉閥周期性地步進(時間間隔為80-90秒),改變吸附塔內的七股工藝物料進出床層的位置,達到吸附中的移動床效果。該閥的關鍵部位是密封墊片,它有可能竄漏物料而造成污染產品,嚴重的情況下有著火危險。
2.2吸附塔裝置每一系列為兩臺吸附塔,用兩個循環泵維持吸附劑的液流循環。在吸附塔進行對二甲苯的吸附和解析操作,將抽余液和抽出液分開。本崗位的操作直接決定了產品的收率和質量,同時又易泄漏發生毒害事故。
3安全要點
3.1旋轉閥
3.1.1經常監視拱頂壓力是否達到1.25MPa,防止壓力太小,密封墊片起不到密封作用和損壞墊片造成物料相互滲漏,產品不合格;還應檢查每個旋轉閥拱頂解吸劑流量是否達到2.9m3/h,防止因流量過小造成旋轉閥拱頂壓力難以控制和防止流量太大造成拱頂解吸劑層流受到破壞,使拱頂受壓不均勻而損壞密封墊片。
3.1.2應注意檢查信號選擇器是否有效投用。旋轉閥拱頂操作最高壓力不能超過1.57MPa,以防止壓力過高損壞閥的密封墊片。
3.1.3應注意檢查計時器、步進控制器,發現不復位或步進指令燈不亮、計數燈不前進時,應及時通知崗位聯系儀表人員修復。
3.1.4應注意檢查油壓裝置是否正常,如步進停止,應通知操作人員,首先檢查油壓泵是否停轉,或蓄壓器內的橡皮球是否壞了,如果壞了,則應停車處理。
3.2吸附塔
3.2.1開車前應注意檢查系統氮封是否建立,系統是否用氮氣置換,氧含量應小于0.2%,并用0.35MPa氮氣保壓。
停車時一定要用氮氣保壓在0.35~0.88MPa范圍之內,以防停車初期塔內物料汽化而損壞塔內結構和防止內部解吸劑等物料與氧接觸氧化而影響吸附劑性能。
3.2.2要經常檢查封頭沖洗流量是否符合工藝控制要求0.8m3/h,防止封頭內形成死角對產品造成污染。
3.2.3應注意檢查兩個吸附塔塔底壓力是否平衡,發現壓力不平衡時,督促操作人員檢查兩塔之間的公共吸入口閥門是否打開,防止損壞塔內柵板。
3.2.4注意監視升溫速度均不要超過28℃/h,以保護吸附塔柵板結構和吸附劑。
3.2.5產品對二甲苯冰點高(>=12.95℃),冬季停車時應及時督促迅速用氮氣將管內物料吹出,泵停車后也應迅速做同樣處理,以防凍結。
3.2.6應注意檢查吸附塔的液封是否正常。
3.3其它部位
3.3.1應注意檢查過濾器的密封點,防止熱介質泄出灼傷皮膚。
3.3.2對空冷系統的密封點應作重點檢查,各密封點要定時測試,空冷器嚴冬啟動時,要檢查伴熱管線是否接通。
3.3.3應注意檢查加熱爐和中壓蒸汽管線等高溫部位的泄漏、保溫情況是否良好,防止灼燙傷人。
3.3.4本裝置自動化程度高,當數控報警系統出現故障,應提示操作人員改數控為自動控制,如自控失靈,則應立即改手動控制,并及時通知儀表人員修復使用。
3.3.5當加熱爐內漏油或管路破裂時,要提示關閉煙囪擋板,打開消防蒸汽。
篇3:苯甲苯安全生產要點
1工藝簡述
苯、甲苯是重要的基本有機原料。采用環丁砜抽提法制苯、甲苯(聯產品)的生產工藝是以重整液為原料,環丁砜作溶劑,用抽提和提餾相結合的方法除去其中的非芳烴后,將苯、甲苯抽提出來,以達到分離芳烴的目的。其工藝過程主要由抽提、提餾、白土處理和分離工序組成。
抽提工藝是將含碳六、碳七芳烴組分的重整液,從抽提塔下部入塔,與自上而下的環丁砜溶劑在塔內逆流接觸,非芳烴在塔頂導出,塔底富溶劑送至提餾塔上部,含有非芳烴和苯的塔頂蒸汽冷凝和冷卻后送至水汽提塔,除去溶劑中的水分去抽提塔。塔底富溶劑則送至溶劑回收塔蒸出碳六、碳七,再通過白土塔除去其中的微量烯烴,然后經苯塔分離出高純度的苯和甲苯。
本裝置生產中所接觸的物料苯、甲苯和非芳烴碳五等均為易燃、易爆、有毒物質。
2重點部位
2.1抽提塔系用環丁砜作萃取溶劑萃取苯、甲苯的設備,是本裝置生產的關鍵部位。該塔操作比較復雜,工藝參數控制要求嚴格。操作失誤及維護保養不當造會成事故,環丁砜冰點較高(27.4—27.8℃),非常容易凍結管線,特別是儀表管線的堵塞,可造成生產控制紊亂。
2.2苯塔是本裝置的成品塔。苯和甲苯都極易燃、易爆,且毒性大,苯的冰點又高(5.4℃),容易凍結堵塞管線,存在危險因素較多,特別是冬季生產更應注意。
3安全要點
3.1抽提塔
3.1.1經常注意對抽提溫度、溶劑比、塔底溶劑與烴相液面、抽提壓力等重要操作指標進行檢查,使之保持在規定范圍內,防止上述指標波動造成溶解度與選擇性、收率與質量失去平衡,以及系統操作控制紊亂等。
3.1.2注意對管道特別是儀表管線保溫(蒸汽伴管)的檢查。要防止因控制儀表管線凍結堵塞造成誤指示引起誤操作。儀表要定期校驗和維護保養,保持操作機構靈活完好。
3.1.3停車時要注意檢查系統內物料是否排出,防止物料在塔內凝結。降溫期間應注意塔壓變化,不能造成負壓,壓力降低時應補氮氣充壓。
3.2苯塔
3.2.1注意對塔底和塔頂壓力差、溫度差及回流比的監視,特別是頂溫度和回流比,發現壓力和溫度差及塔頂溫度異常升高、回流比過大,操作人員應及時調節處理,防止發生塔液泛和污染塔頂產品。
3.2.2苯系統的動靜密封點甚多,且溫度較高,泄漏的機會也多。因此要注意加強密封點的檢查和監測,及時消除跑冒滴漏,防止漏料造成火災、爆炸及中毒危險。
3.3其它部位
3.3.1冬季應注意檢查輸送環丁砜物料的離心泵防凍措施,防止物料凍結導致泵體凍裂。
3.3.2應注意檢查重整抽提塔塔頂受槽、汽提塔接受器等的氮封是否建立。
3.3.3應注意檢查溶劑回收塔是否保持負壓操作,水封液面是否正常,氣密是否良好,防止溶劑熱分解。
3.3.4應注意檢查蒸餾塔、苯塔、加熱護是否用測厚儀定期測壁厚,并做好記錄,以防設備腐蝕穿孔泄漏著火。蒸汽滅火,吹掃裝置應可靠、好用。
3.3.5回收塔內有硫化鐵生成,拆人孔等作業應注意檢查是否進行了沖洗,防止硫化鐵暴露空氣中自燃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