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系統安全操作防護措施
氨(NH3)是目前最廣泛應用的中溫制冷劑,在特殊鑿井行業凍結工程中被大量使用。氨蒸汽無色、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在標準狀態下,密度為0.77kg/m2,對空氣比重為0.5971,沸點—33.4℃,溶點—77.7℃。氨在空氣中爆炸極限為15~28%,在氧氣中的爆炸極限為13.5~79%。氨極易溶于水,呈堿性,1%水溶液的ph值為11.7左右。氨屬有毒類介質,毒性2級,對人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對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蝕作用,直接接觸高濃度氨時,接觸部位可引起堿性化學灼傷,氨還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損傷。車間空氣中氨的最高容許濃度為30mg/m3,當氨蒸汽在空氣中容積濃度達到0.5~0.6%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時即可中毒。氨的上述性質決定了必須加強并落實對氨系統的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制,確保安全。
一、安全意識與安全責任制
牢固樹立安全為天的意識,建立處、項目部、班組三級安全體系,落實安全生產會制度、班前班后安全會等制度。
二、安全裝置與安全防護措施
制冷系統的安全運轉除了依靠過硬的安裝質量外,必備的安全裝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冷系統中須安裝足夠的氨壓力表、安全閥、液面計、溫度計等,有效且足夠的安全裝置能夠準確監視系統運行工況(如壓力、溫度等),以便及時察覺制冷系統有無異常,并能在出現系統超壓等異常情況時及時動作,避免發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計必須進行定期校驗,確保其在有效期內。
其他的安全防護措施還有:
1、制冷設備上需安裝壓力繼電器、壓差繼電器。
2、監視凍結站內氨氣濃度的氨氣濃度檢測儀,可在空氣中氨氣濃度超過規定含量時及時報警。
3、針對氨氣濃度比重比空氣小的特點,泄漏的氨氣易積聚于凍結站頂部,在凍結站屋頂處開設通風口。
4、凍結站內應設有局扇,其排風能力要求每小時將室內空氣更換不少于8次。而且在室內室外都應裝設按扭開關,配備事故電源,在緊急情況下能確保局扇工作。
5、車間的門應向外開,并最少留有兩個進出口,以保證安全。
6、凍結站應配備帶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膠靴、管夾、氧氣呼吸器等防護用具,妥善放置在機房進口的專用箱內,要專人管理、定期檢查,確保使用。專用箱在緊急情況下應能強行打開。
7、凍結站須配備足夠數量的二氧化碳或干粉或“1211”等滅火器材,已備撲滅油火、制冷劑火和電火。
三、安全操作
要制定科學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規程,并嚴格遵守執行。所有凍安工均須持證上崗,確保安全操作。
1、新安裝的制冷系統,必須經過耐壓試驗、檢漏、排污、抽真空,當確認系統無泄漏時,方可充灌制冷劑。
2、像容器內充灌制冷劑時,閥門開啟操作應緩慢進行,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壞。
3、制冷系統中,存有液態制冷劑的管道設備,嚴禁同時將兩端閥門關閉。
4、為避免氨與空氣混合遇明火發生爆炸,在凍結站和輔助設備間不能有明火,冬季嚴禁用明火取暖。
5、檢修設備和管道時,在制冷劑未抽空或未置換完全與大氣接通的情況下,嚴禁拆卸設備進行焊接作業。
四、事故救援與緊急救護
各項目部須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報處審批后執行,必要時要進行演練。
項目部應配備專兼職醫生,也2可與附近醫院建立聯系,保證在人員發生氨中毒時能夠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凍氨工亦應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
項目部應備有硼酸水、凡士林以及其他必備的藥品,以備急用。
篇2:制冷站操作規程
1、崗位職責1.1?負責向各車間提供低溫冷卻水1.2?負責制冷機組,冷水泵、熱水泵等本崗位所屬機械設備的開、停正常運轉和事故處理負責各設備潤滑加油工作。1.3?負責本崗位計量儀表,閥門的維護保養工作,配合有關單位進行設備檢修,驗收工作。1.4?嚴格監視非本崗位人員進入生產區域,預防燙傷、凍傷。2、工藝流程吸收器出口稀溶液,由溶液泵輸送進入高壓發生器,在高壓發生器中稀溶液被在管內流動的工作蒸汽加熱沸騰,產生冷劑蒸汽,溶液被濃縮成中間溶液。中間溶液,經高溫熱交換器進入低壓發生器,被來自高壓發生器內的冷劑蒸汽加熱成為濃溶液,并產生冷劑蒸氣。高壓發生器中產生的冷劑蒸氣與低壓發生器中產生的冷劑蒸汽一起,進入冷凝器,產生的冷劑水,經U形管節流后進入蒸發器。部分冷劑水蒸發,而大部分冷劑水由冷劑泵輸送,噴淋在蒸發器管簇上,吸收在管內流動的冷水的熱量而蒸發,噴淋在蒸發器管簇上,吸收在管內流動的冷水的熱量而蒸發,使管簇內冷水的溫度降低,從而達到制冷的目的。由低壓發生器出來的濃溶液流經低溫熱交換器進入吸收器,淋激在吸收器管簇上,被在管內流動的冷卻水冷卻。溫度降低后,吸收來自蒸發器的冷劑蒸氣成為稀溶液。在制冷機組內冷卻后的16℃低溫水用泵送到冷凝鼓風工段間接冷卻焦爐煤氣,升溫到21℃的高溫水返回制冷機組繼續冷卻,循環使用。制冷機組循環冷卻水進水溫度32℃,出水溫度38℃。3、工藝指標3.1?低溫水進口量溫度22℃3.2?出口溫度?16℃3.3?冷水流量??300m3/h3.4?循環水進口溫度32℃3.5?循環水出口溫度38℃3.6?制冷機制冷量1450KW4、基本操作4.1?運轉監視4.4.1?作好運轉記錄、分析機組是否運轉正常。4.1.2?高、低壓發生器、吸收器和蒸發器的液位,防止高壓發生器液位過低,損壞傳熱管,蒸發器液位過低會引起冷劑泵“吸空”。4.1.3?觀察屏蔽泵運動情況,當泵殼溫度高于80℃時,應停止運行,并查找引起溫度過高的原因。4.1.4?工作蒸氣壓力是否在規定范圍內。4.1.5?當出現下列任一情況時,均應立即關閉工作蒸氣。a、斷水或屏蔽泵發生故障。b、嚴重漏氣。c、液位異常升高。d、斷電4.2?啟動前準備:4.2.1?機組初啟動前應準備好技術資料及儀器儀表和常用工具。4.2.2?檢查現場管道。4.2.3?供熱系統檢查。4.2.4?檢查抽氣系統。4.2.5?機組接線檢查。4.2.6?溴化鋰溶液的充注。4.3?啟動前程序4.3.1?先開啟冷水泵,觀察進出口之壓差,確認流量滿足要求。4.3.2?開啟冷卻水泵。4.3.3?打開蒸氣凝水旁通閥,把管路之凝水排凈后關閉。4.3.4?按“自動”觸摸鍵。4.3.5?待冷卻水進口溫度超過32℃時,開啟冷卻塔風機。4.4?停機程序4.4.1?按“停機”觸摸鍵。4.4.2?機組“自動稀釋完畢”切斷電源。4.4.3?關冷卻塔風機,關冷卻水泵。4.4.4?最后關閉冷水泵。5、運轉操作5.1?機組手動運行步驟5.1.1?啟動冷水泵徐徐打開冷水泵排出閥;向機組輸送冷水,并調整流量至額定值。5.1.2?啟動冷卻泵徐徐打開冷卻水泵排出閥;向機組輸送冷卻水,并調整流量至額定值。5.1.3?開啟蒸氣手動閥,打開冷水排放閥,把蒸汽輸送管中的凝水排放凈,把蒸汽壓力調整到額定壓力。5.1.4?打開機組控制柜內的電源開關,接通機組電源,觸摸屏進入主畫面,按“開機密碼”輸入開機密碼按確認后,根據觸摸屏顯示畫面提示進入制冷手動運行菜單。5.1.5?依次啟動“冷水泵”、“冷卻水泵”、“溶液泵”、“冷劑泵”觸摸鍵。啟動電動調節閥使之開啟度20%,運行5—8min然后徐徐增大閥門開啟量,直至達到100%,機組進入正常運行,當屏顯示冷卻水進口溫度≥28℃時,啟動“冷卻塔”。5.1.6?機組停機時,先關電動調節閥,機組稀釋一段時間,待高壓發生器出口溶液的溫度降到80℃以下時再依次?!鞍l生泵”、“冷劑泵”、“冷卻泵”、“冷水泵”,近屏幕左上角“返回”觸摸鍵,使屏幕回到啟動畫面后切斷控制電源,“真空泵”為啟動真空泵按鈕“故障消音”暫消除故障警示音,發生頻率顯示發生泵當前工作電壓的頻率,高發液位顯示高整,觸摸屏右邊為機組主要進行參數顯示。5.2?機組自動運行步驟5.2.1?參照機組手動操作步驟進行功能菜單,選擇制冷自動運行觸摸屏進入制冷自動運行。5.2.2?進入制冷自動運行畫面后,觸摸“自動開機”控制系統按程序依次啟動冷水泵、冷卻水泵、發生泵、蒸氣調節閥和冷劑泵等設備,如機組出現某種故障,一些設備便不能工作,機組則進入稀釋運行并給出故障報警,屏幕會自動切換到故障管理畫面,向操作者提供當前故障的內容和處理方法等信息。5.2.3?機組停機后,按“自動關機”,機組則進入稀釋運行狀態,當高溫度降低到設定溫度時,機組自動停機。5.3?機組抽氣操作5.3.1?運行中抽氣操作方法:引射器分為左、右兩個完全獨立的部分,左邊部分引射冷凝器的不凝性氣體;右邊部分引身吸收器,制冷運行過程中,不凝性氣體被連續地引射到貯氣筒內,貯氣筒壓力逐漸降低,當液位降到視鏡以下或液位傳感電極接觸不到的位置時應啟動真空泵抽氣。真空泵啟動約半分鐘后開戶抽氣閥1單獨對貯氣筒抽氣至少3分鐘后開啟抽氣閥2,對吸收器抽氣,機組制冷效果恢復后,先關閉抽氣閥1,再關閉真空泵,最后關抽氣閥2,如果抽氣閥2不關閉;那么被引射到貯氣筒內的不凝性氣體會通過抽氣閥2,返回到吸收器,沒有起到自動抽氣的作用。5.3.2?停機保養期間抽氣操作方法:停機保養期間需要定期對機組進行抽氣,啟動真空泵之后,開戶抽氣閥1,然后開啟抽氣閥2,停止抽氣時先關閉抽氣閥1,后關閉真空泵,否則真空泵油將被吸入機組內,嚴重影響機組制冷性能,而且油進入機組后幾乎無法清除。6、維護保養規程6.1?短期停機的保養:6.1.1?短期停機時(不超過2周),機組的保養工作主要是保持機內的真空度,若發現有空氣泄入機內,應及時啟動真空泵抽除,此外,還應注意溫度的變化,還應注意溫度的變化,以及溶液結晶。6.1.2?如果停機時需要檢修,比如更換屏蔽泵或閥,切忌機內長時間暴露大氣,因此,檢修工作應事先計劃好,迅速完成,以防止腐蝕。6.2?長期停機保養:長期停機時,應特別注意機組的保養,以保證機組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長期停機的主要保養工作有:6.2.1?將蒸發器內的冷劑水全部旁通到吸收器,使溶液充分混合稀釋,以防結晶。6.2.2?清洗傳熱管:打開吸收器,冷凝器、蒸發器水蓋,檢查傳熱管,若管內積有泥沙,飛花等臟物,可用清潔工具,用機械的方法予以清除,若管內結垢,則應采取化學方法清洗。6.2.3?將吸收器、冷凝器、蒸發器、傳熱器及封蓋內的積水排凈,以防管子凍裂。6.2.4?機內保養通常采用真空保養方法,也可采用充氮氣(0.02—0.03MPa)的正壓保養方法。6.2.5?無論是真空保養還是充氮保養,都應用封條把與大氣相通的閥門封上,以防誤開閥門。6.2.6?檢修或更換性能低下的零部件,如屏蔽泵的石墨軸承,真空泵的旋片彈簧,隔膜閥密封圈、隔膜,自控元件等,在更換真空系統零部件時,切忌機內長期暴露大氣。6.2.7?溴化鋰溶液的處理:若機內可放出的溶液混濁,顏色由淡黃色變為暗紅色黑色或綠色,則應進行處理。7、設備簡介7.1冷水泵8SH—8AQ=324m3/hH=38m?2臺7.2?蒸氣雙效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S*Z6—145(23/16)制冷量?1450KW1臺7.3?熱水泵ISR50—32—2001臺7.4?冷水槽φ1500×2500??1臺7.5?熱水槽φ1400×1500??1臺8、事故處理緊急情況系指機組運轉中突然發生的重大情況,機房有關人員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采取相應措施。8.1?銅管凍裂或損壞現象:機內各處液位異常升高,制冷效果消失。處理:關機(停蒸氣、停溶液泵、冷劑泵)并立即停冷水泵、冷卻水泵,關閉冷水、冷卻水進出口閥門,向機內充氮氣至0壓(表)把溶液排至溶罐內,以便再生處理。8.2?結晶現象:防結晶管溫度升高,發生器液位居高不下,結晶嚴重時,從發生器視鏡見溶液變乳黃色或異常濃稠。處理:a、將機組轉為“手動”運轉,關小工作蒸氣輸入量。b、關閉冷卻塔風機(或減少冷卻水流量),使稀溶液溫度升高,溶液溫度控制在60-70℃之間。c、將冷劑再生閥門慢慢打開,使一部分冷劑水旁通到吸收器。d、機組繼續運轉一段時間,待結晶消除后使機組轉入“自動”運轉,如果結晶較嚴重,則可用蒸氣或蒸汽凝水對結晶部位進行加熱。8.3?運轉中突然停電8.3.1按停機程序停制冷機機組,詢問停電原因,如長時間停電按停工處理。8.3.2恢復供電后,盡快啟動機組系統。
篇3:制冷系統加氨操作規程
一、加氨工作由熟練技工進行。
二、做好加氨前的準備工作:
1.準備加氨工具及防護用品。
2.操作人員必須戴上膠皮手套。
3.操作人員必須和運轉班人員密切配合,使貯氨器液面保持在60%以下。
4.加氨站接上加氨管和壓力表,加氨槽車與加氨管連接牢固。
三、加氨操作:
1.關閉總調節站上的總供液閥。
2.關閉總調節站上的無關閥,打開有關的閥門及三個加氨閥。
3.打開加氨站上的加氨閥,開啟加氨槽車上的出液閥,進行加氨。操作人員須背對槽車的出液口,以防氨液噴出傷人。
四、當加氨管上壓力表的壓力,降到與系統的蒸發壓力相等時,加氨槽車上及接連管上結霜,且開始融化,發出震動罐聲時,氨已加完。關閉槽車上出液閥,同時關閉加氨管組上的總閥及氨站加氨閥。
五、加氨完畢,關閉加氨管上各閥和加氨站的加氨閥、總調節站上的加氨閥。
六、開啟總供液閥,恢復正常運轉。
七、加氨完畢后,打開室外加氨閥,將加氨管與大氣相通排空后再關閉室外加氨閥,將備用管管口包好留存。
八、將加氨站各閥門鉛封,管口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