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制冷車間氨泄漏應急預案

某制冷車間氨泄漏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4713

一、目的

為了預防和減少因氨泄漏導致人員傷亡或事故擴大,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文件精神,特制訂本預案。

二、右砂系統基本情況

右岸砂石加工系統及砼拌和系統位于壩址下游右岸大沙溝下游側,EL.1028~EL.1130高程之間,工程于20**年元月開工,砂石加工系統和(2*3)砼拌和系統(一期工程)已于20**年12月24日全面投產。混凝土拌和系統主要承擔導流洞、泄洪洞、引水發電系統、水墊塘、二道壩等工程所需的常態混凝土和低溫混凝土的生產任務,生產總量約247.73×104m3,其中預冷砼90.43×104m3系統小時生產能力為300m3/h,設一座HZ150-F3000型(2*3)混凝土拌和站和一座HL240-4F000(4*3)型混凝土拌和樓,本制冷系統為4*3拌和樓配套設施。其中制冷系統包括制冷氨壓車間及制冰車間,制冷系統設在EL1028平臺,片冰采用風送上樓,系統總裝機容量為350×104kcal/h(-15/+30標準工況),氨液容量為12t。制冷系統消防用水由EL1070事故備用水池提供,制冷系統使用的電源為系統電源。

三、氨液的危險性辯識

氨對人體具有較大的毒性,氨會刺激人的眼睛和上呼吸器官,氨液飛濺到人體皮膚會引起腫脹以至燙傷;其次,當氨氣在空氣中濃度達到0.3%~0.6%時,人呼吸后會窒息、昏迷以至死亡。氨濃度達到16%~25%時,遇到明火會發生爆炸。根據危險程度的劃分標準,危險程度應劃分為1級。

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根據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預案的特點和要求,設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根據應急救援預案的需要設施救組、支援組、警戒組、綜合組等四個小組。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機構見圖(略):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指揮部各組織機構工作職責:Ⅰ、總指揮:工作職責:全面負責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期間的各種重大決策和對外關系,負責對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質量、安全、進度目標的實施進行控制,協調應急救援小組的關系,是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過程中的最高指揮。Ⅱ、副總指揮:工作職責:協助總指揮全面負責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期間各種重大決策的制訂、實施以及實戰演練過程中內外關系的協調,協助總指揮對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的質量、安全和進度實施控制。Ⅲ、綜合組:相關要求:(1)清楚制冷車間周圍建筑格局及道路情況;(2)清楚制冷車間周圍所有消防設施的放置地點;(3)熟練掌握消防設備的保養維護與操作方法;(4)清楚氨蔓延的走勢;(5)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線;(6)熟悉項目部通信設備的所在地和使用方法。工作職責:在組長帶領下組織搶險所用材料、器械,在現場分發臨時勞保用品;向相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請求公司消防隊和急救中心支援,并派人引導消防車、救護車進入搶險現場;Ⅳ、警戒組:相關要求:(1)清楚制冷車間周圍建筑格局及道路情況;(2)當發生險情時,警戒人員應迅速到達警戒位置,執行警戒任務,同時疏導他人逃生;(3)在警戒線負責攔阻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搶險現場。工作職責:在組長帶領下引導周圍人員疏散、撤離至安全區域,建立警戒區域(敷設黃黑帶,建立事故半徑100米警戒區域),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維護事故現場秩序,保衛事故現場。Ⅴ、支援組:相關要求:1)負責清除障礙物人員:①清楚制冷車間周圍建筑格局及道路情況;②熟練掌握消防設備的保養維護與操作方法;③清楚氨泄漏的走勢;④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線。(2)負責水源人員:①清楚水源與抽水馬達開關所在;②清楚水壓狀況;③平時經常檢查通水管道,防止堵塞;④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線。(3)負責電源截斷人員:①清楚項目部供配電接線情況;②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線。工作職責:在組長帶領下清除障礙物;敷設消防水帶、安裝開花水槍,對漏氨部位進行噴水稀釋,協助施救小組進行施救工作。Ⅵ、施救組:相關要求:(1)接受應急救援工作,熟知一般人身搶救知識;(2)熟悉制冷車間工藝流程、熟練掌握各種設備、閥門、操作方法及操作程序。(3)熟練掌握空氣呼吸器等防護用具的操作和使用方法。(4)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線。工作職責:在組長帶領下摸清事故情況,采取緊急措施,完成氨泄漏事故處置及模擬人身救援任務。五、資源配置

5.1、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設備物資資源配置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設備物資資源配置見表一表一?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資源配置序號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救援、指揮車皮卡輛1項目部2消防車輛23救護車輛1急救中心4空氣呼吸器套2項目部5防毒面具套10項目部6防護服套2項目部7開花水槍只3項目部8消防水帶米300項目部9黃黑帶米200項目部10乳膠手套雙20項目部11毛巾條100項目部12酸性飲料瓶100項目部3.2、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救援人力資源配置總指揮:副總指揮:施救組:(6人)組長:成員:支援組:(12人)組長:成員:警戒組:(12人)組長:成員:綜合組:(13人)組長:成員:

六、救援程序

第一步:救援總指揮王晶文下達救援命令;第二步:救援過程制冷車間現場當班值班人員發現氨泄露立即撥打電話報現場施工調度室(電話:0883-4912063),由當班值班調度向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報告氨泄漏部位及原因,同時通知EL:1045C區配電室值班人員切斷制冷系統總電源,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根據險情情況,按照預案措施發布施救指令,同時召集副總指揮趕到指揮部商量對策。副總指揮王鵬、何毅、黃玲接受指令后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施救。根據分工,副總指揮王鵬召集施救組和支援組組長布置搶險方案;副總指揮何毅召集綜合組和警戒組組長布置任務和警戒方案,副總指揮黃玲根據指示逐級向小灣建設公司報告或求援,聯絡醫療急救和消防部門。聯系電話:小灣建設公司保衛處:0872-8778110;小彎建設公司安監室:0872-8778589;小彎建設公司工程部:0872-8778165;外部急救電話:醫療急救:0872-8775120;警戒組組長韓寶臣接受警戒任務后,安排小組成員李福安和陳繼新趕赴拌和廠大門口、曾昭祥趕赴EL:1050平臺、陳國忠和謝文川趕赴EL:1010水泵房、申恩國和閻靜亮趕赴EL:1028公路處、劉杰和狄杰鵬趕赴EL:1130建立警戒區域(警戒區域內禁止吸煙、明火、無線電通訊);疏散警戒區內非施救人員,禁止閑雜人員、保證救援車輛順利進入警戒區。綜合組組長楊志指示李志強、張渝輝、陳新、倪勇剛到倉庫組織消防救護物資(裝車完畢后倪勇剛、李志強開車將消防救護物資運送到救護現場,劉經寬到指揮部待令);趙國強在指揮部負責對外聯絡;陳文建、苗振川開車引導消防車、救護車到指定位置;康應春、李晉達(郭子晗、師忠耀協作)到施救現場分發臨時勞保用品,張渝輝、陳新分別打開消防箱準備敷設消防水帶,李志強趕赴水處理車間開啟管路增壓水泵。支援組組長劉成虎接受任務后,將支援組分為三個小隊,一隊由蔣力波負責,帶領呂久文、王印敷設消防水帶(綜合組張渝輝協助,敷設完后巡視、檢查、校正水帶),布設完畢后蔣力波安裝開花水槍并持槍,呂久文協助,王印開閥門(開完閥門后,立即協助扶持水帶),立即從側小門對漏氨部位進行噴水稀釋,降低氨濃度,保護施救小組進行施救工作;二隊由許望浩負責,帶領何軍、劉全峰、敷設消防水帶(綜合組倪勇剛協助,敷設完后巡視、檢查、校正水帶),布設完畢后何軍安裝開花水槍并持槍,劉全峰協助,許望浩開閥門(開完閥門后,立即協助扶持水帶),立即從側大門對漏氨部位進行噴水稀釋,降低氨濃度,保護施救小組進行施救工作。三隊隊由萬從理負責,帶領王海軍、尹桂保、劉偉強敷設消防水帶(綜合組李志強協助,敷設完后巡視、檢查、校正水帶),布設完畢后王海軍安裝開花水槍并持槍,劉偉強、尹桂保協助,甘敏開閥門(開完閥門后,立即協助扶持水帶),立即從正門對漏氨部位進行噴水稀釋,降低氨濃度,保護施救小組進行施救工作。施救組組長王大力接受任務后(穿戴好防護服裝,佩帶好呼吸器及施救工具,按指令進行施救),將施救組分為三個小隊,周昌凱、邵山在支援一隊協作下,進入車間查漏;李子玉、管建強在支援二隊協作下,進入車間查漏,查到漏點后立即撤出車間向王大力匯報,王大力帶管建強進入車間進行止漏、堵漏,堵漏結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支援組繼續在車間內噴水稀釋10分鐘后,撤出車間,救援人員清理現場,救援結束。

七、社會支援當發生較大氨泄露事故,項目部無法獨立進行搶險、救援時,應及時報小灣建設公司及小灣公司保衛處,請求社會支援。

八、應急救援搶險信息發布負責人及事故評估工作

1、氨泄露應急搶險信息的發布由項目部總經理王晶文負責。

2、氨泄露事故在搶險完成后,項目部應組織專門機構對事故后的現場清除,整理并對事故進行評估。

篇2:脫硝儲氨區液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演練方案范本

一、演習目的

評估馬蓮臺發電廠應急準備狀態和應急能力,發現并及時修改應急預案、執行程序、行動中的缺陷和不足,澄清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應急職責,改善其協調問題,加強我廠勞動用品防護使用培訓,減少或避免生產事故后造成嚴重后果,提高應急響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二、演練時間:2013年1月24日下午15:00

三、演習地點:脫硝儲氨區

四、演習指揮領導小組機構及其職責

1、指揮小組成員

組?長:馬建寧

副組長:楊林培?劉吉和

成?員:汪?忠?楊文平?李?皓?田福海?彥自明?包東澤?王朝輝?王玉忠劉學剛張泉海?韓西印?齊志博?

2、指揮小組職責

(1)負責本方案的制定、審批及現場方案的組織實施,下達搶險命令,監督指揮小組和搶險小組的事故救援情況。

(2)負責搶險小組的指揮及救援設施和勞保器材的提供、向組長匯報救援進展情況和對受傷人員的救護協調工作以及現場保護和數據記錄。

(3)負責事故的救援組織和方案的實施工作。

(4)負責本方案的啟動和終止。

(5)負責向集團公司及上級政府安全監管部門報告本廠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3、救援小組的責任部門和職責如下

廠部領導到達現場后,成立應急指揮部和各應急救援小組,按照《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程序,實施緊急救援工作。本次演習,根據參演部門的情況,成立如下救援小組:

a.運行控制組:責任部門為發電部。負責確保機組穩定運行,進行具體漏點位置確認、隔離系統合檢查確認系統聯鎖閥門動作情況;保證消防水供給及壓力。

b.設備搶修組:責任部門為銀儀檢修維護部,負責設備維護,對漏點制定處置方案并進行緊固和堵漏,必要時進行現場通風和排水。

c.治安保衛組:責任部門為紀檢監察審計部。負責廠內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負責事故現場警戒,隔離進煤車進入通道,劃定廠區靠近氨區通道及其他警戒區域,疏散事故無關人員。

d.專業技術組:責任部門為生產技術部,電控部、發電部配合。負責根據液氨泄漏特性,提出補救措施;進行大氣和水質污染分析監測。電控部檢查統計聯鎖邏輯動作情況,生技部進一步確認聯鎖動作設計充分性,統計系統設計存在問題。

e.消防行動組:責任部門為安全監督部消防隊。負責現場消防噴淋、人員搶救搜尋、道路管制和交通指揮引導等。

f.安全救護協調組組:責任部門為安全監督部和發電部。發電部負責受傷人員的緊急救治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人工呼吸(模擬操作),安全監督部負責應急演練個專業協調工作,負責受傷人員聯系120外送搶救。

五演習內容

1、演練前的運行方式

(1)#1機組運行正常,SCR正常投運。工業水、消防水噴淋裝置水不投入,閥門聯鎖投入及動作正常。

(2)脫硝氨區#2儲氨罐運行,#1、#3儲氨罐無液氨,#2儲氨罐壓力正常。

(3)#1、#2蒸發器及緩沖罐投運,蒸發器液位正常。蒸汽調節閥在自動狀態,#1機SCR供氣投運。#3蒸發器和緩沖罐停運備用。氨區其他輔助系統自動運行。

(4)液氨的危險性:液氨是有毒的,飛濺到皮膚上還會造成凍傷。氨氣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對人體有危害。在空氣中氨的濃度達到0.5-0.6%(按體積計算)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時即可中毒,濃度超過0.6-1%時可能會造成死亡事故,達到11-14%時可以點燃,達到16-25%時如遇明火會引起爆炸。其揮發氣體會對環境造成造成污染,對周圍居民造成一定傷害。

(5)環境溫度:4℃?風向:根據實際風向標(旗幟)指示進行確認。

2、現場演練模擬狀態:

演練前事先確認脫硝氨區區域設備無故障,消防噴淋及報警系統備用正常。演習時假設#1儲氨罐,#3蒸發器及緩沖罐正在運行、#1機SCR供氣投運正常!

然后在#1儲氨罐附近準備好煙霧彈兩個,15:10施放煙霧彈,制造液氨泄漏假象,同時放置橡皮假人一個,模擬就地有人被氨氣熏倒昏迷。模擬氨氣泄漏檢測儀報警,噴淋系統動作,脫硫集控室發現脫硝氨區氨泄漏檢測儀和消防噴淋動作報警,安排檢查氨區系統。

3、演練方案

(1)1月22日15:00,安監部主任匯報總指揮“演練工作準備就緒”,總指揮宣布“馬蓮臺電廠脫硝儲氨區液氨泄漏事故處置應急演練開始”。

(2)#1氨區罐區附近彌漫著刺鼻、濃重的氨氣(煙霧代替),脫硫集控室內脫硝氨區5個泄漏儀其中氨罐區一個泄漏儀>75%報警響起(熱控人員模擬),氨罐區消防事故噴淋閥門動作(實際此時噴淋水不投入),同時聯鎖卸氨相關閥門關閉,進、出氨罐所有閥門關閉,蒸發器停運閥門關閉。

(3)脫硫集控室內值班員發現泄漏報警后,立即撥打“119”,匯報值長、輔網班長并告知氨區發生液氨泄漏,且有值班員正在氨區巡檢等,經進一步確認后,值長按照應急響應要求立即匯報生產副廠長,生產副廠長宣布啟動《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值長立即安排通知相關部門和領導。

(4)現場成立脫硝氨區液氨泄漏應急指揮部,各應急救援小組人員接到通知后立即響應,并向總指揮報道。然后按照各自職責分別實施運行控制、消防施救、醫療救治、設備搶修、附近人員疏散等應急救援工作(本次演習不安排大規模500米內人員緊急疏散,僅考慮100米范圍)。

(3)輔網班長安排人員做好緊急個人防護,準備進行現場確認氨泄漏點、并進行系統隔離。同時輔網班長或運行值班員通過DCS畫面檢查確認報警點及區域為#1儲氨罐周圍,檢查控制系統是否自動關閉相關閥門,阻止液氨(或氣氨)進一步泄漏,當氨氣泄漏檢測儀檢測到氨區空氣中氨的濃度超過設定值(75ppm)時,控制系統將自動啟動對應區域的噴淋水系統、對泄漏的氨進行噴淋吸收。在氨泄漏點遠程隔離無效,且現場氨氣擴散迅速后、要求運行值班人員撤離泄漏區域至上風處。完后做好相關記錄。

(4)發電部值班員人員佩戴自給式呼吸器、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必要時戴防護手套,對運行系統泄漏點進行操作隔離和檢查。發現有一現場作業人員因氨氣中毒昏厥,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實施人工呼吸急救。如皮膚接觸、眼睛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保暖并休息,就醫。

(5)消防隊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洗消隔離,確保空氣中的氨氣被水霧吸收,將受傷人員抬出事故現場。且預防火災發生。

(6)紀檢監察審計部隔離進煤車進入通道,隔離區域以氨泄漏點100m、下風口100m為界附近稱房和班組人員,用擴音器通知疏散無關人員。

(7)在對泄漏點進行消防噴淋和初步控制后,檢查確認氨泄漏點位于#1儲氨罐手動出口閥(靠近罐體一側)法蘭面處,由銀儀檢修化水班人員實施措施堵漏,10分鐘后泄漏點消除。經現場洗消,大氣濃度測定合格(由運行人員檢測),并匯報應急總指揮和領導小組,事故現場應急行動終止。

(7)各事故救援小組后續工作處理完畢后,由總指揮宣布演練終止。

(8)事故現場解除警戒,恢復脫硝系統。

(9)在三樓會議室參演人員進行演練總結分析。

3、演習要點和注意事項

(1)氨泄漏檢測儀報警,脫硫集控室、氨區消防噴淋動作報警,運行人員接警。

(2)接警人員處理:

a.立即通知發電部當值長、輔網班長,要求檢查確認現場情況。

b.立即到現場、手持氨泄漏檢測儀檢查確認氨泄漏點。

(3)輔網運行班長處理:

a.通過攝像頭和報警畫面、操作畫面判斷液氨區氨泄漏點、消防噴淋動作情況,氨區有白色霧氣彌漫,判斷泄漏點部位。

c.現場初步判斷為液氨泄漏,匯報值長和專業領導。

d.停止相關液氨蒸發器運行,并實施遠程隔離,穿好正壓式防護服后關閉#1儲氨罐出口手動門。

(4)值長處理:

a.值長報告生產副廠長,在確認運行人員氨泄漏點遠程隔離無效,且現場氨氣擴散迅速后,生產副廠長發令啟動《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進行初級響應,并組織實施最初應急反應救援協調行動。

b.通知消防隊、安全監督部、生產技術部、銀儀檢修維護部等相關責任部門快速到達事故現場。

c.向上級領導高廠長、楊總、劉總、汪總等進行匯報后,告知我廠啟動《脫硝氨區液氨泄漏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d.進行最初的應急指揮。

5)運行人員處理:

a.集控運行人員保證運行機組穩定。

b.運行人員緊急關閉#1儲氨罐的氣動出口閥,將儲氨罐進行有效隔離,停運#3蒸發器液氨蒸發器及其他相關操作,消防泵運行,確保消防水壓力。

c.運行人員二人穿好正壓式呼吸器和防化服,快速趕到脫硝氨區配合檢修人員進行漏點檢查和對系統進行有效隔離。

(6)消防人員和護衛隊人員處理:

a.迅速撤離氨泄漏污染區附近的人員至上風口空氣新鮮處。并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b.對氨區附近區域各路口進行交通管制,拉警示線進行隔離,嚴格限制無關人員和車輛出入現場,加強廠內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

c.檢查并切斷并控制好附近一切火源。

d.確認氨區消防噴淋水動作正常;使用現場消防槍進行漏氨稀釋;在氨區四周用水幕水帶形成第三道防線。

(7)受傷人員處理:運行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人工呼吸急救,然后(模擬打120)送往當地醫療急救中心搶救。

(8)演習現場對講機配置至少15只,其中具體頻道如下:應急領導小組為1,電控部熱控專業2,發電部為3,檢修維護部為8。

(9)注意事項?

a.由于整個應急處理過程消防用水量大,運行人員應控制好消防水壓力。?

b.消防、檢修等人員進入液氨泄漏區域應有熟悉現場的運行人員陪同指示。

c.因液氨氣化后大量吸熱,溫度很低,堵漏操作時應防止人員穿戴好嚴密的防化服,避免凍傷。

d.由于事故處理過程中所產生大量堿性廢水,可通過構筑圍堤收容,對附近的雨水口、地下管網入口及電纜溝進行封堵,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事故。

e.配備事故處理器材:正壓式呼吸器(4套);防護服(2套);雨靴(4雙);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6個);防護手套(6個);毛巾(2條)等。

f.演練前1天,通知各單位,要求各單位傳達到職工,告知廠部將舉行液氨泄漏應急演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g.演習期間凡進入氨區人員著裝必須遵守《安規》相關管理規定,禁止撥打手機,攜帶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禁止觀摩人員和無關人員進入氨區,所有人員聽從演練總指揮安排。

各事故救援小組后續工作處理完畢后,分別匯報總指揮,由總指揮演習終止。

篇3:氨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規程

1.目的:

規程操作人員對氨泄露應急處理的操作方法、步驟,確保設備高效安全運行。

2.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公用工程車間工作中液氨泄漏的應急處理操作作業。

3.工作程序:

3.1液氨的健康危害及危險特性

3.1.1健康危害

液氨可引起發射性呼吸停止,造成組織溶解壞死,可致眼及皮膚的灼傷。

3.1.2危險特性

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氟、氯等接觸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力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3.2泄漏的應急處理

3.2.1一旦發生氨泄露,人員應迅速撤離至泄漏污染區的上風,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人員出入。

3.2.2若起火,則應切斷火源,然后用霧狀水、二氧化碳、砂土等方法滅火。

3.2.3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3.2.4合理通風,加速擴散。

3.2.5高濃度泄漏區,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稀釋、溶解。

3.2.6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

3.2.7如有可能,將殘余或漏出的液體送至水洗塔稀釋。

3.2.8儲罐區最好設稀酸噴灑裝置。

3.2.9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3.3急救措施

3.3.1若皮膚接觸液氨,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物,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的清水徹底沖洗,然后送醫院治療。

3.3.2若眼睛接觸,則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時間至少15分鐘。然后送醫院治療。

3.3.3若吸入,則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