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石油化工企業消防措施

石油化工企業消防措施

2024-07-23 閱讀 6128

石油化工企業生產流程復雜,設備種類繁多,工藝操作嚴格,控制參數多而苛刻,稍有不慎,就會釀成火災爆炸事故。而且,從原料、生產過程到成品等各個環節,都存在著非常大的火災危險性。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易燃易爆化工生產、儲存、運輸、經營企業越來越多,加強消防工作,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此類火災預防工作呢

一是要嚴格消防安全管理,管理就是效益。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石油化工企業的重中之重,必須納入企業安全管理的全過程。嚴格消防安全管理的重點是:明確責任,石油化工企業應當嚴格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與此同時,石油化工企業應當將容易發生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可能嚴重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以及對消防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部位,確定為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如石油化工企業的油罐區、儲存易燃易爆物品倉庫、生產工藝流程中易出現險情的部位。

二是強化防火檢查和巡查,消除火災隱患。石油化工企業應當確定內部檢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防火檢查和巡查應由石油化工企業內部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組成,這樣有利于及時準確發現火災隱患。此外,要提高防火檢查巡查的科技含量,運用先進的檢查儀器和設備,例如:可燃氣體探測儀、紅外線測溫儀等,提高防火檢巡查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及時發現火災隱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消除火災隱患。隱患嚴重且隨時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的,要在發現火災隱患的第一時間內停業整改,并作好防范工作。

三是明確檢查巡查的內容和重點項目,增強檢查針對性。內容和重點主要是:①物料檢查。各種危險物料的保護或防火措施是否可靠;物料貯存過程中所采用的滅火裝置,滅火藥劑、滅火方法是否適當,數量是否滿足,有否破損部件;針對工藝處理過程所采用的滅火措施,滅火裝置能否在應急情況下使用;針對火災情況下,關閥斷料、緊急排放等工藝措施和裝置是否完好可靠。②裝置檢查。在前次防火檢查之后,工藝流程有否變動,變動后的火災危險性如何裝置是否變動,防火問題合適否;外部發生火災,工藝過程內部的影響程度如何;應急情況下,用于工藝處置的緊急閥門或緊急開關,是否便于接連,本身的安全程度如何;設備管道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現象及其隱患;檢測維修等危險操作,是否符合有關安全規定;建筑物或操作地點發生爆炸事故時,有沒有采取緩沖設備或設施。③反應檢查。工藝過程中存在哪些危險反應、不良流動和工藝條件,對此,安全技術措施是否健全、合適,當裝置產生異常反應時,是否有緊急泄料、斷料及其它應急處理措施或裝置;當反應設備壓力突然升高時,安全排放、泄壓裝置是否靈敏有效。

四是定期開展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石油化工企業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開展滅火演練活動十分重要,不僅關系到企業在緊急情況下是否能快速處置初起火災事故,減少財產損失,更重要的是關系到人員的安全。由于石油化工企業生產或使用物質的火災危險性、特殊性工藝過程和建筑、構筑物特點等因素,決定石油化工火災具有火災形式多樣、爆炸危險性嚴重、滅火難度大,消防設施消耗大,易造成人員傷亡等特點。因此,石油化工企業可在易燃易爆的重要場所,配置“消防機器人”,專門用于火災爆炸事故的搶險救援。利用消防機器人深入火場內部進行高溫下的滅火,即使發生爆炸也不會犧牲參與撲救人員的生命。在相對集中區域的化工企業也可以聯合配置消防機器人,由公安消防隊或專職消防隊管理使用。

篇2:石油化工消防安全距離規定

編號名稱熔點℃沸點℃閃點℃自燃點℃爆炸極限%毒性可燃等級下限上限1甲醇-9764.7113855.536.0有毒甲類液體2乙烯-169.4-103.9-504252.736.0有毒甲類氣體3丙烯-185.3-47.7-66.7455211.1有毒甲類氣體41-丁烯-185.4-6.4804551.89.6有毒甲類氣體5乙烷-183.3-88.6<-50472315.5有毒甲類氣體6丙烷-187.6-42.1-1044502.19.5有毒甲類氣體7氫氣-259.2-252.82535004.074.2無毒甲類氣體8一氧化碳-205-191.5<-50608.912.574.2有毒乙類氣體石油化工企業與相鄰工廠或設施的防火間距相鄰工廠或設施防火間距(m)液化烴罐組(罐外壁)甲乙類液體罐組(罐外壁)可能攜帶可燃液體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甲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側)全廠性或區域性重要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側)居民區、公共福利設施、村莊相鄰工廠(圍墻或用地邊界線)場外鐵路國家鐵路線(中心線)55458035-場外鐵路線(中心線)45358030-場外公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路邊)35308035-其他公路(路邊)25206025-交配電站(圍墻)架空電力線路(中心線)1.5倍旗桿高度1.5倍旗桿高度801.5倍旗桿高度-Ⅰ、Ⅱ國家架空通信線路(中心線)50408040-通航江、河、海岸邊25258020-地區埋地輸油管道原油及成品油(管道中心)3030603030液化烴(管道中心)6060806060地區埋地輸氣管道(管道中心)3030603030裝卸油品碼頭(碼頭前沿)注:1.本表中相鄰工廠指除石油化工企業和油庫以外的工廠;

2.括號內指防火間距起止點;

3.當相鄰設施為港區陸域、重要物品倉庫和堆場、軍事設施、機場等,對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距離有特殊要求時,應按有關規定執行;

4.丙類可燃液體罐組的防火距離,可按甲、乙類可燃液體罐組的規定減少25%;

5.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的防火距離,可按甲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的規定減少25%;

6.地面敷設的地區輸油(輸氣)管道的防火距離,可按地區埋地輸油(輸氣)管道的規定增加50%;

7.當相鄰工廠圍墻內為非火災危險性設施時,其與全廠性或區域性重要設施防火間距最小可為25m;

8.表中“—”表示無防火間距要求或執行相關規范。石油化工企業與同類企業及油庫的防火間距相鄰工廠或設施防火間距(m)液化烴罐組(罐外壁)甲乙類液體罐組(罐外壁)可能攜帶可燃液體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甲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側)全廠性或區域性重要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側)液化烴罐組(罐外壁)6060907090甲乙類液體罐組(罐外壁601.5D(見注2)905060可能攜帶可燃液體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9090(見注4)9090甲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側)7050904040全廠性或區域性重要設施(最外側設備外緣或建筑物的最外軸側)9060904020明火地點7040604020注:1.括號內指防火間距起止點;

2.表中D為較大罐的直徑。當1.5D小于30m時,取30m;當1.5D大于60m時,可取60m;當丙類可燃液體罐相鄰布置時,防火間距可取30m;

3.與散發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可按與明火地點的防火間距減少50%,但散發火花地點應布置在火災爆炸危險區域之外;

4.輻射熱不應影響相鄰火炬的檢修和運行;

5.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的防火間距,可按甲、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的規定減少10m(火炬除外),但不應小于30m;

6.石油化工工業園區內公用的輸油(氣)管道,可布置在石油化工企業圍墻或用地邊界線外。設備、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間距(m)項目控制室、機柜室、變配電所、化驗室、辦公室明火設備操作溫度低于自燃點的工藝設備操作溫度等于或高于自燃點的工藝設備含可燃液體的污水池、隔油池、酸性污水罐、含油污水罐丙類物質倉庫、乙類物品儲存間備注可燃氣體壓縮機或壓縮機房裝置儲罐(總容積)其他工藝設備或其房間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200~1000m360~100m3100~1000m3甲乙甲乙甲A甲B乙A乙B丙A甲乙甲A甲B乙A乙B丙A控制室、機柜室、變配電所、化驗室、辦公室--明火設備16--操作溫度低于自燃點的工藝設備可燃氣體壓縮機或壓縮機房甲1622.6-注1乙99--裝置儲罐總容積可燃氣體200~1000m3甲151597.5-----注2乙997.67.5-----液化烴60~100m3甲A22.622.6169-----可燃液體100~1000m3甲B乙A151597.5-----乙B丙A997.57.5-----其他工藝設備或其房間可燃氣體甲16159-97.5997.5------乙997.6-7.5-7.57.5------液化烴甲A1522.697.597.5997.5-----可燃液體甲B乙A15159-97.5997.5-----乙B丙A997.5-7.5-7.57.5------操作溫度等于或高于自燃點的工藝設備164.694.69916994.6-7.54.5--注3含可燃液體的污水池、隔油池、酸性污水罐、含油污水罐16159-97.5997.5-----4.5--丙類物質倉庫、乙類物品儲存間--裝置儲罐組總容積可燃氣體>1000~5000m3甲、乙20201515--注4液化烴>100~500m3甲A-可燃液體>1000~5000m3甲B乙A--乙B丙A--注:1.單機驅動功率小于150kW的可燃氣體壓縮機,可按操作溫度低于自燃點的“其他工藝設備”確定其防火間距;

2.裝置儲罐(組)的總容積應符合本規范第5.2.23條的規定。當裝置儲罐的總容積:液化烴儲罐小于50m3、可燃液體儲罐小于100m3、可燃氣體儲罐小于200m3時,可按操作溫度低于自燃點的“其他工藝設備”確定其防火間距;

3.查不到自燃點時,可取250℃;

4.裝置儲罐組的防火設計應符合本規范第6章的有關規定;

5.丙B類液體設備的防火間距不限;

6.散發火花地點與其他設備防火間距同明火設備;

7.表中“—”表示無防火間距要求或執行相關規范,“*”裝置儲罐集中成組布置。污水處理場內的設備、建(構)筑物平面布置防火間距項目交配電所、化驗室、辦公室等含可燃液體的隔油池、污水池等集中布置的水泵房汽油罐、含油污水調節罐焚燒爐污油泵房交配電所、化驗室、辦公室等-15-151515含可燃液體的隔油池、污水池等15-151515-集中布置的水泵房-15-15--汽油罐、含油污水調節罐151515-15-焚燒爐1515--15污油泵房15---15-罐組內相鄰可燃液體地上儲罐的防火間距類別儲罐型式固定頂罐浮頂、內浮頂罐臥罐≤1000m3≥1000m3甲B、乙類0.75D0.6D0.4D0.8m丙A類0.4D丙B類2m5m注:1.表中D為相鄰較大罐的直徑,單罐容積大于1000m3的儲罐取直徑或高度的較大值;2.儲存不同類別液體的或不同型式的相鄰儲罐的防火間距應采用本表規定的較大值:3.現有淺盤式內浮頂罐的防火間距同固定頂罐;4.可燃液體的低壓儲罐,其防火間距按固定頂罐考慮;5.儲存丙B類可燃液體的浮頂、內浮頂罐。其防火間距大于15m時,可取15m。液化烴、可燃氣體、助燃氣體的罐組內儲罐的防火間距介質球罐臥(立)罐全冷凍室儲罐容積水槽式氣柜干式氣柜≤100m3>100m3液化烴全壓力式或半冷凍式儲罐有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0.5D1.0D﹡﹡﹡﹡無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1.0D﹡﹡﹡﹡全冷凍室儲罐≤100m3﹡﹡1.5D0.5D﹡﹡>100m3﹡﹡0.5D0.5D助燃氣體球罐0.5D0.65D﹡﹡﹡﹡臥(立)罐0.65D0.65D﹡﹡﹡﹡可燃氣體水槽式氣柜﹡﹡﹡﹡0.5D0.65D干式氣柜﹡﹡﹡﹡0.65D0.65D球罐0.5D﹡﹡﹡0.65D0.65D注:1.D為相鄰較大儲罐的直徑;2.液氨儲罐間防火間距要求應與液化烴儲罐相同;液氧儲罐間的防火間距應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要求執行;3.沸點低于45℃的甲B類液體壓力儲罐,按全壓力式液化烴儲罐的防火間距執行;4.液化烴單罐容積200m3的臥(立)罐之間的防火間距超過1.5m時,可取1.5m;5.助燃氣體臥(立)罐之間的防火間距超過1.5m時,可取1.5m;6.“﹡”表示不應同組布置。廠區同一時間內火災處數產區占地面積m2同一時間內火災處數≤1000,0001處:廠區消防用水量最大處>1000,0002處:一處為廠區消防用水量最大處,另一處為廠區輔助生產設施工藝裝置消防用水量表(L/s)裝置類型裝置規模中型大型石油化工150~300300~600煉油150~230230~450合成氨及氨加工90~120120~200消防冷卻水的供水范圍和供水強度項目供水范圍供水強度附注移動式水槍冷卻著火罐固定頂罐罐周全長0.8L/s·m-浮頂罐、內浮頂罐罐周全長0.6L/s·m注1、2鄰近罐罐周全長0.7L/s·m-固定式罐著火罐固定頂罐罐壁表面積2.5L/min·m2-浮頂罐、內浮頂罐罐壁表面積2.0L/min·m2注1、2鄰近罐罐壁表面積的1/2與著火罐相同注3注:1.浮盤用易溶材料制作的內浮頂罐按固定頂罐計算;2.淺盤式內浮頂罐按固定頂罐計算;3.按實際冷卻面積計算,但不得小于罐壁表面積的1/2。滅火器的規格滅火器類型干粉式泡沫型二氧化碳手提式推車式手提式推車式手提式推車式滅火器充裝量容量(L)--960--重量(kg)6或820或50--5或730

篇3:石油化工生產中火災危險性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在世界范圍內無數次的火災、爆炸、中毒案例說明,工業過程特別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的火災爆炸事故的分析及控制措施的研究與應用是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乃至世界范圍內亟待解決的大課題。石油化工生產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物質多,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高溫高壓設備多,建筑物的孔洞和溝道較多,生產高度密封化、連續化,工藝復雜,操作要求極其嚴格,發生事故容易形成連鎖性反應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石油化工生產所固有的火災爆炸危險性。

1石油化工生產的火災危險性

1.1超溫或加料過量等導致反應失控與介質分解石油化工生產中如果溫度過高,設備局部受熱或過熱以及加料過量,都會影響化學反應速度,使某些反應過程產生更高的熱量,會使一些低沸點介質突然氣化,產生沖料現象或造成某些不穩定物質的分解(如作為熱載體的聯苯混合物在高溫作用下會分解生成氫氣、氧氣、苯等),導致系統內壓升高,甚至引起超壓爆炸。如某廠潤滑油車間重合工段,由于加入三氯化鋁過量使反應過于激烈,產生大量瓦斯從觀察孔處冒出并充滿操作間,操作工切斷照明電源時產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造成現場人員一死四傷。

1.2低沸點介質進入高溫系統氣化造成系統超壓低沸點介質常見的有水及某些有機溶劑等,由于沸點較低達到沸點以上溫度時就會發生相變,生成蒸氣,有機溶劑多數具有燃燒爆炸的危險,在高溫系統中可能氣化超壓而爆炸。如某廠催化裂化裝置,由于誤操作將分餾塔底部冷凝水打人煉油罐,水接觸到高溫的油立即氣化,造成系統內部超壓爆炸。

1.3反應裝置內產生新的易燃易爆物質某些設備及裝置在正常情況下是安全的,但如果在反應及貯存過程中潛入某些物質,或者由于某些雜質含量過高而發生化學反應,特別是有些具有較大危險性的副反應,產生新的易燃易爆物質,接觸明火或受到高溫作用就會發生燃燒爆炸。例如在聚氯乙烯生產中,如電石中磷化鈣含量過高,就會產生大量的磷化氫氣體造成事故。

1.4高熱物料噴出或物料遇到高溫物體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有些物料的溫度超過其自燃點,一旦噴出與空氣接觸就會著火燃燒。造成物料噴出的原因很多,如生產設備發生故障,容器、管線被腐蝕性的物料腐蝕造成泄漏,或操作失誤,反應設備超壓等。另外,如果放空管位置選擇不當,物料放空時,噴落到附近的高溫物體上,或因管道設備維修保養不及時,物料發生跑、冒、滴、漏,濺落到高溫設備表面時,都可能發生燃燒。

1.5其他原因使工藝系統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般情況下,石油化工生產工藝系統內不允許存在爆炸的條件,但如果設備發生故障、損壞,操作人員缺乏應有的消防知識或操作失誤,有可能導致物料的竄流、錯投等,產生爆炸性混合物引發事故,尤其在裝置停車、開車、檢修過程中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如某企業在對濃硫酸罐施焊前,用水清洗酸罐,以致罐體材料與稀硫酸產生氫氣沒有排空,在對罐體動焊時發生了爆炸,結果造成2名操作工當場死亡。

2工藝操作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2.1溫度控制溫度是石油化工生產中的主要控制參數之一。正確有效地控制溫度范圍,不僅是保證產品質量的要求,也是防火防爆工藝控制的一項重點。物理操作過程溫度超過控制指標,不僅會造成液態物料的急劇沸騰,導致溢料或爆炸,還會使一些干燥物料發生自燃。反之,如果溫度過低,會使某些物料在管路或設備中凝固或凍結而堵塞管路,使設備脹裂。在實施操作溫度控制的過程中,應做到正確選擇傳熱介質、持續均勻攪拌、及時轉移反應熱、防止傳熱面結疤等。

(1)正確選擇傳熱介質正確選擇冷、熱載體對冷卻和加熱過程的操作安全至關重要。石油化工企業常用的熱載體有明火、電阻絲、熱水、水蒸汽、熔鹽、熔融金屬、礦物油等;冷載體主要有空氣、水、制冷劑等。在冷熱載體的選用中,應注意避免使用和反應物料性質相抵觸的物質作為加熱或冷卻介質。如環氧乙烷極易與水發生劇烈反應,應避免與水接觸。熱載體在使用中處于高溫狀態,如有低沸點物料漏人系統,遇高熱熱載體會立即氣化使系統超壓產生爆炸危險。因此,熱載體運行系統不能有死角,以防水壓實驗時積存水或其他低沸點物質,必要時應進行干燥吹掃或脫水處理。

(2)持續均勻攪拌化學反應過程中,機械攪拌不僅可以使反應物料混合均勻、反應平穩,還可以加速熱量傳遞,如果機械攪拌突然中斷,可使反應系統產生局部反應劇烈和散熱不良的危險。因此,要采取雙回路供電、增設人工攪拌裝置、通人惰性氣體攪拌等方法,保證攪拌的連續運轉。

(3)及時轉移反應熱基本有機合成中的各種氧化反應、氯化反應、水合和聚合反應等均為放熱反應,必須有防止熱量積聚和及時轉移反應熱的措施。移出反應熱的主要方法有:夾套冷卻,內蛇管冷卻,冷料循環,淤漿循環、稀釋劑循環、回流、惰性氣體循環等。此外,還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結構的反應器或采取一些工藝措施,如在系統中通人水蒸氣帶走熱量等,也是常見的方法。

(4)防止傳熱面結疤防止和及時清理傳熱面結疤,也是預防工藝設備運行中火災發生的重要環節。結疤不僅影響傳熱效率,更危險的是因物料分解而引起爆炸。防止傳熱面結疤的措施應根據結疤的原因,從管理、工藝處理上采取相應的方法處置,如檢驗設備有無缺陷,改進攪拌方式,采用低液加熱面或增加流速減少污垢在傳熱面上的沉積等,并定期檢查結疤狀況,及時清理除疤。

2.2投料配比和速度控制對于放熱反應操作,嚴格地控制各種物料的配比是防止操作中火災發生的一個重要環節。如環氧乙烷生產中,乙烷和氧的混合濃度接近爆炸極限,一旦配比失調,形成爆炸極限內的操作,就可能導致爆炸起火。另外,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度影響很大,催化劑過量,反應速度過快,反應熱移出困難,也會有造成火災的危險。因此,操作中應嚴格掌握原料配比,準確計量,對連續的比例調節混合裝置,應設置連鎖控制系統,并經常核對進料配比;對可燃物與氧化劑的反應,主要應控制氧化劑的投料速度和投料量,如果工藝條件許可,還可以添加惰性氣體進行稀釋。對于放熱反應,投料速度不能超過設備的傳熱能力,一是防止反應過速,二是防止造成系統溫度下降,使物料積累過量,一旦溫度適宜,反應又會加劇,造成溫度壓力異常。如某農藥廠樂果車間硫化物反應崗位,由于工人向五硫化二磷母液中加甲醇過快,發生沖料起火。滅火中,一工人誤將水管插入反應罐,硫化物遇水反應產生大量的硫化氫氣體,引發中毒事故,致使152人中毒,其中6人死亡。因此工藝操作中,應嚴格按照規定的投料速度操作,更不能隨意采用補加反應物的辦法來提高反應速度,或采用增加投料量然后再加熱的方法操作。

2.3嚴格控制超量雜質和副反應化學反應操作中,如果工藝操作條件改變,或原料中含有超量雜質,即有導致副反應、過反應而造成火災爆炸的危險。如乙炔和氯化氫在轉化器中合成氯乙烯時,如果氯化氫中的游離氯超過0.005%時,則過量的游離氯與乙炔反應會生成四氯乙烷立即爆炸。所以,操作中必須嚴格控制原料質量,禁止使用不符合標準的原料;同時,對于物料循環操作的過程,要有防止雜質聚集的措施;另外,對有些反應過程應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反應完全,如果成品中含有大量未反應的半成品,也有發生異常反應的危險。有些反應過程則要嚴格防止過反應的發生。因為多數過反應生成物是不穩定的,有發生火災或爆炸的潛在危險。如苯、甲苯硝化生成硝基苯和硝基甲苯,若發生過反應則生成二硝基苯和二硝基甲苯,二者均不穩定,在精餾時常會發生爆炸。

2.4兩種異常情況的緊急處置

(1)動力源突然中斷的處置

水、電、氣是石油化工企業生產的命脈,一旦因某種故障或其他原因,使某種動力源突然中斷,不但會造成生產的停頓,而且還有導致火災、爆炸的危險。如電力中斷,會使水泵、攪拌機停轉,冷卻水無法供應,物料混合不勻,反應熱無法移出等。對動力源中斷的處置,最好的方法是迅速恢復動力源供給,如果沒有這種可能,應迅速采取人工攪拌、壓入高壓水(工藝許可情況下)、緊急排料等處理措施,抑制事故的繼續發展。盡管如此,石油化工生產工藝要求,火災危險大的重點操作設備動力源供給應保證雙回路電源,雙干線水源或氣源;或備有發電機、備用水泵、事故處理裝置等應急保障措施,以保證生產操作動力源的安全可靠性。

(2)溢料和泄漏的處置

溢料和泄漏是生產操作中經常發生的異常現象,若溢出物或泄漏物為可燃物,則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危險性極大,石油化工行業許多事故都是由此引發的。操作中如發生溢料,應先控制周圍一切火源,限制溢料流淌或氣化擴散。同時采取冷卻降溫或導料等措施防止物料繼續溢出。對溢出的物料應盡快予以收集或采取稀釋、排除等方法處理干凈,防止積存釀成更大的火災危險。設備損壞、管道破裂、人為操作失誤、反應失去控制等原因都會造成物料泄漏。泄漏的應急處置措施包括堵漏、防止泄漏物質擴散,加強監測、管理好火源等。對微小泄漏一般采取緊固、拆換墊圈、及時補焊、帶氣燒焊等措施及時堵漏;對大量泄漏要利用防火堤、圍堰、圍墻等設施或采取水槍噴霧的方法將泄漏物限制在局部范圍內。管理火源也十分重要,既要考慮到明火、非防爆電氣設備滋火,又應考慮到高速噴出的氣流等產生靜電火花。此外,應在易產生泄漏的容器等設備或庫房內安裝監測報警系統,并加強維護,做到發現泄漏早期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