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苯罐安全儲存技術措施

苯罐安全儲存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1844

摘要:液態苯極易燃燒爆炸,苯類化學事故造成的后果及影響極大,其安全儲存涉及多方面技術措施。通過危險預知分析等方法,較詳細地介紹了苯罐的安全儲存溫度和安全儲存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安全儲存技術措施苯罐

1苯的性質

苯,無色透明液體,有強烈芳香味,第3.2類中閃點易燃液體[1],不溶于水,可與醇、醚、丙酮等多數有機溶劑混溶。熔點為5.5℃,相對密度(水=1)為0.88,沸點為80.1℃,閃點為-11℃,引燃溫度為560℃,最小點火能為0.2mJ,爆炸極限為1.2%8.0%(或39270g/m3),易產生和積聚靜電,有燃燒爆炸危險[2]。

苯具有以下兩個基本特性:①易燃性。苯屬于閃點在45℃以下的易燃液體,所以在常溫條件下,遇明火能使表面的苯蒸氣閃燃,同時由于閃點低,其液體可源源供給可燃氣體獲得持續燃燒,所以,閃點越低危險性越大。②易爆性。苯液體的蒸氣與空氣混合,濃度達到一定的范圍時,遇明火會發生爆炸,其點火能為0.2mJ,即相當于一枚大頭針,從1m高處垂直落到水泥地面,碰撞時所產生的能量。在爆炸極限下限和上限范圍內遇到火源是先爆炸、后燃燒,高于上限的混合濃度時,遇到火源只是燃燒;低于下限的混合濃度時,遇到火源則不爆不燃。

值得指出的是,閃燃時爆炸性混合氣體的濃度即為爆炸下限時的濃度,即爆炸燃燒的起點濃度,亦即是發生閃燃燒的蒸氣濃度,產生這一濃度的溫度即為閃點。

2苯罐安全存儲溫度的確定

由于苯具有易揮發、低閃點、高度易燃易爆的特性,所以苯罐安全儲存的前提是:必須確定苯的儲存溫度是否安全。爆炸性混合氣體在爆炸極限下限和上限范圍內遇到火源是先爆炸、后燃燒;高于上限的混合濃度時,遇到火源只是燃燒;低于下限的混合濃度時,遇到火源則不爆不燃。確定苯罐的安全儲存溫度,就要避免油罐內苯蒸氣與空氣形成混合性氣體的爆炸極限在1.2%8.0%的爆炸極限濃度范圍內。消除形成爆炸濃度的可能溫度有兩種方法,一是低于閃點的溫度,二是高于爆炸上限的溫度。但由于苯的閃點為-11℃,若油罐內苯的存儲溫度控制不好,過低,則會液態苯有凝固的可能,特別是北方的冬季。所以,安全儲存溫度應選擇高于爆炸上限的溫度,且不宜超過30℃[2];在實際應用中,可利用苯測爆儀和油罐溫度計共同配合進行測定。

3苯罐安全儲存的技術措施

苯的溫度是苯罐安全儲存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是由于其閃點較低、爆炸濃度極限寬的特性所決定的,特別在南方夏季尤其應重視。此外,苯罐確定了合適的儲存溫度,還要從根本上消除爆炸燃燒的三要素之激發源,所以,加強消防安全管理,苯罐區嚴格禁煙禁火、遠離火種和熱源尤其重要。苯罐的安全儲存,除了儲存溫度外,在安全技術措施上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1)消除靜電積聚,限制裝卸流速。據統計,1972-1984年,日本化工企業共發生320起爆炸事故,其中靜電引起的占18.9%。苯屬于中閃點且不導電的液體,有靜電積聚的危險性,特別是在裝卸或輸送過程中,油料與油料、油料與空氣、油料與罐(管)壁的摩擦都能產生靜電積聚乃至放電。苯罐的安全存儲系數為0.9,罐體空間內,苯液體的蒸氣與空氣混合,濃度達到一定的范圍時,遇靜電積聚的放電火花就會引發油罐爆炸。為此,對苯罐要采取限制裝卸流速、消除靜電積聚的安全技術措施,如:①確保在輸送或裝卸過程中不超過規定的最高允許流速。流速與管徑應滿足:V2D≤0.64(V—流速,m/s;D—管徑,m;)[3]。②輸油管道、管道法蘭間的跨接和罐體按技術規范作防靜電接地,并加強巡查,定期檢測接地電阻,確保阻值≤10Ω。③裝罐車和儲罐時,應盡可能采取底部進料的方式;若從罐頂進料時,應將輸油管插入至罐底約20~30cm的地方,避免沖擊噴濺起電。④檢尺、取樣應超過規定的靜置時間。⑤消除對地絕緣導體。⑥及時處理泄漏,降低壓力,防止噴射起電等。

(2)苯罐頂部安裝帶阻火器的呼吸閥。苯的揮發點較低,其蒸氣在儲罐中易揮發。在苯罐溫度較低、油罐抽油或加溫后急劇冷卻等狀態下,可能會造成罐體吸癟現象,導致油罐破損漏油。所以,為保持油罐的壓力平衡,應安設機械呼吸閥。另外,為了防止火焰通過呼吸閥竄入油罐,在呼吸閥前還必須安裝阻火器。

(3)安裝可燃氣體自動報警設施。由于苯蒸氣的密度為2.8kg/m3,苯罐通過呼吸閥揮發的苯蒸氣容易積聚在罐外底部,若不及時消除,則會形成新的爆炸性氣體,為此,按技術規范要求,在罐外設置可燃氣體自動報警設施極有必要。

(4)按技術規范要求對苯罐外壁設置保冷隔離層或水噴淋設施,避免陽光直射,盡可能減少苯蒸氣揮發。

(5)對傳統的固定頂罐進行技術改造,盡可能采用帶內浮盤、弱頂的固定頂罐,或對罐頂進行氮氣密封,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苯蒸氣揮發和油罐內形成爆炸性混合空間。

(6)按技術規范要求對苯罐設置泡沫滅火設施,不僅要考慮油罐內部燃燒的處置,而且還要考慮油罐外的流淌火能及時有效地撲滅。

參考文獻

1GB13690—1992《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2周國泰,等.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17-18

3盧鑒章,等.安全生產技術.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5.24

篇2:民爆器材儲存安全制度

1了解民爆器材的性能、用途,熟悉產品規格、品種、儲存期及保管方法。

2庫房內民爆器材的儲存量不得超過核定的儲存容量。

3性質相抵觸的民爆器材,必須分庫儲存。庫房內嚴禁存放無關物品。

4庫房內的民爆器材儲存時,必須根據定按日期分期分批依次堆垛。堆垛邊緣離墻0.3米以上及堆垛邊緣之間的距離0.1米以上;高不超過1.6米(原則上堆垛不超過六層);運輸通道寬度不小于1.2米;人行檢查、清點通道寬度不小于0.8米,通道上嚴禁椎放任何物品。

5注意儲存物品的有效期限。對同品種、同規格的民爆器材要遵守發零存整、發舊存新,即先進行出的原則。

6嚴禁將不合格和合格品同庫存放。變質和過期失效的產品,應單獨存放,設置醒目的“報廢”標志牌,并登記造冊,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嚴禁和常規產品同庫存放。

7對儲存物品實行動態管理,倉庫保管員必須于每日下班前進行民爆器材儲存的動態盤點清查,按日填制“動態盤點表”,確保帳物相符。

8一旦庫內發生民爆器材丟失、短少、被盜,倉庫保管員必須及時報告倉庫負責人,由倉庫負責人立即報告公司相關部門和公司領導,并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

9庫房內設置溫度計、溫度計、保管員應定期測定溫度、溫度并認真記錄有關數據。保證庫房整潔、防潮和通風良好,杜絕鼠害。

10庫房內物品按定置管理要求堆放,倉庫應密碼落鎖。

11嚴禁向外部及無關人員透露爆炸物品儲存、吞吐情況。

12維修民用爆破器材倉庫時,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門窗小修可移至室外指定地點進行,庫房大修應將倉庫內的產品全部搬出,清掃干凈后方可進行。

篇3:危化品儲存安全制度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等危險物質在運輸、裝卸、儲存、保管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能引起燃燒、爆炸,導致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事故的化學物品,統稱為危險化學品,通常分為:易燃類、劇毒類、強腐蝕類、易爆類、強氧化劑類。

1、危險化學品分類隔離存放,做到專場專庫、定點定位定置分區,專人管理,專車專運。

2、包裝物、容器由政府管理部門審查合格的專業生產企業定點生產,并經國務院質檢部門認可的專業檢測、檢驗機構檢測、檢驗合格,且包裝外形無明顯外傷,附件齊全,封閉緊密,無跑、冒、漏、滴、蒸發現象,使用期在試壓規定期內。

3、易爆品儲存

1)、易爆品倉庫為單層建筑并裝設避雷針。庫房陰涼通風,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庫溫控制在15℃~30℃為宜,相對濕度一般控制在65%~75%,庫房內部照明采用防爆型燈具,開關設于庫外。

2)、堆放牢固、穩妥、整齊,防止倒垛,便于搬運,利于通風、防潮、降溫。

3)、易爆品包裝底鋪墊20cm左右方木或墊板,不用受撞擊、摩擦容易產生火花的石塊、水泥塊或鋼材等鋪墊。堆垛高度、密度、長度、間距、墻距、柱距、頂距等均需慎重考慮,不得超量儲存。

4、易燃液體儲存

1)、易燃液體儲存于陰涼通風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氧化劑及氧化性酸類。

2)、閃點低于23℃的易燃液體,其倉庫溫度一般不得超過30℃,低沸點品種須采取降溫式冷藏措施,露天儲罐如氣溫在30℃以上時采取降溫措施。

3)、儲罐存放如苯、醇等商品時,其機械設備必須防爆,并有導靜電的接地裝置。

5、劇毒化學品貯存

1)、做到“五雙制”,即雙把鎖、雙人取、雙人用、雙本賬、雙人管,并按期核對賬目。

2)、劇毒化學品銷售量、流向、儲存量如實記錄,防止劇毒化學品被盜、丟失或者誤售、誤用,如發現上述情況立即報告當地公安部門。

3)、建立易制毒化學品銷售臺賬,如實記錄銷售品種、數量、日期、購買方等情況,其臺賬和證明財料保存2年。

6、罐、桶裝危險化學品不超儲,瓶內氣體不得用盡,一般保留0.2MPa的余壓。

7、每種物品注明物品名稱、數量、特性及撲救方法。

8、符合有關安全、防火規定,并根據物品的種類、性質,設置相應的通風、防爆、泄壓、防火、防雷、報警、滅火、防曬、調溫、消除靜電、防護圍堤等安全設施,并做到:

1)、消防器材防火警示、指示標志漆色醒目、完好。

2)、防火間距滿足要求,耐火等級符合國家規定,相鄰庫房以防火墻隔離。

3)、消防設施布局合理,消防通道暢通。

9、通風、隔熱措施可靠,通風以自然通風為主,機械通風為輔,以確保通風良好,陽光直射庫區采取隔熱、降溫等措施。

10、電氣設施根據貯存危險物品種類分級分區,庫內照明采用防爆照明燈,庫房周圍不堆放可燃材料。

11、從事銷售、儲存、運輸危險化學品活動人員,進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防護和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并考核合格后上崗作業。

12、儲存裝置每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對庫區和使用場所設置的通訊、報警裝置,進行全面檢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處于正常適用狀態,確保公司安全營運。

13、重復使用的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使用前進行檢查,并做出記錄,檢查記錄至少保存2年。

14、不同品種、不同性質、不同批次的貨物,嚴禁混存混放。對庫存貨物,要定期抽樣檢測,如有變化,要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15、進出貨物時,技術說明書、檢測報告,要隨貨同行,否則拒絕出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