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儲存使用安全管理措施
1.?目的
規范鹽酸的儲存使用管理,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2.適用范圍
和鹽酸有關的各個部門和環節。
3.內容
3.1管理原則
1.必須遵守《化學危險品管理條例》等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購買、運輸、使用、儲存鹽酸。
2.成立鹽酸(易制毒化學品)使用管理小組,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并確定1-2名專兼職鹽酸(易制毒化學品)管理人員。
3.管理人員應經過安全培訓,熟知安全品性質和安全管理常識。
4.管理人員每天不得小于2次巡檢,做好記錄,消除隱患。
5.安全人員每周組織檢查1次,發現隱患,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3.2采購
每次采購,均由購用單位派專人攜帶市易制毒化學品購用申請表以及前次辦理的購用證明、實際購買情況,到市公安局易制毒化學品管理辦公室辦理購用證明。
購用證明有效期為一個月,每證僅限購一次。在購用證明辦理后未能按時購買,應在有效期滿后七日內將已過期的購用證明交回原發證機關,由原發證機關注銷作廢。
3.由購用單位派專人持購用證明前往有化學危險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廠商或經營單位購買,不得請其他單位或個人代為購買。
4.嚴格按照購用證明上的數量購買,不得超過所限定的數額。
5.僅限購用證明上所注明的購用單位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交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使用。
3.3儲存
1.儲存庫房陰涼通風,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堿類胺類堿金屬易燃物分開存放,切記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2.鹽酸的儲罐材質標識符合要求,嚴禁帶缺陷使用。儲罐應分類存放,間距不小于1米。
3.鹽酸化學品運抵單位后,必須由聯絡員在場監視卸貨、入庫,數量核對無誤后,有送貨人、倉管員、監督員分別在《鹽酸出入庫登記證明簿》上簽名。
3.對易泄漏有害介質的管道及設備盡量露天布置,有利于有毒氣體的擴散,使通風良好,防止有害氣體積累。分析室設局部排風,加強排風排毒。裝置排出廢氣集中排放,排放口高于操作面。
4.鹽酸須有單獨的倉庫存放,實行雙人雙鎖,出入庫臺帳登記要清楚、全面、準確。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鹽酸化學品倉庫。
5.使用部門(車間)須開具《鹽酸領用申請單》,由使用部門(車間)負責人簽字后,向倉庫領用鹽酸。出庫時聯絡員須到現場監督,領用人、倉管員、監督員核對數量后分別在鹽酸出入庫登記簿上簽名。出庫后由聯絡員陪同領用人將鹽酸送到使用部門(車間)。鹽酸領用單位應建立登記臺帳,單獨裝訂成冊備查。用槽罐儲存鹽酸的,從槽罐抽到高位槽(即抽離槽罐)即視為出庫,做出庫登記。
?6.使用部門(車間)應按當天使用計劃,合理領用鹽酸。原則上誰使用由誰領用,負責領用人下班,如鹽酸還有剩余即視為不能使用完,使用部門(車間)負責人應安排二個人將多余的鹽酸送回倉庫。
7.由倉庫管理人員應對送回的鹽酸進行稱量后作為入庫原料進行登記,送回人、倉管員分別在登記簿上簽名。不得將領用原料暫存在倉庫中,使用部門(車間)不得私自存放鹽酸在本部門(車間)。使用部門(車間)再次領用已送回的鹽酸應按第九條規定重新辦理領用手續。
8.倉管員和聯絡員應每月盤點當月的使用數量和庫存數量,核對無誤后,在每月5日前將盤點情況寄交易制毒化學品管理辦公室。如在盤點中發現存在數量不對應,應立即報告易制毒化學品管理辦公室,由管理辦公室和使用企業共同復核。如發現被盜的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3.4操作使用
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化自動化。
3.加強個人防護措施,作業工人應配備耐酸堿橡皮手套、橡膠耐酸堿服,護目眼鏡;。遠離易燃物可燃物,避免與堿類、胺類、堿金屬接觸。
4.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5.車間應配備常用應急救護物品。
3.5廢棄排放
1.用堿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鈉或氯化鈣,用水稀釋后排入廢水中。
3.6泄漏應急處理
1.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2.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3.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水溝等限制性空間。
4.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和,也可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排入廢水系統。
5.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3.7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的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2.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新鮮空氣處,保持呼吸暢通,如呼吸困難,即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就醫。
4.食入:用水漱口,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篇2:鹽酸液堿卸車安全管理規定
一、卸酸(堿)前的準備工作
1、當鹽酸(液堿)槽車到達現場時由庫管人員及時過磅記錄重量,然后通知化驗中心進行取樣化驗,合格后方可卸車;
2、檢查鹽酸(液堿)儲罐的液位狀況(安全容量為全容積的80%),并確認進酸(堿)的具體槽車容量;
3、槽車應停放在卸車區域內,檢查卸酸(堿)泵、管道、閥門是否完好,閥門所處的狀態是否正確;
4、在卸酸(堿)現場應備有毛巾、藥棉及急救時中和用的溶液;罐區設有沖洗及事故沖洗用自來水,工作人員需了解閥門位置及操作方法,使用前應先檢查沖洗水裝置內是否有可使用水源,禁止無沖洗水強行卸車;
5、卸酸(堿)人員應熟悉藥品的性質和操作方法;并根據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膠手套及防護眼鏡,穿橡膠圍裙及長筒膠靴(褲腳應放在靴外);在卸車現場應站在上風的位置,以防吸入飛揚的酸霧及藥品粉末;工作負責人應檢查防護設備是否合適;
6、卸酸(堿)前工作人員應做好安全措施,槽車旁邊應架設圍欄及明顯的標志;
7、在高空作業(高度超過2m)時,必須使用安全帶,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8、進入工作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
二、卸酸(堿)操作及注意事項
1、先將夾層鋼絲軟管的一端與槽車出口連接牢固,另一端與卸酸(堿)泵進口管道連接,檢查并確認管道連接牢固無脫落噴料危險;
2、打開槽車出口閥門,打開卸酸(堿)泵進口閥、出口閥、排氣閥,排除管道及泵內空氣;
3、啟動卸酸(堿)泵,將酸(堿)送入酸(堿)儲罐內;
4、卸酸(堿)過程中,應注意泵的聲音是否正常,管道閥門有無泄漏等異常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停泵處理;
5、當鹽酸(堿)槽車無酸(堿)流出后,關閉槽車出口閥、停泵、關閉泵的進口閥;站在管道側面拆除與槽車的連接管道;
6、如酸(堿)泄漏,應立即關閉槽車管道出口及卸酸(堿)泵進口門,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稀釋,卸完后對現場進行檢查,保證管路內不存料;
7、在進入酸氣較大的場所進行緊急搶修時,應佩戴套頭式防毒面具;
8、禁止隨地排放酸、堿,如需排放應經過酸堿中和處理合格后排放;
9、卸酸(堿)操作過程中,崗位人員不能離崗,運行值班人員負有監護責任;
10、當濃酸濺到眼睛內或皮膚上時,應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再用0.5%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當強堿濺到眼睛內或皮膚上時,應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膚。經過上述緊急處理后,應立即就醫治療;
11、外來人員應遵守本公司安全管理規定,不得開關卸酸(堿)泵及閥門;
洛陽陽光熱電有限公司
發電部
2013-10-11
篇3:鹽酸儲存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本公司使用的鹽酸為易制毒化學品,為了安全、正確的使用,所以特制定購買、儲存、使用管理制度。
2.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生產用鹽酸的購買、儲存、使用全過程管理。
3.責任部門:
安全科、采購部、使用部門。
4.依據原則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和《廣東省禁毒條列》的有關規定,防止鹽酸化學品流入非法渠道,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特制的本制度。
4.1生產、經營、運輸、儲存鹽酸此類易制毒化學品,必須遵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并鹽酸(易制毒化學品)使用管理小組,出主要領導任組長,并確定1-2名專兼職鹽酸(易制毒化學品)管理人員。
4.2定期對鹽酸(易制毒化學品)使用過程中的相關人員,如聯絡員、倉管員、直接使用人員進行過程檢查,定期對上述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教育和崗位職責培訓,并對每次使用量用途必須進行登記。
5.采購
5.1每次購買鹽酸(易制毒化學品),均由聯絡員攜帶市易制毒化學品購用申請表以及上次辦理的購用證明、實際購買情況,到市公安局易制毒化學品管理辦公室辦理購用證明。購用證明有效期為一個月,每證僅限購買一次。在購用證明辦理后未能按時購買,應在有效期滿后7日內將已過期的購用證明交回原發證機關,由原發證機關注銷作廢。
5.2購買鹽酸(易制毒化學品)時必須嚴格按照購用證明上的數量購買,不得超過購買證明上所限定的數額。
5.3購用證明僅限證明上所注明的購用單位使用,應由購買單位派人員前往銷售單位購買,不得將購買證明以任何形式交給他單位或個人使用,或請其他單位或個人代為購買。
5.4所購買的鹽酸(易制毒化學品)必須是本單位使用,不得與轉讓,轉借形式交給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不得為其他單位代為辦理購用證明。
5.5鹽酸(易制毒化學品)運抵單位后,必須有聯絡員在場監視卸貨入庫,數量核對無誤后,有送貨人、倉管員、監督員分別在(鹽酸出入庫登記證賬簿)上簽字。
6.存儲
6.1儲存庫房陰涼通風,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堿類胺類堿金屬易燃物分開存放,切記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6.2.鹽酸的儲罐材質標識符合要求,嚴禁帶缺陷使用。儲罐應分類存放,間距不小于1米。
6.3鹽酸(易制毒化學品)須有單獨的倉庫存放,實行雙人雙鎖,出入庫臺賬登記要清楚、全面、準確。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鹽酸化學品倉庫,倉管員和聯絡員應每月盤點當月的使用數量和庫存數量,核對無誤后,及時將盤點情況寄交易制毒化學品管理辦公室。
7.操作使用
7.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7.2作業工人必須配戴耐酸堿橡皮手套、橡膠耐酸堿服,護目眼鏡。嚴謹吸煙攜帶易燃易爆物。
7.3使用部門(車間)須開具(鹽酸使用申請單),有使用部門(車間)負責人簽字后,向倉庫領用鹽酸(易制毒化學品)。出庫時聯絡員陪同領用人將鹽酸(易制毒化學品)送到使用部門(車間)。鹽酸(易制毒化學品)領用單位應建立臺賬,單獨裝訂成冊備查。用槽罐儲存鹽酸,從槽罐抽到高位槽(及抽離槽罐)即視為出庫,做出庫領用登記。
7.4使用部門(車間)應按月使用計劃,合理申請購買鹽酸(易制毒化學品)。嚴格記錄使用量,用途并在使用登記簿上簽名。使用部門(車間)不得私自存放鹽酸(易制毒化學品)在非指定儲存和轉讓給任何他人和單位
7.5使用鹽酸(易制毒化學品),應注意鹽酸(易制毒化學品)使用后殘液的回收和處理,不得將含有鹽酸(易制毒化學品)成份的殘液直接排出廠外,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8.泄漏應急處理
8.1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8.2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8.3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水溝等限制性空間。
8.4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和,也可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排入廢水系統。
8.5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9.急救措施
9.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的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9.2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9.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新鮮空氣處,保持呼吸暢通,如呼吸困難,即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就醫。
9.4食入:用水漱口,飲牛奶或蛋清,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