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帶壓堵漏安全技術措施

帶壓堵漏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7232

帶壓堵漏是許多行業普遍采用的一門技術。在有些情況下,帶壓堵漏涉及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劇毒等工況,若是方法不當、措施不良、技術不佳或責任心不強,不但堵不了漏,反而會擴大泄漏,危及生產和人身安全。

例如,某廠煤氣主管線出現漏氣,段長派兩名操作人員監護,自己拿著手錘、銼、木楔等下到溝內進行堵漏,因管道腐蝕嚴重,不但未堵住,反而使泄漏加劇,無奈便打算離開,剛到梯子處就被熏倒。其他人見段長倒下,速下去搶救,結果也被熏倒。直至將鼓風機停掉、佩帶供氧呼吸器才將人救出,經搶救12人脫險,3人不幸身亡,停車11小時,直接經濟損失2萬余元。

如上事例,雖說是堵漏中的個別現象,但它的教訓是深刻的,它告誡我們在思想上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是用無數的財富和鮮血寫成的,只有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把安全措施落到實處,堵漏中的事故才能避免。筆者根據長期積累的經驗,對帶壓堵漏工作中應注意的安全問題和具體的防范措施談一下看法,供同行參考。

一、帶壓堵漏中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1.避免燃燒

常見的可燃物有氫、一氧化碳、氨、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乙炔、石油氣、天然氣、水煤氣、煤氣、汽油、煤油、石油醚、柴油、溶劑油、工業潤滑油、二硫化碳、乙醚、丙酮、苯、甲苯、乙苯、甲醇、乙醇、石腦油等。在堵漏時如果這些物質是介質或與這些物質離得較近,我們就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主要就是把構成燃燒的三要素與工作對象分開。在引起燃燒的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三個要素中,每一項都不能忽視。

2.避免爆炸

爆炸分為物理性爆炸和化學性爆炸兩大類。物理性爆炸是指密閉容器承受的壓力超過容器材料的機械強度而發生的爆炸,如蒸汽鍋爐超過允許壓力而爆炸。在帶壓堵漏時,切記不要對需要堵漏的部位進行高溫加熱,一定要防止因容器內的介質受熱膨脹而引起的爆炸。化學性爆炸是指氣體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劇烈化學反應引起的爆炸。化學性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才能發生:一是有易燃易爆物質;二是可燃易爆物質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三是爆炸性混合物有火源的作用。要防止化學性爆炸就得阻止這三個條件存在。在堵漏時需采用通風換氣、隔熱降溫、防止靜電、嚴禁明火等措施。

3.避免中毒

對人體有毒的物質主要有氟、氫氟酸、光氣、氟化氫、碳酰氟、氯氣、氫氰酸、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氯乙烯、甲醇、氧化乙烯、硫化乙烯、二硫化碳、乙炔、硫化氫等。

堵漏中遇到帶毒物質時,應采用監護、輪換操作、通風、占上風位、穿戴防護用品等措施。對某些既有毒又易燃易爆的物質,如硫化氫、苯、一氧化碳、汽油等,不但要防毒,還要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4.避免放射性損傷

放射性損傷有內照射、外照射和本底輻射等。內照射是因防護不當,放射性物質經呼吸道、消化道、傷口、皮膚等侵入人體造成的。在體內α射線危害最大,其次是β射線。外照射是指體外的β、γ、*射線、中子等對人體的照射。本底輻射是指宇宙射線和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輻射。

為了防止放射性損傷,堵漏時要穿戴好防護用品、設置防輻射障礙,防止放射性煙氣灰塵傷害人體。

5.避免燙傷、凍傷、灼傷等

為了防止燙傷和灼傷,堵漏時人體應避開高溫介質的射向,設置擋板,穿戴好防護用品;為了防止凍傷,堵漏時應避免人體與介質接觸。

二、帶壓堵漏的安全用具

1.口罩、眼鏡

口罩類型較多,有防塵口罩和防毒口罩等。防塵口罩有紗布、泡沫塑料、聚氯乙烯布等口罩之分。聚氯乙烯口罩濾塵率為96%~98%,呼吸阻力為1.2,其性能較好。

眼鏡有白色眼鏡、墨鏡、鍍膜眼鏡等,用來保護眼睛,防止灰塵、強光損傷眼睛。

2.防護衣帽、手套、鞋襪、油膏

根據工況條件的不同,可選用不同的防護用品。如橡膠、塑料制品用于防水防油、防毒防蝕、防塵等。石棉玻璃纖維等制品用于防火防燙、防蝕防灼等方面。安全帽用于保護操作者的頭部免受損傷。工作服最好用衣褲連身式,以達較好的密閉性。

防護油膏主要是保護皮膚,起到防毒、防凍等作用。

3.安全帶、安全繩

安全帶用于高空作業,以防失足跌落;安全繩用于危險性作業區,以便營救。

4.防毒面具、消防用具

防毒面具分過濾式和隔離式兩種。過濾式防毒面具適用于空氣中毒物濃度小于2%或空氣中含氧量大于16%的場所;濾毒罐中的藥劑不同,使用對象也不同。隔離式防毒面具適用于各種有毒環境。

消防用具這里指濕棉墊、石棉墊、干粉滅火劑、各種滅火器及消防車、消防管線、警報系統等。

三、帶壓堵漏的安全措施

為了保證帶壓堵漏的安全性,應嚴格遵守下列安全措施:

(1)嚴格執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蝕、防輻射等安全技術規范。

(2)堵漏人員應由責任心強、實踐經驗豐富、熟悉設備工作狀況的人擔任,并配有監護人員1~2人,人員應少而精。

(3)按規定穿戴好適應介質工況條件的勞動保護用品,備齊所需安全用具和設備。

(4)清理堵漏現場,對危險性介質視其性質作好通風、疏散、引流、遮蓋防護措施。

(5)對易燃易爆介質的堵漏,盡量避免焊接堵漏法。不允許采用有可能引起火花的工具和操作方法。應用銅制工具、風槍、風鉆,不使用電器設備和電器工具。

(6)松、緊螺栓、活接頭等部位,應用煤油、除銹劑等清洗干凈后,涂敷石墨、二硫化鉬潤滑螺紋處,方能慢而輕的操作,以免螺栓、絲扣斷裂。用煤油時要防火。

(7)高空作業應設置平臺,或采用升降機、吊車做平臺。用標志、口令、步話機聯系。

(8)水下堵漏應遵守水下操作規程,穿好不透水的潛水服,保證通氣管完好無損,水下水上信息相通,安全措施可靠。從事水下焊堵時,應注意預防電擊。

(9)在室內、地溝、井下、容器內操作時,注意防毒、防窒息,并應有搶救措施。下井、進容器前,應取樣化驗,合格后方能進行。

(10)堵漏時,操作人員應按事先確定好的方案進行,要慎重果斷,邊干邊觀察,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反映,共同研究解決,嚴禁主觀蠻干。

四、帶壓堵漏的現場管理

堵漏現場應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它由領導、工程技術人員和有實踐經驗的工人組成。實施堵漏前,必須充分掌握泄漏部位介質特性及溫度、壓力等技術數據,分析泄漏原因,制定一套完整的堵漏方案。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要有所防范,采取相應的對策。

堵漏工作應統一領導,分工明確,相互協調,可根據情況安排堵漏人員、監護人員、消防救護人員、后勤人員等,車間操作人員應配合這項工作。現場操作時,除堵漏人員和監護人員外,其他人員應站在警界線外待命。堵漏人員嚴格按操作規程和既定方案進行,出現新的情況應及時向現場指揮人員匯報,以便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堵漏結束后,應及時清理現場,恢復正常生產。

篇2:帶壓堵漏(緊螺絲)安全操作規定

?1目的

為防止帶壓堵漏(緊螺絲)過程中出現管道爆破危及人身安全等事件發生,特制定此規定。

2引用標準及關聯子系統?

3.1引用標準

3.1.2《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

3專用術語定義

4執行程序(略)

5.1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

5.1.1堵漏(緊螺絲)前準備

5.1.1.1在壓力管道發生泄漏后,運行人員立即負責建立隔離區域及警告標識,并通知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必須立即查明管道泄漏的部位,負責聯系專業帶壓堵漏人員到場進行勘察,以確定補漏工作是否安全可行

5.1.1.2在檢查管道泄漏需進行附加工作時(如扒保溫等),必須辦理工作票手續,做好風險預控,采取隔離、防護措施,否則禁止進行檢查

5.1.1.3泄漏部件突然爆破風險較大、現場就地空間狹小無處躲閃、隔離措施不能可靠執行需停機處理時,必須停機后處理

5.1.1.4勘察后認為帶壓堵漏可行,由專業堵漏單位制定帶壓堵漏必須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由設備維護部專業點檢人員制定帶壓緊螺絲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5.1.1.5計劃性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工作票要求提前一天上票,發電運行部、燃化除部負責在第二天早會上通報,突發性且急需處理的堵漏工作當天隨時上票處理

5.1.1.6對于低溫低壓管道(溫度低于65°C并壓力小于1.6MPa為界限)工作不執行此規定,但在進行低溫低壓管道堵漏(緊螺絲)工作時必須作好防范隔離措施,由工作負責人對工作的安全性負責

5.1.1.7此規定適用于溫度≥65°ang=EN-US>C或壓力≥1.6MPa的管道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盤根熱緊)工作

5.1.2堵漏時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5.1.2.1帶壓堵漏操作必須由有合法資質帶壓堵漏部門的專業帶壓堵漏人員進行

5.1.2.2該項工作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現場勘察后認為帶壓堵漏可行,由專業堵漏單位制定或與設備維護部專業點檢人員共同制定帶壓堵漏必須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經設備部專業點檢長初審,由安健環部安監人員、生產技術部專業主管審核,公司總工程師或副總工程師簽字批準

5.1.2.3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工作嚴格執行《工作票管理制度》和《動火票管理制度》,發電部、燃化除部工作許可人在確認各項安全措施、技術措施已正確執行情況下方可允許開工。堅決杜絕無票、無安全防范措施進行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盤根熱緊)工作

5.1.2.4現場準備完畢后由當值值長負責召集安健環部安監人員、生產技術部專業主管現場到位與值班員審核安全、技術措施落實情況,并許可開工

5.1.2.5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工作必須指派專人進行監護,堵漏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和部門安健環專責人以及相應的點檢人員必須到現場檢查安全技術措施確已可靠執行,其逃生路線暢通、簡捷,堵漏(緊螺絲)人員防護用具確已正確佩戴,警告標識已正確設置,隔離區域已正確建立,開工后工作負責人進行全過程監護,部門安健環專責人及相關點檢人員進行安全和技術措施抽查并進行現場風險提示

5.1.2.6開工后,現場監護人員在安全地點進行遠方監控,其它無關人員禁止進入隔離區域

5.1.2.7盤電公司安健環部安健環監察人員、生產技術部專業主管、部門安健環專責人在泄漏原因不明、技術方案未落實、安全措施未到位的情況下,有權停止工作

5.1.3堵漏后的監督事項

5.1.3.1對于帶壓堵漏后又發生泄漏的漏點,專業技術人員與專業帶壓堵漏人員必須對漏點進行新的風險評估、分析泄漏原因、評估卡具是否能再次充壓,在原因不明、卡具不能再次充膠的情況下禁止帶壓堵漏工作,只是補膠工作的可執行原安全技術措施,對于重新進行卡具制作及堵漏工作的按本規范執行程序第5.1.1-5.1.2條規定進行

5.1.3.2帶壓堵漏焊接補漏工作所采用的鋼材和焊接材料,必須根據泄漏部件的工作溫度和工作壓力進行強度核算,以保證其工作性能。補漏工作由于受汽水影響,焊接質量不能保證長期運行使用,堵漏后專業人員加強對焊接補漏工件的監督檢查工作,并利用設備停運機會進行徹底處理或更換

5.2帶壓緊螺絲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5.2.1熱力系統帶壓緊螺絲工作必須使用標準把手,在任何情況下不允許接長把手進行操作

5.2.2第一次熱緊螺絲,每個螺絲只允許旋轉螺母三分之一周(120°),然后觀察其熱緊效果

5.2.3第二次熱緊螺絲,每個螺絲只允許旋轉螺母半周(180°),然后觀察其熱緊效果

5.2.4兩次熱緊后,如泄漏減弱,可重復5.2.2、5.2.3的操作

5.2.5兩次熱緊后,如無明顯的效果,應停止工作,由安健環部、生產技術部、設備部三方專業主管重新進行風險評后再決定是否可繼續進行該項作業

5.2.6任何情況下的帶壓緊螺絲,每個螺母累計旋轉最多不允許超過兩周(720°)

5.2.7法蘭或門體環行布置的螺絲熱緊操作時,應遵循“先對角,后同排”的原則,每個螺絲的緊力盡可能保持均勻、同步

5.2.8帶壓緊螺絲熱緊過程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立即停止作業:

5.2.8.1螺母旋轉不動;

5.2.8.2法蘭盤、門體、螺絲發生開裂等異常情況;

5.2.8.3熱緊過程中泄漏聲音增大

5.3何種情況不宜操作帶壓緊螺絲

5.3.1分析、判定法蘭墊或盤根已損壞;

5.3.2泄漏聲音較大,并伴有明顯的水、汽噴出;

5.3.3化學汽、水取樣門,熱工壓力表取樣門、壓力表鎖母、變壓器鎖母;

5.3.4螺絲小于10mm?,且法蘭或門體環行布置的螺絲少于四個的法蘭盤及門體;

5.4機組啟動過程中的盤根熱緊

由設備維護部相關專業每年制定一次盤根熱機安全技術措施,經設備部專業點檢長初審,由安健環部安監人員、生產技術部專業主管審核,公司總工程師或副總工程師簽字批準;工作過程中部門安健環專責人進行不定期觀察,發現問題及時完善修編安全技術措施,熱緊前通知運行當值值班人員

5.5對于夜間發生的漏點進行夜間堵漏工作,由公司生產處室值班人員、生產處室專工值班人員及設備部值班人員現場到位監護。

篇3:管道帶壓堵漏維修安全管理制度

一、為保證帶壓堵漏過程中,設備、管道、閥門和人身安全,加強管理,防止發生各種事故,特制定帶壓堵漏安全管理制度。

二、帶壓堵漏現場施工操作人員,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必須經帶壓堵漏專業技術培訓,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合格,取得技術培訓合格證書后,才能上崗進行帶壓堵漏作業。

三、帶壓堵漏施工單位,根據帶壓堵漏的特點,制定各個環節條件下帶壓堵漏安全操作規程和防護要求,應急措施等,并監督現場帶壓堵漏施工操作人員全面貫徹執行。

四、帶壓堵漏的專用工具和施工工具必須滿足耐溫耐壓和國家規定的其它安全要求,不允許在現場使用不合格的產品。

五、帶壓堵漏的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安全規定的合格產品。

六、為了保證帶壓堵漏過程中的安全,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進行帶壓堵漏或者需采取其它補救措施后,才能進行帶壓堵漏。

管道及設備器壁等主要受壓元器件,因裂紋泄漏又沒有防止裂紋擴大措施時,不能進行帶壓堵漏。否則會因為堵漏掩蓋了裂紋的繼續擴大而發生嚴重的破壞性事故。

透鏡墊法蘭泄漏時,不能用通常的在法蘭付間隙中設計夾具注入密封劑的辦法消除泄漏。否則會使法蘭的密封由線密封變成面密封,極大地增加了螺栓力,以至破壞了原來密封結構,這是非常危險的。

管道腐蝕、沖刷減薄狀況(厚薄和面積大小)不清楚的泄漏點。如果管壁很薄、且面積較大、設計的夾具不能有效覆蓋減薄部位,輕者堵漏不容易成功,這邊堵好那邊漏。重者會使泄漏加重、甚至會出現斷裂的事故。

泄漏是極度劇毒介質時,例如光氣等,不能帶壓堵漏。主要考慮是安全防護問題。

強氧化劑的泄漏,例如濃硝酸,溫度很高的純氧等,需特別慎重考慮是否進行帶壓堵漏。因為它們與周圍的化合物,包括某些密封劑會起過劇的化學反應。

七、帶壓堵漏前,施工操作人員根據現場泄漏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安全操作和防護措施實施細則,嚴格按安全操作法施工。

八、帶壓堵漏施工操作人員要嚴格執行帶壓堵漏相關的國家勞動安全技術標準。遵守施工所在單位(公司、廠礦)的紀律和規定。每次作業都必須取得所在單位的同意后,才能進行施工。

九、帶壓堵漏的施工操作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才能進入堵漏現場。

十、防爆等級特別高和泄漏特別嚴重的帶壓堵漏現場,要有專人監控,制訂嚴密詳細防范措施,現場應有必要的消防器材,急救車輛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