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氯堿聚氯乙烯分餾工段特點常見事故預防措施

氯堿聚氯乙烯分餾工段特點常見事故預防措施

2024-07-23 閱讀 9912

一、生產特點

分餾是聚合的前道工序,也是生產氯乙烯單體生產的最后工序。分餾過程系統壓力一般控制在0.25~0.55MPa,其尾氣吸附后情性氣體經減壓后放空。當發生故障或操作不當時,就會發尾氣跑料。氯乙烯與空氣混合,會形成易燃易爆氣體,一旦遇上火源就會立即爆炸。

高沸殘液1,l--二氯乙烷如不回收,放入下水道,一遇上火源也會著火或爆炸。因此生產者必須了解本工段的這些生產特點,確保本工段的安全操作。

(一)易燃易爆

除了氯乙烯之外,高沸殘液1,1--二氯乙烷閃點14--21℃,自燃點413℃,與空氣混合后爆炸的范圍為6.2--16%一般氯乙烯的易燃易爆性質人們較為重視,而1,l--二氯乙烷經常被人們忽視。

(二)有毒有害

同樣,除了氯乙烯是有毒、有害物質外,1,l--二氯乙烷對人體也引起中毒癥狀.它

由呼吸道吸入體內,刺激粘膜,如濃度較高時會引起急性中毒呈現麻醉狀態,嚴重中毒時可昏迷致死。急性中毒前期有頭痛、惡心等癥狀。長期接觸會引起慢性中毒,一般出現的癥狀為皮炎和肝腫大。

(三)易堵塞

氯乙烯精餾過程中存在少量水分,由氯乙烯與氧生成的過氧化物,能被水水解,產生氯化氫、甲酸、甲醛等酸性物質。從而使鋼質設備腐蝕,產生鐵離子Fe3+。鐵離子在氯化氫和水存在時,又促進氯乙烯的氧化過程,生成更多的過氧化物。這種過氧化物會引發氯乙烯聚合,生成聚合度較低的氯乙烯。最終造成低沸塔盤構件堵塞而被迫停車清理。

(四)易結焦

高沸塔加熱釜溫度控制過高,不但易使塔底餾分中的高沸物蒸出,使塔頂餾分(作為高純度精氯乙烯單體)的高沸物含量增加而影響質量;還會使蒸出釜列管中液面下降,液體蒸光,導致多氯烴的分解、炭化和結焦,影響塔的穩定操作和連續正常運行。

二、安全操作要點

(一)氯乙烯脫水

1.機前預冷器借0℃鹽水間接冷凝氯乙烯中水分,每班放水3—4次。

2.全凝器冷凝后的液相氯乙烯與水借重度差分層脫水,每班放水1—2次。

3.中間槽和尾氣冷凝器分層脫水,中間槽底部放水每班放1—2次。

4.液態氯乙烯固堿脫水,廢堿每班放一次,定期對固堿干燥補加固堿。

(二)嚴格控制高沸塔加熱釜溫度和液面,不讓液面蒸干。

(三)開停車操作注意事項

1.單臺設備檢修前必須關閉氣、液相進出口閥門,并用氮氣置換設備內氯乙烯氣。有液體的設備先將液體放盡,(即壓力放平)。然后按上法進行排氣,排至取樣分析氯含量小于0.2%以下為止。經檢修后的設備開車前用氮氣排放,直到分析其中含氧氣含量小于3%以下。

2.系統大檢修,設備內剩料集中到最后氯乙烯貯槽,用泵或汽化槽送至聚合計量槽進行聚合,絕對不能放入大氣和下水道。然后按上法進行排氣,檢修結束并車前也用氮氣排氣,取樣分析其中氧氣含量小于3%以下方可投料開車。

3.設備和管道調新,在開車前對設備要試壓查漏,管道和法蘭等結合排氣時進行查漏,待設備和管道等無泄漏時方可開車。

三、常見事故及預防

精餾系統操作的常見事故歸納如下。

1.低沸塔下料波動

(1)產生原因①加熱釜蒸發量過大;②平衡管堵塞;③全凝器下料管堵塞或結冰;④尾氣放空量大;⑤切換吸附器時進口閥開啟太快;使底沸塔壓力波動。

(2)預防措施①調整加熱水溫度和水量;②疏通平衡管;③用熱水或氮汽吹掃;④減少放空量;⑤注意吸附器切換操作。

2.低沸塔系統壓力突然升高

(1)產生原因①尾氣放空自控儀表故障;②鹽水泵電源跳閘停水;③切換吸附器時未開口閥或停用時未并尾氣放空旁路閥,④切換尾冷凝器時來并進口閥,或固液單體逸出造成尾氣放空管結冰。

(2)預防措施①檢修議表或切換手動;②再啟動泵運轉;③開啟上述閥門;④檢修和凋換上述閥門,用熱水或蒸汽吹掃堵塞的管道。

3.低沸塔系統壓力突然下降

(1)產生原因①尾氣放空自控儀表故障;②吸附器泄漏;③壓縮機電源跳閘。

(2)預防措施①檢修儀表或切換手動放空;②停吸附器檢修;③關閉尾氣放空閥。

4.尾氣放空量劇增

(1)產生原因①壓縮機送氣量劇增;②氯化氫純度低、轉化率差或乙炔過量;③冷凝效果差;④切換尾氣冷凝器時調錯閥門;⑤低沸塔釜蒸發量過大,⑥低沸塔塔頂溫度過高,⑦尾氣放空自控儀表故障。

(2)預防措施①通知壓縮機均勻送氣,②與合成系統聯系;③通知冷站降低冷凍鹽水溫度,提高鹽水壓力或排除不凝性氣體,④檢查和調整上述閥門,⑥調整加熱水溫和水量;⑥調整冷凍鹽水水溫和水量,檢修儀表,切換手動閥。

5.尾氣冷凝器不下料而造成尾氣跑料

(1)產生原因①尾氣冷凝器下料管堵塞,②尾氣冷凝器結冰堵塞;③切換尾氣冷凝器時未開進口閥;④低沸塔釜蒸發量過大。

(2)預防借施①用熱水或蒸汽吹掃,或停車清理;②切換化冰;③開啟進口閥,④調整加熱水溫和水量。

6.高沸塔壓力突然升高

(l)產生原因①下料貯槽內單體已滿;②下料貯槽平衡閥或進料閥未開啟;③成品冷凝器鹽水閥自控故障或泵電源跳閘;④塔內有惰性氣體。

(2)預防措施①切換備用貯槽進料;②開啟平衡閥、進料閥;③開啟鹽水旁路手動閥,再啟動鹽水泵運轉;④排除隋性氣體。

7.高沸塔釜液面上升

(1)產生原因①液面計被炭化物堵塞;②加熱釜傳熱效果差;③回流量大或塔釜溫度低;

④成品冷凝器效果差,造成高沸塔壓力上升。

(2)預防措施

①檢查并清理液面計;②停車清理塔釜列管;③調整回流量或塔釜溫度;④調整冷凍鹽水水溫、水量或壓力。

篇2:氣體分餾含脫硫醇裝置設備說明危險因素防范措施

一、裝置簡介

(一)裝置發展及其類型

1.裝置發展

氣體分餾裝置是對催化裂化裝置生產的液化氣進行進一步分離和精制的裝置。隨著近年來催化裂化裝置加工量的增加以及裂化深度的增加,液化氣的產量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人們對液化氣的認識和利用也越來越深人,液化氣不僅可作為民用燃料,而且其中的丙烷、異丁烷、異丁烯、2—丁烯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丙烷和異丁烷還是清潔燃料——車用液化氣的調和組分。

化工企業的大部分原料是從液化氣中獲得的。隨著化工裝置對原料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氣體分餾裝置的原料和產品均為易然易爆的特點,近20年來許多石化企業新建或改建時將氣體分餾裝置作為獨立的生產裝置進行布局建設。氣體分餾裝置已成為化工裝置提供丙烯和丁烯原料的重要裝置。

目前,國內最大的氣體分餾裝置處理量可達42.8*104t/a,可以生產丙烷、丙烯、異丁烷、異丁烯等數十種產品,其中,作為下游化工企業原料的丙烯的純度能達到聚合級。碳四組分分離出輕碳四可作甲基叔丁基醚裝置原料,重碳四組分作為烷基化原料。2—丁烯是合成橡膠的原料。戊烷可做汽油調合組分,也可進一步分離做化工原料。

2.氣體分餾裝置按其對產品的不同需求,可有三塔、四塔和五塔之分。生產聚丙烯原料精丙烯時,必須設第二丙烯塔。生產橡膠和烷基化原料時,必須設輕重碳四的分離塔。不生產化工原料的氣體分餾設有三塔即可。

二、裝置重點部位及設備

(一)重點部位

1.丙烯精制系統

本系統含有脫硫、脫水、脫砷等催化劑以及脫水分子篩再生加熱器,更換催化劑時,要打開催化劑罐更換催化劑,因此,不可避免的會有催化劑粉塵,尤其是脫砷罐,吸收飽和了砷的催化劑有一定毒性,操作時應嚴格避免直接接觸和吸人體內,對廢棄催化劑的處理也要遵守安全規定。

2.脫硫醇系統

脫硫醇系統物料內由于有很高濃度的堿,因此,物料對設備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尤其是堿泵、堿罐以及堿線部位,必須做好防腐工作,選擇合適的耐堿材料。操作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穿戴防護用品,避免人體皮膚與堿液接觸,以免灼傷皮膚或眼睛。

脫硫醇系統由于是對液化氣進行處理,在對堿液進行再生的過程中,要把空氣引進堿液系統。由于堿液與液化氣直接接觸,當堿液和液化氣之間的界面控制不好時,會由于堿液面過低而導致液化氣與空氣直接相遇,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是相當危險的。

3.丙烯精餾塔系統以及進料系統

丙烯精餾塔由于分離的餾分要求純度很高,因此塔身很高,回流泵的功率和負荷也很大,在操作過程中,如果調節幅度過大,容易導致設備泄漏,造成事故。特別是丙烯回流泵端面密封易泄漏引發大量丙烯泄出,遇明火引起爆炸燃燒;大量丙烯泄漏揮發會形成白霧狀氣體使在其環境中操作人員發生窒息中毒事故。

另外,氣體分餾原料帶水后,水將隨物料進入回流罐,從而進入回流泵。水分進入回流泵后由于泵體葉輪人口壓力低,液化氣氣化吸熱,水析出結冰,對泵的密封造成損壞,導致泵密封泄漏、跑液化氣的事故發生。

4.冷卻循環水系統

氣體分餾冷卻器用循環水進行冷卻,由于液化氣和產品中H2S和循環水對冷卻器的腐蝕,或操作濃度和壓力變化,都有可能發生介質泄漏到循環水系統中去,循環水場會有瓦斯揮發,如發現或處理不及時會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發生。

(二)重點設備

1.脫丙烷塔回流泵

如果原料帶水,主要聚集在脫丙烷塔回流罐內,如果脫水不及時,水很容易進入脫丙烷塔回流泵中形成結冰,劃傷機泵密封,造成瓦斯泄漏。管線極易凍結,在注意回流罐脫水的同時,應該加強對脫丙烷塔回流泵的監護,避免事故發生。

2.丙烯塔回流泵

氣體分餾裝置生產聚合級丙烯時,其丙烯回流泵體高、功率大,易發生端面密封泄漏,泄漏有時來勢猛,泄漏量大,極其危險。因此,該泵除選擇質量好的端面密封材料外,為防止泄漏發生事故,有時企業選用屏蔽泵或在泵出人口管線上加快速切斷閥。

3.塔頂冷卻器

氣體分餾裝置各塔頂冷卻器是冷卻塔頂餾出物的重要設備。冷卻器冷卻效果直接影響著精餾塔的平穩操作。冷卻器的冷卻介質是循環水,冷卻器在運行中易出現循環水結垢堵塞管束,腐蝕生銹導致塔頂溫度和壓力升高,有時會發生氣體泄漏事故。

4.非凈化風差壓截斷閥

脫硫醇裝置非凈化風差壓截斷閥是控制空氣與脫硫醇系統差壓的控制閥。在正常的生產狀態下,非凈化風(空氣)的壓力比堿系統的壓力大,因此,堿系統的堿不會進入風系統,從而避免液化氣進入風系統引起爆炸。差壓閥的作用就是保證風系統與堿系統有一定壓差,當風系統壓力低或堿系統壓力高,差壓小于安全設定值時,差壓閥自動關閉,保證風與堿系統斷開。如果差壓閥出現故障,會引起堿液倒竄,情況非常危險。

三、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氣體分餾裝置原料和產品均為甲類火災危險性物質,其爆炸極限大都在1%~16%(體積),極易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的可燃氣體,遇明火發生爆炸事故。又由于該裝置是在壓力下操作,如發生泄漏,可燃物質會迅速擴散、揮發,形成大范圍的爆炸區域。國內也曾發生過氣體分餾裝置因管線泄漏引發了一起重大爆炸火災傷亡事故。這起事故使氣體分餾裝置摧毀,催化裂化裝置部分受損,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氣體分餾裝置原料和產品為微毒和低毒物質,低濃度對人影響不大,但高濃度時或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中工作,會對人體產生不良癥狀。特別是機泵端面密封故障。突然大量泄漏或管線破裂物料泄漏出入在空氣稀薄高濃度氣體中作業時會發生窒息中毒事故。另外,設備管線泄漏時會出現冰霜,易引起凍傷事故。

(一)開停工危險因素及其防范

1.裝置開工按以下主要步驟進行

開工前的設備檢查一貫通吹掃流程一氣密試壓一拆盲板一趕空氣一裝置開工。

裝置開車順序:裝堿液、催化劑一引液化氣一升溫升壓一建立回流一調整操作在開工過程中容易發生的危險因素主要有機泵密封泄漏、冷換設備密封泄漏,發生爆炸堿液外泄傷人。其危險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見表2—42。

2.裝置停工按以下主要步驟進行

裝置停工程序:降進料量一切斷進料一退物料一退催化劑、堿液一設備、管線吹掃一設備水洗在停工過程中,容易產生危險因素主要是:降溫速度過快造成設備凍壞,硫化物自燃損壞設備。停工過程危險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見表2—43。

(二)設備防腐

隨著石油的深加工,工藝越來越先進,程序越來越細化,但防腐蝕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對加工設備的防腐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各種硫化物和有機酸隨加工過程逐步積累到最輕部分。在氣體分餾加工過程中也較為明顯,其下游裝置對其含硫物質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脫除硫化物一般都在物料進入裝置前進行處理,然后再進行加工,但目前氣體分餾裝置仍存設備腐蝕問題,氣體分餾裝置設備腐蝕及防范見表2—45。

篇3:分餾塔系統操作規程

1、?崗位職責1.1本崗位主要空分中空操作崗位及現場操作崗位,其職責具體為:1.1.1中控操作崗位職責1.1.1.1認真執行崗位職責標準,崗位操作法和安全技術規程,嚴格遵守勞動紀律,通過DCS遠程集中控制系統,精心操作,穩定工藝,做到安全、穩定、高產、優質、低耗。1.1.1.2服從值班長指揮,加強與空分現場崗位、壓縮崗位操作人員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做到勤檢查、勤聯系、勤調節,確保工藝穩定。1.1.1.3認真、按時、如實地填寫操作記錄,記錄錯差率應在控制在2‰以下。1.1.1.4在班長的指揮下,和空分現場人員緊密配合,做好設備檢修前的工藝處理和設備檢修后的試車驗收工作。1.1.1.5搞好崗位清潔文明,管好電訊、消防、氣防器材及其他工具器具。1.1.1.6事故狀態下要堅守崗位,正確判斷,果斷處理。在操作規程規定的“緊急停車”范圍內有權先停止設備運行,然后向調度和上級領導匯報。1.1.1.7有權抵制違章指揮,制止違章作業,禁止非本崗位人員亂動各種設施。1.1.2現場操作崗位職責1.1.2.1現場崗位是中控崗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對遠程集中控制的一種有效完善、補充和延伸。1.1.2.2按照當班班長的指示,準確進行設備的開停、倒換和調整負荷。對管轄范圍的所有設備、管道、閥門、儀表、電器及安全防護設施進行嚴格、認真的檢查,確保運行設備狀態良好,備用設備完好無損,檢修設備及時掌握檢修進度。1.1.2.3負責充裝液體槽車,保證現場安全。1.1.2.4認真執行崗位責任標準,崗位操作法和安全技術規程,嚴格遵守勞動紀律,精心巡檢,穩定工藝,做到安全、高產、優質、低耗。1.1.2.5服從班長指揮,加強與中控操作人員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做到勤檢查、勤聯系,確保工藝穩定。1.1.2.6認真、按時、如實地填寫巡檢記錄,錯差率應在2‰以下。1.1.2.7在班長的指揮下,和中控人員緊密配合好設備檢修前的工藝處理工作和設備檢修后的試車驗收工作。1.1.2.8搞好設備維護保養和工業衛生,消除跑、冒、滴、漏、臟、松、缺、銹等安全缺陷,做到文明生產;管好電訊、消防、氣防器材及其他工具器具。1.1.2.9事故狀態下要堅守崗位,正確判斷,果斷處理。在操作規程規定的“緊急停車”范圍內有權停止設備運行,然后報告中控操作人員和班長。1.1.2.10有權抵制違章指揮,制止違章作業,禁止非本崗位人員亂動設備、閥門、儀表、電器等設施。2崗位任務2.1空分車間分餾崗位主要任務為:2.1.1來自空氣壓縮機,壓縮至至0.5MPa空氣經過預冷、純化系統,一部分直接進入分餾塔參與精餾,另一部分進入增壓機提壓。2.1.2來自增壓機中抽的空氣進入膨脹機系統,膨脹制冷,為分餾系統提供所需的冷量。2.1.3正常生產時為全廠提供儀表空氣及裝置空氣。2.1.4此外本裝置還生產部分液氧、液氮和液氬產品送貯罐。3基礎設計3.1基本原理本裝置采用低溫制取氧、氮、氬。它是通過系統的工藝過程,首先將空氣壓縮、液化。然后在分餾塔中,利用空氣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同時并多次的運用部分蒸發和部分冷凝過程,使低沸點組分不斷的從液相蒸發到氣相中去,同時使高沸點組份不斷地從氣相冷凝到液相中來,最后實現多組分分離目的的過程。3.2裝置的基本概況3.2.1KDON-30000/16160型空分裝置是由中國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制造,本套空分裝置采用分子篩吸附凈化、增壓透平膨脹機、上塔全規整填料精餾及液氧泵內壓縮工藝。整套裝置包括:空氣過濾系統、空氣壓縮系統、空氣預冷系統、分子篩純化系統、氧、氮精餾系統、全精餾制氬系統、液體儲存系統、儀控系統、電控系統。3.2.2裝置的主要設備本裝置主要由以下設備構成:空冷塔、水冷塔、冷卻(凍)水泵、兩臺切換使用的純化器、蒸汽加熱器、兩臺增壓透平膨脹機組、氧、氮分餾塔、氬塔、高、低壓換熱器、過冷器、兩臺液氧泵、兩臺液氬泵、冷卻器、噴射蒸發器、過濾器、消音器等。3.2.3產品指標產品名稱純度(%)產量(Nm3/h)出冷箱壓力(Mpa)備注氧氣(GO2)O2≧99.6300008.5內壓縮液氧(LO2)2000.15氮氣(GN2)O2≦10ppm161600.45下塔頂部抽出液氮(LN2)2000.45液氬(LAr)O2≦1ppm10500.105N2≦2ppm裝置空氣露點≦-40℃2000≧0.45儀表空氣2000注:測量單位Nm3/h是在0℃,0.103Mpa情況下測得的,為標準狀態流量;本規程壓力未注明者均指表壓,流量未注明者均指標態流量;3.2.4空氣中各氣體的物理特性氣體名稱沸點汽化熱組分三相點臨界點單位體積重量溫度壓力溫度壓力氣0℃液0.1Mpa℃Kcal/kg%℃Mpa℃MpaKg/Nm3Kg/Nm3空氣-191.549.1//-140.73.731.293873氧-183.050.920.95-218.812.0-118.85.791.4291.140氮-195.847.678.09-210.094.6-147.13.391.2500.810氬-185.738.90.93-189.4512.2-122.54.861.7341.41CO2//400ppm-56.60.51Mpa31.37.291.9771.178注:沸點,汽化熱均指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情況。3.2.5正常啟動時間:?36小時(從膨脹機組開始計時)3.2.6運轉周期:?2年3.2.7裝置加溫解凍時間:?24小時3.2.8裝置操作彈性:?70%~~~110%4、?流程簡述4.1空氣進入空冷塔AC1101后,與中部入塔的冷卻水和頂部入塔的冷凍水逆流換熱,空氣被冷卻至15℃,同時洗滌空氣中的灰塵和一些有腐蝕性的氣體,經除霧器除去霧沫后進入裝有活性氧化鋁和13*分子篩的純化器MS1201/2中的一臺,除去空氣中的水份、二氧化碳、乙炔、及其它碳氫化合物后分為兩路,一路(62300Nm3/h、0.5Mpa、25℃)進入主換熱器E1~E5中,在其中與出換熱器的返流氣體換熱后,進入下塔進行精餾;另一路(92700Nm3/h、0.5Mpa、25℃)進入增壓機使空氣的壓力得以提高,約2400Nm3/h的空氣從增壓機一段冷卻器冷卻后(1.35Mpa)抽出,經PV708212減壓閥降壓至0.6Mpa送儀表氣管網,約49920Nm3/h的空氣從增壓機二段冷卻器冷卻后(2.69Mpa)抽出,進入膨脹機增壓端;自膨脹增壓機增壓端出來的空氣(3.93Mpa)在增壓端后冷卻器中被冷卻至40℃進入高壓主換熱器,與返流氣體換熱后從主換熱中部抽出(-114℃)進入膨脹機,經膨脹后進入精餾塔下塔C1進行精餾其余部分(42780Nm3/h)經增壓機進一步壓縮到7.0Mpa,從增壓機末級引出,經冷卻后(40℃)也進入高壓主換熱器E6-E7與返流氣體進行熱交換,節流降壓后進入下塔C1參與精餾。4.2污氮氣流程從上塔C2上部抽出的污氮氣,經過過冷器E8回收冷量,然后進入主換熱器E1-E5復熱后分成三路:第一路經V116閥后直接去水冷塔WC1101,對冷凍水降溫后放空,第二路(約32000Nm3/h)直接去純化系統,做為純化系統的再生氣,第三路經上塔調節閥V107閥直接去水冷塔。4.3氧流程在上塔底部主冷凝蒸發器K1氧側獲得≧99.6%的液氧,經液氧泵OP1/2抽出加壓至8.5Mpa,進入高壓主換熱器E6-E7與正流空氣換熱,復熱氣化后,經V110送往后續工序。部分液氧作為產品通過閥門V12送入液氧儲槽SV1701。在上塔底部抽出約270Nm3/h氣氧,經低壓主換熱器E1-E5與正流空氣換熱,復熱后通過V108進入污氮氣管道,排入水冷塔。4.4氮氣流程從下塔C1頂部抽出的含氮量≧99.99%的中壓純氮氣,通過高壓主換熱器E6-7與正流空氣換熱,復熱后通過V112送入氮氣管網,從上塔C2頂部抽出的低壓純氮氣,通過過冷器E8回收冷量,一部分(約42120Nm3/h,0.017Mpa)經高壓主換熱器E6-7復熱后送往水冷塔。一部分經低壓主換熱器E1-5復熱后分成兩路,一路(約28905Nm3/h,0.017Mpa)通過V106送往預冷系統水冷塔,少部分作為冷箱保護氣進入冷箱。4.5液氮流程在主冷凝蒸發器K1氮側將獲得O2≦10ppm的液氮,一部分經V10閥進入下塔,作為下塔回流液。一部分經過過冷器E8過冷后分成兩路,一路經過節流閥V2后送入上塔作為回流液,一路通過閥門V11進入液氮儲槽SV1801。4.6污液氮流程從下塔C1中部偏上抽出(約17100Nm3/h,0.45Mpa)污液氮經過過冷器E8過冷后,經過節流閥V5節流進入上塔,作為上塔回流液。4.7貧液空流程在下塔C1底部偏上得到貧液空,經過冷器E8過冷后,一部分(約20800Nm3/h,0.45Mpa)經過節流閥V4節流進入上塔作為上塔回流液。一部分通過節流閥V9進入精氬冷凝器K3,作為精氬冷凝器K3的冷源,氣化后的液空通過V703閥與粗氬冷凝器K2中氣化的液空一道進入上塔中部,參與精餾。未被蒸發的貧液空則通過閥門V738進入上塔適當位置參與精餾。4.8富氧液空流程在下塔C1底部得到36%-40%的富氧液空,經過冷器E8過冷后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通過節流閥V1節流后送入上塔C2中部作為上塔回流液。一部分通過V705進入精氬蒸發器K4,經冷卻后與通過V707閥后的液空一起,通過節流閥V3進入粗氬冷凝器K2的液空側,作為粗氬冷凝器K2的冷源。未氣化的液空通過V704閥門進入上塔中部,參與精餾。4.9液氬流程該系統主要由粗氬冷凝塔Ⅰ(C3)、粗氬塔Ⅱ(C5)、粗氬冷凝器K2、精氬塔(C4)、精氬冷凝器K3、純氬蒸發器K4,液氬泵(AP1/2)組成。由主精餾塔上塔C2中部抽出的氬餾份氣(含8-10%Ar),進入粗氬塔Ⅱ(C5)進行初步的精餾,使氧的含量降低。粗氬塔Ⅱ(C5)的回流液體是從粗氬冷凝塔Ⅰ(C3)底部引出,經泵AP1/2輸送出來的液態粗氬(1.0Mpa)。粗氬塔Ⅱ(C5)的底部的液體在返回主精餾塔上塔參與精餾。由粗氬塔Ⅱ(C5)頂部引出的粗氬氣(O2%≦0.1%)進入粗氬塔Ⅰ(C3)的下部,并在其中進行更進一步的氬、氧分離。結果在頂部得到O2≦2ppm的工藝氬氣,在粗氬冷凝器K2中冷凝成液體后返回粗氬塔Ⅰ(C3)作為回流液。粗氬冷凝器K2的冷源為主塔下塔底部過冷后的富氧液空,被蒸發的富氧液空和部分未被蒸發的富氧液空分別返回主精餾塔上塔適當位置參與精餾。從粗氬冷凝器K2引出O2≦2ppm的工藝粗氬氣進入精氬塔C4中部,在其中進行精餾,在其底部得到99.999%的液氬,一部分作為產品經調節閥V706送出冷箱,進入液氬貯罐SV1201。其余與來自下塔底部過冷后的富氧液空換熱,使其蒸發作為上升氣參與精餾。而被冷卻的富氧液空返回粗氬塔Ⅰ(C3)頂部,作為粗氬冷凝器K2的冷源,精氬塔(C4)頂部設有精氬冷凝器,是上升氣氬冷凝成液體作為精氬塔回流液,未被冷凝的氮氣及少部分氬氣通過精氬塔上部放空閥V728放空。該冷凝器的冷源是來自過冷器E8后的貧液空,蒸發的空氣通過閥門V703與從粗氬冷凝器中蒸發的富氧液空一起返回上塔適當位置參與精餾,未被蒸發的貧液空則通過閥門V738進入上塔適當位置參與精餾。4.10循環水流程4.10.1預冷系統循環水一部分經V1111調節閥進入水冷塔,在塔中水與污氮或空氣進行傳質傳熱后被冷卻至14℃,在由冷凍泵WPC/D加壓至1.1Mpa,進入空冷塔。一部分進過冷卻水泵WPA/B加壓至0.9Mpa,直接送入空冷塔。4.10.2膨脹機系統循環水一部分分別經過閥門V461/2進入膨脹增壓機后冷卻器,對增壓空氣進行冷卻,一部分分別進入膨脹機油冷卻器,對潤滑油進行冷卻。4.11再生氣流程純化器MS1201/2交換使用,切換時間為4小時,加溫時來自低壓蒸汽換熱器E1-5的污氮氣(約32000Nm3/h)經V1212閥,經蒸汽加熱器SH1201加熱至180℃進入純化系統,加溫結束后污氮氣經V1213進入純化器進行冷吹。純化器在泄壓、均壓時,污氮氣經V1214閥門,經消音器放空。4.12儀表空氣流程在空分正常運行時,從純化器后抽出的部分氣體經V1243閥送入裝置空氣管網,經V1244閥送入儀表空氣管網,經V1232閥送入空分。在空分未正常時,外來儀表空氣經V1237,進入空分儀表氣管網,保證空分系統正常開車使用。5、開車5.1開車前的準備工作5.1.1儀表空氣的投用:儀表空氣來自空壓站,開車前保證儀表空壓機正常。檢查各氣動閥氣源打開;檢查各儀表指示正確,試聲光信號正常;檢查各液位計上、下閥開啟;觀察液位指示正確。5.1.2檢查各電氣信號正常,電儀信號指示狀態一致;現場及DCS急停按鈕均復位。5.1.3按《開車前閥門開關確認表》對DCS及現場閥門開關狀態加以確認,辦理簽字手續。5.1.4報告調度,投運循環水系統:5.1.4.1開膨脹機增壓機后冷卻器循環水進、回水閥、排氣閥,排完氣后關閉排汽閥、打開上水閥。5.1.4.2開膨脹機油站油冷卻器循環水進、回水閥、排氣閥,排完氣后關閉排汽閥、打開上水閥。主意:根據油溫緩慢調整回水閥門的開度。5.1.4.3現場開水冷塔液位調節閥V1111前后截止閥V1126/7,DCS調節V1111閥,使LICA701111達到1300mm左右(比正常高200-300mm),然后將V1111閥投自動。5.1.5開冷卻水泵WPA/B的進口閥V1112/3,開進、出口管道上的導淋V1141/2、V1145/6、排氣,同時盤車,排氣后關閉導淋。5.1.6開冷凍水泵WPC/D的進口閥V1114/5,開進、出口管道上的導淋V1143/4、V1147/8排氣,同時盤車,排氣后關閉導淋。5.1.7聯系電氣人員送電。5.1.8現場啟動冷卻水泵中的一臺,開出口閥V1116/7,而后在DCS上手動逐漸開大V1134,向空冷塔充水,現場啟動冷凍水泵中的一臺,開出口閥V1118/9,而后在DCS上手動逐漸開大V1135,向空冷塔充水,現場打開V1138前后手動閥,中控緩慢打開V1138。當液位LICA701138達到500mm(比正常液位低200-300mm)時,然后將V1138閥投自動。5.1.9蒸汽加熱器投用前的準備工作:開低壓蒸汽(1.0Mpa、180℃)進口管上的疏水閥及蒸汽加熱器的疏水外排閥V1240,V1241,稍開蒸汽總管V1239閥,暖管合格后稍微關小疏水外排閥V1240,V1241。5.1.10按照《空壓機組操作規程》啟動空壓機組并確認系統運行正常穩定。5.2預冷系統的啟動5.2.1預冷系統啟動前的準備工作:5.2.1.1向空冷塔導氣并保壓使PISA-701101達到0.4Mpa以上。5.2.1.2確認水冷塔液位LICA701111達1700mm(比正常時液位高200-300mm)。空冷塔液位LICA701138達到500(比正常時液位低200-300mm)。5.2.1.3循環環水壓力及溫度正常。5.2.2預冷系統的啟動:5.2.2.2開空冷塔液位自動調節閥V1138的前后切斷閥V1136及V1137,啟動冷卻水泵WPA/B中的一臺,等泵運行正常后,開出口閥V1116或V1117,而后中控崗位在DCS上手動遙控FICA1701134,逐漸開大閥V1134調整流量至400m3/h,流量穩定后投自動。5.2.2.3手動調節V1138保持LICA701138到800mm,液位穩定后投自動。注意觀察現場液位LI701101與中控液位LICA701138偏差。5.2.2.4啟動冷凍水泵中的一臺,開出口閥V1118和V1119,而后中控崗位在DCS上手動遙控FICA1701135,逐漸開大閥V1135調整流量至80m3/h,流量穩定后投自動。5.2.2.5當冷凍水泵運行正常后,注意觀察水冷塔液位的變化及V1111閥的動作情況,保證閥V1111能夠穩定調節水冷塔液位。5.2.2.6預冷系統運行穩定后,根據情況稍開或不開V1124,當需開V1124閥給水冷塔供冷卻空氣時,打開閥門要緩慢,同時聯系空壓機崗位注意保壓。5.3純化系統的投用5.3.1按純化器MS1201準備運行,MS1202準備再生操作。5.3.2在DCS上調出純化系統控制畫面,將閥門控制畫面打到“手動控制”畫面位置。5.3.3檢查純化器MS1201壓力PI702201與純化器MS1201后壓力PI702203是否相等,若相等則開純化器MS1201出口閥V1203;若不等則開純化器MS1201泄壓閥V1210,等壓力一致時關V1210,然后開V1203。5.3.4打開MS1201的充壓閥V1222(現場手動閥)對MS1201緩慢充壓。5.3.5當MS1201進、出口壓力相等達0.4Mpa以上時,打開MS1201的空氣進口閥V1201,然后關閉MS1201的充壓閥V1222。5.3.6檢查純化器MS1201的壓力PI702202,如果壓力高于大氣壓則打開純化器MS1202泄壓閥V1211泄壓,若與大氣壓相等則打開再生氣出純化器MS1202閥V1208和再生氣進純化器MS1202閥V1206。5.3.7確認污氮氣閥V1230關閉,再生氣放空閥V1214、V1215,同時FIA7021203遙控置于手動,緩慢打開再生空氣閥V1231,調整FIA702203使流量達32000Nm3/h左右由V1214放空,控制壓力PI7002204不超過12Kpa;同時聯系機組操作人員注意空壓機保壓,嚴防PIAS701101﹤0.4Mpa。5.3.8開再生氣去加熱器閥V1239,投用蒸汽加熱器,蒸汽加熱器運行時要保證TIA702206達到180℃.打開冷凝液排放閥V1240,投用疏水閥。5.3.9確認純化器程序控制畫面上V1201、V1203、V1206、V1208、V1212均打開,V1202、V1204、V1205、V1207、V1213、V1214、V1209、V1210、V1211、V1230均關閉,同時在現場檢查確認閥位與DCS閥位一致。5.3.10調出純化系統程序控制畫面,選擇相對應的兩臺純化器的運行狀態,投自動運行,純化器MS1202加熱器計時器開始運行。純化系統按程序自動運行。5.3.11啟動二氧化碳分析儀AIA702201,保證純化器出口二氧化碳含量分析AIA702202≦1ppm,啟用AIA702204確保蒸汽加熱器SH1201出口再生氣水分含量≦5ppm。5.3.12再生時要求MS1201冷吹峰值溫度TI702202≧130℃。5.3.13純化器運行正常后聯系調度切換儀表氣源。投用空分儀表氣源,停儀表空壓機。5.4冷箱吹除5.4.1冷箱導氣5.4.1.1確認空氣預冷系統運行正常,純化系統運行正常。5.4.1.2緩慢打開V1216及V101、V102、V103、V104、V105閥門冷箱導氣,此時要及時調整空壓機RIK100進口導葉的開度以及緩慢關小喘振閥,進行空壓機保壓(注意觀察PI70001,下塔壓力降會逐漸上升)。5.4.1.3增壓機RZ35緩慢升壓帶負荷,開增壓機RZ35一、二、三段冷卻器導淋進行吹除;開增壓機RZ35中抽放空HIC708224閥門和末級放空HIC708232閥門。5.4.1.4當主換熱器入口空氣壓力PI702203和下塔PI700001指示值小于10kpa時,全開V1216閥,稍開吹除閥V224,開氮氣放空閥V113,注意空壓機機組保壓。5.4.1.5手動開液氮節流閥V2、貧液空節流閥V4,污液氮節流閥V5,及下塔液空液位調節閥V1,打開V3。由上、下塔壓力決定各閥門的開度。開V201,V202,V225,V206,進行吹除。5.4.1.6調整污氮氣出上塔壓力PIC700102為17kpa,檢查V107動作情況,系統壓力穩定后投自動。5.4.1.7當污氮氣管道壓力流量穩定后,緩慢打開分子篩再生污氮氣閥V1230,關閉純化器再生空氣閥V1231及空氣進水冷塔閥V1214,此時應確保再生氣流量FIA702203和空壓機RIK100出口壓力的穩定。5.4.2吹除5.4.2.1冷箱導氣完成后,需要對冷箱進行吹除,避免裝置內的潮濕空氣在低溫狀況下凍結影響空分裝置的安全運行。5.4.2.2緩慢打開冷箱所有管道上的吹除閥,儀表取壓、取樣管線上的吹除閥,調整各閥門開度,使得各個閥門出口氣流均勻。5.4.2.3兩小時后,分別在上塔底部,精氬塔頂部放空出口分析露點,達到-60℃為合格,吹除結束,如不合格,則繼續吹除。5.4.2.4吹除合格后,緩慢的關閉全部點的各吹除閥,此時一要保證塔內壓力穩定,防止閥門關閉過快,造成超壓損壞設備,二要及時調整空壓機的負荷,防止壓縮機超壓。用露點儀測增壓機RZ35一、二、三段冷卻器氣側氣體的露點,若露點皆小于-60℃,緩慢打開增壓機空氣進冷箱大閥,關增壓機一、二、三段冷卻器氣側導淋及放空閥。5.4.2.5注意空壓機保壓,根據增壓機RZ35出口壓力緩慢打開高壓節流閥V8,同時調節增壓機進口閥及防喘振閥,將增壓機出口壓力升至工作壓力7.0Mpa左右。5.4.2.6根據上、下塔壓力調整空壓機、增壓機的負荷,調整高壓節流閥V8的開度和增壓機出口壓力,注意高壓空氣進塔時,不要影響低壓空氣的通過量。5.4.2.7加溫結束后,可以開啟膨脹機組。5.5啟動增壓透平膨脹機組膨脹機啟動前需要確認已加溫好,具備條件。5.5.1膨脹機啟動5.5.1.1啟動增壓透平膨脹機前的準備工作:5.5.1.2膨脹機組已加溫好,加溫氣進、出口閥關閉,蝸殼吹除關閉。確認膨脹端的進、出口閥關閉,膨脹增壓端的進、出口閥關閉。緊急切斷閥及導葉關閉,回流閥全開。確認儀表氣投用正常。5.5.1.3投用密封氣,調整密封氣壓力至0.5Mpa左右。5.5.1.4聯系電氣做油站電機絕緣試驗后,開油泵,調整油壓至0.5Mpa。5.5.1.5檢查膨脹機增壓機后冷卻器循環水已投用,根據油溫情況決定投用油冷卻器或油箱電加熱器(油冷卻器后油溫控制在25-40℃).5.5.1.6DCS上確認膨脹機啟動條件滿足。5.5.1.7現場開啟膨脹機增壓機的出口閥V455進口閥V451及膨脹機的出口閥V445和進口閥V443。5.5.1.8DCS上緩慢的打開緊急切斷閥HV410,至緊急緊急切斷閥前后壓力相等時,全開緊急切斷閥。5.5.1.9DCS上緩慢開膨脹機膨脹端進口導葉HC700443,觀察膨脹機轉速,使其不得在低于10000轉/分轉速下長期運轉。同時緩慢關回流閥V457,根據實際情況調節膨脹機的負荷,調節轉速,但是不得使膨脹機增壓機出口壓力超壓,同時要及時調整空壓機、增壓機的負荷,保持系統壓力穩定。5.5.1.10隨著冷箱內設備溫度的降低,膨脹機進口溫度、壓力、流量會逐漸降低,此時應及時地調整膨脹機的負荷,使之保持最大的制冷量。5.5.1.11打開冷箱內充氮氣閥V223,用V240、V241、V242調整,保持冷箱微正壓。5.5.2膨脹機的倒換(假設ET1運行,ET2備用)5.5.2.1檢查ET2膨脹機應具備運行條件(水、電、油、密封氣等正常,設備加溫好,各吹除閥已關閉)。5.5.2.2現場打開ET2增壓機出口閥V456,進口閥V452,膨脹機出口閥V446,進口閥V444。5.5.2.3緩慢打開ET1回流閥V457,關小膨脹機ET1入口導葉HC700443。5.5.2.4當膨脹機的回流閥全開時,全關膨脹機ET1入口導葉HC700443,關緊急切斷閥HV410。當轉速為零時,調整油壓及密封氣壓力,關增壓機及膨脹機進出口閥。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加溫。停車時注意膨脹機不能超壓。在膨脹機減負荷時,要密切注意增壓機中抽壓力、流量變化,及時調整,防止增壓機喘振。5.5.2.5緩慢打開ET2緊急切斷閥V442,當緊急切斷閥前后壓力一致時,全開V442。緩慢打開ET2入口導葉HC700444,觀察運轉情況,及時提速,觀察油壓,密封氣壓力等正常。然后緩慢關小回流閥V458,開大導葉調整負荷。5.5.2.6在膨脹機ET1減負荷,ET2加負荷的時候,要密切注意增壓機的壓力及流量變化情況。防止壓縮機組系統波動。5.6設備冷卻和積液5.6.1隨著膨脹機的制冷,冷箱內的設備不斷的被冷卻,下塔進氣量會逐漸增加,此時要及時調整壓縮機運行工況,逐漸關小空壓機的放空閥,加大進裝置空氣量,不斷關小下塔進上塔液氮、污液氮、貧液空、液空節流閥。同時調整高壓節流閥V8的開度,提高增壓機出口壓力至額定壓力。5.6.2為加速冷卻,在冷卻初期,可依次打開各個吹除閥,拆開計器閥接頭,開啟計器閥進行吹除,以排除出部分熱氣體直至結霜為止,然后關閉各閥。5.6.3冷卻過程中應注意調整熱端溫差≦3℃、膨脹機進口溫度≧-114℃5.6.4冷卻過程中應注意調整冷卻速率不能太快、防止發生產生應力,損壞設備。其降溫速率為不大于20℃/小時(以TI700001為參考)。5.6.5當主換熱器的冷端溫度TI700001接近液化溫度(-173℃)時,冷卻階段結束。隨著高壓空氣逐漸液化,增壓機流量、壓力會產生變化。此時要及時調節V8保持增壓機出口壓力的穩定。5.6.6當LIC700001﹥100mm時,開蒸汽噴射蒸發器蒸汽閥V208,緩慢打開V203,將塔內液體全部排至蒸汽噴射蒸發器,排完后關V203閥,調整LIC700001至700mm,穩定后投自動。5.6.7隨著上塔的不斷冷卻,當LI700002積至200mm左右時,開蒸汽噴射蒸發器蒸汽閥V208,緩慢打開V205,將塔內液體全部排至蒸汽噴射蒸發器,排完后關V205。隨后關V208閥。5.6.8在冷卻階段,根據情況及時調整下塔中壓氮氣放空量。5.6.9當LI700002積至1500mm時,可逐漸開液氮回流閥V10,繼續積液至2000mm時,可通過對液氮、污液氮、貧液空節流閥開度的調整來調節產品的純度。5.6.10開液氧泵密封氣入口閥,開泵前密封氣進口,開電機與泵連接箱進氣閥、排氣閥,調節密封氣壓差,開始預冷液氧泵。5.6.11當AIAR700103指示合格后,聯系調度氮氣合格,打開V112同時關閉V113,調整流量,對外管網送中壓氮氣。5.7液氧泵的預冷和啟動5.7.1預冷及啟動5.7.1.1確認液氧泵已加溫好(通入加溫氣,測露點合格)。5.7.1.2確認主冷液位已達正常液位70%以上。5.7.1.3確認回流閥V6/V7全開,泵體排氣閥V19/V20開度50%。5.7.1.4現場微開進口閥V13/V14。5.7.1.5預冷期間注意觀察軸溫,電機溫度,軸承氣壓差及密封箱壓差,檢查各冷卻閥是否有內漏,檢查電機是否轉動靈活。5.7.1.6確認氧泵預冷好(打開泵體吹除,有液體排出為冷卻好),聯系電氣做電機絕緣試驗。5.7.1.7聯系儀表檢查電機跳車聯鎖正常。5.7.1.8聯系儀表、電氣做雙泵互聯模擬試驗,確認完好,檢查現場及DCS緊急停按鈕復位,電氣送電。5.7.1.9DCS確認OP1/OP2啟動條件滿足,報告調度準備啟動液氧泵。5.7.1.10現場手動打開V15/V16閥。5.7.1.11切除兩泵聯鎖,確認回流閥V6/V7全開,進口閥V13/V14全開,氧氣放空閥V111開,關小泵體排氣閥V19/V20至20%,在低負荷下啟動OP1/OP2,觀察電流指示及出口壓力及流量。5.7.1.12以每次100-200轉的速度輸入轉速,觀察電流指示、出口壓力及流量變化,待穩定后直接至額定轉速。5.7.1.13緩慢關閉回流閥V6/V7,調整氧泵出口壓力,等壓力及流量穩定后,設定氧氣流量FIQ701101后投自動。5.7.1.14在氧泵加負荷時,要注意高壓空氣,膨脹空氣溫度、流量變化,及時調整膨脹機增壓機負荷,防止低溫液體進入主換熱器熱端,損壞設備。5.7.1.15當氧分析AIARS700101純度正常后,報告調度可以外供氧氣,調整氧氣放空閥V111和外送閥V110,逐漸使氧氣壓力升至額定壓力。5.7.1.16當一臺泵啟動后,將另一臺在備泵信號下啟動,轉速設定為1200轉,泵出口壓力調整為1.2Mpa左右,等兩泵都穩定后,檢查主泵信號,密封氣,流量,壓力等正確,投雙泵互備聯鎖。5.7.2氧泵的切換5.7.2.1切換前首先通知當班調度。5.7.2.2切換前必須將兩泵聯鎖解除。5.7.2.3關閉備泵泵體排放閥,緩慢增加備泵的轉速,(以每次100-200轉為佳)直至達到正常轉速。5.7.2.4緩慢關小備泵回流閥,同時要緩慢打開主泵的回流閥,注意泵出口壓力變化,在此過程中注意要保持氧氣出口管線壓力穩定。5.7.2.5當備泵回流閥全關,主泵回流閥全開時,觀察備泵的電流,轉速,軸溫,泄漏氣溫等顯示是否正常。5.7.2.6待備泵正常時,緩慢將主泵的轉速降下來,(每次200-300轉速為佳)等轉速降為500轉時停泵,轉換主備泵信號。5.7.2.7若是正常的切換操作,須將停的泵再啟動,設定好轉速,投為備泵。投聯鎖。要對泵進行檢修時,則不投聯鎖,將停泵隔離,進行加溫操作。5.8氬系統開車5.8.1氬系統開車準備5.8.1.1氬系統儀控部分、各自控調節閥調校完畢,具備開車條件。5.8.1.2氬泵具備開車條件,密封氣已投用。5.8.1.3分餾系統運行穩定,氬系統具備投用條件。5.8.1.4檢查氬系統各閥門開關位置均正常,完好。在分餾系統冷卻時就可以冷卻氬系統,當分餾系統運行穩定且冷量充足,就可以啟動提氬裝置,當粗氬塔ⅡC5、粗氬塔ⅠC3、液氬泵AP1/AP2運行穩定后。在啟動精氬塔裝置C4。5.8.2當分餾系統冷卻降溫時,開737閥,冷卻粗氬塔ⅡC5、粗氬塔ⅠC3氬通道,開V707、V3、V704閥冷卻粗氬塔冷凝器Ⅰ液空通道。5.8.3開V702、V728冷卻精氬系統氬通道,開V705、V9、V703、V738冷卻精氬系統液空通道。5.8.4當下塔液空液面LIC700001達到一定值時,適當調整V3閥,用液體和氣體同時將粗氬塔冷卻到工作溫度。5.8.5待粗氬塔冷凝器液空的出現時,應及時調整液空液位LIC700702及放空閥V737開度,密切注視粗氬塔的阻力PDI700003的變化,使其緩慢升高到額定值8kpa5.8.6及時調整主塔工況,使氬餾分AIA700701保持在9%左右。5.8.7調整V3及V704閥的開度,使LIC700702緩慢升到額定值1600mm,穩定后投自動。5.8.8當粗氬塔Ⅰ液面LIC700701緩慢升高到1000mm時,可預冷液氬泵(參照氧泵的預冷步驟)及管道,待充分冷卻后啟動液氬泵AP1/2,將粗氬塔Ⅰ的液氬送入粗氬塔Ⅱ,此時調整LIC700701至1500mm,穩定后投自動,V701也投自動。5.8.9在粗氬系統投用過程中,及時調整精氬系統各閥門開度,防止系統超壓損壞設備。5.8.10待AI700704指示氧含量≤2ppm時準備啟動純氬系統。5.8.11調節V703,V9閥,緩慢打開V738閥,使LIC700704緩慢升至額定值1600mm時,將V9投自動。5.8.12緩慢關閉粗氬放空閥V737,將工藝氬氣導入精氬塔進行精餾。5.8.13當LIC700703達到200mm時,打開V722時,將液體排入蒸汽噴射器,排完積液后關閉,重新積液。5.8.14當LIC700703達到1000mm時,調整V705閥。5.8.15調整V728閥,當PDI700004接近設計值4kpa后投自動。5.8.16投分析儀表AI700705,若含氮量超過3ppm,則適當開大V728閥,若AI700705合格,AI700704氧含量超過2ppm,則開V722閥排放掉部分液氬,直到合格為止。5.8.17當AI700705指示的氮含量達到要求,且液面穩定時,打開V706閥,將液氬排放至儲槽。5.9工況的調整5.9.1根據裝置的負荷,調整空壓機的入口導葉和防喘振閥,保證空壓機出口壓力為0.52Mpa。5.9.2根據增壓機出口壓力,將防喘振閥緩慢全關,調整增壓機出口壓力,將防喘振緩慢關閉,調整增壓機出口壓力至7.0Mpa。5.9.3檢查LIC700001設定值為700mm,操作模式自動。5.9.4檢查LIC700002穩定在2700mm左右。5.9.5檢查PIC700103設定值為13kpa,操作模式為自動。5.9.6根據下塔壓力PI700001適當調整空氣量。5.9.7根據氧、氮、液空及污氮的純度分析,適當調整液氮、污液氮、貧液空節流閥的開度。5.9.8調整工況時,要保證主換熱器熱端溫差控制到盡可能小,各工藝參數波動盡可能小。5.9.9檢查保冷箱充污氮閥V223的開度,使冷箱內保持微正壓。5.9.10粗氬塔與主塔的關系密切,只有在保證主塔穩定的前提下,才能對粗氬塔的工況進行調整。5.9.11氬餾分組成及熱負荷的變化是影響粗氬塔正常工況建立的主要因素,因此對其進行調節,保證粗氬純度及產量,是粗氬塔正常工況調整的目的。5.9.12氬餾分含氧量是通過調整主塔的工況來達到的;調整方法是:打開V108閥,通過V108閥調節氧氣抽出量,來調節氬餾分中的含氧量。5.9.13粗氬塔冷凝器熱負荷是根據粗氬塔阻力PDI70003指示,通過LIC700702實現的。它將影響粗氬的產量和純度。開大V3閥,液空液面升高,冷凝器的熱負荷增加。但是,液面升的太高,冷凝器底部的液空溫度會上升,熱負荷反而變小。所以在操作過程中,應根據PDI700003的變化來調整一個最佳的液面高度。5.9.14塔內阻力PDI700004穩定是純氬塔工況穩定的標志,開大V705增加上升蒸汽量,塔內阻力增加。開大V9閥,提高冷凝器的液空液面,使得冷凝器的回流量增加,相應阻力也增加。5.9.15當塔內壓力PIC700703超過正常值時,V728會自動開大,排放不凝性氣體,使壓力恢復正常。5.9.16氬純度可通過調節余氣量來達到,開大V728可降低液氬中含氮量。6、裝置停車6.1、氬系統的停車正常停車時,應先停精氬塔,在停粗氬塔。6.1.1精氬塔停車6.1.1.1關閉液氬去儲槽閥門V706,停止液氬輸出。6.1.1.2打開放空閥V728,關閉V702,微開V737。6.1.1.3關閉V9,全開V738,降低精氬冷凝器中貧液空液位,觀察精氬冷凝器中貧液空液位應下降,當液位下降至零時,關閉閥門V705。6.1.1.4關閉液氬儲槽返回的氬氣閥門V724,開工藝氬氣放空閥V737。6.1.1.5精氬塔停車后,注意精氬塔壓力,防止系統超壓,損壞設備。6.1.2粗氬塔停車6.1.2.1打開工藝氬氣放空閥V7376.1.2.2先關閉液空閥門V707、V3,全開V704,緩慢降低液空液面LIC700702,降低粗氬塔ⅠC3粗氬液面LIC700701。6.1.2.3當粗氬塔底部液位降至100mm時,停液氬泵AP1/2,現場手動關泵進、出口閥V731/732,V33/734,開進口管道排液閥,要注意安全。6.1.2.4排液完畢后,靜置1~2小時。開加溫空氣閥V714,V715,開泵前后吹出閥加溫液氬泵,待吹出口常溫時,關閉加溫閥。6.1.2.5停車后注意粗氬塔內壓力,防止超壓。6.2分餾塔系統停車6.2.1提前減膨脹量,降低主冷液面至1500mm。6.2.2報告調度準備停車。6.2.3接調度停車指令后,切換儀表氣(先啟動儀表空壓機)。6.2.4打開氮氣放空閥V113及氧氣放空閥V111,關閉氮氣和氧氣輸送閥V112和V110,停止向外輸送產品,同時降低氧泵負荷。6.2.5打開增壓機組回流閥。6.2.6停增壓透平膨脹機組,開防喘振閥V457/V458,關閉導葉HC700443/HC700444,當轉速降至10000轉/分鐘時,關閉緊急切斷閥HV410/V442,停止膨脹機,現場關膨脹機進口閥V443/V444,關出口閥V445/446,關增壓機進口閥V451/V452,關出口閥V455/V456,待軸溫與油溫相同時,停油泵,停密封氣。6.2.7在停膨脹機組同時降低空壓機及增壓機負荷,同時適當降低氧泵負荷。6.2.8當氧泵負荷減下來以后,氧氣繼續放空,當主冷液位到300mm時,停液氧泵,待電流為零后,關出口閥V15/16及進口閥V13/14,關V6/V7,關V19/V20。開泵的排放閥V215/216,V211/212,排液,注意現場安全。調整氧泵密封氣,待液體排完后關排液閥。注意泵內的壓力,若高,開排氣閥排放。6.2.9關進冷箱空氣閥V1216、氮氣放空閥V113,逐漸關小V2/V5/V4,全開V1,將下塔液空排至上塔。6.2.10全開增壓機回流閥,全關高壓節流閥V8,關小增壓機進口閥;開空壓機防喘振閥,關導葉,保證出口壓力穩定在0.52Mpa。6.2.11全關液氮、污液氮、貧液空節流閥,投V107為自動,設定PIC700102為13kpa。6.3停分子篩:等分子篩冷吹結束后,打到手動控制畫面,手動關閉所有閥門并記住分子篩的運行步驟和時間。6.3.1停冷凍水泵WPC/D及冷卻水泵WPA/B,同時關V1111,降低空冷塔液位至300mm左右關V1138,關前后截止閥V1137/V1136。6.3.2全開空壓機防喘振閥及放空閥,關閉進口導葉。6.3.3通知壓縮機組操作人員按程序降速停車。6.3.4關保冷箱充氮閥V223,DCS及現場確認所有閥門開關狀態正確。6.3.5打開導淋、排放液體。6.3.6若必要時,對系統進行加溫。6.4緊急停車系統出現不正常情況需停車或設備事故聯鎖跳車時,都應做緊急狀態處理。6.4.1通知調度室,啟動儀表空壓機,切換儀表氣源。6.4.2打開增壓壓縮機回流閥6.4.3停增壓透平膨脹機組。6.4.4適當開氧氣、氮氣放空閥V111、V113。關送出閥V110、V112,同時空壓機、增壓機減負荷。6.4.5氧泵減負荷,停氧泵。6.4.6關氧泵進口閥門V13/V14和出口閥V15/V16,關氧泵回流閥,泵體排氣閥,開導淋排液,液體排完后關閉。觀察泵體壓力不要太高,若高時,開排氣閥排氣。6.4.7關高壓空氣節流閥V8、V1216、V2、V5、V4,檢查PIC7000102為13kpa且投自動。6.4.8手動全開V1,上塔液位過高時,開蒸汽V208,開排放閥V205排至正常。6.4.9停分子篩純化系統。6.4.10停預冷系統。6.4.11按操作規程停壓縮機組。7、異常情況的分析和處理7.1、在日常生產中,由于各種原因,有可能產生不正常的工況,出現問題時,首先保持冷靜,其次要及時處理,防止事故的擴大化。7.2、常見事故的分析和處理7.2.1預冷系統常見的故障及處理故障原因處理方法空冷塔出口空氣溫度高冷卻水、冷凍水水量不夠加大冷卻水冷凍水流量冷凍水溫高調整冷凍水溫測溫儀儀表壞檢查校對儀表空冷塔出口空氣帶水液位控制儀失靈檢查校正儀表水中有大量泡沫消除泡沫操作失誤加強學習,提高操作7.2.2純化系統常見的故障及處理?故障原因處理方法純化后CO2含量超標分子篩再生不完善分子篩再生分子篩失效更換空氣中CO2含量太高系統減負荷程序停止運行閥門卡澀,動作不靈敏檢查校正儀表閥門泄漏檢查處理閥門再生氣帶水蒸汽加熱器泄漏檢查,堵漏冷吹峰值降低1.0MPa蒸汽溫度低,壓力低調整蒸汽至額定值再生氣流量低加大再生流量吸附時間過長及時切換閥門故障檢查處理7.2.3膨脹機系統常見故障及處理故障原因處理方法軸承溫度太高潤滑油供應不足添加潤滑油,調整油壓油路不清潔清潔油路轉子動平衡不良調整動平衡軸承溫度太低膨脹機密封間隙太大調整間隙膨脹機泄漏氣體壓力大于密封氣壓力調整密封氣壓力停車時裝置氣體串流啟動油泵加熱軸承振動過大油溫異常調整油溫喘振打開回流閥門膨脹機機前帶液機前溫度低調整機前溫度固體顆粒進入膨脹機機前過濾器損壞更換機前過濾器7.2.4低溫液體泵常見故障及處理故障原因處理方法液體泵氣蝕進口管道保溫不好檢查管道,做好保溫密封氣壓力太高調整密封氣壓力密封損壞更換密封出口閥關閉,長時間運行出口閥不得長時間關閉電機軸承溫度高潤滑油變質清洗更換軸承間隙小調整間隙軸承缺油添加潤滑油軸承潤滑油過多清洗,重新添加至正常量電機軸承溫度過低密封氣壓力低調整密封氣壓力液體泵密封損壞更換泵不打量泵氣蝕重新完全冷卻、排氣轉向不對調整電機接線泵內葉片損壞檢修,更換8、正常操作與維護8.1調節負荷的原則8.1.1系統負荷調節的原則是根據后續工況的質量和數量要求來進行,既滿足后續工況的要求,又要保證自身系統的安全、穩定。8.1.2一般來說,系統的負荷調節范圍為70%-105%,在范圍內,可以通過及時有效地手段調節,來保證產品質量。8.1.3正常生產調節負荷時,應該堅持緩慢、平穩調節的原則,嚴禁對閥門進行快開快關操作。8.1.4在大范圍的工況調節時,需及時聯系調度及相關崗位人員,保證整個生產系統穩定。8.1.5操作人員要熟悉工藝及流程,在其他工序發生事故影響到本身系統時要能及時作出反應,進行處理。8.2注意控制要點:8.2.1分子篩二氧化碳含量≤1ppm。8.2.2主冷總碳氫含量分析≤100ppm。8.2.3蒸汽加熱器后水含量分析≤5ppm.8.2.4膨脹機增壓端后冷卻器水含量≤5ppm。8.2.5進界區循環水壓力≥0.4Mpa。8.2.6S3蒸汽進蒸汽加熱器溫度?≥180℃。8.2.7S3蒸汽進蒸汽加熱器壓力?≥1.0Mpa。8.2.8出界區氧氣壓力??8.5Mpa。8.2.9氧純度含氧量≥99.6%。8.2.10氮純度含氧量?≤10ppm。8.2.11出界區氮氣壓力?0.4Mpa。8.2.12氬純度含氧量≤2ppm,含氮量≤3ppm9、工藝聯鎖情況9.1預冷系統的聯鎖9.1.1預冷系統聯鎖跳車輸入條件:9.1.1.1預冷系統滿足以下條件,將聯鎖跳車。9.1.1.2空冷塔出口壓力PIAS701101≤0.4Mpa時,預冷系統聯鎖跳車。9.1.1.3空冷塔液位LS701138≥1000mm,且延時5秒后液位仍然≥1000mm時,預冷系統聯鎖跳車。9.1.1.4純化器進口壓差PDIS702202≥13kpa時,預冷系統聯鎖跳車。9.1.1.5當選擇切換方式時,聯鎖將被解除。9.1.2當預冷系統聯鎖跳車后,將輸出以下結果:9.1.2.1聯鎖信號去空壓機組,空壓機組將緊急卸載。防喘振閥打開。9.1.2.2停冷卻水泵WP-A/B。9.1.2.3停冷凍水泵WP-C/D。9.1.2.4空冷塔底部排放閥V1152打開。9.1.2.5冷卻水調節閥V1134關閉。9.1.2.6冷凍水調節閥V1135關閉。9.1.2.7空分進冷箱切斷閥V1216(失電)全關;9.1.2.8膨脹機跳車:緊急切斷閥HV410/442(失電)關閉,膨脹機增壓機回流閥V457/458(失電)全開。9.1.2.9液空節流閥V8(失電)全關;9.1.2.10產品氧輸送閥V110關,放空閥V111全開;9.1.2.11產品氮輸送閥V112關,放空閥V113全開;9.1.2.12液氧泵OP1/OP2停運;9.1.2.13液氧儲槽充液閥V12(失電)全關;9.1.2.14液氮儲槽充液閥V11(失電)全關;9.2純化系統聯鎖9.2.1純化器充壓壓差聯鎖PdIS23201≤10kpa,允許進行并聯吸附;9.2.2純化器泄壓壓差聯鎖PdIS23201≥15kpa,再生氣進口閥V1205/6、V1207/8允許打開。9.3膨脹機系統連鎖(以ET1作說明,ET2類似)9.3.1選擇AUTO為聯鎖投入,選擇CUT為聯鎖切除。9.3.2膨脹機允許啟動(即緊急切斷閥HV410允許得電)的條件:潤滑油壓力﹥0.25Mpa當潤滑油壓力滿足之后,HV410才允許得電,即膨脹機允許啟動。9.3.3膨脹機跳車(HV410失電)的條件:9.3.3.1預冷系統聯鎖動作9.3.3.2膨脹機軸承溫度﹥90℃9.3.3.3增壓機軸承溫度﹥90℃9.3.3.4膨脹機轉速﹥25000rpm9.3.3.5膨脹機振動值﹥50um9.3.3.6膨脹機密封氣壓力<0.18Mpa9.3.3.7膨脹機就地柜急停按鈕9.3.3.8膨脹機潤滑油壓力<0.14Mpa以上任意一個條件滿足,將造成膨脹機組跳車9.3.4膨脹機增壓機回流閥全開的條件:9.3.4.1膨脹機轉速﹥23000rpm9.3.4.2膨脹機組跳車(HV410失電)9.3.5透平膨脹機增壓機ET1油系統聯鎖邏輯說明:9.3.5.1潤滑油泵的啟動條件:9.3.5.1.1膨脹機油溫﹥20℃9.3.5.1.2膨脹端密封氣壓力﹥0.2Mpa9.3.5.1.3增壓端密封氣壓力﹥0.2Mpa當三個條件都滿足后,兩臺潤滑油泵允許啟動;如果將未滿足的條件切除,也可以啟動油泵。9.3.5.2潤滑油泵互備條件:當主油泵運行信號正常,油壓<0.18Mpa時,輔助油泵自啟動;當油壓<0.5Mpa后主油泵自停。9.3.5.3油泵跳車條件:當增壓端密封氣壓力和膨脹端密封氣壓力都<0.18Mpa時,油泵停止運行。9.3.5.4油加熱器控制聯鎖聯鎖投入時,當油箱油溫<15℃時油加熱器自動啟動,當油箱油溫﹥25℃時油加熱器自動停止。9.4液氧泵的聯鎖說明9.4.1液氧泵的啟動條件:電機軸承溫度﹥15℃,液氧泵允許啟動。9.4.2液氧互備條件(OP1做以輔泵)當主泵OP2停止運行時,輔泵OP1自動加轉速至“作為主泵轉速設定”的轉速,作為主泵運行;9.4.3液氧泵跳車的條件:9.4.3.1迷宮密封泄漏氣溫度<-120℃9.4.3.2電機軸承溫度﹥115℃9.4.3.3電機軸承溫度<-15℃9.4.3.4密封氣與參考氣壓差<10kpa9.4.3.5預冷系統來聯鎖跳車信號以上任一條件滿足,則液氧泵停止運行。9.4.4液氧泵電機軸承加熱器控制條件:9.4.4.1軸承加熱器控制開關投入,軸承溫度小于5℃,軸承加熱器自動運行,9.4.4.2軸承溫度大于25℃,軸承加熱器自動停止運行。9.4.4.3當需要手動控制軸承加熱器時,先將“啟動條件”和“停止條件”選擇CUT,然后選擇START或STOP即可。9.4.5液氧泵故障聯鎖(無具體資料,等以后添加)9.4.6液氬泵故障聯鎖(無具體資料,等以后添加)10、工藝指標一覽表位號用途設定值報警值聯鎖值PDI-708111空氣過濾器阻力L:150kpaH:1200kpa1200KpaPIAS-701101空冷塔出口壓力0.52MPa0.45MPa0.4MPaTI-701101空氣進空冷塔溫度<100℃TIA-701102空氣出空冷塔溫度15℃17℃TIA-701104冷凍水進空冷塔溫度13℃15℃LICA-701138空冷塔液位800mm600/900mm≥1000mmLICA-701111水冷塔液位1500mm1200/1700mm≥1700mmFICA-701134冷卻水進空冷塔流量400t/h300/430t/hFICA-701135冷凍水進空冷塔流量80t/h50/90t/hPIA-702206儀表空氣壓力0.6Mpa0.4MpaTIA-702206污氮氣出蒸汽加熱器溫度180℃160/190℃FIA-702203再生氣流量32000Nm3/h30000Nm3/hPI-702205蒸汽進蒸汽加熱器壓力1.0Mpa0.8MPaTIA-702205蒸汽進蒸汽加熱器溫度185℃165℃FI-702204蒸汽流量3900kg/hPDIA-702201兩分子篩出口壓差聯鎖≥15kpaPDIA-702202分子篩阻力聯鎖H=10kpaHH=13kpaAIA-702201分子篩出口二氧化碳分析≤1ppm≥2ppmAIA-702202空氣出增壓機末端水分析≤5ppmAIA-702203空氣出增壓機中抽水分分析≤5ppmAIA-702204污氮出蒸汽加熱器水分分析≤5ppmPIAS-700463膨脹機軸承油壓0.25Mpa0.18Mpa0.14MpaPI-700464膨脹機密封氣壓力0.5MpaTI-700443膨脹機出口溫度-173℃TISA-700464膨脹機前軸承溫度80℃90℃TISA-700465膨脹機后軸承溫度80℃90℃SRAS-700461膨脹機轉速22100rpm23800rpm25000rpmFI-700441增壓機進口流量控制49920Nm3/hPI-700002上塔壓力45kpaPIC-700103高壓氧氣出分餾塔壓力8.5Mpa9.0MpaPDI-700001下塔阻力指示20kpaPDI-700002上塔阻力指示5kpaPI-700701粗氬塔冷凝器液空側壓力49kpaPIC-700703粗氬塔頂部壓力25kpaPIC-700702精氬冷凝器液空側壓力50kpaFI-700704進粗氬塔Ⅰ粗氬流量38020m3/hFIQ-700702液氬塔流量指示1050m3/hPDI-700005粗氬塔Ⅱ阻力指示4kpaPDI-700004精氬塔阻力指示4kpaFIQC-700101產品氧氣流量指示控制30000Nm3/hFIQC-700102氮氣出冷箱16160Nm3/hFI-700703廢氣放空10Nm3/h11、設備一覽表設備名稱位號技術特性及性能參數規格及材質空冷塔AC1101型式:雙層填料塔處理氣量:159000Nm3/h設計溫度:110℃?設計壓力:0.6Mpa工作壓力:0.5Mpa空氣進口溫度:≤100℃,出口溫度:15℃冷卻水流量:400m3/h冷凍水流量:80m3/h水冷塔WC1101型式:規整填料塔(聚丙烯)設計溫度:常溫?設計壓力:常壓冷凍水出水溫度:13℃工作壓力:常壓分餾塔上塔C2規整填料塔:設計溫度:-196℃設計壓力:0.08Mpa下塔C1篩板塔;設計溫度::-196℃設計壓力:0.6Mpa主冷K1板式換熱器設計溫度:-181℃設計壓力:0.6/0.08Mpa粗氬塔ⅠC3規整填料設計溫度:-196℃;壓力0.08Mpa粗氬塔ⅡC5規整填料設計溫度:-196℃;壓力0.08Mpa精氬塔C4規整填料設計溫度:-196℃;壓力0.08Mpa冷卻水泵WPA/B揚程:60m?流量:400m3/h電機功率:90Kw冷凍水泵WPC/D揚程:90m?流量:80m3/h電機功率:37Kw液氧泵OP1/2型式:離心式流量:30000Nm3/h(折合氣態)進口/出口壓力:0.23Mpa,8.78Mpa電機功率:245kw轉速?3325rpmCRYOSTAR制造膨脹機油泵名稱:GDB-100YZL型擺線齒輪油泵;額定壓力:0.6Mpa;流量:?m3/h電機功率:4KW?轉速?1440rpm工藝液氬泵AP1/2流量:44000Nm3/h(折合氣態)進口/出口壓力:0.14Mpa,1.073Mpa電機功率:27.5kw轉速:4575rpm風扇功率:142kw蒸汽加熱器SH1201型式:管殼式;?換熱面積:668m2;管程:污氮氣;溫度:200℃?壓力0.08Mpa殼程:蒸汽;溫度:200℃?壓力1.6Mpa增壓透平膨脹機組ET1/2轉速:22100r/min工作氣量:49920Nm3/h增壓機:進口/出口壓力:2.7Mpa/3.9Mpa進口/出口溫度:40/86℃膨脹機:進口/出口壓力:3.9Mpa/0.48Mpa進口/出口溫度:-114/-173℃一臺國產一臺進口蓄能器當停電或油泵故障可向外供應1分鐘的潤滑油分子篩MS1201/120213*-APG分子篩37700kg/臺?活性氧化鋁8200kg/臺16MnR12巡回檢查12.1巡回檢查制度12.1.1接班者必須提前15min到達崗位,并將所有管轄范圍內的設備、工藝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12.1.2操作人員必須每1小時對負責區域工藝、設備按照巡回路線進行一次檢查。有特殊要求的崗位半小時巡檢一次。班長對全裝置的主要部位每隔2小時至少巡檢一次,做好巡檢記錄。技術員上、下午至少對全裝置巡檢2次。12.1.3嚴格執行化工崗位的翻牌制度,不得出現漏站漏牌現象。12.1.4巡回檢查要做到定時、定點、定路線、定內容。檢查中必須做到抹布、扳手、螺絲刀、“三件寶”隨身帶,嚴格執行聽、看、聞、摸、查“五字操作法”。12.1.4.1聽:聽設備有無異常聲音,判斷設備運行情況。12.1.4.2看:看儀表、儀器指示,閥位,設備運行狀態,判斷設備運行情況。12.1.4.3聞:聞空氣有無異味,判斷設備是否泄漏。12.1.4.4摸:手摸設備表面溫度,振動是否正常。12.1.4.5查:發現問題,認真查找原因并解決。12.1.5對巡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處理。較大問題涉及處理不了的問題及時向班長匯報。12.1.6巡回檢查后,要認真、整齊、如實地填寫記錄。不得隱瞞實情。崗位各記錄必須實現仿宋化。12.1.7冬季應及時檢查防凍工作,雨季應及時檢查防汛和電器防潮的工作。12.2巡檢路線空冷塔、水冷塔——→水泵——→純化系統——→膨脹機系統——→液體泵系統——→冷箱——→儲槽系統——→管廊12.3巡檢內容12.3.1檢查系統水、電、氣、油的壓力、溫度是否在正常范圍內。12.3.2檢查系統內各設備運行是否正常。12.3.3檢查系統內各液位是否正常。12.3.4檢查系統內各閥位開關狀態是否正常。12.3.5檢查系統內管道是否完好。12.3.6檢查現場衛生是否干凈整潔。12.3.7檢查現場各安全閥消防設施是否完好無損。